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區衛生服務站院感工作計劃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計劃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區衛生服務站院感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包括醫院、公共衛生服務機構、服務中心、社區衛生及診所等。根據《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xx—20xx年)》、《江蘇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文件,每3-10萬人左右設置一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般每1萬左右居民設置一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
一、城區醫療衛生服務供給現狀
1.基本情況。縣城共有23個社區,其中高新區19個社區,開發區4個社區,總戶數8.1萬戶,總人數24.8萬人。目前,高新區城區內政府辦公立機構有:一所三級乙等綜合醫院、一所三級乙等中醫醫院,精神病和皮膚病專科醫院各一所;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三家;一所中心衛生院、1家區鎮衛生計生所、1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
2.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供給情況。
海安高新區中心衛生院。位于縣城鳳山南路8號,占地面積16000m2,建筑面積20000 m2,為江蘇省示范鄉鎮衛生院,是集醫療、預防、康復、保健、計劃生育及社區公共衛生管理功能于一體的政府辦公立衛生院。
社區衛生服務站。高新區19個社區,現有1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復興站、中大街站、新園站、閘東站、鎮南站、二里站、星海站、海光站、新寧站、曙光站),其中:中大街站、閘東站、鎮南站為政府提供房屋;星海站租用中心街道房屋,新寧站租用海安鎮敬老院房屋,二里站租用私人房屋,海光站與新寧站合署辦公;復興站、新園站、曙光站為海安高新區中心衛生院提供房屋。其中:閘東、鎮南、星海、復興、新園、中大街社區衛生服務站已完成標準化建設并通過縣驗收。
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海安縣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居民醫療保健需求和海安縣城市發展的需要不相適應。
一是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不健全,整體服務能力不強。目前縣城高新區范圍內政府辦鄉鎮衛生院只有海安高新區中心衛生院一家;近年來縣人民醫院、中醫院相繼升為三級醫院,而海安高新區中心衛生院因專業技術人才匱乏、醫療用房不足,儀器設備落后殘舊,導致醫療技術水平相對較低,不能取得群眾的信任。縣城區高新區范圍內社區衛生服務站只有10個,且多數建設水平不高,社區衛生服務整體能力不強。中心街道4個社區,共42047人,只設有一個星海社區衛生服務站;黎明、洋港、旺池、育才4個核心區域無社區衛生服務站;海光社區衛生服務站因房屋危房目前與新寧站合署辦公。導致多個社區內居民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獲得質量與水平受到一定影響。
二是社區衛生服務站房屋及設備設施陳舊。曙光站僅114M2,達不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標準;20xx年海光站被鑒定為危房,至今未能落實房屋問題;中大街站存在嚴重白蟻,需要進行整體防治。10個服務站中大部分站標準化建設在20xx年左右,當時配備的部分設備設施尤其是辦公設備目前已經陳舊,不能滿足日常工作需要。
三、對策建議
順應海安縣撤縣建市的需要,結合我縣縣情,我縣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應按“補齊配強”的總要求,遵循“科學規劃,整合資源,規模適度,滿足需求”的基本原則。
(一)落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責任
縣委縣政府要進一步明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的責任主體和資金來源,要讓責任主體切實擔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的責任。
(二)科學規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
結合實際,制定我縣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規劃,進一步促進我縣醫療衛生資源優化配置,提高服務可及性、資源利用效率。結合海安縣城社區為民服務中心建設,本著方便城區居民的原則,一般每1萬左右居民設置一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人數較少,低于五千的社區可合并設站;小區居民人數較多,達5000人或住戶達20xx戶以上的可單獨設置一個站。
【社區衛生服務站院感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社區衛生服務站個人工作計劃模板03-01
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總結02-21
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總結【精選】07-26
社區衛生服務站轉讓協議05-20
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總結15篇02-22
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總結(15篇)02-22
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總結15篇【推薦】06-12
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總結匯編(15篇)07-26
社區衛生服務站年度工作總結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