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舞蹈總結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總結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舞蹈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舞蹈總結1
20xx春是我負責舞蹈班的第二個學期了,比起剛接任舞蹈班時的不成熟,現在感覺到進步了,并在教學上慢慢總結了一些經驗,當然也有不足,下面我就將本期的工作做以下總結。
一、教育教學方面
本期授課從二月開始到六月底結束,共授課34節,上課時間是周一、三下午5:40—6:40,每次上課均嚴格按照作息時間,從未缺席和早退。
本期舞蹈班的教學活動是按照月計劃來實施的,在二月份為了了解本班幼兒的個體差異與舞蹈基本功方面的掌握的情況,活動的重點是復習上期基本功方面的內容,如芭蕾舞、古典舞基本手位:《律動撲蝴蝶》,幼兒舞:《花仙子》、《藍皮鼠和大臉貓》,這樣讓新小朋友有了更好的過渡。
三月份共計八課時,舞蹈班的教育、教學進入了正規的訓練,基于上期的經驗,幼兒對基本功的興趣不高,多數家長也要求少訓練基本功的情況下,本期的活動重點在幼兒舞的訓練上,并把基本功的訓練融于幼兒舞蹈中,如在幼兒舞《母鴨帶小鴨》、《搖籃》中將壓腿、膝、繞手腕,融于舞蹈中,并多數采用有情節的音樂來進行教學,這樣不僅激發了幼兒對舞蹈活動的興趣,而且也讓枯燥無味的基本功訓練成了孩子們喜愛的必備課,經常有孩子會高興的叫我:“伍老師,你看我下腰”,“伍老師,你看我壓腿”,這是我上舞蹈班以來在教學上一點小小的經驗。
在四月,我以一些優美的兒童歌曲作輔助,讓幼兒重點學習一些舞蹈基本動作,如:舞蹈《趕海》、《種太陽》,幼兒從中就學到了左右措步、措步腕花、點轉、跑跳步單臂擺動、鹿跳及地面滾動,并且通過學習舞蹈《阿拉伯之夜》,讓幼兒初步掌握了印度舞的`基本動作。孩子們在活動中,動作漸漸由不協調變得協調、由協調變得優美了。
五月、六月原計劃準備期末匯報演出,由于“非典”影響被取消,于是新增加了舞蹈《紅紅的蝴蝶結》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幼兒更加喜歡舞蹈班。在大班畢業會上,舞蹈班表演的節目《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深受家長的好評。
二、幼兒的發展
本期舞蹈班幼兒共計27名,均為中、大班幼兒,多數幼兒基本功較弱,家長們為了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便成了上舞蹈班的主要目的。通過月計劃的實施和師生的共同努力,舞蹈班的孩子在動作發展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一些班的老師那里了解到,上舞蹈班的孩子比沒上舞蹈班的孩子動作明顯協調,而且有的更加喜歡舞蹈活動,舞蹈跳得更好了……或許這就是我上舞蹈班聽到的最舒心的話和遇到最開心的事。孩子們都有了進步,我為他們感到高興。
三、家長工作
本期舞蹈班實施“掛牌”教學,每次上課家長可通過掛在門口記錄薄上的內容,了解今日教學和下次教學的注意事項。并且經常和家長交換意見,讓家長了解幼兒在舞蹈課上的表現,針對每個幼兒的情況及時解決問題,讓幼兒更好的發展。
四、存在的問題
由于幼兒的年齡不在一個階段,教材不是很好選,教學上稍稍難一點,年齡小的不容易接受;相反,年齡大的又覺得太簡單。下期應根據幼兒的年齡,將幼兒分成大班組和小班組,便于更好的教學。
幼兒舞蹈總結2
幼兒舞蹈是兒童舞蹈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創作主體是成人,而接受主體卻是幼兒。有句話說得好:“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看世界。”這個世界絕非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在我認為,我們在創編幼兒舞蹈時,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貼近幼兒生活,舞蹈的藝術手段的綜合運用要體現幼兒的心理需求。我認為應按照以下幾點來創編幼兒舞蹈:
一、在幼兒的生活中尋找創作靈感
創編幼兒舞蹈,必須立足“幼兒世界”,從孩子們的現實生活中挖掘出具有典型意義、故事性強、富有兒童趣味、孩子們感興趣、易于接受的內容題材,進行舞蹈藝術加工。
創編兒童舞蹈,一定要設身處地站在兒童的立場上,選擇最能夠表現幼兒現實生活的題材,盡可能縮短舞蹈內容與他們生活的距離,使小觀眾們感到舞蹈中發生的故事就在他們中間,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這樣的舞蹈才能被孩子們接受,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二、設計的動作要“兒童化”
基于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幼兒舞蹈的動作應具有很強的直觀形象性、模仿性、跳躍性。具體地講,就是要使每一個動作力避抽象,盡量表達出一定的含義,使幼兒一跳就會,一看就懂。要充分利用幼兒模仿力強的'特點,大量設計模仿動作,如人物、動物的動作、神態等等。另外,還要使整套動作體現出孩子愛動、愛跳的天性,這就要求在舞蹈語匯的使用上盡可能多地幼兒舞蹈步法。
三、藝術表現手段要“綜合化”
幼兒舞蹈雖然來源于孩子們的生活,但是它又有其舞蹈表演的特點,所以它需要藝術綜合性的手段來配合表現出作品的內涵,表達出幼兒稚真活潑的精神面貌。因此,我們在創編幼兒舞蹈時,不僅需要好的內容、形式、動作,更需要燈光、道具、音樂等藝術手段的綜合化運用的配合。
幼兒舞蹈是幼兒游戲的一種高級形式,“游樂性”應當是幼兒舞蹈的一個主要的藝術特點。應當選擇小孩們所熟悉的、喜愛的、又有一定積極意義的,能夠用舞蹈蹈來表現的故事、游戲、生活等內容。
而且我認為教師在編排小年齡幼兒舞蹈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有太多的隊形變化。
(2)小年齡幼兒沒有空間概念,在練習時教師要定臺。
(3)動作不要復雜,簡單、自然為宜。
(4)服裝要簡潔,不要用累贅的東西進行鑲嵌。
(5)選擇音樂的時候,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最好是有歌詞,這樣能夠借助歌詞指導幼兒動作,幼兒邊唱邊表演著抽象的動作,很適合小年齡小孩天真稚氣的特點。
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幼兒的情感、思想也是紛繁多樣的,不同的年齡段的兒童,有不同的生活內容,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不同的喜愛和所關心的事物,因而舞蹈創編的題材更應該是豐富多樣的。
幼兒舞蹈總結3
幼兒時期良好品德與行為習慣的教育培養對于人的一生是致關重要的。具有良好交際行為特征的孩子,其德商與情商都很高。為了在以后能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我對本學期的工作做個總結:
一、從孩子的點點滴滴抓起
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長期的生活里逐漸形成的,它貫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應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譬如,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在他飲食、起居等活動中逐漸養成的,文明禮貌習慣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過程中培養的,愛學習的習慣往往是在游戲中形成的,愛勞動的習慣是在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的過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當然,作為老師應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表率。如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我們先要做到飯前便后洗手、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這樣對于善于模仿的孩子來說必然受益匪淺。
二、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把孩子本來不自覺的`行為,轉化為有意識的自覺行動。做為老師要細微地觀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根據孩子的特點確定培養目標,并善于抓住教育時機,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孩子盡快地從“要我做”向“我要做”轉化。
1、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廢。
良好的習慣要經過不斷的重復。反復地實踐才能養成。所以要堅持要求,日積月累孩子的大腦神經活動才能形成“定型”。這時孩子做起來會感到輕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動地去做,慢慢形成了習慣。反之,他會感到緊張、壓抑、難受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難形成習慣。
2、要統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這就意味著相同的信息重復地轉入孩子的大腦,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經聯系,良好的習慣就容易養成。如果一個老師對孩子要求嚴格而另一個放縱,或者施教者今天嚴格,明天放松。幼兒園培養孩子好的習慣父母不堅持,都是難以形成良好的習慣的。
3、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簡單粗暴。
孩子喜歡受人鼓勵、夸獎,如果總是換來批評、受指責,他情感上接受不了,會產生逆反心理。不良情緒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為。但這樣的孩子有時受了環境的影響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但做起來要費很大的力氣。因為不良的行為往往會不自覺地表現出來,而好的行為則要十分自覺,必須克制自己的需求,這種抑制力要經過自身的努力才能實現。這時孩子往往表現的不會那么自然、輕松。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對他的想法給以鼓勵、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誘導和啟發并堅持下去,良好的行為就會逐漸養成。
總之,幼兒時期,良好的行為習慣易于塑造,不良的行為易于糾正。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作為幼教工作者,必須重視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把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當成一件關系孩子健康成長和社會進步、振興民族的大事來抓。
【幼兒舞蹈總結】相關文章:
幼兒園舞蹈工作總結04-20
幼兒舞蹈老師工作總結07-21
幼兒園舞蹈工作總結15篇05-16
幼兒舞蹈工作計劃03-16
幼兒舞蹈老師學期工作總結11-18
舞蹈工作總結05-20
舞蹈隊工作總結02-23
小學舞蹈工作總結05-24
舞蹈工作總結15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