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總結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考語文教學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考語文教學工作總結1
根據我校新學期的工作計劃,結合初三年級的實際情況,初三年級嚴格貫徹執行各學科的課程標準,緊緊抓住“減負、增效、提效”這個核心,規范教學常規管理,鎖定中考奮斗目標。全體初三教師狠抓教學質量,求真務實,樹立為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的教學理念,在管理中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尊重學生人格,發展學生個性,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對學生和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現對初三年級上半學期情況作總結如下:
1、創造和諧環境,積極提高管理效率。
①初三年級組老師之間互相幫助,學科之間互相協調,促進了班級之間、各科組之間的和諧,提高了班級、年級管理的有效性。
②對工作特別出色的給予鼓勵和推廣,鼓勵先進,鞭策后進,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與良性競爭,引領教師的責任意識。
③定期及時地召開班主任例會,學生家長會,確保工作的及時落實,增進溝通交流,加強家校合作,促進教學管理工作。
2、強化德育工作,不斷提高學生思想品德
①加強行為習慣的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②幫助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期中考試過后,班主任、科任老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強輔導,教育學生把握自己的學習現狀,制定出短期和長期目標,樹立良好的人生觀,促進學生樹立信心,鼓足勇氣,最后沖刺。
③做好學生心理疏通工作。初三學生非常緊張,壓力大,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深入學生,與學生交朋友,進行思想交流,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關心學困生、貧困生,關心學生的.身體、生理和心理健康,關注學生全面持續的發展。同時,利用主題班會等形式對學生加強教育管理。
3、深入教學管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①加強對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切實做好轉化工作。教師們利用課余時間走到學生中去,用愛心、細心、耐心感化后進生,利用一切可能用時間拉差補缺,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做好抓差補差工作,從而有效保證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②加強對優等生的培養,針對考高中的苗子,每班選取6位同學,每周出一份提高練習并單獨輔導,效果顯著。
③加強教法研究,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增加課堂容量,每個教師將“有效教學”作為工作目標之一,重點研究教材、教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課堂四十五分鐘效率,同時加強學法指導,提高學習效率。
④針對不斷變化的中考,加強考試動態研究,幫助學生理清初三階段的知識點,盡量讓學生全面掌握知識,讓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做到舉一反三,一題多解,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初三年級畢業班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初三年級組全體同仁感到責任重大,統一思想,團結協作,群策群力,牢記自身職責,所有教師目標明確、工作細致,能夠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充分發揚團隊精神,協調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主動積極的干好工作,但離學校的期望還有一定距離,學生還要走一段艱辛的路,我們老師深知肩上責任重大,意義深遠。我們會永往直前、腳踏實地,盡我們所能,為中考做出最大努力!努力實現學校制定的目標,為我校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20xx年6月26日
中考語文教學工作總結2
一、領導重視、科學管理是提高成績的前提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初三的教學尤為關鍵。校長和教導主任等學校各級領導極為重視,多次召開初三組工作會議。舉行每月一次的教學質量分析會,分析學情、教情。根據本屆學生優生不優,中、差生面廣的劣勢,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實施培優輔差的方法,以縮小優、中、差之間的差距,更好發揮優勢,彌補劣勢,努力達到理想的目標。特別是進修學校唐瑋主任多次到校指導教學,僅初三下學期就先后兩次聽課、評課,并親自示范,為我們明確了方向,使我們走出作文教學的困惑。
二、集體備課、愛崗敬業是提高成績的基礎
團結協作、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這對畢業班的老師顯得特別重要。我們備課組五位老師,常交流經驗,彼此毫無保留,遇到問題互相商量、研究,集思廣益。李娜老師在作文教學上有獨到見解,靳聞聲老師在閱讀教學上獨特的理解,楊鳳華、杜宏偉老師對資料的搜集與篩選,使我們從備課到復習計劃的制定、落實,都嚴格有序。因為我們深知團結協作、齊頭并進是提高整體水平的保證。
幾乎每天四節課,還要備課、批改,工作量是繁重的,其中的酸、甜、苦、辣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我們咬牙挺過來了。在備戰中考日子里,杜老師手骨折也沒有休息,靳聞聲老師忍受腿痛的折磨堅持上課,李娜老師母親病重、病危也沒耽誤一節課。我們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教學之中,這源于對教育的熱愛、對學生的負責。大家團結協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那段日子里,我們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我們相互間的合作是愉快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這是我們工作的目標。
三、心中有綱,合理計劃是提高成績的保證
我們認真解讀《語文課程標準》及《中考考試說明》,深入研究近幾年來省中考語文試題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語文復習分為三輪進行:
3月20日至4月20日是第一輪。目標是緊扣課本、梳理知識、夯實基礎。
4月21日至5月31日是第二輪。目標是專題分講、精講精練、提升能力。
6月1日至26日是第三輪。目標是綜合訓練、查缺補漏、鞏固提高。
四、專題突破,講究實效是提高成績的秘訣
專題復習是最重要的階段,通過這一階段的復習,可以使以前散見于課文中的知識系統化,使同學們站在一個較高的平臺上來俯視語文知識體系,消除那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迷茫。
按照省中考語文試卷的結構,我們分積累和運用、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和作文四大板塊進行專題復習。力求達到逐一突破,講究復習實效。
積累和運用,學生主要存在的問題有:記憶混亂、不清楚,張冠李戴;默寫時不明要求,胡亂填寫;寫錯別字、書寫馬虎。針對上述狀況,復習時采取措施是:一是先理解再背誦。對背誦的詩文要領悟其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要真正弄懂。二是強化默寫,利用課前三分鐘寫一首詩或詞。三是通過檢測、反饋不斷矯正容易寫錯和混淆的字詞。四是嚴格規范書寫。做到“三清”、“三不”,三清指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指不寫潦草字、不寫不規范的字、不添減筆畫。
課內文言文考試的范圍是《考綱》要求的16篇。排除近三年內考過的文言文,并將重點選定的篇目進行歸納分類。一般考查實詞常常考查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的詞語;對句子的考查則側重于關鍵句子的理解等;所以從字、詞、句到文學常識以至思想感情、表現手法等,都要拎出要點,總結規律。在此基礎上選擇優秀的模擬試題,強化訓練,達到牢固掌握的目的。課內文言文部分,嚴格按照《新課標》規定篇目分冊逐課復習。課堂講解與練習相結合,課外督促與檢查驗收不間斷。使學生明確復習內容,復習方法,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所準備。對于背誦默寫的篇目,采用表格登記的形式,每一個人的過關情況都留有記錄,要求逐人過關。課外文言文閱讀指導學生一定要注意與課內學過的課文或知識點相聯系,注重由課內向課外的遷移運用。
現代文閱讀全部出自課外,復習時我們主要有以下幾種做法:
近幾年的中考現代文閱讀的選文大多是偏重于敘事抒情的散文。常見考點有注音、詞語含義、概括事件、表現手法、刻畫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賞析優美精辟的`語言、結合自己的生活談閱讀收獲或感悟等。我們精選文章,圍繞考點進行訓練,每周一小考,逐個考點進行訓練,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面向全體學生,不忽視差生。
同時訓練要有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魚。要教給學生回答各類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些問題可以總結歸納出通用的模式。然后再有針對性的訓練,效果才好。如修辭方法及表達作用類題目時,就可用:“用______修辭手法,表現了______內容,表達了______情感”;環境描寫的作用主要是交代背景、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推動情節、暗示中心等。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通常有總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后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等。
作文在中考語文中占了“半壁江山”,馬虎不得。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需要講究策略。我們主要是從從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表達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強化指導訓練。讓他們明白,一篇好的作文要有一個含蓄、深刻的題目,一個精彩的開頭,一個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一個優美的片段描寫,一個完美的結尾,一個清爽的文面。雖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一定要有亮點。增加作文的訓練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師全批全改,并保證在一周內反饋給學生,對個別學生進行面批,指導學生寫好每一篇作文。教給學生作文的一些常見的構思方法并在復習時強化訓練。同時,根據學生的寫作特長,為學生選擇最擅長的文體。如有些學生知識面廣,思想認識較深刻,對事物有獨到的見解,那就指導他寫議論文;如有的學生感情豐富細膩,文筆優美,那就指導他寫敘事性的散文;有的學生人物描寫很出色,那就讓他在人物描寫上多下功夫,指導他在作文審題時,選材盡量靠近寫人等。
以上這些是我校中考語文復習備考時的一些做法,不到之處,還望各位批評指正。
中考語文教學工作總結3
這個學期我擔任初三年級2班、四班的語文教學,由于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 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一、多彩朗讀,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我一直認為語文課的最高境界是師生都陶醉于瑯瑯的讀書聲中。缺少了朗讀,語文課似乎就失去了活力。所以,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對學生朗讀方面的指導。
在課堂教學中,我常會給學生以具體的朗讀指導。用優美的范讀來啟動課堂,激發學生的情感,用分角色朗讀幫助學生品析人物形象、用比較朗讀法提升學生的語感、我還嘗試過用表演朗讀給學生生動直觀的印象。多彩的朗讀,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一堂語文課,不聞學生書聲瑯瑯,那真算不得好的語文課。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會繼續探索、總結朗讀訓練的有效方法。
二、讀寫結合,探索作文新思路。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一雙美麗的翅膀。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困擾著我。根據“讀寫結合”的原則,我對作文教學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究。
學生閱讀時間少、閱讀量不足,寫作文時往往無從下筆。我精選跟作文話題有關的美文,在作文課上印發給學生閱讀,要求學生圈點勾畫,然后在課堂上交流,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材。另外,課文是最好的范文。我常常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的思路,學習謀篇布局的技巧。
針對作文批改低效的'問題,我改變了批改的方式。選擇各個層次的作文,打印分發給學生,同樣要求學生寫出旁批后課堂交流。因為是評價同學的作文,學生積極性更高,課堂上常常擦出智慧的火花,曾經枯燥的作文課煥發了生機與活力。閱讀同學作文,強化了對作文訓練重點的理解。
三、名著閱讀,增加學生底蘊
本學期,我每周拿出一節課讓學生閱讀名著《昆蟲記》《童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并要求學生做出。學生從《昆蟲記》中體會到了法布爾的沉浸在昆蟲世界的樂趣,從《童年》中感受下層勞動人民的苦難,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敬佩保爾頑強般的意志。初三正是學生閱讀的黃金期,積極倡導名著閱讀是我的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反思總結,教學研究的契機。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每當我上完課后,對課堂教學的得失都有深切的體會,回到辦公室,就趕緊記錄第一感受。遇到問題,就翻看《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等教學期刊,學習先進經驗,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功夫不負有心人,陸續有文章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あ本學期名著導讀《做昆蟲的朋友》、閱讀指導《從卑微中讀出偉大》發表在《新課程報·語文導刊》,閱讀訓練《人生需要一枚指南針》《春夜喜雨》發表在《滿分閱讀》。
五、點滴積累,激發學生興趣
語文教學的真諦是讓孩子懂得生活、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善于從生活中發展自我。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我發動學生定期摘抄美文,稍作編輯,裝訂成冊,就成了一本班內《讀者》。在互相傳閱的過程中,學生常常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在文章的后面。為了激發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我鼓勵學生從課堂作文和周末隨筆中挑選自己滿意的作文,“發表”在校刊《今日十一中人》上。這兩個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創作激情,提高了動手能力。
【中考語文教學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語文期中考試的工作總結09-21
中考物理教學工作總結09-29
中考教學工作總結范文05-02
語文期中考試工作總結06-26
語文教學的工作總結08-21
語文期中考試的工作總結(14篇)08-08
語文期中考試的工作總結14篇08-10
語文教學教研的工作總結07-22
中考物理教學工作總結4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