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三年級美術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1
一、學生現狀分析
在這幾年的教學中,發現該年段學生的自理能力有所提高,但嬌生慣養的習性,還是養成了他們對事物的依賴感,遇到困難不敢挑戰自己,動不動就要請學生、老師、家長幫忙,自己就看著不做,甚至去玩或做其他事情,懶惰成性。
三年級段的學生,有的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敢表現自己想法,繪畫技能嫻熟,但在畫面組織上不夠理想;有的學生敢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但苦于繪畫技能落后;有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但在課堂氣氛中過與活躍,甚至不能自控,想學又沒有耐心就出現了愛講空話的情況。
由于有以上三種學生學習情況,學生在知識掌握上也層次不均,有的繪畫技能好,有的工藝水平高,有的在欣賞能力上分析能力強,能說會道。
二、教材分析
蘇少版第6冊實驗教材的編寫,以國家一系列有關教改的。文件為指針、依據,打破過去以美術學科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教材體系結構,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的形成為核心,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人文性單元結構為基本特征和美術教材新體系。體現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以滿足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需要。在課程教學的安排上,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生理特點,以及美術教學的規律,并且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學環節和活動方式的布局上,注意開放性和立體性,希望拓展教師的教學思路,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要求
1、掌握簡單的圖案的設計方法,能根據自然形象進行團的設計。
2、能用豐富的表現手段,表現形式來表現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體驗。
3、學習漫畫的創作方法,能畫出簡單的漫畫形象。
4、進行泥塑教學,培養造型能力。
5、進行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欣賞,提高欣賞應用能力。
6、圖案的設計(適度的夸張和概括),圖案具有美感。
7、繪畫及工藝作品具有較強的.可看性及藝術感染力。
8、造型能力、動手能力,空間想象力的進一步培養和提高。
四、教學措施
1、多給學生欣賞優秀美術作品,開闊視野,在平時教學中針對不同性質的學生進行的“玩”中各種想象畫訓練,各種不同美術知識技能滲透,以提高學生作品的表現力,對自己美術能力充滿信心。
2、學習時,要求學生在繪畫創作時直接作畫,不再使用黃色構圖,以提高繪畫進度,培養學生大膽作畫的能力和敢畫、敢做的決心。
3、結合不同班級情況與學生各自不同表現,多讓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美術帶給他們的感覺,經過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2
一、教材分析:
我們都知道人美版教材內容豐富多彩貼近學生生活,系統性、邏輯性都很強,在以上三冊造型·表現領域的統計表中我們更能清楚的看到各個造型系列知識點的統一和提升,整個知識在循序漸進中程螺旋型上升的。第六冊在中年級段的承上啟下作用比較明顯,與第五冊和第七冊有著密切地聯系。所以在把握造型·表現這一學習領域中我們更應該先跳出來思考:對于這個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存在優勢和不足是什么,教師又有什么可以利用的經驗和要吸取的教訓或要避免的問題;學習之后又要為后面的什么知識打下基礎,又需要為學生的繼續學習和發展延伸什么;在教學目標上又該是如何制定才能體現知識的上升和遞進,用哪些具體的詞語表述的會更準確更可測;在評價方面又如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出切合實際的真正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這樣用整體解讀方法來梳理教材,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更加高效,我們的知識傳輸更加通暢和系統。
二、學情分析
(1)、心理特點我校三年級學生年齡多在九歲左右,大部分都比較外向、愛說好動、好奇心強,有自己活動的小圈子。由于受外界和網絡的影響多追求時尚,愛耍酷、愛攀比、愛不勞而獲。并且愛以自我為中心,情緒變化較大不夠穩定,經常為一些小事互相爭吵互不相讓。自控能力較弱,意志也較薄弱,容易受外界的影響。
(2)、思維特點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活躍,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一定的抽象思維過渡時期,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現性向創造性的想象過渡。觀察力也有所發展,能夠運用分析比較的方法有目的的觀察。
。3)、學習特點 三年級學生的壓力感增大,一方面教材內容多了難度增強,另一方面家長、教師對學生主要科目的學習要求更高更全面,對于藝術科目的學習則比較放松,并且由于接觸面廣視野開闊及體能的發展,其興趣眾多如打球、網絡游戲、網絡聊天……同時經過兩年多的美術學習,學生對繪畫的認識有了一定的提高,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美術表現技法,繪畫作業水平普遍較好,一部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依然很高,但也有一部分興趣有所轉移,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缺乏自信心。
三、教學策略:通過以下幾方面引導學生達到學習目標。
1、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將美術延伸到生活和社會中。將美術學習最大限度的與班級、其它學科、學校、生活、社會事件等聯系起來,一方面讓學生用美術知識和方法去關注生活表現生活,另一方面則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美術,認識到美術在生活中廣泛的'作用和對生活的重要性。
2、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整個美術學習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讓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挑戰,鼓勵學生多提有意義的、值得探究和思考的問題,對于敢于標新立異、與眾不同的創新要積極肯定和保護。
3、加強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保護不同的審美觀點和標準,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要多讓學生接觸欣賞多元的文化和藝術,只要會欣賞美感受美了才能更好地去創造美。此外,一直一來的教學多偏向知識技法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感情交流、情感體驗、價值觀、審美觀等,所以在本冊學習中應加強對這幾方面的關注和貫徹。
4、 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多指導多放手真正讓學生“做中學”。從中逐步培養學生掌握自學、分析、觀察、對比、創作等基本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慢慢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學會合作、學會表現,其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和技巧。
5、重視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好習慣。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紀律再好的內容也難以傳授,因此本冊教學在追求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學習掌握、培養價值觀和各個能力的同時,也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強重視良好習慣的養成,滲透到每節課每個活動之中,并加大其在評價標準中的比重。以上是關于教學策略的大的初步設想和計劃,在實際教學中將會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調整。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3
一、學生現狀分析:
經過兩學年的學習,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在積極的情感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年級學生通過兩年的學習,在學習行為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穩定性,思維更活躍、更寬廣。從學生固有的天性來說,單純、好動的性格,促成學生天真、可愛的特點。這個年
齡的孩子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創造的潛意識,教師應在此基礎上鼓勵、引導學生探求美術課各領域的知識,感悟美術學習的樂趣,通過各種途徑增強學生學習美
術的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本冊教材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教材以促進學生人格全面發展為出發點,以學生必備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為基礎,注意貼近學生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力圖做到富有情趣和啟發性。該學期的美術教學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1,繼續強化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能力。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豐富學生的感受。從中,還要引導學生對形和色的基本概念進行探索和總結。使學生能夠從感性認識慢慢向理性認識過渡。
2,繼續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嘗試通過一個由一定故事情節貫串的主題單元"森林",來完成這個任務。
3,能夠體驗不同的材料,并根據其特性或情景主題進行造型和設計活動。設計能夠體驗一定的目的性和實用性。并能夠進行簡單的裝飾。
三、教學目標:
1、通過精美剪紙藝術和美術作品的欣賞,增加學生對美術作品的了解,增強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同時獲得美術知識。
2、將二年級時學習的對線條的認識提高到線條的裝飾運用當中,進一步鞏固二年級學習內容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想象,繼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將繪畫與手工相結合進行教學,打破美術教學中以繪畫為中心的單一教學,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愛好和創造能力。
4、繪畫方面側重于彩筆畫
四、教學重、難點: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一些水調的顏料不太適合他們的實際,因此繪畫的重點是彩筆畫。
不過比起一、二年級來,在繪畫的構思、造型、著色和復雜程度都要大得多,它關系到學生繪畫基本功的進一步加強。因此在本學期教學當中要把彩筆畫放到重要的地位。將繪畫與手工相結合進行教學,兩者都是重要的部分,既要顧及學生手工的質量,同時制作過程的指導和時間的把握是教學的難點。
五、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1、注意課堂秩序,防止意外發生。美術課在操作過程中比較活躍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響教學秩序,影響其他班級上課。由于美術課經常要用刀和其它工具,小心誤傷自己和他人,一定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尤其要防止學生持刀玩耍。另外還要注意雜物的清掃,保持教室的衛生和整潔。
2、要求學生做好材料的準備工作。要做到課前布置,課時檢查,課后整理。材料的準備寧可充足有余,不可臨時不足,影響教學進程。
3、采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4
湘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一、教材分析(內容包括:教材編排體系、全套教材特點、本冊教材的內容結構及特點、教材重難點、單元教材分析及學習本冊教材的基礎及學完本冊教材應達到的水平等)
三年級下學期采用湘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六冊。該教材注意將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的發展結合到具體的學習活動中,以促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習過程中對美術活動的多角度的體驗和嘗試,注重學科內容和學科間的綜合效應,擴充了知識的交融性和通知性。而且該教材課程量僅為13課時,極大的減少了課時量,便于教師對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于教學形式及課評方式的探索、改革,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
本冊教材是在原有基礎上根據美術大綱的基本精神進行修訂的。在結構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景性,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創新,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體驗美術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本冊教材編寫的主要特點是:
1.題材貼近生活,貼近兒童的審美情趣。
2.本冊提供的圖例色彩鮮艷,線條變化多樣,生動活潑。
3.本冊教材既體現了美育功能,有體現了德育功能。
本冊教材包括美術設計、繪畫、手工制作、美術欣賞,共13課。其中繪畫是本冊的重點,手工制作是學習的難點。通過欣賞畫家、雕塑家的有關作品,從中體會大自然的美與愛,享受生活,提高對生活的追求和熱愛程度。通過繪畫來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通過手工制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學生通過前兩年半的學習,在學習行為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穩定性,思維更活躍、更寬廣。從學生固有的天性來說,單純、好動的性格,促成學生天真、可愛的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創造的潛意識。
通過前兩年半的學習和實踐,他們已經掌握了不少繪畫知識與技能,不少同學能獨立運用繪畫材料勾畫出多姿多彩的畫面,有生動的人物素描,雕刻、捏制、木刻、剪貼,還有怡人的.風景畫,如山川、河流,還有栩栩如生的小動物,都十分逼真形象。由此可見,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繪畫技巧,有了一定的繪畫水平。教師應在此基礎上鼓勵、引導學生探求美術課各領域的知識,感悟美術學習的樂趣,通過各種途徑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教學目標(結合教材內容,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提出本學期應達到的教學目標)
1.教學生用自己喜歡線條與色彩描繪生活。
2.讓學生在動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既創造了美,有提高了動手能力。
3.提高學生對美術的感知和審美情趣。
4.通過欣賞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5.能運用手中的相關材料,根據自己的體會大膽創造,發展學生的構思意圖,傳遞學生的思想感情。
6.結合學校和社區活動,從美術課的自身出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體會美術與環境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7.在教學中始終貫穿審美性和真實性。
8.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生活能力和經驗。
9.欣賞優秀美術作品,能對自己喜愛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評價。
10.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
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美術學科教學安排表周次教學內容目標要求備注
1—2第1課森林王國1.幫助學生進一步把握不同動物的生理特征,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加強學生的記憶力。 2.讓學生養成大膽作畫、大膽制作的作風。 3.發掘學生的創作潛能,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 4課時
3第2課我們來下棋1.了解棋的種類,引導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制作形象、生動的立體棋子,設計并繪制一張完整的游戲棋盤。 2.培養綜合運用材料的能力和有條不絮的辦事能力,并在活動中能盡情投入。 2課時
4第3課生日快樂1.學習人物畫的表現方法。 2.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想象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2課時
5第4課風來了
1.學習風的表現方法。 2.培養對大自然、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想象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2課時
6第5課吉祥寶貝1.掌握吉祥物的設計特點。 2.激發好奇心,培養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課時
7第6課拼拼擺擺1.學生參與剪割、拼擺、粘貼等活動,初步掌握形的分解與組合方法,提高動手能力。 2.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審美能力。 3.感受和體驗拼擺造型活動的樂趣。 2課時
8第7課線的秘密1.掌握墨線的各種變化,簡單了解國畫用筆的方法;2.學會欣賞自然界以及美術作品中的線條,感受線條的魅力和多變的特點;3.能夠把線條運用到藝術創作中去,表現身邊的物體。 2課時
9第8課追風快車
1.觀察汽車的圖片、模型或實物,認識車的造型特點和結構、功能,初步了解汽車的歷史與文化。 2.能抓住汽車的主要外形和特點,描畫出自己喜歡的車。 3.能巧妙選擇、利用材料,運用立體造型的方法制作一輛有趣的車。 2課時
10—11第9課文具小管家1.以紙材為主,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手法設計制作漂亮又實用的文具小管家。 2.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因材施藝的設計造型能力。 3.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感受創造美的樂趣。 4課時
12第10課風鈴叮當1.在運用繩線進行捆、綁、扎等精細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和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 2.在制作的過程中,體驗創造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2課時
13第11課六面怪臉
1.能掌握“六面丑臉”的制作步驟、方法。 2.在做做玩玩中體驗設計制作的樂趣。 2課時
14—15第12課可愛的班集體
1.學到一些制作裝飾物、美化環境的知識與方法。 2.促進手腦并用,提高審美創造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3.增進師生感情和集體榮譽感,感受集體學習活動的愉悅和情趣,培養團隊精神和協作風尚。 4課時
16—20第13課彩墨游戲1.認識了解水墨畫的特性,掌握水墨畫的基本表現方法。 2.運用水墨畫的方法,嘗試進行創造表現。 3.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 3課時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5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18課,包含的內容有:
1、水墨游戲;
2、重重復復;
3、曲曲折折;
4、平平穩穩;
5、感受聲音;
6、迷彩服;
7、彩色玻璃窗;
8、我的同學;
9、家鄉的橋和塔;
10、我設計的一本書;
11、絨線繞繞;
12、甜蜜的夢;
13、金色的浮雕;
14、變幻無窮的形象;
15、我們的節日;
16、二十二世紀的建筑;
17、電腦美術;
18、會飛的玩具;
19、保護珍稀野生動物;
20、民間玩具。
。ㄒ唬┰煨捅憩F
初步認識形、色與機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
(二)設計應用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三)欣賞評述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ㄋ模┚C合探索
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二、教學情況分析:
在這幾年的教學中,發現該年段學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但嬌生慣養的習性,還是養成了他們對事物的依賴感,遇到困難不敢挑戰自己,動不動就要請學生、老師、家長幫忙,自己就看著不做,甚至去玩或做其他事情,懶惰成性。有的.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敢表現自己想法,繪畫技能嫻熟,但在畫面組織上不夠理想,有的學生敢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但苦于繪畫技能落后,有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但在課堂氣氛中過與活躍,甚至不能自控,想學又不會就出現了愛講空話的情況。學生在知識掌握上也層次不均,有的繪畫技能好,有的工藝水平高,有的。在欣賞能力上分析能力強,能說會道。
三、教學要求:
1、在游戲中感受水墨的魅力。
2、用記憶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熟悉的人和物。
3、用繪畫的形式感受重復、平穩、曲直。
4、用彩墨材料制作畫面,繼續學習彩墨畫。
5、選用簡便的材料,進行制作。
6、學習電腦繪畫。
7、學習畫民間玩具。
四、教學措施:
。、多給學生欣賞優秀美術作品,開闊視野,在平時教學中針對不同性質的學生進行的“玩”中各種想象畫訓練,各種不同美術知識技能滲透,以提高學生作品的表現力,對自己美術能力充滿信心。
2、學習時,培養學生大膽作畫的能力和敢畫、敢做的決心。
。、多讓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美術帶給他們的感覺,經過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
五、教學進度表安排:
略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6
一、教學情況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但嬌生慣養的習性,還是養成了他們對事物的依賴感,遇到困難不敢挑戰自己,動不動就要請學生、老師、家長幫忙,自己就看著不做,甚至去玩或做其他事情,懶惰成性。同一個班中,學生在幼兒園所授教育不同、家長管教不同,也產生不同素質的學生。有的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敢表現自己想法,繪畫技能嫻熟,但在畫面組織上不夠理想,有的學生敢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但苦于繪畫技能落后,在幾學年學習繪畫技能中,也有所提高;有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但在課堂氣氛中過與活躍,甚至不能自控,想學又不會就出現了愛講空話的。情況。由于有了大部分的以上三種學生學習情況,學生在知識掌握上也層次不均,有的繪畫技能好,有的工藝水平高,有的在欣賞能力上分析能力強,能說會道。
二、教材分析
造型表現:初步認識形、色與機理等美術語言,浙美版三年級美術教學計劃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浙美版三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設計應用:學習浙美版三年級美術教學計劃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欣賞評述: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學期目標
1、掌握簡單的圖案的設計方法,能根據自然形象進行團的設計。
2、能用豐富的表現手段,表現形式來表現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體驗。
3、學習漫畫的創作方法,能畫出簡單的漫畫形象。
4、進行泥塑教學,培養造型能力。
5、進行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欣賞,提高欣賞應用能力。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7
一、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本班學生53人,其美術素養較差,只有少數學生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其余部分學生不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發揮想象不夠大膽,作品內容單調;尤其對物體的空間認識尚有不足。
二、教學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1、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體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
2、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作意圖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它美術活動的區別。
3、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彩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教學重點
1、學習色彩的對比與諧調等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2、能用日記畫的形式表現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義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物,表達自己的'情感。
3、用各種紙盒、紙杯及其它塑造材料,制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
四、教學難點
1、利用多種媒體,如蛋殼、廢包裝、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賞情節性比較強的中外作品,認識該美術作品的藝術特點。 3、用水粉、水彩顏料表現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愿望。
4、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通過植物籽粒,纖維線材、織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貼進行造型設計。
五、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應利用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采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六、教學進度計劃表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8
一、教材分析(內容包括:教材編排體系、全套教材特點、本冊教材的內容結構及特點、教材重難點、單元教材分析及學習本冊教材的基礎及學完本冊教材應達到的水平等)
三年級下學期采用湘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六冊。該教材注意將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的發展結合到具體的學習活動中,以促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習過程中對美術活動的多角度的體驗和嘗試,注重學科內容和學科間的綜合效應,擴充了知識的交融性和通知性。而且該教材課程量僅為13課時,極大的減少了課時量,便于教師對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于教學形式及課評方式的探索、改革,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
本冊教材是在原有基礎上根據美術大綱的基本精神進行修訂的。在結構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景性,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創新,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體驗美術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本冊教材編寫的主要特點是:
1、題材貼近生活,貼近兒童的審美情趣。
2、本冊提供的圖例色彩鮮艷,線條變化多樣,生動活潑。
3、本冊教材既體現了美育功能,有體現了德育功能。
本冊教材包括美術設計、繪畫、手工制作、美術欣賞,共13課。其中繪畫是本冊的重點,手工制作是學習的難點。通過欣賞畫家、雕塑家的有關作品,從中體會大自然的美與愛,享受生活,提高對生活的追求和熱愛程度。通過繪畫來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通過手工制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學生通過前兩年半的學習,在學習行為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穩定性,思維更活躍、更寬廣。從學生固有的天性來說,單純、好動的性格,促成學生天真、可愛的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創造的潛意識。
通過前兩年半的學習和實踐,他們已經掌握了不少繪畫知識與技能,不少同學能獨立運用繪畫材料勾畫出多姿多彩的畫面,有生動的人物素描,雕刻、捏制、木刻、剪貼,還有怡人的風景畫,如山川、河流,還有栩栩如生的小動物,都十分逼真形象。由此可見,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繪畫技巧,有了一定的繪畫水平。教師應在此基礎上鼓勵、引導學生探求美術課各領域的知識,感悟美術學習的樂趣,通過各種途徑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教學目標(結合教材內容,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提出本學期應達到的教學目標)
1、教學生用自己喜歡線條與色彩描繪生活。
2、讓學生在動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既創造了美,有提高了動手能力。
3、提高學生對美術的`感知和審美情趣。
4、通過欣賞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5、能運用手中的相關材料,根據自己的體會大膽創造,發展學生的構思意圖,傳遞學生的思想感情。
6、結合學校和社區活動,從美術課的自身出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體會美術與環境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7、在教學中始終貫穿審美性和真實性。
8、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生活能力和經驗。
9、欣賞優秀美術作品,能對自己喜愛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評價。
10、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欲望。
美術學科教學安排表周次教學內容目標要求備注1—2第1課森林王國
1、幫助學生進一步把握不同動物的生理特征,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加強學生的記憶力。
2、讓學生養成大膽作畫、大膽制作的作風。
3、發掘學生的創作潛能,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
4課時3第2課我們來下棋
了解棋的種類,引導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制作形象、生動的立體棋子,設計并繪制一張完整的游戲棋盤。 2、培養綜合運用材料的能力和有條不絮的辦事能力,并在活動中能盡情投入。 2課時
4第3課生日快樂
1、學習人物畫的表現方法。
2、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想象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2課時5第4課風來了
1、學習風的表現方法。
2、培養對大自然、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想象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2課時6第5課吉祥寶貝
1、掌握吉祥物的設計特點。
2、激發好奇心,培養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課時7第6課拼拼擺擺
1、學生參與剪割、拼擺、粘貼等活動,初步掌握形的分解與組合方法,提高動手能力。
2、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能力、審美能力。
3、感受和體驗拼擺造型活動的樂趣。 2課時8第7課線的秘密
1、掌握墨線的各種變化,簡單了解國畫用筆的方法;
2、學會欣賞自然界以及美術作品中的線條,感受線條的魅力和多變的特點;
3、能夠把線條運用到藝術創作中去,表現身邊的物體。
2課時9第8課追風快車
1、觀察汽車的圖片、模型或實物,認識車的造型特點和結構、功能,初步了解汽車的歷史與文化。
2、能抓住汽車的主要外形和特點,描畫出自己喜歡的車。
3、能巧妙選擇、利用材料,運用立體造型的方法制作一輛有趣的車。
2課時10—11第9課文具小管家
1、以紙材為主,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手法設計制作漂亮又實用的文具小管家。
2、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因材施藝的設計造型能力。
3、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感受創造美的樂趣。
4課時12第10課風鈴叮當
1、在運用繩線進行捆、綁、扎等精細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和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
2、在制作的過程中,體驗創造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2課時13第11課六面怪臉
1、能掌握“六面丑臉”的制作步驟、方法。
2、在做做玩玩中體驗設計制作的樂趣。
2課時14—15第12課可愛的班集體
1、學到一些制作裝飾物、美化環境的知識與方法。
2、促進手腦并用,提高審美創造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3、增進師生感情和集體榮譽感,感受集體學習活動的愉悅和情趣,培養團隊精神和協作風尚。
4課時16—20第13課彩墨游戲
1、認識了解水墨畫的特性,掌握水墨畫的基本表現方法。
2、運用水墨畫的方法,嘗試進行創造表現。
3、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 3課時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9
一、學生概況
本班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并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并能大膽地發揮想象,作品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而對立體造型的感知由于起步較晚,稍有欠缺,尤其對物體的空間認識尚有不足。
二、教學目的、要求
(一)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1、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體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
2、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作意圖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它美術活動的區別。
3、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南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彩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學重點
1、學習色彩的對比與諧調等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2、能用日記畫的形式表現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義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物,表達自己的情感。
3、用各種紙盒、紙杯及其它塑造材料,制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
(二)教學難點
1、利用多種媒體,如蛋殼、廢包裝、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賞情節性比較強的中外作品,認識該美術作品的藝術特點。
3、用水粉、水彩顏料表現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愿望。
4、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通過植物籽粒,纖維線材、織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貼進行造型設計。
四、全冊重難點
。ㄒ唬┲攸c:
1、掌握簡單的圖案的設計方法,能根據自然形象進行團的設計。
2、能用豐富的表現手段,表現形式來表現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體驗。
3、學習漫畫的創作方法,能畫出簡單的漫畫形象。
4、進行泥塑教學,培養造型能力。
5、進行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欣賞,提高欣賞應用能力。
(二)難點:
1、圖案的設計(適度的夸張和概括),圖案具有美感。
2、繪畫及工藝作品具有較強的可看性及藝術感染力。
3、造型能力、動手能力,空間想象力的。進一步培養和提高。
五、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應利用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的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采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三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下冊工作計劃03-02
小學美術下冊工作計劃(薦)12-20
美術教學的工作計劃06-11
美術八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03-02
二年級美術下冊教學工作計劃04-14
美術教學2022工作計劃04-04
[必備]美術教學的工作計劃06-11
美術教學工作計劃11-12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工作計劃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