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范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范文1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民常年外出務工經商,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隨父母進城讀書,成為“留守兒童”。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親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學習、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為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我校充分發揮學校及少先隊組織的優勢,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營造關愛“留守兒童”氛圍
我校教師將關愛留守兒童問題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班級內、少先隊中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全校師生在看似簡單的“問一問”、“拉一拉”中營造了愛的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二、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通過家訪、電話聯系、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建立關愛經驗交流制度,不定期召開研討會、座談會,進行經驗交流,不斷探索新方法、新措施;經常請來專家領導來校作指導,不斷提高留守兒童教教育治理水平。
三、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每班推薦4—5名典型留守兒童與我校在職教師結對,每位教師結對2—3名留守兒童,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把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讓留守兒童在有教師同學關愛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乏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四、開展各項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
我校的留守兒童在全校學生中占很大比例,這些孩子大多數跟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往往對孩子寵愛至極,生活中的大小事幾乎全部包辦,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勞動觀念淡漠,勞動技能欠缺,生活處理能力低下。為了增強留守兒童的勞動觀念,培養勞動技能,我們設計了“我有一雙巧巧手”勞動技能大賽。通過競賽,展示孩子基本勞動技能,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小學生。不少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接送孩子不方便,大部分孩子中午在學校就餐,中午的這段時間除了讓孩子休息好,學校組織各班同學認真閱讀各種有益書籍,并爭取到xx流動“愛心書屋”的大力支持,大大充實了各班的圖書角。紅領巾廣播臺開播“午間書場”欄目。每天中午11:40至12:00兩名播音員利用學校廣播,給全校師生讀名著,這學期讀完了《西游記》,并讀了《成長青春勵志篇》中的許多優美文章。在孩子們愛上讀書時,大隊部組織了一次“讀書演講”和“詩文誦讀”比賽,留守兒童們個個精心準備,在比賽中一展風采。活動的開展更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們讀書熱情。每周五的“紅領巾廣播臺”開設習作平臺、美文欣賞、知心姐姐、生活小知識、歌曲點播等欄目,伴著輕柔的音樂,一篇篇優美的文章不僅讓留守兒童們飽了耳福還懂得許多道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完善關愛“流動留守兒童”工程的工作機制,不斷總結出新,狠抓工作落實,把關愛“流動留守兒童”工作逐步推向深入,為流動留守兒童和其他同一片藍天下的孩子們一起和諧、健康、快樂地成長。
初中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范文2
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環境,我校按照留守兒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充分認識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我校從實際出發,加強了對留守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兒童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為切實做好關注教育,關注留守兒童的這一工,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成立關愛小組,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學校十分重視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中層干部和各班班主任為成員的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各負其責,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留守學生留得下、學得好、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健全關愛制度,明確責任
為了讓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1、完善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
學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學校的留守兒童,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聯系電話;清楚代理監護人的姓名、聯系方式,便于老師與家長、代理監護人聯系溝通,配合教育,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絡。并收集學生學習、活動、日常行為表現、情感表現等材料。
2、建立代理監護人隊伍,實施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
由班主任、科任老師與本班留守兒童結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讓教師成為“代理家長”,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學校還多方面聯系社會上的愛心媽媽,至今有四名留守兒童找到了愛心社會媽媽,社會媽媽負責孩子的全年的學習開銷,還定期到學校看望,節假日領回到自己家中,感受到家的溫暖。
3、建立“家校”聯系制度
為及時了解掌握各方面情況,有針對性的對留守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學校建立定期聯系制度。學校對代理監護人每月進行一次家訪,每月與家長通一次電話。
三、營造關愛氛圍,開展關愛活動
學校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校園內、在家訪中,在班級內、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讓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利用元旦、六一等節日契機,開展了“校園爸爸、校園媽媽——關愛留守孩子”座談會,為每個孩子送上學習用品,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與溝通,讓這些“留守孩子”體會學校對他們的關愛。使每一個留守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覺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樣,可以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學習生活,讓他們的心理充滿陽光與歡笑。
四、感受溫暖,快樂成長
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留守學生之活動室,配備了電腦、親情電話、活動器材、圖書等設施設備。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學校定期和不定期舉行主題班會、班隊活動,舉辦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使他們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五、取得可喜成效
通過各種關愛工作的開展,形成了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關護網絡并取得較好成效,留守兒童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絕大多數留守兒童不僅學會了自理、自立、自強、自律,還培養了堅韌、獨立的個性,出現了廣大留守兒童安心學習,家長放心工作的喜人局面。學校四項關愛留守兒童措施xx教育局網給予報道,學校建立留守兒童關愛網在xx晚報給予報道,在全市發揮了較好的示范作用。
六、今后工作打算
1、倡導全校師生,為留守兒童獻出自己的愛心。開學典禮上,為貧困留守兒童搞一次校園爸爸媽媽活動,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2、結合教師開展的“教師幫扶”活動,在師生之間開展“手拉手、同成長”為主要形式的結對互助活動。
3、實行代理家長制,滿足留守兒童的心理需要。各教師代理兩位留守兒童的家長,定期與學生交談,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給學生以家庭般的溫暖,從而使其安心學習。
4、各班組織本班“留守兒童”開展“兩地書親子情”活動,讓學生把學習、生活中的樂趣和困難告知父母,能與父母更好地溝通。(學校免費提供信封)學校在X月份將開展一次“給遠方父母一封信“為主題的征文活動。
5、打開留守兒童心靈之窗,每月上一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課,開設心理咨詢,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心里話。
6、關注留守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每位教師需幫扶一位留守兒童,做到隨時與孩子溝通交流,關注孩子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
七、存在的問題
總之,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愛,我校在這方面雖然做了大量工作,獲得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們也感到這一工作單靠學校的努力,是不夠的。目前,“留守學生”人數增加,給學校,教師帶來了極大的困惑。其次,家庭教育觀念錯誤,家長教育沒有方法,給學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礙作用。所以我們應用愛去滋潤,用心去呵護,用情去溫暖,讓“留守兒童”走出心靈的荒漠,走進親情的綠洲。
【初中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對學校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總結12-31
初中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07-19
【精品】初中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7篇09-05
“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07-26
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總結02-23
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04-01
【精選】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01-11
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方案03-19
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