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教育工作計劃3篇
時間一晃而過,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工作計劃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工作計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工作計劃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工作計劃 篇1
一、教學工作
1.新學年開學初,縣、局領導就明確了20xx年高考奮斗目標,提出“211”目標,高考文化一本達線率增加2個百分點,應屆文化一本凈增100人,文化二本凈增100人,名校錄取要有新突破,北大、清華力爭保三爭五,全市中考前10名中力爭有3人,前100名中有20人,前1000名中有200人,學科總均分繼續保持全市第一。
2.圍繞“自主學習、互動交流、展示反饋”指導思想,學習借鑒姜堰課堂教學新理念、新思想,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研磨出適合我縣的課堂教學范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3.進一步強化學科中心組的功能。成立學科中心組,每學科核心成員3-6人,視同兼職教研員,形成教研團隊,在學科命題、教學研討、送教下鄉、教學視導等活動中,充分發揮作用。學科中心組每個月要有一次以上的集體活動,主動與名師工作室聯合,與外地學科專家聯絡,交流信息資源,及時解決學科教學中存在實際的問題。力爭市級以上各類教學大賽獲一、二等獎教師數不少于100人次;借鑒姜堰等地教研隊伍建設的.成功經驗,探索教研員兼課帶班新路徑,通過進修學習、外出培訓等多種途徑,全面提升教研員業務素養。
4.教學常規管理有新途徑。學校每月定期進行教學“六認真”檢查,并留下相關資料;教研室組織骨干教師,深入學校定期、不定期進行教學視導,根據綜合考評細則,進行量化打分,納入綜合考評,進一步規范學校教學常規管理。
5.進一步加強教研室對學校教學工作的指導和服務。全縣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實行三級教研網絡管理,即“教研室-基地學校-片區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將全縣中小學分為4個片區,每個片區安排一名教研員牽頭,由城區學校負責,圍繞片區活動,制定具體學年度的教研活動方案,報教研室審核,每月定期開展教研活動,發揮城區學校帶頭輻射作用。高中學段,教研員實行蹲點駐校制度,既每位教研員聯系一所學校,蹲點一個班級,參加一個備課組活動,重點掛鉤高三年級。
6.關注現有課型,注重典型引路。目前,中學的生態課堂、淮北中學的任務驅動型課堂、縣第一實驗學校的“問題引領自主實踐生態課堂”建設,以及姜堰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新學年,通過課堂教學專題研討會、校際交流展示等活動,做好示范校的階段性展示、總結、推廣工作,形成相互借鑒、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
7.圍繞高效課堂,創新教學模式。根據我縣現有的課堂教學現狀,聘請專家學者進行觀課、診斷、指導,同時組織優秀教師、教研員外出學習,借鑒姜堰等外地成功的課堂教學思路、方法,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探索高效的課堂教學新路徑。
8.內培外聯。依托姜堰的優勢教育資源,加強與姜堰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注重畢業班尤其是高三年級的信息收集、資料甄別、資源共享等工作。主動與姜堰教研室對接,選派高三年級主任、備課組長,定期到姜堰中學、姜堰二中等學校深入學習、取經,力爭每月都有互動交流,獲取有效高考信息,特別是優生培育的資源信息、成功經驗等?h內加強校級之間的信息溝通、資源共享,要將中學、淮北中學、姜堰實驗學校、第一實驗學校、縣實驗小學等學校的教學資源、信息資源與同學段學;ビ霉蚕。
二、教育科研工作
1.教科研管理
。1)抓好教科研骨干教師培訓工作,10月份分兩次對新入職教師從師德建設、班級管理、課堂教學、教育科研等方面進行了培訓。并將從課題研究、論文寫作、教學技術等多個方面樹立典型,推廣經驗,大面積提升教師教科研水平。
。2)做好課題管理工作
抓好省市規劃課題的開題工作,避免研究者走彎路。注重中期管理和成果鑒定,讓研究落到實處。xx月,我縣省級課題已經接受中期檢查,良好率、優秀率均較高。
(3)組織好省市20xx年教研課題申報工作。廣泛發動,認真評選,重點輔導,保證上報課題平均質量較高。
。4)組織好“金鑰匙”青少年科技知識競賽初賽和決賽工作。
。5)組織參加市科普網絡大賽。
。6)組織好第二十九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7)組織好洪澤湖濕地“五A”景區游學活動。
教育工作計劃 篇2
本學期,我班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抓住學校創建"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的契機。以研究圍繞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熱愛學習、熱愛讀書、熱愛勞動習慣為根本目的,制定如下習慣養成計劃。
一、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65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6人,班級安全紀律管理難度較大;此外,多數學生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課時愛隨便說話或者做小動作,個別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很多行為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
二、具體內容:
每月養成教育側重點
九月份:文明禮儀(待人接物、講究衛生、文明路隊等)
十月份:熱愛學習
十一月份:熱愛讀書
十二月份:熱愛勞動(堅持鍛煉、積極參加活動)
三、具體措施:
1、力爭做到"明確要求,指導具體"。如學生的作業習慣,首先要制定要求:一、書寫規范。二、正確率高。三、按時完成。四、及時訂正。用這四條要求經常指導孩子的作業,給予評判,好的在評比臺中加分,并在全班展覽,鼓勵本人,促進大家;此外,必要時需聯系家長,教師在學校指導,家長在家里指導,邊指導邊訓練,最終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2、教師堅持從語言到行動處處做學生的榜樣。如和學生一起打掃教室,撿起地上的垃圾,紙屑等;下課后把歪斜的桌椅擺放整齊,把教室的'柜子、講桌等擦干凈、擺放整齊,使學生由無意識地模仿逐漸走向自覺的行動。
3、建立一個比較科學的管理制度,隨時督促學生,提醒學生。如培養一些課間安全小檢查員、文具擺放督促員、值日班長、學習組長等小干部,讓他們對全班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文體、常規等情況進行督促,指出不良習慣,幫助改正。
4、運用各種獎勵機制,激勵孩子,調動其向上的積極性,幫助養成習慣;如利用教室的班級之星、作業展示欄等對一些行為好的學生提出表揚,對行為不規范的學生提示或批評;老以此激勵學生爭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堅持"每日一問制度"。引導學生下午放學前5分鐘自己問自己:今天在學習、課間生活等各類活動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應注意糾正;以此引導學生從小學會反思自己的言行,調整自己的行為。
6、不斷強化,持之以恒地滲透。如可以在課前、課后、樓梯口、隊伍中等任何場合,都要加上一句提醒的話。如下課后說"記著收拾好自己的書包","別忘了擺放好桌椅"。上課時說"擺放好學習用具"。排隊時提醒說"要做到快、靜、齊"。上樓下樓時說"靠右行,輕輕走"。隊伍解散時說"走著,別跑"等。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本學期,我一定會下大力氣、花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他們的人生之路奠基。
教育工作計劃 篇3
一、班級情況分析:
1. 本班現有托兒17名,女孩8名,男孩9名。
年齡在2歲3個月以上:其中新入園的有11名,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以及幼兒入園調查表中了解到新入園的兒童基本沒有接觸或上過幼兒園,所以入園后會感到恐懼陌生;也有幾個小朋友是上過幾天的所以適應的還算較快。
2. 幼兒的發展情況: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與培養,班里的大部分幼兒在自理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大多數幼兒可以獨立進餐、午睡、區教活動等。幼兒對集體概念也有了初步意識。
一學期我們和孩子的感情線也拉近了,所以孩子們放假時能和家長說想老師了,這使我們非常欣慰。
孩子的禮貌用語運用的也越來越多了,見到客人能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問好,入園離園能和老師打招呼,家長們常說:孩子張大了。
有膽小的孩子也能在課上發言了,但還存在一些不足,雖然有些孩子的集體意識有了初步概念,有些孩子還有欠缺,所以,我們會精心照顧每個幼兒,讓每個幼兒都能夠身心健康。
二、工作任務和措施:
1. 健康領域:
逐漸適應集體生活,保持穩定、愉快的情緒。初步養成一日生活中必要的生活、衛生習慣。喜歡參加走、爬、跑、跳、平衡等的活動,能從中獲得愉快的體驗。能合群地參加體育游戲,并能執行簡單的`游戲規則。有初步的安全意識。
措施:
。1.)通過日常生活中吃飯,脫穿衣服、端拿水、玻璃杯等物品
(2)通過戶外活動,教幼兒初步學習自然協調的快慢跑和跳躍,鉆爬能力。
(3)用游戲的方式教幼兒安全知識,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 語言領域:
喜歡傾聽和參與成人或同伴的交談。樂意回答成人提問,也能向
【教育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健康教育工作計劃03-30
教育工作計劃05-19
教育實習工作計劃07-01
教育實習工作計劃05-15
大班的教育工作計劃05-24
科技教育工作計劃06-11
(精選)小班教育工作計劃06-21
小學教育藝術工作計劃06-22
教育裝備工作計劃06-26
小學教育工作計劃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