日韩加勒比无码人妻系列|日韩精品无码av中文无码版|久久99久国产精品66|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職場范文
當前位置:聘大網>職場范文>工作總結>自然災害工作總結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

時間:2024-07-14 17:10:58 工作總結 我要投稿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自然災害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1

  為切實做好汛期安全生產,嚴密防范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引發的安全事故,工局嚴格貫徹執行公司按照--轉發《關于切實加強汛期安全生產與自然災害防范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開展了防范自然災害的工作,并建立汛期安全值班記錄制度,以確保羊曲施工局汛期安全生產,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高度重視,周密部署防范工作,確保汛期安全

  1、把防洪度汛工作作為汛期頭等大事來抓,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統籌布置、應急有備、全力搶險、堅持不僥幸、不麻痹 的防洪度汛原則,下發施工局技[XX]08號《XX防汛計劃措施》,積極落實防洪渡汛的施工組織措施、技術方案、應急預案、物資設備等各項工作。

  2、成立?防洪度汛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xxx

  副組長:xxx

  成 員:xxx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

  3、為使防洪度汛工作做到更有效、更徹底,遇到險情能及時得到聯系,特建立防洪度汛值班制,值班人員如下表: XX年防汛領導值班表

  時 間 白 班 聯系電話 夜 班 聯系電話

  二、教育培訓及應急措施情況

  1、施工局開展汛期專項安全教育共計2次(防洪度汛的桌面演練及預案演練),做到安全教育全員覆蓋,使所有人員了解自然災害防范、避險等常識,提高員工辨識地質災害的能力,增強防范意識,同時施工局要求從業人員積極做好配合,聽從指揮,統一安排,齊心協力團結抗洪。

  2、加大防汛安全生產的投入,提前落實防汛物資、設備及相關防范措施;建立防汛搶險隊伍,設立防汛專用車輛,完善預警工作機制,同時加強當地氣象的變化情況,及時掌握天氣趨勢變化的信息,做出靈敏反應;建立汛期氣象信息登記記錄制度,密切關注氣象預報,針對海南州氣象變化情況,落實應急防范措施;完善應急預案,并向各各廠隊印發了《XX年防洪度汛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做到組織領導到位、救援人員到位、技術指導到位、物資裝備到位、妥善處置事故,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確保汛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能得到及時、有力、有效處置。

  三、隱患排查、整改情況

  1、根據文件要求針對本單位可能由洪水等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風險進行全面分析和評估,明確重點防范區域,制定有效防范應對方案和措施。

  2、按照早準備、早落實的.原則,針對本單位實際情況,全面、深入、細致地開展防汛隱患排查工作,及時消除可能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隱患。對于查出的隱患和問題明確專人負責督辦,限期整改、確保盡快治理。

  3、抓住汛期隱患排查工作的重點,如路基防護、排水溝、截水溝、涵洞排水、山體滑及泥石流等部位;檢查并做好汛期安全行車措施;施工局對周圍存在洪水、山體滑坡、坍塌和泥石流等受災害威脅的物資存放地、宿營地提前進行檢查并采取相關防護措施;全面開展對深基坑,橋面,拌合站的檢查,以確保符合要求。

  4、就排查出的安全問題及隱患均做到治理方案、責任、時限、經費和預案五落實,確保各類隱患得到及時整治,同時加強對重點部位的監控、預控,確保險情發生時能及時撤離人員。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下一步工作將繼續加大現場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加強監控和監測,加強巡視與檢查,加強防控。針對情況變化,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確保隱患處于受控狀態,避免事故的發生。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2

  本項目部自20xx年3月中旬進場以來,前期工作以駐地標準化建設和生產場地建設為主要工作內容,自5月中旬來,取料場、碎石場、冷拌場已具備生產能力。熱拌場還在緊張的建設之中。為了提前做災害的預防工作,防范于未然我部于5月10日起由項目經理牽頭組織,安全環保部門負責具體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了災害隱患排查相關活動。

  一、在施工生產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安全災害隱患有:

  1、取料場挖砂料形成的高邊坡,存在局塌陷和地質下陷的安全隱患。

  2、在施工過程中有部分村民到現場觀看,易發生高空墜落事故。

  3、施工車輛機具在臨邊行走易發生坍塌事故。

  4、在雨節時,取料場邊坡易發生滑坡或泥石流。

  5、在碎石場,因地界狹小,運轉機械安裝緊湊,作業區域通道狹窄,易發生機械傷害事故。

  6、車輛在施工通道與村道平面交叉道口區域行駛,易發生交通事故。

  7、粉塵、煙塵污染環境。

  二、針對以上存在的災害和安全隱患我部主要采取以下防護措施:

  1、建立營雙高速公路路面六標項目部安全保證體系,環境保護保證體系,水土保持保證體系;從組織、施工作業過程管理、規章制度、經濟四個方面對可能發生的災害進行控制和預防。

  2、成立各保證體系的組織機構,根各保證體系的要求落實具體責任,在項目部范圍內建立了群防體系。

  3、在災害隱患存的'區域進行了標識,通過項目部各類安全會議對班組和項目全體人員進行了傳達。

  (1)根據地質災害隱患點情況,設立了警示牌,劃定危險區,并采取防護措施。自4月下旬開工生產以來第一、二取料篩料場相繼開工建設,生產過程中自然形成了高邊坡,存在安全事故隱患,在臨邊3米線外設置安全警戒線,防止運輸車輛、施工機械在運行過程發生安全事故。在距篩料場100米范圍內設立地質塌陷觀測點,預防發生地質塌陷災害。

  (2)合理利用群防網絡,開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監護,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匯報給相關的保證機構,保證機構組織及時處理消除隱患。

  (3)項目部相關職能部門組織安全巡查小組,每天對施工區域進行巡邏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解決。

  (4)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做好現場的應對工作,若出現大雨預報時,提前通知保證機構組長,將深坑內的機械設備,最大限度移到平地安全地帶。避免因大雨出現塌陷造成事故。

  (5)在進行高邊坡防護過程中,共消耗警示帶(三角旗)3652米,竹桿755根;在施工邊界或局部危險部位上用印有公司標識的彩旗作標識,共消耗彩旗552面。

  4、對施工通道與村道平面交叉的道口,我部根據實際危險情況設置了安全警示牌。在顯眼部位加貼反光標志。共設置指路標牌及相關告示牌85塊。

  5、加強施工作業的環境管理工作,在第一碎石場和熱拌場的污染源產生部位安裝了布袋式除塵器,有力地防止在碎石和熱拌作業過程中產生環境污染。在施工通道運行過程根據情況,合理安排灑水車值班灑水,有效地防止了因汽車產生揚塵造成的環境污染。

  6、在生產區域內,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對作業設備的危險部位進行標識,按要求設置安全圍護,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7、在安全巡檢過程中多次發現有村民進入施工危險區域觀看,施工人員及安全管理人員及時將村民驅趕出生產區域。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3

  近年來,我局按照區應急辦的要求,結合民政救災工作實際,以防災減災和災后救助為重點,扎實做好全區自然災害應急工作。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1、以自然災害救助工作為重點,扎實做好災后應急處置。我局主動與區應辦和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共享災情信息,按時報送災情分析報告。三年來我區共遭受7次較大強度洪澇災害,造成約2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6千萬元,共下撥救災款物400余萬元,救助災民2萬余人(次),恢復重建倒損房屋174戶366間。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維護了社會穩定。

  2、以防災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區民政局在全區開展了防災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街辦譚家河、艾家鎮大栗樹、聯棚鄉長嶺、土城鄉車溪先后獲得全國防災減災示范社區稱號。今年又在橋邊鎮雙堰口村開展了全國防災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

  3、以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為中心,逐步健全自然災害應急救助指揮體系。區民政局重新修訂了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明確了減災委成員單位的職責,同時在每年“5.12“期間,組織相關成員單位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各類災害應急演練活動和大型的防災減災宣傳,有效地提升了減災成員單位的綜合應急反應能力和轄區村(居)民防災減災意識。并建立了覆蓋區、鄉、村三級的災害信息員隊伍,每年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培訓,提升我區自然災害應急隊伍快速反應能力。

  4、以救災裝備建設和物資儲備為保障,著力提升民政救災應急工作的水平,區民政局先后配備了救災專用電腦、攝像機、相機,購買了救災專用車輛,為全區各鄉鎮民政救災專干配發了報災終端和專用筆記本電腦。同時為了應對突發的自然災害,批量采購了易于保存的棉衣被用于應急儲備。

  5、以黨委、政府支持為依靠,強化民政救災資金保障。我局在區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將救災應急專項經費納入了區級財政預算,使救災應急工作得到有效的'財力支撐,救災應急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二、存在的問題

  1、由于我區屬農業大區,自然災害應急處置范圍廣,難度大,而救災股人員配備嚴重不足,僅1名工作人員且同時身兼多項工作,已不能適應現代化的救災應急處置工作。

  2、由于我區土坯房基數較大,因災倒損房恢復重建任務重,按照《自然災害救助條例》關于救災資金分擔的原則,我區因財力不足,未能足額納入區級財政預算,因此災后救助的標準不高。

  三、建議

  1、建議配備救災應急工作專職人員,以現代高科技手段為依托,逐步培養適應現代化災害應急工作的專業人員。

  2、建議在區政財財力許可的情況下,逐步落實自然災害救助資金,制定符合本區實際的救助標準。

  自然災害應急工作匯報責任編輯:xxx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4

  為有效處理我縣境內發生的自然災害,避免和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孟連縣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相關法律法規,孟連縣農業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開展突發性自然災害應急處理工作。現將20xx年度以及“十一五”期間突發性自然災害應對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孟連縣的自然災害主要有干旱、洪澇、風雹和低溫凍害等。20xx年及“十一五”期間對我縣農業生產造成危害的主要有旱災、洪災、冰雹等幾種類型,影響面廣、危害較大的有六次:

  (一)20xx年10月份以來,孟連縣旱情持續發展,群眾生產生活收到嚴重影響。全縣受災面積48.38萬畝,成災面積20.93萬畝,絕收面積4.37萬畝,其中:糧食作物受災面積1.56萬畝,成災1.26萬畝,絕收1.11萬畝,經濟作物受災44.95萬畝,成災17.86萬畝,絕收3.01萬畝,造成農業直接經濟損失3354萬元。

  (二)2006年10月7日—10日,孟連縣境內普降大雨、局部大暴雨,娜允鎮(縣城)、景信鄉、芒信鎮、富巖鄉、勐馬鎮、公信鄉降雨量累計分別達276.6毫米、325毫米、145.4毫米、169毫米、190.6毫米、112毫米,尤其是娜允鎮(縣城)三天時間內降雨量為全市最多,是有氣象資料記錄以來的72小時降雨量最大值,造成了50年一遇的暴雨洪澇災害。境內南壘河、南碾河河水暴漲,6個鄉鎮不同程度發生洪澇災害,尤其是娜允壩、景信壩受災最為嚴重。洪災造成泥石流嚴重,人員被卷走或圍困,農田(地)、魚塘被淹沒或沖毀,農作物被掩埋,民房被損毀,糧食和家禽被沖走,山區旱稻、玉米、甘蔗大面積倒伏,部分山地被雨水沖刷、塌方,已成熟的玉米、旱稻因不能及時收獲,造成發芽、霉爛,使我縣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直接經濟損失2077萬元。

  (三)2007年6月3日,寧洱縣遭受6.3級地震,我縣境內震感強烈,縣境內農田、溝渠、房屋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712萬元。

  (四)2007年8月25日,孟連縣境內普降暴雨,其中勐馬鎮降雨量高達116.5毫米,致使糧食作物、道路、電力設施以及水利設施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450萬元。

  (五)2008年8月9日,孟連全縣范圍出現大雨、暴雨強降雨天氣過程,其中勐馬鎮和公信鄉降雨量分別達到92毫米和163.5毫米。致使部分民房、農作物、經濟作物、交通和水利等公共設施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217.1萬元。

  (六)2008年8月16日-18日,全縣范圍內出現大雨、暴雨強降雨天氣過程,致使全縣部分農作物、經濟作物受損,直接經濟損失250萬元。

  二、應對工作

  (一)組織領導

  孟連縣農業自然災害由孟連縣農業局負責應急處置工作,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種子站、植保站及各鄉(鎮)農業工作站站長為成員的孟連縣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具體承擔日常工作。

  (一)組織領導

  孟連縣農業自然災害由孟連縣農業局負責應急處置工作,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種子站、植保站及各鄉(鎮)農業工作站站長為成員的孟連縣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具體承擔日常工作。

  (二)預案編制

  孟連縣農業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的編制由縣農業局負責,并報縣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批準后公布實施。

  (三)應急隊伍建設。

  孟連縣農業局成立了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隨時聽候縣處置突發性自然災害領導小組調遣,開展應急調查和搶險工作。

  (三)資金投入

  為保證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的'預測與防治,在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的工作專項經費。如遇突發事件,相應安排救災、抗災、減災經費。

  (四)物資保障

  由于重大病蟲草鼠害和低溫凍害、洪澇災害具有爆發性和突發性等特點,根據病蟲草鼠預測預報,結合本地氣候條件,及時主動與農資部門溝通,做好常用藥物、器械的調運貯備工作,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為抗災救災服務。縣種子公司在做好備荒種子貯備的同時,一旦災害發生后,及時組織相應的農作物良種,確保改種補種需求。

  (五)監測預警預報

  預警信息包括縣氣象局的低溫凍害、干旱、洪澇等預警信息,全縣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監測網絡信息及病蟲草鼠情報,各鄉(鎮)農業重大災害發生情況的傳真、報告等。采集內容包括農業災害災種、發生時間、地點、范圍,農作物受災、成災、絕收面積;農作物主要病蟲草鼠害的預測預報結果、發生流行趨勢、發生危害面積、損失程度和防治措施等。災害發生后,由縣農業局于第一時間向縣政府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報告。

  (六)應急防范處置

  自然災害發生后,農業局在接到災情報告的同時,立即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趕赴現場開展應急調查,判定自然災害級別及誘發因素,災害規模等,提出應急處置措施,并按災害規模逐級上報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

  (七)調查處理、恢復重建和科普宣傳

  自然災害發生后,縣農業局及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調查,掌握災情的類型、規模、威脅范圍和人數等,向受災群眾積極宣傳抗旱科普知識,同時上報縣人民政府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申請財政補助經費,開展災后重建工作。

  (八)臨災和災后的應急措施

  根據我縣重大農業自然災害的預測預報,一旦發生重大農業自然災害前兆或災害發生時,主要采取的措施為:報告縣政府請求立即做出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協調有關部門實施應急預案;辦公室迅速組織力量赴現場進行調查,分析災害發生的原因、發展趨勢,為領導小組和縣政府決策提供準確情報;根據受災程度制定救災、減災措施,并幫助指導抗災救災工作;報請縣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發動群眾開展群防群治,組織生產自救,減輕災害損失。

  (九)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長期以來農田水利建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毀壞,排灌不暢,易受澇災。二是群眾對自然災害自主防范意識不夠強,主要依賴政府防災,且防災知識掌握不多,造成一旦發生自然災害,不知道如何應急處置、開展自救,而是等待政府求助,沒有真正達到全民防災的工作局面。三是信息傳輸機制不健全,一些災情信息不能及時的到達老百姓的手里。四是自然災害多發生在雷雨期間、往往會發生道路、通訊設施中斷,造成信息反饋滯后,應急指揮、救援人員和物資無法及時到位。五是農業保險覆蓋面小,救災資金缺乏。

  三、工作建議

  (一)進一步強化防大災抗大災的思想意識,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防大災、抗大災的思想準備、物資準備,更加重視防災工作,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應對和防抗,更加有力地落實責任。對每一次洪災、旱災要根據氣象情況,結合風情、水情、雨情,從最大的破壞力和影響力考慮防災工作決策和部署,把各項防范措施考慮得更周全些、更嚴密些。堅持科學防災,依法防災,立足于早計劃、早準備、早行動,更好地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進一步完善防災工作預案,把防御自然災害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要把防災預案做得更嚴密,重點更突出,措施更有力,確保把損失降低到最低點。進一步創新宣傳手段,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電信、手機信息等媒體及流動宣傳、發放傳單建立信息傳輸平臺,及時發布預警、預報信息,宣傳防災避災和自救互救知識。

  (三)進一步落實防災責任制,形成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落實的責任制。嚴格工作責任,層層落實責任制。實行縣、鄉鎮、村(居)委會領導三位一體的捆綁聯防責任制和責任公示制。特別要針對以往有些村發動不到位的問題,今后要采取積極有力措施,把責任落實到村(居)一級,把村居干部、黨員群眾的作用發揮出來。

  (四)進一步加大農田基本設施恢復和建設力度。分田到戶以來,由于村民過渡開荒種地,對基本農田和農業生產基本設施,特別是農田水利建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毀壞。排灌不暢,從而導至某些地方受災嚴重,所以要進一步加大農田基本設施的恢復和建設力度。

  (五)加大農業生產保險的覆蓋面。建立財政專項救災支農資金賬戶。

  四、典型案例分析

  去冬今春以來,孟連縣旱情持續發展,群眾生產生活收到嚴重影響。全縣受災面積48.38萬畝,成災面積20.93萬畝,絕收面積4.37萬畝,其中:糧食作物受災面積1.56萬畝,成災1.26萬畝,絕收1.11萬畝,經濟作物受災44.95萬畝,成災17.86萬畝,絕收3.01萬畝,造成農業直接經濟損失3354萬元。面對旱情,孟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各部門協調配合,農業部門積極應對,全力以赴抗大旱、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

  (一)以目標責任制狠抓各項工作落實。

  災情發生后,中央、省、市、縣各級政府、各部門積極加大抗旱資金投入力度,共計安排農業抗旱保春耕資金368萬元。為確保20xx年全縣各項工作目標責任落實,5月17日,縣人民政府召開全縣農、林、水、牧年度目標責任書簽訂會議,縣人民政府分別與6鄉(鎮)人民政府簽訂了《孟連縣20xx年農業、林業、水務、畜牧工作目標責任書》,將責任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農業部門積極應對,先后兩次組織全體干部職工為抗旱災區捐款共計7270元,制定了《孟連縣農業局抗旱保春耕(Ⅱ級)應急預案》,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的抗旱保春耕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精心安排部署,認真落實各項抗旱救災科技措施,確保抗旱促春耕工作有序開展。

  (二)多措并舉抗旱魔,千方百計保民生。

  為確保抗旱保春耕工作,縣農業局全體干部職工緊急動員,抽調科技骨干組成抗旱工作組深入各個鄉(鎮)春耕生產第一線調查災情,為災區群眾提供各項技術服務,指導和幫助群眾做好抗旱播種、抗旱栽插,查苗補苗和防治病蟲害工作,力保“小春損失大春補”。

  1.加快中低產田改造進程,提高抗旱減災能力。全縣有耕地57.24萬畝,其中13.48萬畝屬于中低產田地,土壤肥力質量差、排灌基礎設施薄弱,抗御自然災害能力低,基本處于“雨養農業、靠天吃飯”的狀態,極大地制約著全縣糧食生產和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縣農田建設保護站針對縣域內渠路不配套、渠道質量差、作物灌溉不便易、多旱等一系列農田基礎建設薄弱的實際,精心制定改造方案,進行高規格、集中連片規劃建設,共完成農田建設1.4501萬畝,建成坡改梯地0.32萬畝,完成中低產田改造0.6346萬畝,農藝措施0.4955萬畝,建成田間排灌溝3條,總長16.511千米,建成田間機耕路21條9.405千米。經過改造,全縣農田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改善,有效增強了全縣農業抗旱減災能力。

  2.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是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有效途徑,縣農業局積極組織科技骨干加強全縣農業技術推廣力度,認真組織實施各項農業試驗、示范推廣項目,有效促進了全縣農業生產的穩步發展。旱情發生時,正值小春播種關鍵時期,農業局結合旱情及時調整種植結構,積極組織科技骨干,利用縣域熱區土地資源,擴大旱作種植面積,大力推廣抗旱節水技術,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有效緩解了災情。

  3.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利用世行項目、新型農民教育等項目深入村(組)采取專題培訓、以會代訓、現場培訓等多種形式組織群眾開展各種農業科技和農資使用技術現場培訓和指導。共開展科技培訓8期,培訓農科人員300余人;培訓農民5000余人次;發放農業科技宣傳單2000余份。

  4.農業損失勞務補。為實現“農業損失勞務補”,確保大災之年農民持續增收,縣農業局認真研究部署,充分調動和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積極籌措、整合省、市、縣三級配套資金共計46萬元,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共開展培訓25期2186人,成功舉辦現場招聘會2場,轉移農村勞動力2278人,實現勞務收入1733.6萬元。

  5.加強農機培訓,利用農業機械化提高抗旱能力。農機局積極組織農業機械操作與維護培訓,組織拖拉機駕駛員培訓8期,375人。開展大小拖拉機手培訓50人、微耕機操作手100人、聯合收割機手30人,檢驗拖拉機2398臺,有效促進了全縣農業機械化科學發展和現代農業建設。同時,累計投入農機抗旱車輛15車次、農機技術人員70人次,投入抗旱操作手2434人次、抗旱農機具1426臺套,農機具備耕面積22666畝,投入抗旱排灌機械492臺次,抽水澆灌5112畝次,有效推動了抗旱工作的順利進行。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5

  為有效處理我開發區內發生的事故災害,避免和減輕事故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龍文區《突發事件應對》的相關文件精神,在開發區管委會和龍文區安監局的正確領導下,開發區安辦積極開展事故災害應急處理工作。現將20xx年度突發性自然災害應對工作總結評估如下:

  一、20xx年度事故災害事件基本情況

  20xx年開發區事故災害發生頻率低,全年沒有發生安全生產死亡事故和重大安全生產事故。主要有3家企業發生3起著火事件,無造成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安全生產基本保持較好的穩定態勢,連續三年在龍文區政府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考核中,名列各鎮、開發區組考核第一名。

  二、事故災害事件應急工作評估

  (一)組織領導

  管委會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把防范事故災害事件發生擺到中心工作的重要議程,以對社會、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20xx年,開發區安辦加大突發事故災害領導力度,建立由管委會副主任直接負責的事故災害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調整充實應急救援組成員,完善開發區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完善事

  故災害報告制度,健全處置事故災害工作制度和部門聯動機制,每季度召開安全生產形勢分析會一次,全年召開安委會聯席會議8次,節假日開展安全生產聯合大檢查工作及專項治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二)預案編制

  開發區事故災害應急預案的編制由開發區安辦負責編寫,在年初完成本年度事故災害應急預案修編工作,報管委會審批后印發給開發區“一辦四局”及相關部門。各局辦及相關部門落實預案任務,明確職責分工,完善值班制度,積極組織相關人員學習應急預案,加強預案演練,切實增強突發事件應對能力。

  (三)隊伍建設

  開發區成立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指揮中心,管委會主任任總指揮,分管副主任任副指揮,成員由各局辦及相關人員組成。指揮中心不斷加強組織協調能力,健全領導機制,完善工作流程,保障各部門在預防和處置事故災害時聽候指揮中心調遣,協調一致,積極開展應急調查和搶險工作。20xx年開發區組織35家重點企業成立義務消防隊伍;組織12家企業,2500多人開展安全逃生演練;組織朝陽村義務消防隊的培訓演練2次,增投消防器材5000多元。

  (四)物資保障

  按照上級部署,結合開發區的實際情況,對原有物資儲備基礎上進行了補充,購置足量的`藤制頭盔、消防空氣呼吸

  器、雨鞋、雨衣、安全帽、應急燈、液壓鉗、鋼筋速斷器等物品,分發到各部門各人員,并由專人負責保管。開展20xx年事故災害應急救援物資普查工作,將儲備物資的種類、數量、聯系單位及方式等都登記備案,做到了平時分散管理,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物資統一調用,確保調用渠道暢通。

  (五)監測預警

  開發區繼續完善朝陽村群防群測網絡建設,加強對區內危化企業、二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特種設備使有單位等三類企業監管職責進行劃分,繪制出完整的監管電子示意圖,將6家危化企業、86家特種設備使用單位、18家二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189處消防設施及其監管單位、職責劃分、等級評定等在圖中予以明確標示,并將定期予以滾動管理。

  (六)應急處置

  開發區嚴格執行事故災害突發報告制度,有較大、重大和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事故報告后,管委會有關職能部門依照規定上報事故情況及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同時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領導組現場指揮,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措施并按災害規模逐級上報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個別群眾及個別企業主對自然災害重視程度不高,自主防范意識不強,沒有做好應有的預防準備,一旦發生事故災害,不知道如何應急處置,容易造成以點分布的個別重大損失。二是有些企業存在不安全隱患,在被檢查出來后,因為怕麻煩,怕花錢,整改被動、緩慢。

  四、相關工作建議

  利用20xx年開展企業安全達標活動的有利契機,把開展標準化活動與三年行動結合起來,深入開展以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為內容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活動,加強消除火災隱患能力、撲救初期火災能力、組織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傳教育能力“四個能力”建設,繼續組織區內重點企業深入開展消防“大練兵”活動,集中進行業務訓練和技能培訓,增強基層應急事故自防自救能力,并加強社會聯動機制,在必要時積極參與公安消防隊伍做好救災工作,提高有效處置突發事故災害的合力。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6

  攀西地區"8.30"地震對我鄉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超多農房、校舍等成為危房。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各級部門的支持下,我鄉災后重建工作順利推進。現將我鄉"8.30"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一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和愛鄉受災基本狀況

  和愛鄉位于鹽邊縣縣城東南面,距縣城52公里,轄區80。2平方公里,轄4個村21個村民小組,1195戶5078人。我鄉是攀西"8.30"地震重災鄉之一,共造成4個行政村21個村民小組1165戶4539人受災,倒塌房屋115間,面積1640平方米,損壞房屋7272間,面積142674平方米,家畜死亡504頭,家禽916只,農作物受災2568畝;公共設施損壞106間,面積4380平方米;烤煙房垮塌、受損442間;

  公路、電力、水利、校園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達8000余萬元。經過評估、鑒定和縣級審核,和愛鄉需重建402戶,需維修加固763戶。

  二、重建項目基本狀況

  1、農房重建:經過評估、鑒定和縣級審核,和愛鄉需重建402戶,總投資約3357。91萬元,資金來源為各級政府補助一部分資金,其余部分由農戶自籌。

  2、農房維修加固:經過評估、鑒定和縣級審核,和愛鄉需維修加固763戶,總投資約538萬元,資金來源為各級政府補助一部分資金,其余部分由農戶自籌。

  3、順利村中村社基礎設施建設:中村社為地震中受災極為嚴重的村社,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對中村社實行統一規劃,集中重建,并投資100萬元用于中村社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項目建設所需資金由縣財政專項列支。

  4、校園重建:經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實地勘察,決定對和愛中心小學的綜合樓、教師宿舍樓及干塘小學進行重建,對B棟教學樓進行維修加固,總投資約為354萬元。

  5、水利設施重建:經上級部門實地勘察鑒定,馬蜂灣水庫、金河水庫受損嚴重,不具備蓄水功能,決定對其加固維修,總投資約為250萬元。

  三、重建工作進展狀況

  1、農房重建設及維修加固:

  經過我鄉黨委和政府的艱苦努力,截至2009年8月5日,我鄉402戶重建戶中,開工402戶,占重建總戶數402戶的100%,其中:在建1戶,占重建總戶數402戶的0.25%;已建成401戶。截止目前,鄉政府共驗收重建農房400戶(含對原被責令整改農房的第二次驗收),全部合格;另縣政府農房重建驗收工作組對我鄉重建農房進行了抽驗,共抽查177戶,占總戶數的44。03%,抽查結果為全部合格。我鄉763戶農房維修加固戶中,已建成的683戶,占維修加固總數的89.52%,其余的`正在加緊施工。

  2、中村社基礎設施建設:

  順利村中村社全部54戶重建戶均已完成農房主體工程建,已有35戶完工搬入新居,其余19戶正在進行完工前的裝修工程。基礎設施建方面,目前已經完工并經驗收的是農房重建場地平整工程和低壓線路改造工程;

  中村社的一條主要排洪溝堰的整治工程也已基本竣工,中村社高壓線路安全隱患整治工作也已完工,安置點內的排水工程也正在建設,預計8月底能基本竣工。

  3、校園重建:

  B棟教學樓加固維修已按比選招標程序,攀枝花市中鼎工程有限職責公司中標,中標價為432832。32元。并于3月7日動工,已基本完工。

  A棟教學樓重建已按比選招標程序,攀枝花市仁和房產建筑工程有限職責公司中標,中標價為1687753。10元。并于4月20日動工,預計9月20日竣工。

  教師周轉房重建已進入比選招標程序,預計12月20日竣工。

  干塘小學重建已動工,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

  4、水利設施重建:金河水庫的維修加固工作方案論證工作已結束,上級部門已于6月28日下發了開工令,目前正在辦理林地使用手續;

  馬蜂灣水庫維修加固前期準備工作也已經結束,預計8月底即將開工。

  四、救災資金到位及發放狀況

  全鄉總到位資金1419。54萬元,已發放資金651。74萬元。其中:維修加固到位資金318萬元,還未發放;

  重建建房補助資金850。08萬,已發放401萬元;

  到位三無人員補助資金167。04萬元,已全部發放;

  到位過渡安置補助資金80。4萬元,已全部發放;

  到位三孤人員補助資金3。3萬元,已全部發放。

  全鄉接收的救災物資有:桶裝水2248件、大米12噸、收音機180部、小糧倉210個、棉被1973床、舊衣物220袋、辦公用品1臺、棕墊54床、褥子17床、移動電話2部、竹席44張、棉大衣400件、帳篷978頂、方便面105箱、手電筒150把、餅干16箱、毛毯320床、電熱毯300床、草墊200床、書包1056個、襪子1200雙、毯子300床、鞋子1360雙、衣物250件。

  除移動電話在救災結束后已歸還移動公司、1頂帳篷無法使用及1臺辦公用品為市級部門捐贈給和愛鄉政府用于抗震救災工作外,其余物資已全部發放給受災農戶。中村社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資金100萬元(縣財政專款)已全部到位,目前已經支出重建場平13。2625萬元、低壓線路改造16萬元、溝堰整治部分工程款8萬元、排水工程部分工程款8萬元、高壓線路安全隱患整治0。6萬元,共計45。8625萬元。

  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地震發生后,鄉黨委、政府迅速開展了抗震救災搶險工作,于2008年9月中旬啟動農房恢復重建工作,組建了以書記為組長,鄉長和副書記、副鄉長為副組長,相關站、辦、所負職責為成員的農房重建領導小組,并落實了工作人員。實行鄉領導成員包村、一般干部包戶的工作職責制,督促農房重建的進度,對建設質量把關,切實協調解決全鄉402戶重建農戶土地、建筑材料、資金等方面的實際困難。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7

  一年以來,我校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救”的防災方針,共同做好了本系統防自然災害工作,切實維護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師生人身安全,保證了學校良好的教學秩序,現將一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

  堅持“預防為主,災時有備,提高警惕,群防群治”的原則,增強全校師生防災、減災的意識,提高師生在自然災害發生時的自救本領,切實保護廣大師生的人生安全,減少由于災害帶來的財產損失。

  二、設置了領導機構

  預防自然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艾熱提

  副組長:阿不里開木、蘭文選、買合木提、王統梅

  成員:彭勇、阿吉木、阿不都瓦爾、孫鳳君、李俊、尼加提、

  三、履行了防災領導小組職責

  1、接受上級防災指揮部的各項指令,制定校內防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領導部署校園臺風、暴雨、寒冷、地震來臨前的'應急防御,做好緊急救災和恢復校園正常教學的工作。

  2、認真宣傳、貫徹、執行上級實行防災的指示,傳遞防災信息。

  3、組織師生學習掌握大風、暴雨、地震等災害預警信號,預防和自救知識。

  4、定時和不定時排查校園的課室、地下排水管道、配電房、食堂、消防安全設施、樹木、墻報欄、窗戶等安全方面的隱患,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并監督及時整改。

  5、制定實施搶險救災方案,組織和訓練,并指導校內師生模擬預防演練。

  四、做好了防災應急方案

  1、全校一千四百多名師生,做好疏散撤離學生工作和轉移保護學校貴重物品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每學期進行疏散撤離演習一次。

  2、接到上級指令或天氣監測預報系統、預警信號,需要停課,則通過學校通訊網絡設備在第一時間將信息傳遞給有關老師、學生及家長,立即采取措施停課放假。

  3、預防自然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隨時與上級主管部門取得聯系,在接到臺風、暴雨及冰雹等信息時,進入戰備狀態,隨時待命。

  4、在發生災害時,后勤人員在下班前切斷電源,檢查和加固窗外的懸掛物,檢查旗桿、墻報欄,防止高空懸掛物和衣盆摔落傷人。

  5、各處(室)、年級組、班主任負責關好室內門窗。電腦室的老師負責檢查電腦室內電腦總電源的開關。

  6、發生破壞性災害時,立即做好抗災自救工作,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精神,開展自救活動。

  7、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做好災后衛生消毒,防止傳染性疾病在校園滋生蔓延,做到大災之后無大疫。

  8、災后要科學安排學習科目和課時,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盡快恢復正常。

  五、五任何事故發生

  一年以來,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我校五任何因自然災害引起的事故。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8

  為切實做好汛期安全生產,嚴密防范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引發的安全事故,工局嚴格貫徹執行公司按照--轉發《關于切實加強汛期安全生產與自然災害防范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開展了防范自然災害的工作,并建立汛期安全值班記錄制度,以確保羊曲施工局汛期安全生產,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高度重視,周密部署防范工作,確保汛期安全

  1、把防洪度汛工作作為汛期頭等大事來抓,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統籌布置、應急有備、全力搶險、堅持不僥幸、不麻痹” 的防洪度汛原則,下發施工局技[]08號《防汛計劃措施》,積極落實防洪渡汛的施工組織措施、技術方案、應急預案、物資設備等各項工作。

  2、成立防洪度汛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

  3、為使防洪度汛工作做到更有效、更徹底,遇到險情能及時得到聯系,特建立防洪度汛值班制,值班人員如下表:

  XX年防汛領導值班表

  時 間

  白 班

  聯系電話

  夜 班

  聯系電話

  二、教育培訓及應急措施情況

  1、施工局開展汛期專項安全教育共計2次(防洪度汛的桌面演練及預案演練),做到安全教育全員覆蓋,使所有人員了解自然災害防范、避險等常識,提高員工辨識地質災害的能力,增強防范意識,同時施工局要求從業人員積極做好配合,聽從指揮,統一安排,齊心協力團結抗洪。

  2、加大防汛安全生產的投入,提前落實防汛物資、設備及相關防范措施;建立防汛搶險隊伍,設立防汛專用車輛,完善預警工作機制,同時加強當地氣象的.變化情況,及時掌握天氣趨勢變化的信息,做出靈敏反應;建立汛期氣象信息登記記錄制度,密切關注氣象預報,針對海南州氣象變化情況,落實應急防范措施;完善應急預案,并向各各廠隊印發了《XX年防洪度汛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做到組織領導到位、救援人員到位、技術指導到位、物資裝備到位、妥善處置事故,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確保汛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能得到及時、有力、有效處置。

  三、隱患排查、整改情況

  1、根據文件要求針對本單位可能由洪水等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風險進行全面分析和評估,明確重點防范區域,制定有效防范應對方案和措施。

  2、按照早準備、早落實的原則,針對本單位實際情況,全面、深入、細致地開展防汛隱患排查工作,及時消除可能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的隱患。對于查出的隱患和問題明確專人負責督辦,限期整改、確保盡快治理。

  3、抓住汛期隱患排查工作的重點,如路基防護、排水溝、截水溝、涵洞排水、山體滑及泥石流等部位;檢查并做好汛期安全行車措施;施工局對周圍存在洪水、山體滑坡、坍塌和泥石流等受災害威脅的物資存放地、宿營地提前進行檢查并采取相關防護措施;全面開展對深基坑,橋面,拌合站的檢查,以確保符合要求。

  4、就排查出的安全問題及隱患均做到治理方案、責任、時限、經費和預案“五落實”,確保各類隱患得到及時整治,同時加強對重點部位的監控、預控,確保險情發生時能及時撤離人員。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下一步工作將繼續加大現場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加強監控和監測,加強巡視與檢查,加強防控。針對情況變化,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確保隱患處于受控狀態,避免事故的發生。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9

  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局文件精神,樹立安全為重重之重的原則,落實排查任務。做到目標明確、任務具體、責任到人,確保安全隱患早發現、能發現、早治理、嚴治理。做好自然災害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防范自然災害,加強安全生產。

  我們枕頭壩項目部認真貫徹執行電建集團、股份公司及公司有關自然災害及分包商安全管理的文件精神,認真組織本項目部開展對相關文件及工作要求的學習,深刻領會文件精神與工作指示,開展相關安全工作。

  項目部立即成立以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包志軍為組長的汛期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和檢查,進一步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明確各級人員安全職責及工作分工。各工作人員認真履行職責,落實局文件精神。我項目部逐級落實崗位責任制,周密部署,制定各項安全度汛方案,加強對易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生產、生活區域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安全風險分析和評估,制訂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確保生產、生活區域安全。

  項目部以自然災害防治為重點,全面開展工程項目隱患排渣治理。立即對重點監控項目開展自然災害防治專項安全檢查,立即組織開展自然災害隱患自查自改工作,確保工程安全有序的施工。

  1.全面排查項目生產、辦公、生活營地及人員密集場所是否進行了安全評估,是否存在泥石流、洪水、滑坡、崩塌、落石等自然災害隱患,消防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2.全面排查腳手架、高邊坡、地下工程等危險性較大的施工作業是否制訂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措施是否報批,是否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技術措施是否落實。

  3.全面排查項目交通車輛的`車況是否完好,配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存在無證駕駛、疲勞駕駛、違章載人等違法違規現象,場區道路是否完好,場區道路交通標示是否齊全,現場道路安全警示、防護設施等是否齊全有效。

  4.全面排查施工機械、尤其是特種設備的維護、保養、檢驗、使用情況,是否嚴格按照規章、規定和操作手冊使用。

  5.全面排查施工現場安全標志、標識等是否齊全,安全通道是否暢通,安全防護設施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是否有效。

  6.全面排查各類事故,特別是自然災害的預警、預報、避險、逃生及應急預案和防災的宣傳、培訓、演練是否落實到位。

  立即對分包商陜西振興有限公司(陜西振興)進行了專項安全檢查,并要求陜西振興對本公司進行專項自查自改工作。重點檢查了陜西振興公司的管理制度建立及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及考核情況;安全費用投入情況;技術管理、指導及措施落實情況;安全教育培訓情況;營地安全管理情況;備案及信息報送情況;總結材料經本項目部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包志軍簽字確認,上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加強對陜西振興的管理,系統性的分析和研究在陜西振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各建設項目要加強在資質審查、能力評估、合同簽訂、人員構成、成本控制、安全質量等方面的綜合管理和控制,不斷提升綜合管理能力。將陜西振興的管理納入到自身管理體系范圍內,將陜西振興的生活營地布置等事項統籌在項目建設的整體策劃中。強化施工現場分包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分包現場安全投入,統一檢查和評價,嚴格獎懲,切實將各項安全管理要求落實到位。

  項目部認真學習及執行局關于防治自然災害相應措施;建立自然災害檢測預警機制,加強有關自然災害的應急宣傳、培訓及演練;進一步完善預防自然災害施工管理及技術保障;檢查汛期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警示標志配備,排查與治理生活營區及施工現場自然災害隱患。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10

  一、加強領導,成立機構

  為確保排查工作有序順利開展,局黨支部召開專題會議,成立了由副局長任組長、地震辦主任任副組長、地震辦干部為成員的科技局地震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地震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及各個階段步驟。月22日,科技局召開了會議,及時傳達了縣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突發公共事件風險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并要求各股室切實搞好宣傳發動工作,根據排查工作的總體要求開展了工作。

  一是加強地震監測臺站運行情況檢查。對西河村廟嘴山地震監測臺的供電、網絡進行了檢查確保確保地震監測設施正常運行。及時維護地震應急避難場所指示牌。

  二是加強農村地震安居工程建設。組織對示范村進行了檢查。

  三是繼續加強地震科普知識宣傳,共印制2萬分地震科普宣傳單張免費發放給群眾。

  四是開展了全縣教育系統、衛生系統及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檢查工作。5月22日至6月17日,聯合住建局對我縣教育系統的83所中小學校、8所幼兒園的198棟單體建筑物、對全縣13所鄉鎮衛生院的35棟單體建筑物進行了全面的排查。為了便于獲取風險隱患信息,科技局依靠群眾,加強群測群防工作,健全風險隱患監測體系。加強全縣地震宏觀監測點的建設和管理,建立異常落實制度,加強地震應急預案的制定,加強應急演練,提高防范和處置能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確保公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加大宣教力度,提高群眾地震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科技局對存在和的地震災害風險隱患,明確責任,把風險隱患的`治理整改和排查工作貫穿于排查的全過程,對可在短時期完成治理整改的,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風險隱患;對情況復雜、短期內難以治理排除的,制訂整改方案和應對預案,落實治理整改措施、整改效果、責任人和期限等,防范突發事件的發生。一旦事件發生,確保能夠妥善處置、減少損失。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11

  為切實做好20xx年防范化解自然災害重大風險氣象服務工作,縣氣象局黨組高度重視,及時成立了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任務、分工、職責和紀律。現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應急與減災工作情況

  1.調整了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局黨組分工,及時調整了縣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領導小組成員崗位職責、工作紀律和帶班要求。

  2.制定氣象服務方案:制定了《20xx年縣氣象局決策氣象服務方案》,對全年決策氣象服務產品材料種類、各周月及重大氣候事件決策服務關注重點、決策氣象服務工作流程和質量考核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規范.

  3.應急管理工作:調整了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縣氣象局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工作流程》、《縣20xx年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演練方案》;制訂了業務系統、供電、網絡、消防等事故應急預案。4月21日,參加了全市觀測與網絡應急演練。

  4.貫徹落實《基層氣象臺站突發氣象災害臨近預警服務業務基本要求》:修訂了突發氣象災害臨近預警服務應急手冊、預報預警業務服務工作手冊,相關工作職責、業務服務流程已上墻。氣象風險預警業務在基層臺站開展以來,直接利用上級服務產品開展服務,風險預警服務產品和服務在防災減災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5.氣象災害應急部門聯動:縣政府下發了《縣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關于印發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處理工作流程(試行)的通知》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健全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手機短信快速發布機制的`通知》,明確了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發布機制、發布渠道、發布流程及各部門的職責。編制了《縣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操作手冊》,明確了氣象災害應急處置程序、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及職責。與農委、環保、民政、電力、海事、交通等部門簽訂了協議,建立了預警信息聯動機制,與電臺、電視臺、三大運營商均簽訂了預警信息發布協議。

  6.氣象防災減災納入政府目標考核: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納入了我縣政府目標考核。開展氣象災害防御知識宣傳、應急聯絡、信息傳遞、災害報告和災情調查等已納入鄉鎮公共服務清單。

  7.更新災害防御責任人:組織對氣象災害防御責任人信息全部進行了分類統計并上報省局。

  8.突發事件預警發布系統運行:縣編辦批復同意設立縣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關于印發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運行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各單位通過電子政務網接入國突系統,三農專項的電子顯示屏、大喇叭等均已接入突發事件預警發布系統,實現了預警信號一鍵發布。

  9.信息員隊伍建設:縣建立了鄉村綜合信息服務站,每年組織兩次鄉鎮信息員培訓與表彰活動,為鄉鎮信息員配備了氣象災害防御應急服務通訊設備,建立了鄉村氣象信息員微信群,有專人管理,為鄉村氣象信息員提供了一個便利的交流平臺群內氣氛活躍,廣大信息員踴躍發言,積極提供、上報各類服務信息和災情實況。

  二、綜合觀測工作情況

  1.地面觀測業務流程的修定與執行情況:統一制定了符合最新業務要求的統一觀測業務流程,對流程進行了本地化,各業務人員按流程開展觀測操作。

  2.業務質量統計與分析情況:臺站每月對業務人員業務質量進行統計登記,市局業務科制作分月全市觀測與網絡業務質量分析報告,每季度召開一次全市業務質量分析會,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和辦法,進行經驗交流研討。

  3.觀測設備運行維護情況:所有觀測設備均采用中國局定型設備,按時開展檢定標校,無使用超檢儀器現象。按規范開展儀器清潔和維護,值班日記登記記錄規范。天氣現象儀運行正常,出現的故障能夠及時排除,按時統計評估,上報報告。

  4.業務系統運行及使用:臺站業務系統參數設置正確,業務人員熟悉軟件操作和文件存放路徑,按規定及時正確升級更新;業務人員熟悉MDOS2.0系統操作,能及時按規定進行疑誤信息處理。按要求填寫ASOM2.0系統日巡查、月巡查,按要求填寫并及時關閉故障單。

  5.信息網絡與保障業務相關業務流程、制度的制修訂及落實情況:已制定《網絡機房管理制度》、《氣象信息網絡系統故障處理流程》、《通信網絡故障應急預案》,并在網絡機房懸掛上墻。建立以網絡管理員、各信息系統應急聯系人為主的應急技術隊伍,組織網絡安全應急演練,熟悉網絡安全應急預案,明確網絡安全應急流程,落實網絡安全通報機制。

  6.供電系統運行及保障:配備UPS和發電機雙路電備份,巡檢和維護測試記錄、充放電記錄完整,發電機油料儲備充足,業務人員了解供電備份設備性能、熟悉操作流程。

  11.通信系統運行及保障:SDH等通信線路運行正常,20xx年度配合電信部門對電信線路進行升級,目前帶寬達70M,網絡故障時可自動切換;3G應急通信設備運行正常,值班手機由值班人員24小時攜帶;業務人員了解當地三家網絡故障報修聯系方式和報修流程。網絡安全使用省局統一配備的天融信防火墻,接在互聯網邊界層。網神防火墻接在內網和政務外網間,供國突系統使用。啟用自建網絡監控系統并結合Cacti網絡監控軟件將關鍵網絡設備、業務設備、重要信息系統和網絡安全情況統一納入實時監控,實行24小時自動監控、自動報警,第一時間通知網絡管理員,對安全問題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處理和及時恢復。制定了“信息系統安全責任制”、“信息系統人員安全制度”等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并和網絡管理崗位人員簽訂了安全保密協議。

  12.業務人員應急保障能力:注重業務人員應急保障能力培養,積極組織開展自動站故障應急演練,業務人員熟悉主備業務機切換和主備站切換流程,能按規范進行補測和發報,能獨立進行區域站一般故障診斷并排除。

  13.探測環境保護情況:阜陽雷達站新址用地已經規委會研究通過,潁上縣觀測場新站擬選址已通過省局觀測處現場勘察。目前各臺站每日均進行探測環境監測并在值班日記中備注,每月按要求上報探測環境變化報告。探測保護標準已按要求備案至規劃、城建、發改委、國土、環保等部門。

  三、預報預警工作準備情況

  1.按要求正常接收和應用國家級、省級和市級指導預報產品,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micaps4.5,實時調取Grapes-gfs、Grapes-meso、上海區域預報模式、歐洲細網格、歐洲集合預報、日本、德國,常規高空和地面天氣圖、風云-4號、等數值預報和實況資料。

  2.根據《省短時臨近天氣業務規定》,制定了《縣短時臨近天氣業務流程》、《縣短時臨近天氣業務實施細則》和《縣短臨臨近預警信號發布技術標準,建立完善短臨天氣監測分析、預報制作、預警發布、會商聯防、和非器測實況數據收集等業務流程。

  3.高清電視會商系統運行正常,制定了天氣預報會商制度,按要求參加中央臺和省臺電視會商,天氣預報會商均按要求在預報值班記錄簿中記錄。

  4.在平時預報業務工作中注重對災害性、轉折性等復雜天氣的分析研判,過程結束后,及時總結。

  5.遇災害性天氣,值班預報員通過省市縣一體化平臺預警信號制作發布系統及時發布預警信號,填寫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通知單通過郵件、傳真等方式向市政府應急辦、防汛抗旱指揮部、農委、水利、交通、廣播、電視等相關單位發送,并向相關人員發送氣象短信,預報人員熟練使用國家局省局下發的各種監測、預報預警業務系統,對預警信號發布的流程、發布渠道都熟悉。

  6.依托省省市縣預報預警服務一體化平臺上接收應用省級智能網格指導預報產品,按要求開展智能網格預報關鍵點訂正業務,并利用網格預報和鍵點要素預報開展日常預報服務工作。

  四、人工影響天氣業務工作

  1.工作計劃和規章制度。制定了《縣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及裝備維護管理規定》、《縣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縣人工影響天氣實施方案》等人影安全管理制度;人影安全責任到人,簽署了《人影安全管理責任書》,局主要負責人與所有作業人員簽訂了人影安全生產責任書。

  2.作業安全管理。制定人影作業流程、人影作業空域申報制度及人影作業公告制度,規范制作安全人影作業安全射界圖等并嚴格執行,作業記錄進行全流程留痕管理。

  3.人員安全管理。所有人影作業人員信息已報送至縣公安局備案并獲回執;10月份,參加了全省人影作業技能培訓班,作業人員培訓記錄完整;每年為所有作業人員及作業管理人員購買人身傷害意外保險。

  4.彈藥存儲。臨時存儲場所已采取相應安全管理措施,彈藥出入庫登記規范、完整。

  5.人影安全應急。制定了《縣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和《縣人工影響天氣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方案》。

  五、工作亮點

  1.創新模式,融入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與縣環保局聯系,以需求為引領,聯合省生態與衛星遙感研究所為其提供“火情衛星遙感監測信息”服務,服務于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2.加強調研,創新服務內容,積極做好行業氣象服務。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加強外地先進經驗調研和本地服務需求調研相結合,已組織人員到國家局學習,從而增強行業氣象服務能力。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12

  魏崗鎮距城區僅11公里,全鎮人口約6萬,現有大中小企業60余家,渦河、趙坡河、小洪河穿境而過,亳柘路、棗錢路省縣道縱橫交錯,泗許高速斜掛其中,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今年在上級政府的指導和幫助下,我鎮認真執行上級有關自然災害防范和應急管理各項法規政策及區委區政府相關領導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履行自然災害應急管理救助工作,組織協調各相關部門做好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等工作,較好的全面完成了全年任務,主要做法匯報如下:

  一、成立組織,加強領導。

  1.鎮委鎮政府層面:成立了防災減災小組,鎮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其余班子成員為成員,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共同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2.村級層面:轄區內每個行政村配備了一名災害信息員,負責平時的災情普查、收集和宣傳工作,按照網格化管理工作要求,確保在自然災害發生時最快掌握第一手情報,并及時上報,把人民群眾所受的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3.社會層面:鎮武裝部組織各村民兵和志愿者自愿報名,形成民兵排和志愿者團隊,在自然災害發生時,確保人員夠用,職責明確,共同搶險救災。

  二、完善工作機制、明確工作任務。

  成立了防災減災委員會,明確了有關單位成員,理順工作機構,明確各相關成員單位職責,完善制定了《魏崗鎮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重新調整、充實我鎮自然災害救助應急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了各相關部門的職責,使《預案》更加科學、合理,操作性更強。

  三、加強應急管理隊伍的建設,提高災害應急管理的救助能力。

  一是制定本年度的自然災害救助應急培訓計劃。尤其加強村級災害信息員隊伍的培訓,去年一年召開了兩次災害信息員培訓和12次工作例會,包括民政辦人員、安監辦、氣象災害防御所和村級災害信息員共40余人。二是組織基干民兵開展防洪抗汛應急演練,更好的提高了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為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生產財產安全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打牢了基礎。三是健全值班請示報告制度,堅持節假日和易發生自然災害時期領導帶班和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遇有緊急事宜及時請示報告,做到上通下達。20xx年7月22日,我鎮突發暴雨,降雨量為全區最大,鎮政府召開緊急部署會議,明確各部門、各村信息員職責,做好緊急安置和轉移、災情調查、上報工作,此次強降雨造成了我鎮農作物受災202公頃,民房倒塌兩戶4間,無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101萬元,災情過后,鎮政府及時上報災情,及時對受災戶進行了救助,在上級政府的支持幫助下,我鎮倒塌房屋2戶4間均及時重建維修完成,10月底,群眾重新搬入新居,確保安全過冬,救災款也及時發放到受災戶手中。對于農作物受災戶,根據市、區下發冬春救助文件的要求,魏崗鎮嚴格執行區應急局下發的冬春災害救助工作方案及相關文件精神,結合魏崗鎮受災害基本情況,制定魏崗鎮冬春救助實施工作方案,并成立領導小組,已下發給全鎮13個行政村,確保冬春救助工作方案順利進行。此次救助,嚴格按照三榜公示“戶申請、村評議、鎮審核”工作流程,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經村摸底上報受災救助困難戶數總計1317戶,救助資金50萬元,救助標準按區應急局下發的救助文件精神和魏崗鎮的實際情況,一般困難戶救助標準300元/戶,重點戶受災戶不低于500元或以上,現已全部發放完畢。

  四、加強放在減災科普宣傳工作,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提高防災減災意識,我鎮利用5.12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10.13國際減災日等契機,積極做好防災減災宣傳工作,橫幅標語10余條,傳單20xx余份,有獎競答2次,知識競賽1次,共發放紀念品20xx余元。同時,充分發揮媒體、網絡、報紙等媒介的宣傳作用,廣泛深入宣傳防災減災的目的意義和有關常識,進一步增強了全鎮人民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為做好我鎮防災減災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五、加強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工作

  主汛期,為應急救災,我鎮大量購買了沙子、木樁、編織袋、鐵鍬、救生衣、救生圈等等防汛急需的各種物資,固定地點存放,專人保管和維護,真正做到汛期期間,人員、物資充足。

  六、存在問題。

  鑒于目前人員變動頻繁,尤其是村級災害信息員,流動性強,各種業務銜接不住,所以造成工作被動,同時業務能力弱,不能及時、較好的完成災情調查上報和救助工作。

  七、下一步打算

  1.加強村級災害信息員建設,做到人員、經費有保障。

  2.積極開展業務培訓提高業務能力。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13

  【概述】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biaobiao1023”為你整理了這篇中秋節期間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應對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中秋節期間,我市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總體平穩,未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和自然災害,主要開展了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節前會商研判。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節日安全工作,節前主要領導帶隊檢查旅游景區、碼頭等重點點位,市委市政府各分線領導也帶隊前往各自分管線開展安全檢查。

  二是加強安全檢查。我市各級各部門緊盯危化品、旅游景區等重點行業領域,組織人員力量排摸安全隱患,督促隱患整改責任單位落實整改措施。截至目前,全市參加值班人數227人,檢查工作組24組,共檢查生產經營單位69家次,排查安全隱患21條,落實整改19條;排查自然災害隱患25次,發現并落實整改2處。

  三是加強自然災害應對。我市氣象臺于9月20日18時35分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應急、氣象、農水、資規等部門加強會商,針對強對流天氣,及時發布預警,要求各類防汛責任人進崗履職,加強巡查和風險管控,及時做好人員轉移。

  四是加強值班值守工作。節日期間全市強化組織領導和應急協調聯動機制,按要求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帶班、24小時值班制度,嚴格執行值班值守紀律,嚴禁擅離職守、值班管理工作缺位情況。認真做好值班登記記錄和各類報表統計上報工作,未出現漏(緩)報情況的現象。未發現有擅離崗位情況,值守人員均做到了24小時在崗在位。

【自然災害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自然災害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總結02-18

文藝部工作總結_工作總結05-14

工作總結05-17

【經典】工作總結05-19

工作總結10-29

it工作總結12-31

學區工作總結 學區 工作總結|學區12-18

小學音樂工作總結工作總結02-11

倉庫工作總結,倉庫工作總結報告11-21

工作總結:市招商引資工作總結01-16

Copyright©1998-2023pinda.com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爽又黄无遮挡高潮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影院在线播放| av无码制服丝袜国产日韩| 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 5060国产午夜无码专区|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动态图| 精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人人蜜桃麻豆|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 国产蜜臀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综合网|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网址| 久久久区一区二|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无码纯肉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潮喷到高潮| 成人日韩熟女高清视频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久久国产综合av天堂| 2022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狂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之日夏 | 日本55丰满熟妇厨房伦| 日本在线成人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午夜|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sv| 起碰免费公开97在线视频| 久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男女无遮挡激情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肉感爆乳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国产拍揄自揄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网站| 国产97超碰人人做人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