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學期管理工作計劃4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期管理工作計劃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期管理工作計劃 篇1
一、學生分析
我們班共有63名學生,其中男生34名,女生29名。總體上來
說人數比較多,管理上受到的考驗更多一些。經過一個學期的相處與磨合,孩子們能認得班級的同學,基本能叫出名字,并開始在班級里擁有伙伴,建立友情。在班集體形成方面,依托班級授課制,孩子們形成了一個大的學習共同體,能按照要求參加各種群體活動,并按照要求為班級分擔打掃衛生、收發作業等事情。家長正在形成一個團結協作的聯盟,對班級工作很支持,能在多方面給班級做事情。存在的問題是班級建設只是初步成型,離著穩定牢固的班級模式還有很大的距離,很多看似比較好的習慣其實很脆弱,容易發生倒退現象。個別家庭不重視教育,對孩子的學習幾乎不管不問,孩子在多方面落后。
二、工作目標
1、進行愛校、愛家庭教育。引導學生了解學校,了解父母,
激發學生對學校、家庭的愛。
2、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強化學生的班級意識,熱愛集體,樹立集體榮譽感。
3、學習班級紀律和學校紀律,懂得遵守紀律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自我約束。
4、學習學校課程安排,認真參與課堂學習,適應班級授課制度。
5、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在活動中態度認真、遵守秩序、好好表現。
6、尊敬老師,對老師有禮貌。團結同學,關心同學,幫助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秩序。
7、樹立愛護衛生的意識,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明確值日分工,認真打掃衛生。
8、爭當班級小公仆,根據自己的特長為班級服務,為班級做貢獻。
9、熟悉放學路隊安排,按照秩序站隊回家。
10、建立初步的小組學習模式,初步適應小組學習方式。
11、家長配合學校工作,建立暢通的家校溝通渠道,形成教育合力。
三、管理措施
1、增強在校園里的愉快體驗,愛護各項設施和處室,激發熱愛學校的感情。
2、借助學校量化管理制度,促使學生關注班級量化考核情況,增強集體榮譽感。
3、逐步學習班級和學校各項規定,嚴格要求,強化訓練,建立良好的班級秩序。
4、建立班級集體行動的各項制度,逐步培養學生適應統一進度、統一活動、統一學習和訓練內容等特點,學會很好地融入集體生活。
5、根據期末成績、高矮個、性格脾氣、男女生比例等分成16個小組,設置小組長、大組長,進一步細化小組合作策略,更多地開展小組合作活動。
四、活動安排
第一周
入學儀式、入學教育
升旗場地、教室
第二周
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教室
第三周
綠化生活,愛護環境
家長會
教室
第四周
課堂紀律教育
教室
第五周
課間操行走教育
教室內外
第六周
路隊行走教育
教室內外
第七周
體育課行走教育
教室內外
第八周
課間行走教育
教室內外
第九周
校內踏青教育
校園
第十周
田野踏青教育
野外
第十一周
對師長有禮貌教育
教室內外、家庭
第十二周
對同學有禮貌教育
教室內外
第十三周
室內衛生教育
教室
第十四周
室外衛生教育
教室外
第十五周
值日生教育
教室內外
第十六周
收發作業教育
教室、辦公室
第十七周
課堂作業管理
教室
第十八周
家庭作業管理
教室
第十九周
課堂紀律管理
教室
第二十周
愿望教育
教室
學期管理工作計劃 篇2
一個成功的班主任,其行為首先表現出的特點是:有理想,愛學生,能為學生的成長奉獻出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級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
那么,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應采取怎樣的符合自身角色的基本行為模式呢?綜合班主任工作的過程、方式及職業性質等特點,我認為班主任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勤于深入學生的生活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班主任工作的實質,就是按照預定的目的,依據一定的原則、程序、方法、手段,對班級中的人、事、物進行計劃和調控。而有效的計劃和調控,必須建立在對班級及學生的了解和研究的基礎之上。
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的那樣,要想從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須從一切方面了解人。實踐證明,班主任走進學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狀況、健康狀況、生活經歷、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及生活環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級總貌、特點及基本傾向,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育計劃。
同時,在與學生日常的實際接觸中,能及時地把握班級的動態,對班級新出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隨時予以具體的引導和控制。
目前,我國不少學校在實施班主任管理的過程中,提出班主任參與學生活動的多種不同的“到位”要求,并以此作為班主任工作評估考核的重要內容,其意義正在于督促班主任變間接、簡單的“遙控式”管理為直接、具體的“走動式”管理,避免工作的主觀性和盲目性。
當然,班主任的“走動式”管理決不是“巡警和看守式”的,而是與學生情感交流、對學生循循善誘的過程。
當今的青少年學生與過去的學生相比,心理上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即希望班主任和他們打成一片,參與他們的各種活動,希望得到教師的尊重、愛護和關心,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點。
班主任如果能抓住這一契機,深入學生,對他們充滿熱情,那么學生便會對他(她)產生心理認同,“親其師,信其道”,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
二、勤于觀察
要獲得關于學生的第一手資料,班主任就要事事留心、時時注意、處處發現。
比如,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注意狀況、情緒表現、答題的正誤和角度、作業的質量和速度,在課外活動中觀察學生的活動能力、意志品質、個性傾向、人際關系和集體觀念;在家訪中觀察學生的家庭表現、家長對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
全國優秀班主任毛蓓蕾老師從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露出的一絲怪笑,訪到了該生與社會后進青年的秘密交往。姚亞平老師從家長為孩子系鞋帶的極普通的小事,發現了獨生子女教育的嚴重問題。
可見優秀班主任總是一位優秀的觀察家,他們不僅勤于觀察,而且目光敏銳,班主任能從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甚或是極微小的情緒變化上,感知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把握偶發事件的蔭芽,及時采取針對性教育和防范措施。
勤于觀察有助于班主任從觀察量的增加上把握對學生質的認識,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而復雜的個體,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事情上的表現不盡相同。
班主任只有經常地、有目的地反復觀察學生相同與不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礎上,從外部的種種表象中洞悉學生內心世界的.本質,也才能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進行“長善救失”的教育。
三、勤于捕捉與學生交談的機會
班主任整天和學生打交道。一方面,在了解學生的過程中,交談可彌補眼觀之不足,拓寬獲得學生信息的渠道,避免了解學生過程中的“暈輪效應”;另一方面,交談在說服、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能收到鞏固和強化學生知行的效果。
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從曉理、動情到導行的過程,理的闡發、情的表達、行的引導,往往要借助于語言“媒介”來實現。稱職的班主任無不與學生有大量的語言交流。
他們或及時向學生傳遞國內外的最新信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或提出敏感的人生問題供學生思考,給學生以有益的忠告;或對學生所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才能予以肯定和贊賞,對偶發事件進行藝術處理和巧妙的引導……
這些在學生思想、品德、學習、生活等諸方面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的“言傳”而非空洞的說教,其熏陶和感染的作用是多方面而巨大的,切不可等閑視之。
四、勤于用自己的雙手給學生做出示范
在學校,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的是班主任,學生受班主任的影響也最大。學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聽其言,還會觀其行。班主任只有用行動做出榜樣,使學生“耳濡”和“目染”。久而久之,才能產生影響學生的巨大效能。
有一位班主任接了一個差班,學生大多有隨手扔紙團、紙片的不良習慣,這位班主任既不批評,也不言語,而是躬身--撿起印有泥跡的廢紙,送到教室后面的“衛生角”。
從此后,教室地面開始清潔起來。在以后學校教室衛生隨機檢查中,該班積分總居榜首。正所謂“話說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學生工作面廣量大,要想取得好效果,班主任必須抓住每一個“用手說話”的機會,做到手勤。
比如,清除衛生死角時,首先扒開又爛又臭的陳年垃圾;放學了,隨手關上一扇門窗;走進學生宿舍,調整一下衣物用品的位置;主題班(隊)會上,主動寫幾個瀟灑的美術字;體育比賽中,及時為學生遞上一條毛巾、一杯糖水;天冷了,為學生裝上一塊檔風的窗玻璃;學生發燒了,用手測一下學生的額溫……
諸如此類的細節和動作,都能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暗示,成為學生仿效的榜樣,進而產生“無聲勝有聲”的獨到效果。
學期管理工作計劃 篇3
住宿生管理工作是一項繁鎖、細致的工作,它事關每個學生的學習、生活、安全、心理等各個方面,需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不厭其繁的耐心。
為創造一個安全、衛生、舒適、文明、安靜的學習環境,提高住宿生的自立、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我校的宿舍管理進一步規范化,達到“文明宿舍”的標準,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 做好開學前期住宿管理的準備工作。
1.值周領導及晚自習宿管員輪流制度延續上學期的工作方針,根據本學期的教師人員配備情況做小幅度地調整;確立晚自習課表。確保3月9日晚課正常上課。
2.宿管員在9日早七點到崗,做好充分地準備迎接學生返校等相關工作。如:室內衛生要清潔、床鋪擺放整齊、各室備品是否齊全、水電設備是否正常使用等,9日中午晚經總務處檢查達到合格為準。
二、 恢復正常的住宿管理工作。
1.一周內,對各個班級及各個寢室住宿人員做好統計并科學、合理地安排:每個寢室要選定合適的寢室長并明確工作職責及要點;統一補全“住宿生聯絡卡”及“床頭卡”,做到一一對應,便于日后開展的管理檢查工作。
2.一周內以《住宿生管理評比細則》為標準,強化管理,恢復寢室內衛生、內務、讀書、紀律等方面地正常秩序。
三、 依托于制度化管理,向常態化管理要質量。
本學期將繼續延用《四合九年制住宿生管理制度》不以檢查為目的,但以檢查為促進的原則,向常態化管理要質量。
1.宿管員要加強常規管理及檢查力度,每周5-6次地寢室環境檢查,并做到周周有檢查總結,周周有重點工作部署。明確工作方向,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養成。
2.加大值周領導監查領導力度。
1)加大晚課監查指導工作力度。及時、定時檢查晚自習宿管員上崗工作情況,做好耐心地指導與部署,同時對教師出勤工作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做以記錄,以便于教師的工作考核。
2)加大住宿生讀書、就寢的紀律管理工作力度。準時、定時帶領宿管員檢查學生讀書、就寢時的紀律,妥善處理相應問題并做好詳細記錄。(加分或扣分要及時公布于評比板中)
3)加大學生課間活動的監管力度。晚課間做到勤巡視,多指導,重教育地工作方針。保障學生的課間活動安全。
四、有的放矢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每月第四周周末進行各寢室衛生大掃除。由值周領導、宿管員檢查指導,總務處評比。(意在鍛煉學生動手能力,提升愛校如家的思想境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月初開展“讀一本好書,交一個益友”為主題的'住宿生讀書活動匯報會。(意在促進讀書活動有效地開展,營造書香校園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月中旬以寢室為單位,選派1—3學年住宿學生代表開展以“我能行”為主題的的疊被子比賽。(意在秉承自主的管理原則,培養小學生的自理能力,為住宿管理工作長期發展奠基)
寄宿生管理工作是繁雜的,可謂事無巨細,沒有責任心不行,沒有耐心不行,沒有熱心不行,沒有細心不行。當然,如何科學合理有效去管理寄宿生,是個繁重、艱巨和需要齊抓共管的工程。在校領導決策下,在各部門通力合作下,我們的工作一定能取得新的突破。
學期管理工作計劃 篇4
班級特色活動:
作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是我的神圣使命。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所在。對小學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尤為重要。
有人把民族精神比作民族的脊梁,一個人沒了脊梁,就站不起來,一個民族沒了脊梁,也同樣無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小學生的特點是思想單純,大腦活躍,對文化知識及新鮮事物的接受較快,這是對其進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大好時機。
小學生,尤其是低、中年級的小學生,對民族的概念是模糊的,跟他們談民族精神,只能由淺及深,深入淺出。首先,要使他們有民族認同感,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因此9月份我們班準備結合“中國,我為你驕傲”這個主題班會。
(1)讓每位小朋友先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我國有幾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哪些民族風俗,然后在主題隊會上人人參與說一說,讓學生們體會到我們都生活在祖國的大家庭里,我們就像五十六個兄弟姐妹一樣長期生活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學習,逐漸形成了有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中華民族。
(2)讓學生講一個抗日故事。
(3)共同唱一首歌曲。
班級是學校機體的細胞,學生在校生活的"家"。
2月份通過活動:師生共同設計布置——我們的家
動員家長參加”我班家庭親子共同學習節”:
(1)“親子生日卡展示”——瞧!我們一家有多棒(同時結合校開展的“感恩”活動,讓學生體會到爸爸媽媽辛苦)。
(2)“親子演講比賽”——這一刻讓我最感動。
(3)“親子英語對話”——親子情深。
3月份:
1、開展”小腳丫找快樂”的活動讓學生懂得怎樣做會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培養他們自律、合作、關愛人的品質。
2、在開學不久墻上布置出版塊“火花”,造聲勢造氣勢,通過讀書活動的開展,學生逐漸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愛閱讀、愛寫讀后感,班級讀書氛圍濃厚。
4月份:
1、迎接新年活動。
5月份:
1、評選行為規范小標兵。
2、行為示范班申報。
班級文化建設:
1、提出自主奮斗目標,激發學生主人翁精神。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以我為中心”,那么進入一個班集體,怎樣使幾十個孩子形成集體主義觀念,把班級當作一個家呢?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班隊管理、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我班向全體學生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規范自己守,自己的活動自己搞,自己的組織自己管”。要求學生在家庭、班級、學校等環境中,在生活、學習、活動等領域內,逐步養成自我料理、自我治理、自我管理的良好行為習慣。
2、豐富班級管理角色,使管理角色多樣化。
班級崗位的設置,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角色意識和責任心。引導學生參加班級管理,是學校加強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豐富班級管理角色,可為更多的學生在集體中擔任責任、服務于集體創造條件。減少個人兼職,就是要騰出位子,讓每個同學都有一個管理服務崗位,盡量做到一人一崗。
3、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布置。
班級的文化建設是從班級環境的創設開始的,生動活潑的形式、積極健康的內容,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感,逐漸形成認同感,這些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日常的思想行為。本學期我班設置了“星星榜”、只要誰有進步,誰就能上星星榜,“火花”……每一期黑板報上,多展示學生的作品。為了鍛煉學生的能力,班主任放手讓學生搜集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布置欄目。
4、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很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具備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本學期我們年級有了心理課,在我班將開展了“讓我們每天有個好心情”的心理實驗,通過心情晴雨表來關注每位學生的心情狀況。對于心情低潮期的學生,能及時地與他(她)交談、了解原因、尋找對策,使孩子的情感得到及時地調適,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
【學期管理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學期管理工作計劃06-23
班級管理學期工作計劃08-22
學期班級管理工作計劃06-27
[實用]班級管理學期工作計劃10-15
[通用]班級管理學期工作計劃10-20
學期管理工作計劃匯總6篇04-08
學期班級管理工作計劃【匯總15篇】06-27
學期管理工作計劃錦集8篇04-28
學期管理工作計劃范文匯編八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