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智慧作業(yè)課題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可是到底什么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智慧作業(yè)課題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智慧作業(yè)課題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以我校《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研究》課題研究方案為指導,以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嚴格按照課題實驗方案實施研究,加強對課題研究工作的管理和考核,探索作業(yè)設計的多種有效形式,提高作業(yè)效率,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確保課題實驗工作能夠正常順利地開展,達到預期目標。
二、研究目標
(1)、通過實踐研究,更新教師作業(yè)設計理念,拓展作業(yè)的內容和形式,建立起以學生為本的現代作業(yè)觀,以期形成小學數學作業(yè)設計的有效策略,促使教師從“經驗型”向“教研型”、“科研型”轉化。
(2)、通過實踐研究,探索作業(yè)設計的多種有效形式,提高作業(yè)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3)、初步構建適合小學生有效的作業(yè)操作的模式,形成合理有效評價的方案。
(4)、通過作業(yè)改革,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提高。
三、研究內容
本課題通過當前學生數學作業(yè)現狀的調查及原因分析,通過對作業(yè)內容的優(yōu)化、結構的改善、評價方式的`探索,從而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我們將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1)、作業(yè)形式的優(yōu)化實踐研究:著重從作業(yè)的趣味性和生活化方面進行研究歸類,使學生對作業(yè)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yè)。
(2)、作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實踐研究: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以探索如何有層次性地設計作業(yè)為前提,是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3)、作業(yè)內容的優(yōu)化實踐研究:傳統(tǒng)作業(yè)內容多為鞏固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而設計的書面作業(yè),如果能在不同的學習內容之后設計一些實踐性強的作業(yè)、或者能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開放的作業(yè),一定對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4)、作業(yè)評價方式的優(yōu)化實踐研究:傳統(tǒng)的作業(yè)評價中客觀性、公正性有余而人文性不足,而且只注重對作業(yè)結果的評價,忽視甚至忽略對學生完成作業(yè)的過程性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性、甚至于學生的心理健康都會有不良影響。所以本研究將著力于探索如何高效地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合理評價,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實施步驟
1、課題啟動階段(—)
(1)、文獻資料研究。
(2)、選擇確定課題、成立課題組。
(3)、調查目前學校學生數學作業(yè)的現狀以及師生們對作業(yè)的態(tài)度、看法。
(4)、設計課題實施方案,向市進修學校申請立項。
2、課題實施階段(—)
(1)、專題講座,以理論引領實踐。
(2)、制定階段性實施方案并交流研討。
(3)、根據研究專題撰寫論文。
(4)、分階段召開課題研討會。
3、匯總階段(—)
(1)、全面總結研究工作,整理材料。
(2)、整理匯編實驗成果,撰寫結題報告。
(3)、內部論證、同行評議、專家鑒定。
五、措施保證
1、認真系統(tǒng)地學習有關的理論。重點學習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采用集中學習(每月一次)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每學年每人上交理論學習筆記一本。
2、課題組加強課題研究指導工作,著重對課題研究方法、過程與步驟的加強指導。
3、每學期初課題組組長制訂課題實施計劃,召開課題組會議,明確要求。
4、課題研究與課程改革同步進行,課題研究與平時教學、教研活動緊密結合,教研組在制訂工作計劃時,將本課題作為平時教學、教研工作的重點。組織“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系列沙龍活動。(每學期每位課題組成員展示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案例四篇。)
5、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結合教研活動,要求對相關課例中作業(yè)設計進行研討、剖析、總結、反思,形成專題總結,以利于下一階段工作的展開。
6、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求每位課題組成員撰寫一篇課題研究論文,積極投稿。
智慧作業(yè)課題工作計劃2
本學期我們繼續(xù)根據我校的課題研究方案,在上學期現場會成果的基礎上,本著“重研究,重過程,重結果”的思路,扎扎實實地開展校本課題“學生綜合素質潛能開發(fā)”課題研究工作。
開學初,學校要召開專題科研課題研究工作會議,對此課題本學期實驗預設進行專題討論,確定本學期課題研究計劃,本學期繼續(xù)要在上學期研究的基礎上,積累經驗,使實驗形成成果。
一、調整方案,夯實研究
本學期繼續(xù)在課題方案和形成六個子課題方案的基礎上,調整完善課題方案。
二、確定研究計劃,實驗教師每周進行實驗,每月一個教學設計,形成研究的思路。
三、形成三年級(上)“學生綜合素質潛能開發(fā)”子課題“積累教學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數學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研究”、“線描教學促進學生美術素養(yǎng)提高”三個子課題的教材。
四、本學期研究要解決以下主要問題:
子課題一積累教學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1、解決積累內容增多,學生學習量增大,記憶不牢;
2、解決有些學生對古詩的含義不理解,影響記憶的問題。
子課題二數學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
1、解決學生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在課后復習鞏固不夠的問題;
2、解決一部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還需提高的問題;
3、解決有的學生跟不上教學內容的問題。
子課題三線描教學促進學生美術素養(yǎng)提高
1、解決動物形象的練習;
2、解決學生涂色時,涂色不太均勻,色彩變化不好的問題;
3、解決控制畫面構圖的問題。
子課題四器樂教學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提高的研究
1、解決學生吹奏是對音準控制不理想的問題;
2、解決吹奏時氣息的`調整和控制不到位的問題;
3、解決試奏能力有待更大提高的問題。
子課題五形體訓練與體育教學整合研究
解決部分學生在韻律操中動作不標準,使動作缺乏一定的美感的問題。
子課題六外教教學促進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提高的研究
1、解決個別學生對外語領悟能力較弱,記憶效率不高的問題;
2、解決個別學生學習困難較大的問題。
智慧作業(yè)課題工作計劃3
一、研究的內容與目標
本人在本學期的研究內容和目標主要有:
一是參加各種培訓、學習、研究活動,通過資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自身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及創(chuàng)造性運用農遠工程資源的能力,二是深化“模式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將農遠工程資源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機整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收集并處理信息的能力等,努力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并依托農遠工程資源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三是進一步完善與之相適應的課堂評估、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學校評估等評估機制,促進教師素質、學生能力等提高。
二、研究的途徑與措施
1、加強學習,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注重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培訓教師,也提高自己。以課題研究與校本教研的緊密結合為突破口,邀請專家到校講學,并有計劃地外派教師學習,堅持專家引領和骨干引領,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自己和本校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yè)能力。注重理論學習,促使課題研究與課改密切結合,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
(1)參與、組織人員學習信息技術和遠程教育等理論,學習并掌握遠程教育的有關基礎知識和技能要求,為資源運用提供有力的前提保障。
(2)參與、組織教師學習素質教育理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課程改革文件,端正教育思想,牢固樹立“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本”的教育思想;牢固確立“以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學校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本的工作思想,切實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3)參與、組織參研人員學習教育科研理論,增強教育教學研究者的意識,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提高參研人員的研究能力。
2、充分發(fā)揮子課題成員的作用。努力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帶動本組教師深入開展研究工作。
3、注重研究成果的推廣和運用。將課題的研究成果有機地整合于教學中,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并把好的方法和優(yōu)質的資源向西徐、分部推廣。
4、課題研究與校本教研、送教下村等活動緊密結合。深化課題研究的內涵,豐富其形式,以點帶面,不斷提高教師的素質。上學期我校利用課題研究為依托,連續(xù)兩周安排10位教師到西徐小學開展農遠實驗課,和實驗成果推廣課,本學期,我校將繼續(xù)開展此項活動,并爭取向分部推廣。
5、堅持開展廣泛的交流與合作,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認真組織階段研究工作及成果匯報會,本期開展一次優(yōu)秀研究成果(包括經驗總結、課例、個案、論文、調查報告或研究報告等)的評選活動,為廣大參研教師提供展示與交流的平臺。
6、注重調查研究,堅持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運用,在運用中提高。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善于調研,及時分析研究對象,并結合班情實際,以研促教,為我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務。
九月份:
(1)研討交流有關課題方面的問題。
(2)制定、修改、并學習課題組子課題計劃。
(3)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十月份:
(1)參與課題組聽課、評課活動。
(2)迎接“四縣市”課題互評和交流活動。
【智慧作業(yè)課題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課題工作計劃06-26
課題工作計劃01-22
課題工作計劃15篇03-03
課題工作計劃(15篇)03-07
研究課題與工作計劃06-14
課題工作計劃精選15篇04-02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05-27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03-29
研究課題工作計劃11-24
課題組工作計劃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