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教師幼小銜接培訓工作總結范文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guī)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總結怎么寫才是正確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師幼小銜接培訓工作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師幼小銜接培訓工作總結范文1
今天學習了袁冰楠老師帶來的《讓音樂成就快樂兒童——關于幼兒園音樂集體教學活動的幾點思考》,受益匪淺。
講座開始,袁老師請大家看了一段礦泉水售賣機的視頻,神奇的是,只要演奏好聽的音樂,就會自動出來一瓶礦泉水,好聽的音樂引來了眾人的圍觀,大家都在美妙的音樂中陶醉著。正如法國作家雨果說過:人類的智慧掌握著三把鑰匙,一把開啟數(shù)字、一把開啟字母、一把開啟音符。可見音樂是我們最密切的藝術形式。
袁老師先帶我們查找了當下幼兒園音樂集體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研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藝術領域的目標,以目標為起點,進行后續(xù)的活動開始。“目標是起點,也是歸宿”,我們還要先審視蘊含的音樂技能和審美含義,考慮如何讓這些審美含義的音樂知識技能對本班幼兒產(chǎn)生有實際意義的。其次,要重視幼兒的學習技能、策略,發(fā)展學習品質(zhì),發(fā)展幼兒的情感和積極地個性以及社會性品質(zhì)。
歌唱活動的組織,讓我產(chǎn)生了共鳴。首先是范唱部分,我們第一次要盡量“清唱”,音量適當放低,既能培養(yǎng)幼兒專注傾聽的好習慣,也能避免幼兒歌唱時喊叫。2—3遍后,再加入右手單旋律的.伴奏,使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歌詞的理解和記憶,也是難點,平時的活動中,我們更多的是老師準備教具和圖譜,幼兒看圖譜理解歌詞,學唱歌曲。今天,袁老師舉了一個大班歌唱活動《小鳥小鳥》的例子,讓我豁然開朗,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也可以自己設計譜圖,不但有利于理解歌詞,更能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練習歌曲的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加入“反思評價”,把評價的主動權交還給幼兒,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學習管理能力。
最后感謝家長學校365的培訓平臺,能夠讓我們在疫情期間也能跟隨專家老師的腳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教研的水平,讓學習和進步成就更優(yōu)秀的我們。
幼兒園教師幼小銜接培訓工作總結范文2
幼小銜接是兒童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期,幫助幼兒完成一系列的轉變,是幼兒在升小學的重中之重。確立新的目標,走向下一個新的天地。如何更好地做到“貼心”,是我們要考慮的主要問題。
通過講座我們認識到雙向銜接的重要性,我們應該正確引導孩子走進小學,學會整理,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是漸進的,階段性特征交叉并存,雙向銜接為兒童心靈成長拓寬了空間,延長了時間。講座中,黃曉晴老師說的很全面,告訴了我們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如《指導意見》的新要求;銜接中的幼兒的心理體驗;入學準備的“貼心”策略等方面都作出了科學合理的詮釋。
那么我想從心理方面,也是現(xiàn)代社會比較重視和常見的問題上進行一下剖析。
幼兒入小學心理特點會經(jīng)過興奮期、壓力期、適應期等,作為幼兒園的老師能夠做到的就是,提前為幼兒做好心理疏導,減少幼兒及家長的焦慮,同時指導家長同理共情幼兒,根據(jù)不同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理建設能力,合理支招緩解壓力,這部分體現(xiàn)了家園共育的重要性。引導幼兒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緒,幫助他們完成自我身份的重構。如何緩解對于陌生的同學、老師、環(huán)境等造成的隱性的心理壓力,要指導家長學會觀察幼兒的一些細微的變化,并及時與老師取得聯(lián)系,共同觀察并指正和引導。
心理準備尤為重要,在心理上,我們要提早做一些心理建設。如身份的轉變,人員的轉變,環(huán)境的轉變,時間的'轉變,習慣的轉變等。總體來說除了身份、人員、環(huán)境等,最主要的是一日生活作息及規(guī)律的轉變;都要提前通過各種渠道,如混齡交往,參觀小學,教師和家長的提前告知和預設,所有我們能想到的都要給孩子們做好心理體驗及預設。
幼小銜接是一場硬仗,是孩子調(diào)整心態(tài)、雙向奔赴的黃金期;我們要把握好這個過程,幼兒園、小學、家長及老師都是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及黃金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只有調(diào)整好了,才會是雙向奔赴的一場美好之約,而這美好的約會,會為孩子們造就美好的未來!
幼兒園教師幼小銜接培訓工作總結范文3
讓孩子們順利的進入小學,李娟老師以幽默的語言、淺顯易懂的方式,向我們闡述了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的方式,讓我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使我對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和方法。
李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幼兒園與小學的區(qū)別,幼兒園和小學相比有六個斷層:人際關系的斷層、學習方式的斷層、行為規(guī)范的斷層、社會結構的斷層、期望水平的斷層、學習冠軍的斷層。因此關于入小學的準備,并不是準備書包,鉛筆,作業(yè)本,首先,你需要了解孩子的能力和水平,這對孩子形成正確的認知有很好的幫助。同時要重視孩子自己的感受,避免包辦和灌輸。在孩子有了很好的精神準備的同時,還需要配備圖書、字典等相應的物質(zhì)材料,做到雙管齊下。關于正確的任務意識,也是需要開始培養(yǎng)的。
通過李老師的講解,我體會到了,幼小銜接工作并不只是開始干大班下學期,它應該是貫穿于整個幼兒園生活,這些好習慣應該是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我們,幫助孩子養(yǎng)成的。我忽然發(fā)現(xiàn)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充分準備的前提,可以做到有效銜接;養(yǎng)成了好習慣,可以使幼小更加順利;能力提高了,孩子可以更加的自信;性格穩(wěn)定的.孩子,會更加的開心。前面工作的完成是后面一項工作的前提。
獨立思考、提出質(zhì)疑、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感知周圍人事的態(tài)度等等,這些都是孩子成為社會人的表現(xiàn)。這個時候的孩子,附屬內(nèi)驅力仍然占據(jù)著主導地位,他會為了得到老師和爸爸媽媽的贊揚,而去努力做成功一件事情。在這個階段,我們更需要發(fā)揮皮格馬利翁效應,對孩子有所期待,這樣他才回朝著我們的期待前行。能力提升之后,我發(fā)現(xiàn)”積極”兩個字出現(xiàn)的頻率開始多了,積極的人就像太陽,到哪里都在傳播著正能量。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用科學的、符合幼兒學習特點的方式全面的做好幼小銜接。不僅幫助幼兒做好入學準備,還要幫助幼兒做好終身學習的準備。
幼兒園教師幼小銜接培訓工作總結范文4
今天聽了袁冰楠老師為我們帶來的《讓音樂成就快樂兒童。深切感受到音樂是提高人的情趣、改變生活態(tài)度的一種方式,具有影響人格形成的價值。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不是為了音樂表演,也不是以嫻熟的技巧、完美的演唱、演奏結果為目的,而是聚焦對幼兒的人格、趣味、情感、美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在講座中,袁教授運用生動形象的肢體語言與豐富的表情,結合具體課例,為我們深入探索了幼兒園歌唱活動的設計與組織策略,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歌唱教學活動的具體流程,感受游戲化活動帶來的樂趣。對于3—6歲兒童來說,如何讓幼兒在感知音樂最寶貴的階段獲得音樂學習的基礎,是我們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藝術領域中提出: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幼兒的一日生活是一個有機整體,在一日生活中進行音樂教育,能夠加強幼兒音樂學習的感性基礎和幼兒接觸音樂的體驗機會。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樂感和審美能力,而且能夠幫助幼兒在快樂與美感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幼兒的各方面技能得以提高。
【幼兒園教師幼小銜接培訓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總結04-03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總結03-09
幼小銜接工作總結11-02
【熱】幼小銜接工作總結05-19
【熱門】幼小銜接工作總結05-19
【薦】幼小銜接工作總結05-20
幼小銜接工作總結【熱門】05-20
幼小銜接工作總結【熱】05-07
大班幼小銜接工作總結09-18
【精】幼小銜接工作總結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