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電子的實習報告3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子的實習報告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電子的實習報告 篇1
八周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也如白駒過隙般一晃而過。
學期伊始,看到自己課表的時候,偶然映入眼簾的電子辦公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看著這個課的名稱心里就升騰起一股莫名的敬畏感,學了那么多的枯燥無味的理論課,現在終于要學點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了。
通過近兩個月的學習,我了解到學習電子辦公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學生的綜合運用辦公自動化設備和技術的能力,使學生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條件下的辦公管理流程和電子文書的制作、處理與傳遞。通過電子辦公實訓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在電子政務環境下處理各項政府內部辦公事務的方法,特別是無紙化辦公的工作流程,使學生了解到政府辦公系統使用后,對提高政府辦公效率、加快事務辦理速度、提高辦公協作程度、加強交流等各方面的優點,為今后高效開展辦公室管理打下基矗
電子辦公的教學內容包括:文字、數據和聲像綜合運用與處理方法、word高級應用技術、公文的制作和圖形設計、excel高級應用技術、表格制作和圖形制作、word和excel的綜合應用,郵件合并、ppt的高級應用技術、組織內部電子辦公系統及功能介紹、熟悉電子辦公軟件,系統注冊、單位內部全方位無紙化辦公、用戶管理、數字證書及電子印章、基礎信息添加與發布以及部門信息管理、用戶信息管理、預定會議、參加會議等。
學習完這門課程,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忙碌而充實。“忙碌”二字尤其體現在學excel高級應用技術的時候,因為要對工資表進行公式、函數的運用,而首先就要建立一個工資表,一節課的時間,差不多有半節課都在那手不停歇的輸入名字、選好編號、選擇性別、填好工資、以及其他,雖然以前也用過excel表格,但通過學習之后,卻發現,以前自己用的那些選項不過是皮毛中的皮毛罷了,在學這個課程之前,如果要我去做這樣一個表格,百分之百的可能就是我會一個空一個空的去填入數據,不管是編號、還是部門甚至性別!學了這門課程之后,我才知道,其實編號是只要在表格工具欄里找到“數據”選項,再選擇“有效性”,然后是“文本長度”,就可以把所有的編號全部弄好了,性別、部門也用不著一個一個的輸入進去,把“文本長度”該成“序列”就可以進行選擇,剛知道這個萬能工具的時候,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欣喜若狂,接著,又學習了怎樣利用函數計算相對應單位的獎金、津貼等,雖然學的時候笨手笨腳的,很多都是一遍不會,然后又重新開始第二遍、第三遍,函數很長的時候,問周圍的同學也都沒學會,于是便眼巴巴的盼著老師轉到自己身邊來,每弄懂一項操作就開心的不得了,雖然平時不是很喜歡折騰計算機什么的,通過這個課卻讓我對操作軟件開始感興趣了,明明只有那么幾個選項,卻可以通過不同的組合變幻出無窮的驚喜。這之后的批量制作信函也讓人手忙腳亂的,一步一步的按照步驟去做,卻總是一不小心就走岔了,然后發現自己得出的結果和別人的總有一點不一樣,來來回回的重復,重復,好心的同學幫我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回顧,一步一步的盯著,最后發現竟是最后一個步驟出了錯,最后看到自己計算機屏幕上顯示的單個的工資條,成就感滿滿的。
制作ppt的時候,寢室的妹子都在說,不能做的太好,太好就會被老師挑出來給大家看,于是都懷著忐忑的小心思普普通通的'倒騰著。那個時候,剛好學了《書籍裝幀與設計》,于是對設計方面的東西都顯得比較在意了,字體要怎樣,排版要怎樣,背景音樂要選哪一個,都變得斤斤計較起來,或許做出來的并不是最好的那一個,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元素在里面,即使普通,也不平凡。雖然這兩門課程都只上了八周就結課了,但是卻是讓我們覺得真正的學到了東西的課程,我們可以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增強了。這種真的學到有用的東西的感覺讓人覺得很安心。
最后兩次課學了辦公系統自動化的操作,分組、選組長、選定自己的職位、分工合作,忙的不亦樂乎,當然,這也并不簡單。從一開始的想自己的組名,就開始糾結了,“戰神”、“小時代”等一系列組名都被提了出來,然后又一個個的被否決掉,最后只留下一個。這期間就熱鬧不斷,雖然緊湊,卻也還是覺得有所收獲,后來在機房,小組成員各自進入自己組長所創建的空間,不段的學習、做任務、賺金幣,展開“搶奪金幣之戰”,也算是真正的在學習中玩耍,在玩耍中學到知識了吧。由一開始的找不著南北,到后來得心應手的操作,有進步,也有歡樂。雖然最后的視頻會議因為時間關系沒玩多久就中止了,卻也因終于完成所有的任務而大舒了一口氣。
《電子辦公》這門課程教會我們很多常用軟件的操作方法,從建立表格到各種圖表的運用,從簡單的書信制作到ppt的設計,不一定所有老師教過的我們都學到心里并且永不忘掉,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通過這個課的學習,讓我們了解到了很多我們一直沒發現的軟件的操作方法,大大簡便了軟件的運用,也讓我們對生活中這些最普通的軟件產生了好奇,想要去找出更多的簡便操作方法。這是一個計算機運行的時代,每個人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運用基礎,有了這樣一份好奇心,相信我們會將各類必要軟件學習運用的更加自如!
電子的實習報告 篇2
一、綜述
(一)實習時間:20xx.1.05-20xx.05.15
(二)實習單位(地址):
(三)指導老師:
(四)實習目的:
1.通過培訓實習,對應用電子專業由理論到實際的運用。
2.對電子專業在社會職位中的地位,作用及價值的認識。
3.加強了對自身職業的認識與定位。
4.對公司有了全面的認識,學習并認識了AA企業文化。
5.理論聯系實際,鞏固和深入理解已學的理論知識,并為后續工作積累了感性知識。
6.通過親身實踐參加工作,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為將來獨立打下了基礎。
7.了解了網絡變壓器、power變壓器、天線隔離器、RJ45連接器等系列部分產品的理論與實際生產、產品質量、參數、維護及控制。 (五)單位介紹:
AA科技有限公司創立于xxxx年,是一家集電子制造、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磁電專業的現代科技型企業,公司主要生產網絡濾波器、網絡變壓器、直流轉換器網絡接口(RJ45),功率變壓器、功率電感、一體成型電感等,廣泛運用于通信、家電、工業、筆電等高新技術領域之上,產品遠銷世界各地,深受海內外顧客好評。
(六)實習崗位描述:
助理工程師。負責對客戶所需產品的型號及電器參數等要求,結合企業自身的產品及規格要求,制作對應型號產品規格書、產品承認書、產品規格數據測試、產品及工藝流程制作。并參與正在生產和待批量生產的產品的產前試做。協助RD人員做好產品文檔工作。如原材料清單、產品規格書等,并協助研發工程師編寫、整理相關技術文檔。能熟練使用電源、數字萬用表、示波器、電子負載、數字電橋、耐壓測試儀、環路測試儀、高低溫試驗箱、老化箱等檢測設備。有時也代替領導對產線生產情況及技術問題做生產性報告的問題總結。
二、主體
實習對于我們這些即將結束大學生活,即將走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來說,是畢業之前最為重要的一次勵煉。
習慣了幾年從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點一線”式的生活;習慣了最為單純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習慣了簡單快樂、悲傷;習慣了校園中的一切...而這時,我們要離開所有這些我們所熟悉的事物,畢業了,我們必須去獨自面對外面世界的喧囂。面對自己的生活。
通過這次畢業實習,我才真正感覺到步入社會后我們要學的東西其實是很多很多的。我們本身與工作的差距,包括專業的欠缺、理論與實際的應用、動手能力不足、工作的連續性與多重復雜性等。這也使得我們剛到企業一個月或者更長一段時間對工作沒有任何的認識,或者說除了領導安排的任務完成外便不知所措了。忙的時候弄得昏頭轉向,閑的時候又過于無聊。經常會有辭職或換個環境與工作的念頭。這也是我的同學們都有的實習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便對公司、工作有了一定的認識與理解,工作起來也順手多了,不再有辭職或對公司運作及內部管制制度等的觀念性的掙扎。正是實習周期結束的今天,我簽了正式合同,從而成了公司的真正一員。
來到這個廠區,說來還有一段歷程。AA科技來我們學校參加雙選會時我投了簡歷。說實話,當時投簡歷是順應大眾的行為。那時還和招聘的人員-韓副理一行人聊了他們廠的基本情況與我的專業及工作職位意向。一周后,我接到了面試通知。我選擇了銷售與電子調試員兩個職位。最先面試的是銷售員。我坐在那里等著銷售經理的到來。讓我特別意外的是老總一進來就走了。原因是:引用他的話:“我們要女銷售,不考慮男銷售”。然后我被帶到去做調試員面試。這下面試通過了,但后來才發現我所應聘的調試員職位與該公司的'實際調試完全兩回事。他們的調試完全是機械式的調試,很古板與無聊。并非我們在學校所學的電子產品、電路調試那樣。于是我沒有去上班。后來接到電話再次來面試。這次面試的部門是RD(研發部門)。說實話這次有點緊張,畢竟這是核心部門嘛。簡單自我介紹與對話后我通過了面試。第二天便開始了我人生的第一次實習性上班。 我的實習大致分為3個階段:
(一)介入基層階段。
剛來到公司,首先我接受的任務畫電路板。這是最先讓我頭痛的事。我們在學校畫板子都是先布好電路圖,再生產網絡表,再將元器件導入PCB,最后再自動布線的基礎上手動調整電路排版及走線。整個電路板尺寸都放的比較寬。但我現在接觸的是看實際電路板,直接畫板子。沒有導入元器件與電路圖之類的說法。剛開始實在是不習慣。而且各元器件位置的調整(這里只有調整焊盤)都很難,特別是多Pin焊盤一定角度的調整。最最重要的是整個焊盤尺寸特別小。有些板子整個面積1cm都不到,而且要放很多個位置特殊的原件。一周過去了,經過向他們學習與自己的摸索,這才使得畫起來比較順手了。第二周開始我便開始了產品規格書的制作。剛開始時套用模板制作練習。前兩份做著比較難,接著便簡單起來。但做多了反而覺得難了。整個數據的來源與部分差異改變讓我不知所措,加上全是英文更是讓我暈頭轉向。如此便開始犯錯誤,而且是相同的錯誤。所以我被安排每天用上午或下午的半天時間(根據工作情況來安排時間)來實際制作產品。體會產品的每一道工序。
最初是看sop(制作流程)到找對應型號磁芯、漆包線、模組等。接著便是實際的制作。用針穿環,內徑不到2mm的環放在穿環夾上一針一線的穿環。然后是分線或做抽頭。再穿第二顆環、、、、接著便是線包耐壓測試。合格后便是組立繞線、產品pin腳浸錫、清洗、烘烤、半成品測試、灌膠、第二次烘烤、加蓋(上蓋或下蓋,根據產品的類型)、成品測試、印字、自檢、最后包裝。就是這樣一個產品制作過程,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確實那么的難。斷線、掉線、環數或多或少、耐壓等電器參數不通過等對初學者來說是常有的事兒。一道工序出錯,整個產品就算是報廢了。所以剛開始做出來的產品很多都不合格。記得剛開始做S16037 G這款產品的時候,我把線分叉了,本來是紅頭藍尾做絞線、綠頭金尾尾另一絞線,然后分別對應各腳位。結果我把紅頭綠尾、金頭藍尾絞在了一起。然后對應原本的腳位。結果在測試漏感時與測試規格指導書說給的理論中心值差了一大節,弄了半天才發現這個問題。這都不算什么,最難的是在做超薄24pin產品的時候由于此產品尺寸的嚴格要求使得pin腳采用自斷線工藝。自斷線不僅比較難而且斷線后漆包線極易產生毛刺,這些毛刺因為太小太細而往往看不清,會造成短路的危害。不僅這樣,自斷線不注意的話還極可能導致整條漆包線斷裂,那么,半小時或者更長時間做的產品就報廢了。這也是我在學習階段最花時間解決產品合格率的一大問題。后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對整個流程便熟悉了,讓我做起來也快和準確了。漸漸地,做的產品合格率也大大提高了。
(二)深入階段。
開始對各種產品的制作有了一定理論與實際認識后,對我進入下一階段工作便有了推進。在這個階段里,我不再只是做規格與產品試做等。此時我開始學做產品承認書,包括產品電氣規格,外觀尺寸的測量與圖紙確認,產品材料明細選擇,(包括選磁芯、線材、錫條、外殼(膠殼)、膠脂、助焊劑、洗板水等),產品設計電氣能力與實際測試及條件,產品UL、ROHS、SMDS等環保資料制作。在電子行業里,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在別人提供制作方法及流程的情況下做產品,這樣是沒有前途的。連產品原理都不知道,萬一設計者不小心在某一處的一個參數的小數點或一位數字寫錯了,自己便無從下手做產品或沒注意錯誤而胡亂做。結果生產都是一些不良品。可以這么說,不懂原理制作產品和機器沒有什么區別。或者說和一個普通流水線操作員沒有什么區別(這里沒有歧視的意思),機械式的循環操作只會讓人停滯不前,甚至讓人變笨乃至產生抑郁情緒或精神壓力。就像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
(三)真正的進入工作與設計階段。
既然是做一名助理工程師,那么學著做產品設計是早晚的事。并且我想做一名優秀的助理工程師,進而成為一名合格的獨立RD工程師。設計總是給人美好的想象,但往往設計是很艱苦、枯燥、無味的。有時會為了一項電氣參數降低或者提升一個數據點而花費幾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為了能在滿足安規耐壓的同時縮小電路板尺寸以便設計出超小超薄產品。而不斷調整電路走線與分層。在采取物理與化學工藝的幫助下還達不到要求時會為了0.1mm而將幾乎不可改變的走線重新排一遍而花費幾小時或一天。有時調了半天還是得不到那0.1mm的距離改進。通過向同事學習,我學到了一些關于電路設計及部分相關電氣指標要求。從開始的臨摹別人的設計,從中體會一走線。一節點甚至一焊盤的形狀及方向布置的目的與好處。到現在,我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設計了。前段時間,我接手了一個項目。從產品的尺寸定位到排版走線。再到對應元器件的新設計尺寸與制作規格改進。從材料的供應商挑選到產品的與設計的檢驗。在這段是時間里。我是忙的暈頭轉向。不斷改進產品使達到計劃設計的最極限、最合適的方案。目前,此設計已進入最終審核與產品開模階段。相信只要不斷進取,取長補拙。就一定會朝著目標前進。
三、總結
在這里實習,體會最深的有幾個方面:
(一)在公司不是在家里,想怎樣就怎樣。在公司得在固定時間上班、吃飯、下班、休息。即便請假也得走一系列繁瑣的程序:除了簽請假條外還得有對應的的擔保人在你不在時候接手你的部分重要工作。所以必須時刻保持紀律性。
(二)要想學得快、學得多、學得精、就必須隨時隨地向一切可以幫你解答的人提問。你不問,別人不會主動找你的。上班生活就是每個人完成自己每天的任務。哪有閑工夫給自己找不必要的難題。你不問他便不答。
(三)請教虛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實習是走上社會的第一步,實習可以積累工作經驗,而虛心請教是積累工作經驗最直接的途徑。
(四)工作態度非常重要,因此,在工作中必須做到認真而細致。態度決定我們的未來。好的工作態度為我們在公司向上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工作要有堅強的毅力 我有這樣的體會: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要有效率而且又不出錯地做好每一件事,真的并非容易的事。在這里實習,開始的時候很不習慣,還有點懼怕,還曾退縮過,是朋友的鼓勵給了我信心,使我明白:有勇氣退縮為何不勇敢地面對,況且,實習的時間并不長,還是趁這個難得的機會學多一點,努力一點,因為學到的知識永遠屬于自己,這樣一來,我不再退縮,重新又回到了實習單位,繼續工作學習。
(六)只有工作才發現掙錢的不易。如今,領著一月兩千塊的收入才知道父母每月除了為維持家庭開支還得每月給我們寄一千塊左右的月生活費。那時不理解他們,現在才知道他們其實很辛苦,也不好意思更不應該在向他們索取了。我先得靠自己養活自己,并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質量。只有這樣,我們以后才能給父母及自己的未來小家庭的幸福生活作保證。如此,人生才會充滿精彩。
所謂實習,就是從實踐中學習,這是我在實習中體會出來的。學習不能光靠舒舒服服地坐在課室里聽老師講理論,還要走出課室,拋開重重的書本,走向社會去學習。因為,外面的世界無限大,那里有很多在書里學不到的寶貴知識,況且書本知識也是來源于實踐,理論知識就是在實踐中體驗生活、體驗工作而形成的理論概括。現代的科技日新月異,知識需要不斷拓寬。因此,我們更應學習——工作——再學習,發掘自己的實力,尋找我們的理想,實現我們的理想。
電子的實習報告 篇3
題 目: 學生姓名:專業班級:電子科學與技術
學 號:
系 (部):電氣信息工程學院
指導教師:
實訓時間:15—16周
實訓報告評語
等級:
評閱人:
職稱:
年 月 日
一、實訓任務要求
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設計,實現預期的功能效果。
二、 實訓目的
1、培養動手能力,在實踐中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2、掌握對電子元器件識別,相應工具的操作,相關儀器的使用, 電子設備制作、裝調的全過程的方法。
3、掌握查找及排除電子電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4、學習使用proteus、protel電路仿真與設計軟件,動手繪制電路圖。
5、使用Altium Designer繪制簡單的PCB圖,掌握印刷電路板的一 些流程和步驟。
三、實訓步驟:
1、設計方案的選擇:
一開始準備不用鎖存器,但是51單片機可控的IO口只有四組,僅僅一個8*16的LED點陣就耗費了三組。為了節省IO口,實現其他的功能最終選擇了增加三個鎖存器,詳細看附錄里面的實物展示圖。
2、電路原理分析:
通過51單片機的控制,用8*16的LED點陣實現小游戲俄羅斯方塊。 通過51的P2口給8*16的LED點陣發送顯示數據,與P2相連的是三個鎖存器(74HC573),通過鎖存端的控制由P2口分三次發送數據給LED點陣,通過掃描的方法實現8位IO口控制24位顯示。單片機處理速度是很快的,人眼睛能辨別的事物變化的時間1/24秒,由于視覺暫留作用我們看到的便是整個屏幕都是同時工作者的,其實同一時刻只有一個燈在亮,我們看到的都是余輝。
通過P0口控制一個七段數碼管用于俄羅斯方塊的得分現實,同時蜂鳴器會發出滴滴聲,表示得分了。
P1口控制一些操作按鍵,主要功能是控制LED點陣顯示的方塊左右的移動、快速下降、以及暫停復盤等功能。
注:詳細請查看附錄一的原理圖。
3、芯片封裝及功能:
74HC573封裝:20引腳雙列直插
功能:數據的鎖存,從而實現單片機8位數據端控制24位。 就是通過3個鎖存器分別對數據的鎖存和開放實現的。89C52封裝:40引腳雙列直插
功能:通過IO口對外部期間的控制。
4、電路制作與調試
制作PCB流程:
Altium Designer畫出原理圖 →生成PCB →布線 → 設置線寬、過孔大小 ↓
清潔版上的油墨 ← 腐蝕電路板 ← 過熱 ←打印機轉印 調試:
焊接完成后要注意檢驗電氣連接是否正常,用電表的歐姆檔測量布線兩端的阻值的方法。然后安裝上芯片看看能能否正常工作,最后調整工作參數。
四、實訓心得
上一學期的實訓經歷讓我初步掌握了焊接的基本技術,認識實習過程中的各種電子元器件。
通過這學期的實訓進一步強化了自己的焊接技術,對元器件不再僅僅是認識,而是更進一步的了解了他們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對自己的動手你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緊接著我就開始學習用Altium Designer來畫電子原理圖進而生成PCB,剛剛接觸到Altium Designer的我一開始覺得很難去畫一個正式的電路圖,有時找個元件都要找很久,但是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后,我能夠比較準確的畫出簡單的電路圖和添加適當的封裝了,并且學會了尋找一些常用的電子元件和其對應的封裝以及Altium Designer的一些基本操作。而且對PCB的印刷流程有了比較清楚地了解。
對于測試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測試調試是一個非常艱難而又需要耐心的'任務,但是它的目的和意義是十分重大的。通過對我的PCB的檢測與調試,培養檢測能力及一絲不茍的科學作風。首先我們要檢查焊接的地方是否使印刷電路板損壞,檢查個電阻是否同圖紙相同,各個電容、三極管是否有極性焊錯、位置裝錯以及是否有電路板線條斷線或短路,焊接時有無焊接造成的短路現象,電源的引出線的正負極是否正確。
進一步的檢測—定在通電狀態下,仔細調節,如果調節失敗,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和邏輯進行排查,忙亂的檢測只會事倍功半,因此在整個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有耐心、心平氣和。一直找不到錯誤的時候是很容易抓狂煩躁的,注意調整心情!
通過兩個星期的實訓,我覺得自己在以下幾個方面還尚欠缺:
1、僅僅實現了俄羅斯方塊的一部分內容,自己設計做的僅僅只有四方格。這一點上有待于改進,而求自己在程序設計上還是非常不熟練的,甚至可以說是很生疏的。
2、在電路故障排查上,感覺能力上很是不足。在一段時間查找不到故障原因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心情煩躁、抓狂,甚至都有想過不它摔了!主要原因還是沒有一套自己的邏輯和和恰當的順序去排查。太過盲目了,這也是急需改進的的一點。
3、很容易自滿或自卑,應該多放點時間充實自己。這樣才不會夜郎自大或是妄自菲薄。
4、還有一點也是有待提高的,就是焊接技術!看網上的視頻焊接高手們焊貼片的元器件,用拖焊幾秒鐘的時間都可以焊好20多甚至更多個引腳,現在的我是望塵莫及的。
通過兩個星期的實訓,我覺得自己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收獲:
1、對電子工藝的理論有了初步的系統了解。我們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與電路元件的技巧、組成元件的作用等。這些知識不僅在課堂上有效,對電子技術的 學習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著很多用途。
2、對自己的動手能力是個很大的鍛煉。實踐出真知,縱觀古今,所有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沒有足夠的動手能力,就談不上在未來的科研尤其是實驗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實訓中,我鍛煉了自己動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做電路板焊接與調試時,好幾個焊盤的間距特別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這就需要我們在焊接的時候做到認真心細了。
3、這次實習,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實踐的重要性,通過實習我們更加體會到了“學 以致用”這句話的道理,終于體會到“實習前的自大,實習時的迷惘,實習后的思考”這句話的含義了,有思考就有收獲,有思考就有提高。我在以后會再接再厲,更好地從學習走向實踐。
【電子的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電子的實習報告10-18
電子的實習報告07-22
電子的實習報告范文06-21
電子專業實習報告08-14
電子工藝實習報告08-26
電子實習報告08-05
電子工藝實習報告05-23
【集合】電子的實習報告03-05
電子工廠實習報告01-20
電子信息實習報告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