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訪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家訪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家訪工作計劃1
一、家訪的重要性
家訪是由幼兒老師發起的,到幼兒家里與幼兒家長面對面交流幼兒的表現、進步和問題,家長的疑惑和期待,教師的困難和理念等,并且尋求和傾聽家長的意見、建議,以達成某種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的一種家園溝通的方式。
家訪作為家園聯系的重要紐帶,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幼兒教師而言,通過家訪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兒的家庭情況、個性特征、興趣愛好等,更好地對幼兒實施教育,還可以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促進自身專業發展。對于家長而言,家訪可以使其了解幼兒在園的表現、進步情況,以及班級、幼兒園的情況,以便使其更好地了解和配合幼兒園的教育。相比于家長,幼兒教師更具專業性。通過教師家訪,家長可以就幼兒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咨詢教師,提高育兒的科學性。對于幼兒而言,這是最根本的。家訪,核心是幼兒,歸根到底是為了幼兒的發展。教師家訪,有助于將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聯系起來,形成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不難看出,幼兒教師家訪有著其重大的現實性意義。這一點和科爾曼的社會資本理論以及布朗芬布倫納的人類發展生態學的理論所強調的是有著某種一致之處的,社會資本理論強調“學校和家長的相互關系對孩子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人類發展生態學也認為某一環境對于發展的潛力將隨兩個環境之間存在的支持性聯系的增多而提高,當兩個環境間的聯系微弱或互相抵觸時,對于發展則不利。因此,在家園互動中,應把家訪提上議事議程,作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家訪存在的問題
家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訪談發現,現今的家訪工作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問題,導致家訪效果低下,這些問題分別是:
(一)家訪工作缺失,不到位
在被訪談的47名幼兒園主班老師中,只有11名幼兒老師去年一年開展過家訪工作,其他老師基本都是通過電話等通訊工具與家長進行信息交流,即只有23.4%的幼兒教師開展過家訪工作。這和王伶俐在其碩士論文論述的教師家訪存在的幾點問題中發現只有22.2%的班主任開展過家訪工作的結果基本一致。[3]這反映了當前幼兒園沒有對家訪工作做整體的硬性要求,更沒有規章制度的保障,導致家訪工作隨意性較大,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全憑幼兒教師個人決定。
(二)家訪缺乏計劃性
訪談中,當對11名過去一年有開展過家訪工作的幼兒老師問及是否會制訂家訪計劃,包括訪談時間表的制訂、每次訪談的重心的制訂等時,有5名教師回答在訪談前制訂過訪談提綱,只有1名教師制訂了家訪計劃。這表明,教師家訪工作缺乏計劃性,有時純屬心血來潮,較為隨意,并沒有提上教師工作的議事日程,更沒有成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內容。究其緣由,一方面缺乏監督機制,家訪工作的開展純屬幼兒教師為了更好地工作自愿附加的,做不做或做好與做不好幼兒園不加干涉。另一方面,家訪工作對幼兒教師能力的提升雖然非常重要,但同時家訪工作復雜難做,加之幼兒教師工作繁瑣龐雜,剩余家訪時間不足,故而使家訪成了簡單隨意的走訪。
(三)家訪的內容單一
訪談發現,幼兒教師家訪內容非常單一。當幼兒教師被問及家訪內容有哪些時,幼兒教師主要是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園的學習情況、日常表現情況,如上課鬧不鬧、睡覺乖不乖等,以及交流一下幼兒在家表現情況,對于家長關心、疑惑的如何科學地育兒、幼兒的情緒情感、心理需要、社會性等方面交流相對甚少。
(四)家訪效果不佳,不理想
家訪從根本上來看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但對教師而言,家訪效果更多的表現為和幼兒家長建立親密的關系,尋求幼兒家長對其工作的支持。被訪談的教師中,有71%的`幼兒教師認為家訪效果一般,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的家訪計劃不充分導致家訪效果不佳,同時家訪效果不好又會影響教師的下一次家訪時的信心和勇氣,這就導致許多幼兒教師不愿再進行家訪。眾所周知,幼兒教師日常工作較為繁重,時間較為緊張,這也進一步使家訪陷入了費時又無意義的惡性循環。
(五)談話方式缺乏“藝術性”
家訪工作非常細致巧妙,除了需要準備詳細的計劃外,還需要講求談話技巧,因為談話技巧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家訪效果。大多數幼兒教師在家訪時由于談話方式缺乏藝術性,技巧性不夠,使家訪工作沒能按預想的節奏順利進行,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例如,幼兒教師相對幼兒家長是專業的幼兒教育者,很可能會對自身定位不當,以教育專家、權威者自居,談話成了訓話,說的多聽的少,造成談話氣氛嚴肅;有些教師全然不顧家長感受,家訪變成了“告狀”,一開場就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引起家長的反感;還有些幼兒教師甚至直接批評、指責家長,將幼兒的問題直接歸因于家庭,與家長產生對立情緒等等。
三、家訪工作的對策
家訪是幼兒園的一項重要工作,家訪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響到幼兒教師與家庭、幼兒的關系,直接影響到家園共育的方向,直接影響到幼兒教育的質量。家訪不僅是科學,更是一種藝術。家訪中,應該尋求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提高家訪的實際效果,促使家訪成為教學成果提高的重要手段。
(一)幼兒園應將家訪工作列入教學計劃,使其常態化、制度化
幼兒園家訪工作的重要性、家訪現狀都說明,幼兒園應盡快切實將家訪工作列入幼兒園教學計劃,使其成為幼兒教師一項重要的工作和責任,進而使家訪工作常態化、制度化,使家訪工作發揮出真正價值。幼兒園還應建立嚴格的監督機制,使教師家訪工作堅持落實到實踐中去。只有這樣,家訪才能成為教師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
(二)家訪準備要充分,明確家訪目的,擬定家訪計劃
家訪能不能達到預定效果,能不能使家、園教育相互支持的關鍵在于幼兒教師是否把家訪當作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來看待,在于幼兒教師的訪前準備是否充分。唯有幼兒教師真正從內心把家訪工作重視起來,將其作為自己工作的的一個重要部分,幼兒教師才會努力做好家訪的準備,而不是哪天心血來潮時,或是當幼兒出現問題時才去突然家訪。幼兒教師在家訪前,首先要對被家訪幼兒的情況、幼兒的家庭背景、幼兒的家長信息有一個全面而細致的了解。因為不同文化背景、家庭經濟水平、地域、職業等層次的家長對幼兒教育關心的重點可能都不一樣,甚至每個家長也不同;其次要明確此次家訪要達到的目的;再次要仔細思考籌劃要交談的問題,怎樣去贏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等;最后制訂好詳盡可行的家訪計劃。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家訪的效果。
(三)樹立家訪雙主體觀,注意談話內容和技巧
幼兒教師首先要從觀念層面意識到家長也是家訪的主體,而不是家訪的客體,更不是發牢騷和批評的對象。幼兒教師應尊重家長,并且學會聆聽,仔細探尋家長意見中的合理成分,并在訪談中進行記錄,亦或是在征求家長的同意后進行錄音。其次,幼兒教師還要認識到家訪的目的不是去批評家長和幼兒的,而是通過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達成一致的意見,更好地育兒。最后,幼兒教師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態度;要有禮貌,有耐心;要以理服人,循循善誘,而不是以權威壓制;要認真傾聽家長的困惑和疑問,親切地交換意見。總之,幼兒園教師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進行家訪時,幼兒教師態度要誠懇,尊重家長、關懷幼兒,更要針對不同特點的家長注意談話技巧和談話內容。
(四)及時總結反饋,制訂教育計劃
教師在家訪時應做好記錄,離開幼兒家庭后并不意味著家訪的結束,如果就此結束,那家訪也只是一種形式,走過場而已,也只是浪費了幼兒教師和家長的時間,很難得到實際的效果。成功的家訪,既要從家訪中發現問題,還要拿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訪談時,談話問題一般都是零散瑣碎的,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回去后需要將在家訪中發現的問題,以及獲得的事實和材料進行整理,并仔細分析和總結,從而以此為據制訂出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和計劃,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時,幼兒教師也要將訪談中發現的問題,以及下一步的計劃等反饋給家長,并征求家長的意見并獲得支持。
(五)善于反思,提升家訪經驗
拿破侖說過:“不會從失敗中尋找教訓的人,他們的成功之路是遙遠的。”幼兒教師若要迅速提升自身家訪經驗,以期提高自身教師素養,就要善于反思,就要將自己作為反思的對象。每次家訪后做日志記錄,定期撰寫反思日記,反思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做得好的繼續保持,做得不好的要仔細思考,及時改進。每一次家訪可能遇到的情況都不同,因此幼兒教師不能放過任何一次家訪經驗,認真回顧,不斷反思,不斷提升自己。
總之,幼兒教師要用力、用心、用愛去做好家訪工作,不斷總結、增強自身家訪工作經驗,將家庭、社區看作幼兒園教育的重要伙伴,同時使家長、社區人員認識到他們對孩子有著共同的興趣和責任,讓他們在幼兒教育和發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為兒童在園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
幼兒園家訪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它賦予了家長工作全新的內涵家園共育。家園共育則強調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幼兒園既要幫助家長提高科學育兒水平,同時也要求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與管理,成為幼兒園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資源。
這一學年,我園家長工作的指導思想是:繼續認真貫徹執行《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家長工作精神,以我園的《園務計劃》為指導,以新觀念、新視角、新舉措實現家園共育,提高家教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二、工作目標
倡導家園合作實現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素質的提高,強調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家園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達成共識,實現家園同步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
三、工作措施
1、加強教師自身的教育素養,提高家長工作的藝術性
(1)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學習,使合作意識深入人心。進一步確立為孩子服務、為家長服務的新觀念,在家園交流中,把握好教師與家長互為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關系。
(2)組織家長工作經驗交流或家長工作案例研討會,通過交流、研討、共同分享家長工作的好經驗、好方法,感受做好家長工作的樂趣和成效,促進每位保教人員不斷提高家長工作的水平。
2、加強幼兒園與家庭的`溝通,以靈活多樣的方式,使溝通既根據實際需要有重點突出,從而共商教育策略,協同進行教育。
(1)舉辦多形式有針對性的家教講座。
(2)做好家訪工作。入園前對每個新生進行家訪,入園后進行不定期家訪。
(3)組織并改進家長開放日活動,把家長開放日作為家園共育好時機,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調動家長把所觀、所思、所想反饋出來,互相交流,共同研究家園如何進行教育。使開放活動更深入,更有價值。
(4)充分發揮家委會在家園溝通中的作用,通過家委會幫全體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計劃與要求,溝通、協調家園關系。
(5)通過電話、班級QQ以及接送孩子時的交談等,與家長間架起情感的橋梁,取得家園溝通與合作。
3、注重家長的參與,使幼兒教育更添色彩,為幼兒園工作注入一份堅實的力量,增強教育合力。
(1)發揮家委會的作用,使家委會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在幼兒園管理、教育、家長工作、后勤等方面的目標、措施等各項工作獻計獻策。
(2)發放家長調查表,請家長對幼兒園各項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3)開展內容豐富的親子活動,使家長與幼兒同樂,使家園關系更為密切。
4、注重幼兒園與家庭的互動,形成暢通的家園雙通道。
(1)利用家教園地向家長介紹幼兒衛生保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宣傳家庭教育的經驗與信息;報道幼兒園活動動態及成果;而且可組織家長開展一些專題討論,從而增進家長與教師的有效互動。
(2)豐富《家長園地》的形式、內容,一方面向家長宣傳科學育而知識,另一方面注重與家長互動,增強針對性和時效性。
(3)把家長會改為參與對話式的家園交流會,家長、老師互拋育兒問題和經驗,闡發自己的意見,相互碰撞,共討科學育兒的實施策略。
(4)開展書香校園閱讀活動,營造家園濃厚的文化氛圍。
(5)進一步發揮家園聯系冊的功能,使家園聯系冊成為家園互相交流信息的一種有效渠道。
四、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家訪,接待新生及家長來園熟悉環境
2、制訂家長工作計劃
3、召開期初家長會
4、簽訂家長安全責任書
十月份:
1、舉行小班年段自理能力比賽。
2、建立幼兒園各班qq群,使家園溝通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十一月份:
1、家園讀書活動
2、家長開放日活動
十二月份——元月份:
1、迎新家園同樂親子活動。
2、幼兒寒假生活指導告家長書。
3、撰寫家長工作總結。
【幼兒園家訪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幼兒園家訪工作計劃03-22
幼兒園家訪工作計劃匯集10-15
幼兒園家訪工作計劃15篇03-22
幼兒園家訪工作計劃(15篇)03-23
家訪工作計劃03-05
幼兒園教師家訪工作計劃03-30
幼兒園家訪工作計劃集合15篇04-04
中班家訪工作計劃03-30
學校家訪工作計劃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