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指導跟崗教師工作計劃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計劃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指導跟崗教師工作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指導跟崗教師工作計劃1
在經歷了第一階段的理論培訓后,更加具體更有針對性更有效果的第二階段跟崗培訓開始了。本次跟崗時間為20xx年**月14日-11月2日共20天,本人有幸師從政治學科大師zz。我將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認真向胡老師請教,向其他學員學習,切實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為保證學習質量,實現學有所獲,特制定跟崗學習計劃。
一、在跟崗學習期間,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學習,虛心向胡老師學習教學實踐,多聽、多看、多思、多請教,高標準完成跟崗學習計劃,力爭在科研和教育實踐上提高自己的水平。
二.珍惜與各地到來的11名骨干教師一起學習交流的機會,積極主動參與集體研討。在交流和探討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其他老師的長處,解決現實的教學問題。
三、課外時間加強自主學習,認真閱讀教育類文章和專著,并結合珠海優質課的實際情況,充分吸取教改的前沿信息,努力將前期在華師大學習的先進理念與實際結合,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
四、在導師的指導下,保質保量的'完成以下學習任務:
(1)建立和完善個人博客;
(2)完成課題開題報告,并進行部分課題研究工作;
(3)聽評課10節,上課2節(含1節匯報課);
(4)開發一節優秀課例(文字或光盤);
(5)寫3篇教學反思和2篇讀書筆記;
(6)撰寫《跟崗學習日志》,每天發布于個人博客
(7)做好聽課,評課工作。本次學習會聽深大附中,省骨干教師的課和全國優質課的比賽課。容量會比較大,風格的碰撞會更加明顯,所以,聽評課后要做好整理工作,力爭在每個老師身上學到點東西。
五、具體安排
10月15日上午開班儀式,熟悉跟崗工作方案及制度,明確跟崗學習的目的、意義。下午,學員制定跟崗學習計劃以及專業發展計劃,并發布于個人博客;完成第一天《跟崗學習日志》,并發布于個人教育博客。
10月16日上午工作室主持人報告:個人教育博客建設;下午教育科研課題研究
10月17日設計課題研究方案
10月18日參加深圳教育論壇,上交材料:跟崗學習工作計劃和專業發展計劃,聽評課。
10月19日聽評課小結;4篇《跟崗學習日志》以聽評課的感想為內容;1篇教學反思,并發布于博客。下午參加《雷鋒式幸福》首發式
10月21-25日跟崗教師珠海參加全國中學政治教師優質課競賽。完成聽評課和教學反思,并發布于博客。
10月29-11.1日跟崗教師每人上1-2節研討課,主持人、工作室成員與其他跟崗教師聽評課;跟崗教師分組聽評課至少2—3節,并寫出聽評課的感想;
11月1日,匯報跟崗期間的工作學習體會和主要收獲,對跟崗期間的表現進行考核;完成跟崗學習總結報告,發布于博客;跟班學習結業典禮。
指導跟崗教師工作計劃2
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是指教師在實施以生產實踐為導向的工程教育時應必備的特有素質和能力的總稱[1]。當前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較低是制約高校工程教育深度發展的重要因素。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低,專業實踐經驗匱乏,不能在各教學環節中適時、有效引入工程實踐知識,直接影響學生工程意識和工程能力的培養。所以,增強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是高校深入開展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在短期內提高高校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水平。
一、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現狀
(一)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現狀
新入職的青年教師普遍是具有較高學歷的科研理論人才,高校對其工程實踐經歷及能力沒有具體要求,加之高校普遍缺乏校級層面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規劃,造成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普遍不高。雖然部分教師具有工程背景,但其中大部分教師的工程背景為從事過工程設計或研究,真正具有企業或社會工程實踐經歷的教師比例較低。
(二)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現狀
1、頂層設計不完善,教學管理文件缺位。從學校層面看,缺乏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總體規劃,對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沒有具體要求,特別是對生產實習指導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也無具體要求,這十分不利于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要求各異,考核不嚴格。部分學院根據具體情況,制定了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實施意見等相關管理文件,對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但各學院要求各異,培訓開展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的合理性及培訓開展的具體效果缺乏學校層面的監督和指導。
3、實踐平臺資源不豐富,現有資源利用不充分。由于部分高校青年教師在企業開展實踐及掛職多以走馬觀花的形式進行,對企業的生產和發展未起到促進作用,使得部分企業怠于接納青年教師開展工程實踐,造成青年教師工程實踐平臺資源不豐富。此外,高校現有的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校內工程訓練中心等平臺在提高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方面的利用率還有待挖掘。
4、“傳幫帶”作用未得到發揮。目前,部分高校有旨在提高青年教師理論教學能力和水平的“傳幫帶”機制,但在提高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方面還是空白。應該重視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在如何培養工程實踐意識,如何提高工程實踐能力、工程實踐中的注意事項、工程實踐案例如何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等方面的體會和經驗,發揮傳幫帶作用,提高青年教師在這些方面的能力。
二、高校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培養路徑
青年教師由于具有很好的知識儲備、科研能力以及處世能力,如果能夠彌補其真實的工程訓練以及工程體會的不足,就有可能解決其指導學生實踐環節效果不佳的軟肋[2]。我們必須將青年教師“學校—學校”的培養模式轉變為“學校—企業—學校”的三明治式的成長模式[3],使青年教師始終保持與生產實際不脫節,學生所學教學內容始終保持與行業發展同步,擁有過硬的工程實踐意識和能力。
1、制定《青年教師工程實踐管理辦法(試行)》,并要求各工科學院按照文件精神,根據自身情況制定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實施辦法。切實加強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必須以相關的政策為導向,從思想上逐步強化青年教師對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以切實可行的制度規范教師完成必需的工程實踐訓練[4]。一方面,補充高校校級層面管理規范;另一方面,加強對各工科學院制定相關實施辦法的宏觀指導,特別是對實施辦法中青年教師工程實踐經歷考核方法等內容進行把關,保證頂層設計的完善、嚴密,保證各項實踐、培訓活動的開展有文件可依,有根據可循。
《青年教師工程實踐管理辦法(試行)》可包括培養教師工程實踐能力的目的和意義,工程實踐的具體要求、開展方式、考核方法,工程實踐經歷與職稱評定、業績考評的關系,工程實踐開展階段的工資福利等內容。工科學院的實施辦法應結合相關專業的具體特點,認真設計工程能力培養的切入點和側重點,注重工程能力考核方法的合理性和可執行性,保證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實效。
2、將崗前培訓、定期培訓、專項活動、技能大賽相結合,努力在短期內提升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通過設計多階段、多形式、立體化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框架,保證培養實效。
(1)崗前培訓。由于青年教師多為博士畢業直接到高校參加工作,加之目前應試教育的特點,形成了青年教師由學校到學校的學習工作軌跡,在入職前普遍沒有工程實踐經歷。高校應要求所有沒有工程背景的新引進教師,在正式上崗獨立承擔教學任務前,必須到相關企業學習進修一段時間,或承擔一定的實驗準備工作,具有一定的實踐經歷和能力后方可獨立承擔教學任務。
(2)定期培訓。由于工程實際及其發展趨勢是在不斷變化的,工程實踐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這需要青年教師對實際生產環境、工藝及新技術等保持持續的敏感性。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是一項長線活動,應該定期、持續開展。高校應要求青年教師兩年或三年內必須以某種形式開展一定的工程實踐,保證及時獲取最新的工程信息。
(3)專項活動。可根據需要不定期組織有關活動,調動青年教師開展工程實踐的積極性。如開展“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提升計劃”、“青年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計劃”等。還可結合特定的教學工作要求、行業技術發展等情況,在一定范圍內開展專項活動。如結合“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有關要求,組織相關專業的專業課授課教師在課程講授前,到企業調研、學習,在課程講授中適時、適當地引入工程案例等。
(4)技能大賽。為形成重視并積極開展工程實踐的良好氛圍,高校可分學科、分專業組織工科學院青年教師開展工程能力相關技能大賽,如“信息系統應用開發大賽”“金相技能大賽”“機器人控制系統大賽”等。具體開展形式可參照學生相關技能競賽。同時,還應要求或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學生工程能力競賽的指導和組織工作,注意培養工程意識,提高工程能力。
3、加強工程實踐培訓考核。為杜絕個別教師以“走形式、走過場”的.心態對待工程實踐,高校應加強學校層面對教師工程實踐的考核,具體措施可包括:實踐前,青年教師應提交完善的實踐計劃,包括實踐目的、實踐安排、主要學習內容及開展實踐的相關準備等。學院教學管理部門對此進行備案,校教學管理部門對此進行抽查。實踐中,青年教師應按要求記錄工程實踐日記。學校應不定期檢查各單位教師工程實踐開展情況。實踐后,青年教師須上報實踐總結,由接收單位提出考核和評定意見,學院確定考核結果,記入青年教師個人檔案。此外,相關學院應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更為細致的工程實踐考核辦法,學校對此進行宏觀管理,對實踐計劃、實踐日記、總結報告質量較高和實踐管理工作開展較好的學院,給予一定獎勵。
4、健全工程實踐制度保障,增強培養計劃執行力。為解除青年教師的后顧之憂,高校應積極與實踐單位協調,安排好青年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包括為青年教師爭取崗位補助、人身保險及較好的住宿生活條件等。同時,學校應照常發放青年教師工程實踐鍛煉期間的工資、基礎津貼和其他福利,給予一定的交通補助和生活補助,保證青年教師能夠安心從事企業工作。
5、充分利用現有工程實踐平臺資源,包括學生校外生產實習單位,校內工程實踐平臺等。鑒于目前高校工程實踐平臺資源不豐富,應深入挖掘現有平臺的利用方法,提高其利用率。
(1)校外生產實習。可以利用學生實習機會,組織青年教師到生產實習單位學習。一方面,在實習單位了解生產環境、流程、工藝,掌握理論投入生產實際的銜接點,學習生產實際案例,參與生產技術攻關等,豐富工程實踐經歷,提高工程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了解學生生產實習的過程和內容及實習指導教師的指導內容和注意事項,為日后承擔生產實習指導任務打下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因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的建立是以學校和企業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為前提的,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平臺資源,組織青年教師分期分批到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開展培訓學習,同時,加強與相關企業的橫向科研合作,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
(2)校內工程實踐平臺。部分高校擁有設備完備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等校內工程實踐平臺。這些資源在滿足實驗教學的基礎上,還可以在提高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方面加以利用,作為青年教師在企業開展工程實踐的補充。相關學院和專業可根據這些平臺資源的具體情況制定平臺利用方案。校內工程實踐平臺的利用,各項成本均較企業實踐低,而且,教師可以利用業余時間來開展工程實踐訓練。此外,還應鼓勵教師利用校內平臺開展工程實踐的同時,積極參與相關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工作。
6、發揮經驗豐富教師的“傳幫帶”作用。目前,部分高校有為青年教師安排助課導師的要求,但在工程實踐能力的指導方面還沒有特別安排。為迅速提升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應充分發揮工程實踐經驗豐富教師的“傳幫帶”作用,為青年教師安排實踐能力導師。
實踐能力導師的指導內容可包括實驗教學、畢業設計、生產實踐等教學環節的指導、與工程實際相關科研工作的指導、工程實踐案例介紹、工程意識培養等。青年教師不僅要完成理論教學環節助課任務,還要在實踐能力導師的指導下,完成以上學習內容,以達到提高自身工程素質的目的。
指導跟崗教師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緊密圍繞我校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全力支持年輕教師的成長,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教學經驗和科研方法無私地分享給被帶教教師,幫助他們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完善自己,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特制定本骨干教師帶教工作計劃,助力被帶教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帶教對象:
三、帶教目標
1、通過師徒結對帶教活動提高對方師德素養。
2、通過師徒結對帶教活動提高對方理論水平。
3、通過師徒結對帶教活動提高對方教學水平。
4、通過師徒結對帶教活動提高對方科研能力。
四、帶教原則
堅持按教學、結合研究的原則,突出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和示范性,以培養優秀教師為目標。通過深入研究教學實踐,加強實踐環節指導,重點培養具有科研能力的教師。
五、具體措施
1、精心準備示范課是非常重要的。在備課過程中,要科學設定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流程和活動,注重教學策略的應用。與徒弟及時溝通,交流教學中的問題,幫助他們提高課堂教學能力。這樣可以更好地展示示范課,提高教學效果。
2、作為匯報課的負責人,我將認真準備教學方案和教具,并確保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課后我將及時與師傅溝通,認真傾聽師傅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并積極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我會主動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及時準確的評價,找出問題所在并及時做出改進。我會尋找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技能的方法,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3、在教學過程中,每節課都會面臨不同的挑戰和問題,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克服困難,是每位教師都需要不斷提升的能力。有時候即使知道方法,也需要巧妙運用語言和行動來解決。因此,傳授有效的教學策略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結對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水平,包括說課、評課能力以及課堂設計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教學改革中發揮帶頭作用。在實踐中不斷領悟、總結經驗,培養有效的教育能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4、掌握中學教育、教學研究方法,可以幫助提高帶教對象主持或獨立開展教育教學科研的能力,進而撰寫論文并在地市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
5、作為一名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需要結合理論與實踐,持續努力不懈。然而,作為教育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具備良好的師德素養。面對每個個性各異的學生,他們需要我們的關懷和呵護。我們需要傾心傳授自己多年的教育經驗,做到細心、耐心、關愛、負責。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和學生觀,培養創新精神和教育改革意識,形成先進的教育思想。
6、每學年,受指導者需接受被帶教老師至少4節課以上的指導,并接受相應的評課指導。同時,被帶教老師需要每學年至少聽取受指導者的6節課以上,并做好聽課記錄。通過這種師生互動,受指導者在課堂教學行為上表現出顯著的改變,取得了較快的成長。
【指導跟崗教師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跟崗指導教師工作總結12-06
教師跟崗工作總結09-09
教師跟崗自我鑒定06-24
跟崗教師工作總結06-11
跟崗實習報告07-14
跟崗實習報告08-20
教師跟崗學習自我鑒定06-08
教師跟崗實踐自我鑒定09-16
(精選)教師跟崗學習自我鑒定07-02
教師跟崗學習自我鑒定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