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項目技術工作總結報告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那么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項目技術工作總結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一、項目基本情況
朔城區現有鹽堿地36萬畝,嚴重制約著當地農業的發展、農民的增收,如何利用鹽堿地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顯得迫在眉睫。為了能切實提高我區農民在鹽堿地種植的收入,20xx年8月由我辦申報實施鹽堿地種植速生竹柳、白蠟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委托朔州市馬邑大華農牧有限公司具體實施。經省農發辦組織專家評審,于20xx年10月14日由朔州市農發辦以朔農綜發[20xx]44號(朔州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關于20xx省立項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廣項目實施計劃的批復)文件下達項目批復,項目總投資68萬元,其中:省級財政資金45萬元,自籌資金23萬元。我辦在接到市級批復后,于20xx年10月20日及時下達了項目批復,督促項目實施單位及時籌措自籌資金,嚴格按照計劃實施項目。
二、項目目標任務及完成情況:
(1)目標任務
主要推廣南京大學從美國引進的速生竹柳和山東省林科院培育的速生白蠟(園蠟2號)兩個樹種以及相關的種植技術。其中推廣竹柳100畝,白蠟100畝,推廣地點位于朔城區滋潤鄉王東莊村。通過項目的實施提高農民的基本素質和市場開發能力,引導我區特色農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1、合同指標
引進速生竹柳、白蠟2個品種,示范種植200畝,其中速生竹柳100畝,白蠟100畝。
2、完成指標
在滋潤鄉王東莊村,種植速生竹柳100畝,白蠟100畝。引種2個。(刷新了一個目標,普及了兩項技術)
一個目標:速生竹柳平均畝出圃10000株,實現銷售收30000元,畝均純收入18680元。項目區傳統玉米生產畝平均純收入450多元,特色種植實現收益翻番。
兩項技術:
⑴竹柳示范種植技術。
⑵白蠟示范種植技術。
三、工作概況
20xx年10月份開始購置示范種植試驗田所需的生物有機肥、復合肥以及脫硫石膏。20xx年1月份開始農民培訓,組織專家開展種植技術等培訓與交流,組織優秀農村種植能集中學習,提高了技術推廣效應。3月份購置了項目所需白蠟種苗,同時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嚴把育苗、放苗、田間管理三大關口。在示范過程中,我們根據品種植物學特征、生物學特性、生態習性、生長發育節律等方面的特征,對照市場需求以及農戶的意見,篩選出了優秀種苗,為以后引種及農戶種植奠定了基礎。
在項目實施階段,我辦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多次深入項目區進行技術指導,及時掌握項目實施進度以及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困難、難點。項目完成后,組織有關人員對項目進行了全面的驗收,并于20xx年9月16日申請市級農發辦進行項目驗收。
四、資金使用情況
項目扶持資金45萬元,主要用于了白蠟種苗的引進。項目實施單位自籌資金23萬元,主要用于購置所需其他生產資料、人工費以及技術培訓,其中肥料、地膜、脫硫石膏等投資9。8萬元,農民培訓經費3.2萬元,人
工費10萬元。
五、項目效益
1、通過引種種植示范推廣,提升了農民科學素質,提高了農戶栽培管理水平,帶動了農戶就業,促進農民增收。
2、為發展特色農業探索了一條有效途徑,農業轉型發展走出了新路子,特別是規模生產,產業經營打下了經濟基礎。
3、通過示范種植,種植速生竹柳、白蠟純收益是傳統種植收益的30多倍。
六、存在的問題、取得的經驗和建議
1、要根據當地的環境因地制宜,找到適合當地立地條件的品種,開展試驗、示范、推廣,強化技術創新和改進傳統生產經驗,開發研究更多的生產模式,翻陳出新。
2、項目建設周期短,宣傳推廣影響力不強,對產業結構調整引導性不明顯,有的農民剛探水,就斷了水源。
3、重視日常管理,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降低自然災害的威脅。繼續做好項目的后續服務,保持正常的技術支持,不斷探索管理技術,及時品種換代。
朔城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20xx年11月7日
【項目技術工作總結報告】相關文章:
項目技術工作總結08-09
項目技術工作總結07-18
[經典]項目技術工作總結07-27
科技項目技術工作總結02-22
【熱】項目技術工作總結09-15
專業技術工作總結報告范文07-18
項目技術工作總結經典[15篇]07-27
科技項目技術工作總結(優)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