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3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抒寫新的詩篇,不如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個規劃吧。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職業規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參賽同袍、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能夠參加此次由生物工程學院學生會舉辦的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并在此分享自己的職業規劃書我感到非常榮幸。
我是來自xx學院13屆xx班的劉xx。
這個人才競爭的時代,如果你沒有一個明確有效的職業規劃,勢必會造成對時間對生命的浪費!抖Y記·中庸》有句話說的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錯的,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當代大學生,如果茫然的踏入這個競爭激烈人才濟濟的社會,如何能夠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值得我們深思。
人們說,夜明珠就算被掩埋在土中依然會放出自己的光芒,當夜行的人路過就會發現并將它收起來。這一切都是與條件的,就跟《伯樂相馬》一樣,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駒如果沒有慧眼識金的伯樂,一切都是白饒。常言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既然這個慧眼識金的伯樂不常有,面對這類問題我們該如何自處?悲傷絕望?還是一蹶不振?這些都是不對的。我堅信,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人生就好似一宗空白的長卷,內容的精彩與否全憑自己如何書寫如何規劃!
讀書可以增長知識和培養個人涵養以及明事理,最重要的是增加談資。是自己在與人交流的時候不至于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在閑暇之余我常常讀一些書籍。在這個快節奏的環境里有時候自己會莫名的煩惱,古典音樂的琳瑯振響、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以及靜心書寫一副書畫作品可以瞬間放松自己,讓自己忘掉之前的煩惱,身心得以放松。我這個人比較隨性,性格比較內向,因此常常在交際上較為被動。對于數字不敏感的我是我最大的一個缺點。周圍的親朋好友們常?鋸埼艺f我尊老愛幼,謙和有禮,而且陽光樂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為了能夠擺脫自己的窘境,我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希望以此能夠更好的鍛煉自己。曾子的三省是我的信念。人非圣賢,但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屬于自己的優勢。我在與他們交流的同時可以學到更多的課本中沒有的知識。
我這個人性格比較內向,喜歡安靜的一個人研究一些事情,而不喜歡湊熱鬧。相對于與人打交道的工作來說,我更傾向于藝術類、研究型的工作。為了能夠更好的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我做了一次霍蘭德職業測試。測試結果讓我很滿意。因為a類打頭的職業最合適的是書畫等藝術類工作,正好否和我的愛好。
因此我確定了自己的終極目標:成為一名國畫師。
很多人一提到畫師就很抵觸。因為覺得畫師一輩子以賣畫為生,成名的寥寥無幾,大多是窮困潦倒。更讓人糾結的是,很多畫師為了能夠創造出更好的作品常期會隔離自己,大多情況下脾氣還很古怪,跟人交流很費勁。個人覺得大家的認識是片面的,性格古怪的畫師是有的,但是不代表所有的畫師都是這樣。更多的畫師追求的并非是物質的需求,他們更多的是為創造兒奮斗,追求的是精神的享受。
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自我目標,面對已經度過三分之二的大學生活,我做了近期的一些目標。能夠考過英語四級是我的一個心愿。為什么呢?朋友的父親曾經跟我這么說過,會說話不會寫字的人說白了就是文盲,任何人把他丟到一個陌生環境,為了能夠生存他會在最短時間內學會當地的語言。但是會不會書寫就不一定了。沒事的時候多去趟圖書館,我想書籍是心靈洗禮的承載,更是了解世界的'途徑之一。為了能夠更好的與人交流,看一些書也是不錯的方法。最起碼不會在交流的時候冷場或者是被人無視。人才真的太多了,雖然我喜歡書畫,水平也怕連入門都沒吧,所以,提高手繪能力是必要的。當然,人際交流圈也是很重要的,人是一個群居動物,如果長期封閉自己,我想不傻也離瘋不遠了。對于內向的我來說,多參加活動時擺脫心理素質較低的一個最佳選擇。在參加活動的同事既可以鍛煉自己交際能力,還可以放松下自己,何樂而不為。上高自考說實在的,我并不是奔著它那文憑而去的,那個含金量也就那么回事兒。最重要的是增長知識,可以拓寬眼界。
《勸學篇》中有一句話說的很切合實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個人在確立自己的奮斗目標后,就應該一步一步的踏踏實實的苦心專研。成功的人生并不是那些人生的榮譽,那些都是過去,而是那一步步的實踐。樂在其中就是這么一個道理。
我相信,鴻志不汝較,奮翼起高飛。但當養羽翮,鴻舉必有期!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聆聽我的演講。
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很高興今天能夠站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職業規劃。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遇,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有背影。
我的規劃共分為4個部分:第一,自我認知;第二,目標認知;第三,計劃制定;第四,備選方案。
首先我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進行全面的自我分析,從而真正的認識自我,因此根據我的專業背景和我的個性特點,我的長遠目標是華北電網公司的技術總監。敢為人先,善于自我定位,方能贏在職場!
通過在飛途網,職業生涯網等數個網站的職業測評和深刻的自我分析發現:我的主要優點是:工作勤奮認真,有強烈的責任感,有很好的交際能力和領導能力;而我的主要缺點是:感情用事,容易沖動。對于我的缺點,我會用我剩下的三年時間去改正和優化。而對于我的`優點,我也會通過各種活動去發揮和完善。
對于目標的認知,我通過網站、報刊、咨詢等方式進行過全面的了解,尤其在與秦皇島北方管業公司總經理的交談中對技術總監這一職業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就是在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超強的管理能力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勝任這一職務。因為各個企業公司所缺乏的是真正的技術 管理型的人才。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從走進燕山大學的那一天開始就在不懈地努力。
在過去的一年當中,我參加過很多活動,辯論賽,模擬聯合國大賽,主持人大賽,學生會,?茀f等等,并且連續兩次綜合測評全年級第一,獲得兩次一等獎學金和一次校級優秀團員,而這學期又被發展為預備黨員,同時也參加了世紀杯的比賽,并且擔任著校科協的部長和班長。我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去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計劃在大二剩下的時間里通過英語四六級和計算機三級。同時一步步地開始復習高數,為考研做初步的準備。另外爭取在下學期有一項自己的發明,這對以后的考研和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在大三階段以學好專業課為主的前提下去爭取去考托福和GRE,也去嘗試一下出國這條路。但是不作為主要奮斗方向。大三是考研關鍵的一年,在這一年中要使自己的知識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在寒暑假要自己去找一些公司實習,增加自己的實戰經驗。無論出國成功與否,大四是最后的沖刺階段,要把自己的全部經歷放在學習上。
在研究生學習階段爭取去華北電網公司實習,先去了解公司的企業文化,同時也為了初步打通人脈。為畢業后成為其正式員工而做好充分的準備。在研究生畢業后首先面向基層就業,然后努力在工作后的5年內爭取成為一名技術主管,15年內成為一名副總工程師,25年內成為公司的技術總監。
當然也要與時俱進,按照事情的發展及時調整我計劃的各個步驟,無論怎樣,最后都會達到一個殊途同歸的效果。
我不在乎今天站在那里,而在乎明天走到哪里!我相信,我的未來不是夢!
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 篇3
10月13日晚,由湛江師范學院招生與就業處主辦的第六屆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總決賽隆重舉行。
大賽共分為四個環節進行:“我型我秀”、“舌尖上的職規”、“職場舞臺,看我的”和“群雄爭霸”。每個環節,選手們都使出渾身解數,力求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拔倚臀倚恪崩铮x手們各顯神通,脫口秀、快板說唱、真情表白等各類節目一一呈現,讓人眼前一亮。
中國教育在線訊 日前,香港理工大學在深圳首次向12名杰出校友頒授了“內地課程畢業生卓越成就獎”,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史柏年教授獲此殊榮,成為獲獎者中唯一一位教育界的理大校友。
史柏年教授是內地最早關注農民工子女教育的學者之一,二十多年來,史教授潛心從事社會工作的研究和教學,對社會工作的專業化、職業化和制度化有重大的建樹。20xx年底,史教授促成了“北京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的建立,提供青少年提供青少年心理咨詢輔導和危機事件的干預。20xx年,史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及青年發展基金合作,成立了“青少年成長向導計劃”北京項目辦公室,他以總干事身份組織北京市高校師生開展青少年成長向導服務項目。
史教授獲得“香港理工大學內地課程畢業生卓越成就獎”時說,中央政府正在積極推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香港理工大學的這批人才正好派上用場,他們在內地的社會工作的專業化、制度化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他希望,香港理工大學培養的學生將來無論是在社會工作還是在繼續教育方面都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內地的農民工群體尤其是他們的子女教育問題需要這些人才的關注。
“香港理工大學內地課程畢業生卓越成就獎”獲獎者史柏年教授
農民工子女教育現狀:回不去家鄉卻又難于融入城市
在我國城鄉之間,每天流動著上億農民工,這些農民工的身后,有著數千萬未成年的子女。這些孩子是一批游走于城鄉之間的特殊群體,他們的教育問題也是這些流動農民的心頭之痛。史柏年教授說,打工子弟在城市中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來自于制度和觀念。這群孩子來自于農村,相較于城市孩子他們享受不到離家最近的教育資源,而來到城市之后他們卻又享受不到與城市孩子同等的社會福利。這種制度的排斥使得打工子弟永遠處于一種“邊緣化”的狀態,他們回不去自己的家鄉,卻又難以完全融入所在的城市。
可喜的是,20xx年6月29日通過的新《義務教育法》第一次將流動人口子女受教育問題寫入法律:“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边@一法規第一次從制度上關注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農村孩子似乎離城市化更近了一步。
社會各界對農民工子女的關注:依賴高校和社會組織 還未納入政策體系
史教授先后組織了服務進城農民工家庭的“和睦家園”和針對農民工子女的“成長向導”項目,幫助農民工子女在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更好地融入所在城市。汶川大地震之后,史教授多次帶領社工和七百多位高校師生遠赴災區,在汶川開展“兒童友好家園社會心理援助”和“四川抗震希望學校社會工作”等服務項目,關懷四川的兒童及青少年。
史教授告訴記者,“成長向導”服務項目主要由境外的基金會提供資金支持,服務對象也主要集中于北京,要擴展到其他城市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資金等各類資源,暫時很難實現。他介紹,這一項目每年由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華女子學院、勞動關系學院、首都師范大學和首都經貿大學5所高校的150名大學生志愿者與對應的5所打工子弟學校的150名農民工子女“結對子”,由這些大學生志愿者對需要幫扶的農民工子女從學習方法、生活理想等方面進行指導,幫助孩子們正確認識城鄉差距帶來的負面影響,積極地融入城市生活。史教授說,如果將來政府能把農民工教育問題落實到政策體系中來,與之相關的其他社會問題也能更好地得到解決。
據悉,西部地區已經實行了“兩免一補”政策。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但流入城市的農民工子弟處于農村和城市的邊緣,如何按《義務教育法》的規定,認真解決他們受教育的問題是各級流入地政府的責任。
【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相關文章:
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05-20
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07-20
關于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10-30
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書02-05
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15篇09-19
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6篇09-29
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15篇)10-03
(優)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15篇11-01
2023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模板09-11
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匯總7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