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校高效課堂工作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總結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校高效課堂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學校高效課堂工作總結1
一、活動開展情況:
自活動開展以來,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1.制定了活動實施方案,成立了打造高效課堂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指導活動開展。
2.認真學習,加強培訓研究。
我校重點學習了各級文件及活動方案,組織討論,重點圍繞:“什么是高效課堂”“為什么要建立高效課堂”“怎樣建立高效課堂”三個主要問題。通過學習討論,目前我們對前兩個問題都有了一個深刻的、清醒的認識。同時為幫助教師盡快掌握打造高效課堂的一些基本要求,我們在學習上級文件的同時十分注重利用網絡資源,加強這方面的培訓研究,我們先后下載了《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對打造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的等有關資料,集中學習培訓研究,寫學習體會,通過集中培訓,全體同志達成了以下共識:
(1)、高效課堂必須達到“2113”的基本目標,即“兩個減輕,兩個提高,一個目的,三個要求”兩個減輕: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兩個提高: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一個目的:即提高整體教育教學質量。三個要求是:一明快;二融洽;三投入少,產出多。
(2)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我校教師通過學習討論統一了思想:打造高效課堂必須從教師、學生以及師生結合三個方面的實踐做起。教師方面必須達到以下4個要求:
①充分的課前準備;
②活躍的課堂狀態;
③科學的學法指導;
④適當的激勵機制。
學生方面要從3個方面做起:
①課前預習習慣;
②課堂學習習慣;
③課后鞏固習慣;我校在課堂學習習慣方面重點落實了十六字方針“聲聲入耳、字字入目、動手動腦、用心學習”。課后預習我校重點落實堅持先復習后做題。
3.下發打造高效課堂標準,認真研讀結合學習討論形成的.共識,尋找自我達標的最佳結合點。
4.進行自我達標實踐活動。這一活動學校采取人人達標與周公開課結合進行。學校領導在深入聽課的基礎上每周確定1—2人公開展示研討課,在全校公開展示,隨后對照標準研討交流反饋。5.人人填寫“自我達標評價反饋表”。自我達標結束后,學校根據活動方案設計了“個人達標評價反饋表”要求每位同志根據自我達標實踐活動情況如實填寫,內容有“目標達成情況、自我評價得分、是否申請學校驗收、達標反思”等有關內容。
二、階段反思:
1.通過自我達標實踐活動,我校取得了以下成效:
⑴形成了對高效課堂的重要意義再認識和再提高,為打造高效課堂的自覺行為奠定了基礎;
⑵形成了高效課堂的具體標準和基本要求,通過學習實踐,為個人達標指明了方向;
⑶教師基本找到了自我達標的最佳結合點,打造高效課堂不是一日一時之功,更不是一蹴而就之事,結合到每位同志身上需要認真研究尋求不同的結合點,我們學校要求人人行動尋求最佳結合點,不搞“一刀切”這樣便于達到最佳效果。2.存在問題:
⑴個別同志一開始容易形成程式化機械化,課堂缺乏靈活性。
⑵教師普遍缺乏科學的學法指導或者學法指導不到位;
⑶課堂目標定位不準確;
⑷學生的學習習慣是目前制約高效課堂的主要瓶頸。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強教師的課前準備,在備課上進一步下功夫,著重解決目標定位不準確的問題;
2.加強學法研究,重點解決學法指導不到位的問題;
3.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訓練,這是一項需要長期深入研究和堅持的重點工作。
4.繼續深入研究標準,不斷實踐,靈活創新,解決高效課堂模式單一化、機械化的問題,我們的目標是力爭創造出適合自己的一套高效課堂模式。
學校高效課堂工作總結2
打造高效課堂,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讓課堂魅力四射,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充滿魅力,即教師點撥生動活潑,有聲有色,引人人勝。下面筆者談幾點自己粗淺的看法。
1、激發學習興趣,達成學習目標
老師想要建構一個民主、和諧、溫馨的教學情境。首先教師要托近與學生的距離,用迷人的微笑感染學牛,用親切的語言感動學生,用飽滿的情感去感化學生。另外,教師還要理解學生的心情,寬容學生的'小錯誤,耐心指導學生,循循善誘。當學生取得可喜成績時.應為他們歡呼,為他們雀躍。
2、點燃學習火花。撥動學習心弦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一旦對事物產生興趣,那么他就會始終目標專一,學習也就較為持久。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學生只要對事物發生了興趣,學生就會高度傾注學習,從而為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供了最佳的思想基礎。
3、預設課堂。鼓勵自主探究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已經為大多數語文教師接受。“我的地盤我做主”,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活動的時間、空間,教師要為學生“留白”,在學習活動中學生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來展示自己,表現自我。
4、鼓勵手腦并舉。培養發散思維
雖然小學生年齡小,但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筆者鼓勵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勇于探索,充分發表見解。
在實施課程改革的今天,語文教師要根據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根據文本內容,學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很抓雙基訓練,才能打造有效課堂。課堂上,教師想學生所想,走進學生心靈,教師、
學校高效課堂工作總結3
一、健全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1、以“有效教學,提質增效”作為學校教學工作重中之重,提出“有效-實效-高效”的有效教學思路,建立高效的“三三四”管理制度,即三個要求: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三個管理:教學規范管理,教學科學管理,教學創新管理,四個有效:有效備課,有效上課,有效輔導,有效批改。
重視兩個維度:一是時間維度,即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二是過程維度,即如何保證教學各個步驟的成效。抓好備課、上課、作業、個別輔導和評價等基本環節。抓住全員育人導師制、家校溝通、學生學習共同體,實施好課前五分鐘和尋找課堂教學“十大增長點”學校教學亮點。
增長點之一: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使之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如果做好這一點,相信教學水平會大幅度提高。
增長點之三:抓住考后分析環節,進一步發揮考試的作用。考試之后老師們集體教研,研究卷子中發現的問題,落實考后對考試情況的總體分析統計,細化錯誤歸因,總結制定切實有效的考后措施。
增長點之四:進一步提高習題講評課的效果。習題講評課存在著低效課堂,要多思考、多創新。在一題多變、多題歸一、一題多解上下大功夫,對題目要深入分析、挖掘。
增長點之五:充分發揮教研和集體備課功效。教研活動不只局限于淺層次商討層面,要把群體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要集思廣益。
增長點之六:加強教師培養,提高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對個別在教材、大綱、基本功、教學觀念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要多給予幫助,使其盡快獨擋一面。
增長點之七:進一步規范習題選編,提高習題質量。形式上要進一步規范,修改錯題重題,增強習題層次性,各個學科要自編資料,并注意積累。
增長點之八:教學中重視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
增長點之九: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網上現有資源要充分利用,實現資源共享。
增長點之十:進一步發揮聽課、評課應有的作用
2、規范辦學行為,修定《教師教學常規》,實施“一至六”的教學常規管理思路,“一至六”,即緊緊圍繞“一個中心”,切實做好“兩個至少,認真貫徹“三個按時”,全面落實“四精”、“五必”、“六環節”,以落實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個中心”,即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這是辦好一所學校的根本和關鍵所在。
“兩個至少”,即分管學科干部每周至少聽兩個教師的課,每周至少抽查兩個教師的教學常規。
“三個按時”,任課教師上課要按時到位,按時布置作業,下課時按時收作業。這使學生脫離“題海大戰”,擁有了自主發展的空間。
“四精”,即精選、精講、精練、精評。精選,即教師在選擇課堂教學內容、選編“自助餐”和習題上要“精”。精講,即教師在授課時要講重點和難點,教學語言要“精”。精練,即教師給學生提供的習題要“精”。精評,即教師在講評作業和試卷時要“精”。
“五必”,即教師在作業布置和檢查上要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最大限度地發揮以“訓練為主線”的作用。
“六環節”,即教師時刻要抓好備、講、批、輔、考、評六個環節,環環相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明確教師在備課、上課、布置作業、輔導、考核等方面的'要求;修定《教師課堂教學常規檢查細則》,每月查教案、查集體備課、查課堂教學、查作業批改、查課后輔導、查聽課記錄、查公開課(包括實驗課、電教課、匯報課)、查學生的書面和口頭反饋意見、查教書育人的態度、協作精神和組織紀律、查思想和業務素質的提高,以檢查促進教學工作的發展。
3、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將學年任務目標分解量化到各個部門,實行崗位目標責任制。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包班,備課組長包年級學科,級部主任包年級成績,分管學科干部、教研組長包學科,協調配合,高效運轉。加強校家聯系,實行社會監督和學生評教制度,請學生家長做社會監督員,定期進行家長和學生評教,監督教師的教學行為,促進工作開展。
二、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
1、抓有效備課。實施學案導學,要求教師按照“導疑-導學-導思-導練-導創”設計常規教學,按照“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課程教學理念設計學案,抓好學科備課組建設,嚴格按照“個人——集體——個人”的備課程序,做到六備:即備深教材、備透學生、備好教法、備準學法、備活過程、備全自己。將教學的重心下移,變講授、灌輸為自主、合作、探究。
2、抓有效上課。努力實踐“為學而教”的思想,注重精彩導入,注重精講精練,注重學習過程,注重總結反思。
(1)抓好課堂教學的三個教學階段和六個基本步驟
積極實踐三段六步十六字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三個教學階段:自主學習階段;導學達標階段;成果檢驗階段。
六個基本步驟:
①導入新課,出示目標。
②設置提綱,引導自學。
③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④自學反饋,精講點撥。
⑤巧設練習,完成目標。
⑥拓展訓練,提高能力。
六步環節有機融合,形成“六步十六字”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即“情景導入-學導達標-精講精練-總結反思”。
(2)尊重差異,分層教學
貫徹“面向全體,共同提高”的指導思想,分解教學目標,注重因材施教,強化學方法指導。
3、有效輔導。做好課外輔導,及時做好作業批改信息反饋,查漏補缺,深化課堂教學,鞏固教學效果。加強作業教學的管理和研究,提供選擇性作業:分基礎鞏固作業、基本能力作業、提高提升作業、實踐性作業、活動類作業、自主性作業。
三、堅持教學研訓管一體推進,不斷提高教學增長點
1、實施“三四五”“五段式”校本教研模式,增強教研的有效性。其基本程序:集體備課——教師上課(說課)——反思調整——重新上課——總結提煉等五個環節。做好三個研究(研究“教”的有效性、研究“練”的有效性、研究“學”的有效性),四個關注(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智能類型和生活經驗、關注學生的處境和感受。)
2、突出校本教研的實效,科研要同教學結合,把問題當做課題,深入教學一線,開展“草根”研究、小課題研究,“研究“教”的有效性,研究“練”的有效性,研究“學”的有效性”,形成教學、教研、電教、培訓四位一體教研新機制。
3、關注并研究學生,(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智能類型和生活經驗、關注學生的處境和感受。)調整管理的方式,解決對學生管理過死、過硬的問題,實現學生自主式管理轉變,學校、社會、家庭多元協作式管理轉變。
四、立足常規,抓好薄弱學科攻堅,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
立足常規,加大力度扭轉薄弱學科的不利局面,是今年我校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
1、詳細分析有關數據,結合班級和學科的實際情況,確定出薄弱班級、薄弱教師。加強對薄弱班級、薄弱教師課堂的巡視。
2、實行分管干部包學科,教育干部的考核與學科教育掛鉤,加大教學質量考核權重,主要放在薄弱班級、薄弱學科的成績提升上。
3、積極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措施,學習人家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彌補自己的不足,特別是請教研員到學校有針對性地加強視導
學校高效課堂工作總結4
新課程改革要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實施全面、素質教育騰、出時間和空間。教學必得有效,實施有效教學,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我校本著這樣的理念,結合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在20xx年初,我們提出了"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的研究,并制定了相應的課題研究方案,引領教師轉變觀念,積極開展學案導學,探索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主動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新模式,該課題被確定為國家級研究課題,我校還被確立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教育部規劃課題暨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重點資助項目全國實驗學校",增強了我們研究的信心,同年10月份我縣教育局在全縣中小學試點研究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我校積極響應,因為我校已經有了高效課堂課題研究的基礎,在理念和探索之路上先行了一步,我校認真學習研究,依據《通榆縣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方案》、《關于實行導學案的指導意見》及《關于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見》的文件精神,制定了學校具體可行的高效課堂探索研究工作方案,20xx年9月份,我校被縣教育局確立為高效課堂研究試點校,給了我們很大鼓舞和動力,為使新的教學模式在我校更好、更深入的得到落實和發展,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機制,加強領導
為了切實將此項教改實驗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和教研組長為成員的課堂教學改革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和工作指導小組,合理分工,明確職責,要求各成員各盡其職,各負其責。
二、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學校多次召開專門會議,解讀市縣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組織教師認真深入地學習討論相關文件,領會文件的精神,幫助教師更新觀念,積極投身于課堂教學改革。對高效課堂實施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和體會以及遇到的疑惑和難題拿到教研組教研會上進行集體討論,發揮群體優勢,共同尋找解決辦法。
三、實驗先導,引領研究
根據縣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確定了五六年級為高效課堂實驗班級,相應年級的語數教師為實驗教師,作為學校高效課堂實施的帶頭人。要求他們潛心學習,制定切實可行的高效課堂研究計劃,要求他們的課堂必須采取新的模式進行,要求其他教師積極聽課、評課,共同提高,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完善。
四、以有效教研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高效課堂"研究活動。
1.以研討課為導向,促進學習探索。
學校先推出了研討課,通過聽課、評課、研討,大致確定了課堂模式,從思想上讓我校全體教師對構建高效課堂新的教學模式有所認識。 20xx年11月10日,我校舉行了"優化教學策略,探索高效課堂模式"主題研討課活動,三位教師都在課前給學生下發了導學卡,讓學生在課前充分搜集資料,進行自主的課前預習,為新課的學習節省了很多時間,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業務領導又圍繞本次主題,針對這三個學科,結合理論進行了評課,闡述了什么是"學案導學"、"如何優化課堂結構,體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這三節課的教學讓全體教師從理念上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這次活動是成功的,及時的,是一次引領、導向的活動。
2.推出示范課,加強引領研究。
為了深入落實我校《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方案》和國家級實驗子課題《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的研究》,更好的發揮業務領導、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20xx年6月9日,我校又開展了"學案導學,構建自主探究的有效教學模式"主題教研活動,這次活動邀請了進修學校郭洪策主任、王淑平、張國棟教師的蒞臨指導,這次活動,業務領導及兩位教師將自己學案導學的有效教學模式展現給了大家,并總結反思了自己在實施學案導學中的成功經驗、困惑及不足。評課教師能夠坦誠相對,各抒己見,不僅在研討中碰撞出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這次教研活動給每一位教師提供實實在在的平臺,解決一些共性問題,分享一些教育策略。體會自己與他人教學行為背后的教育理念,通過分析與對比,處理環節的異同,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形象化。潛移默化地提高教師素質。
3.形成"五步導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深化進行研究。
經過近一年的探索研究,我校探索出了適合自己學校教學實際的"五步導學"教學模式,即:目標導學、自主學習、問題探究、反饋提升、達標應用。20xx年11月15日,我校組織開展了"五步導學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主題教研活動,把構建高效課堂活動真正落到實處。這次活動邀請到了進修學校劉俊峰副校長、小教部郭洪策主任、王淑平、張國棟老師的蒞臨指導,他們對三節課做了精彩的點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有效教學模式的形成,為學生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4.階段成果匯報展示,推廣應用。
經過近兩年的教學實踐摸索,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初見成效,老師們對"五步導學"教學模式的認識由淺入深,大多數教師將"五步導學"模式作為實施高效課堂的理念、思想,根據課堂需要靈活調整,不再拘泥于模式中的各環節,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導學案內容,調整課堂教學,使"五步導學"模式更具實用性。20xx年5月23日,我校組織開展了高效課堂教學研究階段成果匯報會活動,三節課教師都采用了"五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通過"預習、探究、展示、點撥、測評等環節進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使課改理念得到了進一步升華,業務校長結合課堂教學也詳細闡述了教師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教師角色定位轉變是高效課堂的關鍵,這次活動,推進了"五步導學"教學模式在我校的實施和運用。
5、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提升。
"十二五"以來,我先后校確定了《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小學生本課堂教學探索與實踐的研究》、《小學生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培養的研究》三個省級課題組,下設子課題研究,共35項;《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等市級科研課題3項;《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等縣級課題結題19項;這些課題均已結題。在省級及省級以上公開發表的論文24篇,省市縣級論文評比獲獎26篇,競賽課、優質課評比獲獎35人次,課件課例評比獲獎127項。正是一線教師的潛心研究,探索出了許多實效性的教育教學策略,積極促進了學校自己特色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形成,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益。
五、開展高效課堂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
1.絕大多數教師的觀念得到轉變。通過長時間大量的學習、討論、教研,絕大多數教師的課堂觀、學生觀、質量觀、效率觀得以更新和轉變。在新的觀念的指導下,新的課堂模式的實施由被動變為主動,由自發變為自覺;
2.涌現出了一大批課改積極分子,在實施過程中,我校涌現了查海燕、范桂雪等一大批課改積極分子。他們認真學習,積極探索,勇于實踐,敢于創新。課堂上,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積極展示,大膽質疑,認真反思,充分交流;體現了課堂上的主導地位,課堂時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的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課堂顯得和諧高效。他們的課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3.教師的'備課方式發生了轉變。大部分教師的備課由原來的為上課而備課轉變成為學生學習而備課,教案中部分課時體現導學案。新的導學案就是上課的路線圖,就是學生學習的指南;
4.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轉變。在新的課堂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由原來的被動接受式轉變為主動探究式,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學習目標明確,方法明確,時間明確,檢測題目和方式明確,真正實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由于課堂時間的充分利用,課堂效率和學習效果明顯提高。
六、探索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
不足之處:
1.在課堂教學改革中,部分教師的思想意識還有待轉變;
2.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待培養。
存在的困惑:小學低年段,年齡小,自主性差,如何探索這一學段行之有效的高效教學模式?
努力方向:
1.校本教研要圍繞高效課堂開展;
2.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勵中老年教師積極參與到課堂改革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還需繼續努力,發揚優點,正視不足,克服困難,迎難而上,努力把教學教研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實。相信有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有全體教師的協力配合,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學校高效課堂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高效課堂實施工作總結01-23
小學英語高效課堂工作總結03-24
高效課堂教學工作總結01-11
課堂工作總結10-14
優質高效楊梅基地建設工作總結01-16
社會課堂工作總結02-03
課堂改進工作總結05-10
教師課堂工作總結05-07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05-21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