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實用的小學工作計劃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工作計劃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工作計劃 篇1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31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6人。絕大部分學生家蒲塘、魯村等行政村,有水部分學生家離學校較遠。根據上學年成績檢測情況分析,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仍有部分學生成績不夠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管教,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本學期重點工作除了繼續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以外,還要加強對學困生的個別輔導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力爭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測量、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四邊形、有余數的除法、時分秒、多位數成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1.計算教學內容的編排體現改革的理念,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2.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3.結合現實問題教學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加深學生對統計作用的認識,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4.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三、教學目標和要求
1.會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乘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初步知道分數是平均分的含義,會讀、寫分數,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些分數的加減法。
4.認識時、分、秒三個時間名詞,能夠很準確的說出三者之間的進制關系及三者之間的大小關系。
5.認識周長的含義,會計算四邊形的周長,提醒學生注意漏寫周長的單位名稱。
6.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每小時是多少分鐘、每分鐘是多少秒組成的;并學會準確認識時間。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發生是一定的、可能的還是不可能的,進一步體會可能性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按時、按質完成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四邊形、有余數的除法、時分秒、多位數成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從本冊開始引入分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分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分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并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分數及分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五、學困生輔導
1、對學困生教師要多傾注些關心和愛心,耐心輔導循循善誘,給他們創造表現機會,鼓勵他們。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2、經常家訪,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把學生在校表現告訴家長。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學會提出問題、善于發現問題,培養他們了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積極學習新課程標準,把握課標要求。
2、積極開展學生互幫互學活動。
3、充分發揮小組長的指導作用。
七、課時安排
(一)測量(課時)……………………………………………
小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為動力,深入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學校的體育工作越上一個新臺階。以《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為體育工作的基本法規,以“健康第一”為宗旨,把學校體育工作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學的管理促進學校體育工作全面健康發展,建立完善科學的管理體系,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貫徹《小學生體制健康標準》。爭創學校的體育特色,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
二、工作目標:
1、繼續深化教育科研,強化學科研討,提高教學質量。
2、抓實傳統項目,加強業余訓練,提高運動質量。
三、工作重點及主要措施
1、狠抓課堂常規,提高課堂質量
本學期體育組將狠抓體育常規,提高堂課質量,根據大綱,新教材,積極組織好體育教師對新教材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使體育教師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根據新教材和學生具體情況制定好教學計劃,備好室內和室外課教案。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師德水平,理論水平,教學和教科研能力。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做到為人師表,嚴守學校作息制度,不遲到,不早退。上課統一運動服裝,對待學生耐心細致。建立好體育科研小組,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教科研,多統計數據,以論文的形式來匯總。上課多練,多講,以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2、規范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按表上足、上好體育課,認真落實“兩操活動”,課余時間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確保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活動總量。本學期,要強化學生室內廣播操的訓練,舉行廣播操和眼保健操比賽。
3、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
根據教導處和學校關于開展教研活動的要求,本學期的體育教學的重點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教師新課標的領悟和運用能力,并更好的抓好運動隊的訓練,在已有的訓練經驗上不斷的總結提高和完善。在總結過程中注重訓練的實用性和科學性。正常開展教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優化教學結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認真學習體育理論知識和體育教學方法,注意工作經驗的積累和總結,撰寫教學論文,促進體育教學水平和業余訓練水平的提高。組內教師要開展好聽課、評課活動,分管體育的校行政要加強隨堂聽課并及時反饋意見,以促進體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四、具體安排
九月
1、擬定20xx秋體育工作要點,部署20xx年秋工作計劃
2、召開學校工作會議,安排布置學校體育工作。
3、制定和完善學校關于兩課兩操的各種表冊
4、《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工作,要求每生必測,數據真實。
5、從《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數據中篩選出符合《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年齡段學生的數據。并將數據進行統計、匯總。
6、從《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數據中篩選出成績突出的學生并組織訓練準備參加縣比賽。各村校上報體育特長生。
7、選拔具有籃球潛質的運動員進行集體訓練,準備參加縣籃球賽。
8、選定運動員后報送運動員材料。
9、組建健美操隊。
十月
1、學生課外活動和鄉村少年宮活動。
2、、檢查廣播操、眼保健操普及推廣工作。并舉行兩操比賽
3、教師籃球賽。
4、完成《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的統計、匯總和上報工作。
5、參加縣田徑運動會和小學生籃球賽。
十一月
1、完成《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數據上報工作
2、組織校冬季運動會。
小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講文明 懂禮儀 樹新風”為主題;以禮儀、禮貌、禮節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為重點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作為重點,培養、訓練、引導學生明確禮儀規范要求,使學生努力做到:文明禮儀進校園,做文明小學生;文明禮儀進班級,做文明小主人;文明禮儀進家庭,做文明小使者。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把“講文明 懂禮儀 樹新風”主題教育活動作為加強與改進學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實效的重要內容來抓。
二、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的行為習慣,使學生具備文明生活的基本素養。
2、通過文明禮儀活動,提高學生的文明修養,讓校園洋溢文明之風。
三、組織機構:
組 長:林福仁
副組長:李金和、楊國清、朱鴻榮
魏春發、黃春魁、吳國春
成 員:王環雨、朱雪華、高建清
林慶霞、林秋花、高桂花
四、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宣傳學習
1、舉行“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啟動儀式。
2、舉行“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簽名儀式。
3、充分利用“紅領巾廣播”、國旗下講話、班隊會等渠道廣泛宣傳文明禮儀。
4、充分利用校園媒體,組織學生觀看文明禮儀影視教材。
5、各班主任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文明禮儀》和《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6、各班制作張貼文明禮貌用語,出一期“文明禮儀”知識的黑板報、手抄報。(黑板報:低、高年組各校1期。手抄報:低、高年組各校2篇;中心校3篇。時間:4月15日上交中心校。)
7、舉行文明禮儀教育知識競賽活動。
(低、高年組各校3名;中心校5名。時間:5月13日。)
8、舉行文明禮儀講故事比賽。
(低、高年組各校1名;中心校2名。時間:5月14日。)
(講故事比賽低年組3-5分鐘;高年組5-7分鐘。)
9、評選出“文明禮儀班級”、若干名“小紳士”、“小淑女”。
10、文明禮儀照片征集并制作文明禮儀展板。
(各校至少5張照片于6月初之前上傳中心校郵箱。)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
1、在學習文明禮貌用語和日常行為規范的基礎上,進行嚴格的行為訓練,做到文明行為訓練與養成教育相結
合、與評選文明衛生班級、文明禮儀班級相結合。
2、少先隊負責設立“文明禮儀監督崗”,監督和指導學生的行為。每周收集、歸納學生中涌現的.好人好事,
利用廣播站和宣傳欄大力宣傳和表揚。
3、多渠道、多手段、多方位地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如講身邊的禮儀小故事、演講比賽、中高年級學生辦
文明禮儀小報等。
4、學校要把禮儀教育納入學校的地方課程中,使禮儀教育進校園、進課堂。評選出“文明禮儀班級”、 “小紳士”、“小淑女”;并通過 “小手拉大手”,讓學生把禮儀帶回家,通過孩子去影響家長,教育家長,從而形成全社會人人都“講文明,有禮貌”,構建一個和諧文明的湄洲島。
第三階段:總結與表彰
1、要求各校全面總結活動開展情況。
2、表彰“文明禮儀班級”、 “小紳士”、“小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