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街道辦事處扶貧開發工作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街道辦事處扶貧開發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街道辦事處扶貧開發工作總結1
20xx年,街道按照省、市、區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部署和要求,大力實施好脫貧攻堅行動計劃,扎實有效推進全街道扶貧工作,把扶持重點放在因病,因殘,因災,文化水平低,勞動技能低下的貧困戶,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進作風,切實抓好扶貧攻堅的.各項工作。
一、落實工作保障,廣泛宣傳動員
全區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后,XX街道組織召開了管區和有關的負責人會議,深入分析當前扶貧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調整工作領導小組,全明確專職人員負責,全力抓好扶貧工作落實。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回頭看以及區扶貧辦的文件精神進行了學習傳達。同時,通過村民代表會,駐村干部走村串戶,村務公開欄等方式在群眾中進行廣泛宣傳,進一步奠定脫貧攻堅工作的群眾基礎。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建立健全精準扶貧長效機制。完善幫扶、走訪、建檔三項制度。明確158名機關村居干部為幫扶責任人,壓實幫扶責任,入戶發放扶貧明白紙,宣傳扶貧政策,開展貧困戶走訪,街道主要領導和村支部書記遍訪貧困戶,農辦工作人員分組入戶,逐戶摸底核實貧困戶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貧困戶檔案。
二是加大落實扶貧攻堅工作力度。結合“扶貧日”宣傳工作,制作、張貼“扶貧日”宣傳標語5條,設3處宣傳點、發放宣傳材料300份。今年以來,共為79戶貧困戶辦理特惠保險,使其應保盡保。節日期間,街道和村委走訪特困戶,發放慰問物資、補貼,為5戶特困家庭申請了區扶貧補助資金,為25人次辦理醫療保險手工報銷,為3名高職在校學生辦理“雨露計劃”補貼每人每年3000元,并幫助多名在校貧困學生辦理貧困生補助。
三是持續做好扶貧動態管理工作。立足實際,嚴格按照區扶貧辦要求開展工作,召開貧困戶信息采集專題會,對13名村監管員進行信息采集工作培訓,結合入戶走訪,對79戶貧困戶進行入戶信息采集和位置采集,逐戶排查問題,對已死亡、有車、有房、法人注冊等情況的貧困戶進行核實,對排查出的問題建立清單,確保一戶不漏,一戶不假,一戶不錯。在積極開展信息采集調整工作的同時,全面總結近年來的動態調整成果及經驗,持續提升脫貧攻堅成效。
四是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長效進展。截至目前我街道79戶156人已全部脫貧,未有新增貧困戶,其中79戶156人繼續享受扶貧政策。
街道辦事處扶貧開發工作總結2
20xx年以來,xx街道辦事處在區委、區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在區扶貧辦的具體指導下,始終堅持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到實處,使得全年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圓滿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和指標。在扶貧開發工作上,以貧困村為重點,貧困戶為對象,堅持“項目到村、資金到戶”的方針,立足本辦實際,發揮自身優勢,依托項目拉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通過上級扶貧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全辦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奮斗,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一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精心籌備,認真組織,扎實有效開展工作
一是成立了以街道黨工委書記為組長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人大主任為分管領導,下設扶貧辦,配備了1名扶貧專干,添置了一些必要的設備(電腦等),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方案,召開了專門的街道駐村(居)干部和村三職干部、部門負責人會議,對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
二是各村(居)召開了黨員、組長、群眾代表會議,各組組長召開了全體戶主會議,同時利用廣播、宣傳欄、村務公開欄廣泛宣傳相關政策,做到扶貧開發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三是以各工作村為單位,并將此項工作責任落實到各駐村干部,駐村干部和村支部書記為直接責任人,駐村干部要指導村組干部開展工作。
四是強化識別,瞄準對象。扶貧對象的識別嚴格按照“戶主申請、村民小組評議、村委會審查、街道辦審核”的程序進行,每次審核結果都進行了為期7天的公示,扶貧對象識別和登記做到了公開、公平、公正。
五是街道扶貧辦建立了貧困人口紙質和電子兩套檔案,做到村有冊、街道有紙質和電子檔案。
六是扶持政策措施到位。對扶貧對象,主要通過以戶為單位實施扶貧開發項目,主要項目是種植業(柑橘和苗木)和養殖業(養豬、牛、羊、魚)。黨工委、辦事處充分利用xx村的水塘,重點抓以養魚為主的水產業,采取“統一規劃、統一技術、統一開發、明細產權、分戶管理”辦法,幫助扶貧戶脫貧致富。
七是及時開展督查。今年,我辦歷時一個月對全辦的扶貧工作進行了全面督查。采取的形式有召開座談會、入戶調查、查看資料等,主要督查內容有:宣傳發動、會議記錄、對象識別、幫扶措施等。對在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落實。
二、強基固本,抓好細節,確保農民群眾得到更大實惠
實施農村扶貧開發以來,老百姓切實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貧困群眾生活的關心和照顧,切實感受到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反響非常好,效果明顯。農民享受國家補貼,這在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影響和意義都將非常深遠。具體來講有“三多”、“三少”、“三穩”。三多:就是老百姓的收入增多了、為黨和政府叫好的多了、生活穩定安居樂業的多了;三少:就是老百姓的怨聲少了、上訪要求解決困難的少了、游手好閑參加非法宗教活動的少了;三穩:就是群眾情緒穩定了、社會穩定了、國家大局穩定了。
三、工作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是扶助對象多與補助資金少的矛盾。像xx、xx村這樣經濟欠發達的地區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需要扶助的對象自然就多。年初雖然經過多次深入細致的入戶調研、反復測算所確定的扶貧對象,納入了扶貧范疇,但是仍有部分貧困農戶沒有做到應扶盡扶。
二是已被納入與尚未納入的`扶助對象之間的矛盾。兩種農戶之間界定標準很難,掌握政策難度非常大。比如兩個家庭,一家測算人均年純收入為xx元,另一家為xx元,兩家生活水平相差無幾,但前者可以享受國家扶助,后者則不能享受。因此,導致了貧困農民之間相互攀比,易引發新的矛盾。
四、如何更好開展今后工作的幾點思考
鑒于在工作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具體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實施并完善“六化”管理:一是評審程序化。要將扶貧對象的確定,除按統計口徑和標準核算其家庭收入以外,必須嚴格實行村組評審、街道審核的程序,防止“人情”、“關系”的干擾。二是公示規范化。所有對象戶必須按規定的公示標準、要求、內容、時間,統一來執行,確保公開公平公正。三是發放社會化。要繼續完善通過金融機構、金融網點及糧補一卡通等各種社會化形式來規范發放,最大限度地減少漏洞、堵塞截留挪用渠道、消除隱患。四是建檔標準化。在借鑒其它檔案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扶貧檔案一開始就要堅持高標準、高起點、高要求,實行街道、村兩級檔案管理統一模式,即:“一辦一柜”、“一村一盒”、“一戶一檔”,做到清晰、標準、整齊、規范。五是管理動態化。每年對扶助對象進行一次審核,使之有進有出,做到進的合理、出得有據。六是監督多元化。要通過扶貧、民政、審計、紀檢、群眾以及社會輿論等多種形式多種手段進行全方位監督,防止運行中的濫用職權、暗箱操作、截留挪用、弄虛作假等違規違紀行為的發生。
【街道辦事處扶貧開發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街道辦事處工作總結01-08
街道辦事處半年工作總結范文09-22
街道辦事處消防安全工作總結11-22
社區街道辦事處工作總結(精選14篇)10-27
街道辦事處實習報告05-27
街道辦事處年度工作總結05-29
街道辦事處健康教育工作半年工作總結12-08
街道辦事處上半年充分就業工作總結06-05
街道辦事處個人年度工作總結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