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轉差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轉差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轉差工作總結1
本學期工作已接近尾聲,在“培優轉差”工作過程中,我能依照計劃,根據實際情況,有步驟、有措施地實施落實“培優轉差”的內容,計劃中要求達到的目標基本能實現。現特對培優轉差方面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轉化后進生方面
1、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把自己弄懂的和有疑惑的寫下來,上課帶著問題去聽,來完成,未聽懂的及時問老師。
2、在課堂分層設問題,感覺學困生能回答上的,馬上提問他們,及時評價肯定,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增強他們的自信。
3、發掘、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以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增加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增強實用性。對每一個學生,包括學困生,都有一種吸引力。教師不用強迫他們,好奇心已使他們開始積極思考了。例如:動手操作的實驗和小制作可以布置給他們!
4、作業分層次布置,讓他們完成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作業,避免抄作業,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作業在完成的基礎上,循序漸進!
5、課后交流輔導。
(二)培養優等生方面:
1、處理好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師生之間應以一種平等、互助、互愛的原則友好相處。對于學生,做老師的要多一分關愛之心和寬容之情,要做到嚴格而不嚴厲,隨和而不隨便,親切而不親呢,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教師的威信,獲得學生的信賴。
2、處理好尖子生之間的關系。尖子生之間是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對于尖子生而言,他們之間的競爭顯得尤為激烈。因此,處理尖子生之間的關系,我注重引導尖子生進行公平、友好地競爭。提高尖子生對競爭的認識。使尖子生認識到競爭的過程其實是一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過程。尖子生要在競爭中取別人的長處,補自己的短處。
3、對尖子生實行點撥式的教學。尖子生的知識基礎和理解能力都比較好,對于課堂的知識往往通過自學就能掌握。他們所缺乏的是對知識結構的整體把握,對解題技能技巧的熟練掌握。因此,尖子生喜歡老師能夠解其惑、指其路。在指導過程中,我幫助他們分析,讓學生自主選擇做法,并且允許學生殊途同歸,鼓勵創新思維。
4、我密切注意尖子生的思想動向,做好心理指導工作,及時地幫助他們渡過心理危機。一方面,提倡他們多參加體育鍛煉,練就強壯的體魄,以應付日益繁重的學習任務。另一方面,要教給學生舒緩、發泄情緒的良性方法,如寫日記、打球、散步等。最重要的是要不斷培養尖子生勇于承受失敗與挫折、面對成績和榮譽的'過硬心理,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只有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強了,才能應付自如地面對各種挑戰,在激烈的中考中穩定地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5、給他們一定的任務,比如幫扶學困生取得什么樣的成績,完成什么樣的小課題、小制作等。最大限度的發揮他們的優勢,讓他們的潛力盡情綻放!
在一學期的時間里,雖然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育手段還有些急躁,對部分差生估計過高等還有待改進。相信只要有學校的支持、老師的配合,“培優轉差”工作一定能越做越好的。
轉差工作總結2
本學期工作已接近尾聲,在“德育轉差”工作過程中,我能依照計劃,根據實際情況,有步驟、有措施地實施落實“德育轉差”的內容,計劃中要求達到的目標基本能實現。現特對本學期工作,尤其是德育轉差方面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觀察了解“雙差生”要“細心”。
要想促進“德育差生”的轉化,必須尋找原因,找準“病根”,摸清“病情”,來“對癥下藥”。造成“雙差生”的原因因人而異,并不是他們本身就貼著“雙差生”的印記。作為班主任要掌握真正情況,必須進行調查了解,否則會出大亂子。
二、幫助“德育差生”要有“愛心”。
有一位教育家把學校教育比喻成水池,而“教育的水”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和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教育的奧妙在于情和愛。因此老師要真誠地愛護和關心每一名后進生,這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條。“德育差生”自卑感很重,如果教師能對他們傾注滿腔的熱情,真誠的關心、體貼、愛護他們,就像關心和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他們往往會由消極情緒轉為進步力量。
三、對“德育差生”的轉化要有“信心”。
加拿大著名現象學教育家馬克斯。范梅指出:對于教育學理解的實踐來說,再沒有什么比我們的信任的同情心這種品質更重要了。教師的責任就在于用自己的信任幫助孩子發現與展示自己的生命力量,培養孩子們的自信與自尊,激勵他們去嘗試、去選擇、去實現自己的可能,以達到盡可能充分的發展。我們當前教育的許多錯誤的根源,就在于對兒童發展的可能性喪失希望與信心。我們要善于建立信心,充分相信學生,只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就能打開突破口,找到令其轉化的“引子”。
四、小學中、高年級“德育差生”體現在任性、執拗、自我控制能力較差。
他們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不對,應該做什么而不應該做什么,但是總控制不住自己。有時害怕困難,就會抄作業等。還有由于缺乏堅持性就會導致功課未完就去玩,言行不一、撒謊等。針對這些特點,老師的首要責任是正確引導學生,讓他們明確要做該做的事情,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想辦法讓他們感受到取得成績,獲得成功的愉悅感。其次,教師應到學生中間,了解學生生活,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教師對自己是在乎的。有了教師父母般的愛,學生就會改變自己的態度,想得到教師的表揚。
五、學生的人際關系也是教師不可忽視的。
教師對學習任務完成得好的學生給予的是表揚和獎勵。但對于“德育差生”,他們是很難很好地完成任務的。可他們也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家長的關懷,同學的友誼。如果這些矛盾長期得不到解決,他們對教師就會由畏懼、冷談到敵對;對家長由親密、疏遠到陽奉陰違;對同學的態度是討厭、仇視,甚至想報復,搞惡作劇等。面對以上這些,教師不能只給表現好、成績突出的學生表揚,應該變著法子給“難教學生”表揚,但教師的表揚應是誠心誠意的。學生得到了表揚,學習就有興趣,他們就會進步。由此也可以得到家長的關懷。教師還應該多組織集體活動,教育表現好的學生要多幫助“難教學生”,讓他們一起進步,共同為班級爭光。
班主任工作使我體會到:面對“德育差生”,只有對教育事業和教育對象充滿真摯的.情感,才能在三尺見方的講臺前,導演出最能撥動學生心弦,開啟學生心靈之窗的戲劇來。我們也只有把“德育差生”教育好了,我們的工作才算是真正的教育,完美的教育。在教育的這方“沃土”上,我們要有“細心”和“愛心”去點燃“德育差生”的心靈之火,有“信心”去摸索教育的新路子。
總之,人是會轉變的,但是變壞變好都是有條件限制的,對于學生,如果教師只在乎表現好的學生,而討厭“德育差生”。編著法兒整他們,如變相體罰、疲勞戰術、諷刺挖苦、秋后算帳甚至趕出教室,那再有能力的教師也無法教好學生。要知道,學壞容易學好難,“德育差生”多了對班級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認為,作為教師,其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教書是理所當然的,育人則比教書困難。如果教師育好了人,那書就不難教了。所以,對待“德育差生”,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解決一個態度問題,就是對學生由衷地關懷與愛護。沒有愛作為基礎,不管采取什么教育方法,都不能成為一種教育力量。
【轉差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轉差工作總結05-16
轉差工作總結優選07-11
培優轉差工作總結05-17
語文培優轉差工作總結04-29
培優轉差工作總結15篇05-26
小學語文培優轉差工作總結06-05
轉差工作計劃03-09
轉差工作計劃05-29
班主任培優轉差工作總結05-12
小學三年級培優轉差工作總結范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