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六年級年級工作計劃模板錦集五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六年級年級工作計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六年級年級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精神為指導,扎扎實實進行校本教研;緊緊抓住優化課堂教學這一中心,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高全體語文教師專業化素質;努力開創語文教研教學的新局面。
二、基本思路
學習有效教學的理念與策略,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研究;繼續進行校本課題的研究,以學科競賽活動促進朗讀實驗的落實;重視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扎實開展各種類型的讀書活動;關注學困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三、主要教學
(一)加強理論學習,注重實踐探索
1、全體語文教師繼續通過各種途徑與方法學習課程改革理念,真正走進新課程的實踐與探索。本學期重點學習有效教學的理念與策略,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研究。
2、結合本校實際,立足于校本教研,摸索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教學模式。
3、加強多媒體信息技術運用技能的學習,嘗試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及其他學科的整合,研究整合的有效策略。
4、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研究“教學內容的有效整合”。
(二)培養骨干教師,提升整體素質
1、通過外出學習、觀摩課例及參加縣、市語文教研活動等方式,加強語文骨干教師的培養教學,注重在教學實踐中培養教師。
2、建議學校邀請有關專家來校指導語文教研教學。
3、以“校本培訓課例”為契機,執教老師努力鉆研教學理論和課堂教學策略,錘煉內功,發展自我。
4、全體語文教師按要求上好校內公開課。
5、以課題帶教研,繼續加強校本教研課題的研究教學,提高老師的教研能力。
6、結合校本培訓的內容,交流、研討教學反思、教學成果。
7、鼓勵教師把日常的教學經驗、教學感悟加以梳理,積極撰寫學科論文,在學期末參加縣、市論文評比。
(三)抓好常規管理,提高教研實效。
1、加強教研、備課、聽課、評課、作業、輔導的檢查管理。
2、全體語文教師于周二下午第二、三節課進行學習、交流、備課及評課等活動。
3、繼續抓好課堂常規教學,向課堂要質量。教師要認真備好課,提高備課質量。
4、完善集體備課制度。
5、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每位教師每周聽課不少于1節,同時做好聽課記錄并填寫好聽課評價表。
6、抓好學生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要求作業布置量適當,質要高,難易搭配。
7、課堂上關注學困生,努力培養學困生學習興趣,扎實提高學困生學業成績。
8、全體語文教師繼續積極參加縣、市實地觀摩及網絡交流活動。
(四)開展學科活動,促進學生發展
1、各年級積極開展推進學生課外閱讀的相關活動。在做好家長支持、配合教學的同時,引導學生讀好《新課標》要求的必讀書籍。低年級注意從興趣著手,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中年級設法擴大閱讀的數量。高年級引導學生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多讀精品。
2、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語文寫作活動,積極向報刊雜志投稿。
3、各年級切實利用教材內容,充分發掘教材里的環保教育滲透點,在課堂教學中,及時有效地進行環境教育,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語文教研組分周教學安排表
周次 時 間 教學內容
1 2.10—2.15 各年級教材分析。
2 2.16—2.22 各語文教師制定學期教學計劃。
3 2.23—3.1 計劃、備課、作業檢查。
4 3.2—3.8 集體學習。
5 3.9—3.15 集體備課教研活動。
6 3.16—3.22 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7 3.23—3.29 觀看教學光碟。
8 3.30—4.5 備課、作業檢查。
9 4.6—4.12 開展讀書活動。
10 4.13—4.19 集體學習。
11 4.20—4.26 期中考試、學期教學小結。
12 4.27—5.3 備課、作業檢查。
13 5.4—5.10 畢業班復習指導。
14 5.11—5.17 集體備課教研活動。
15 5.18—5.24 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16 5.25—5.31 備課、作業檢查。
17 6.1—6.7 學科教研活動(輔導學困生經驗交流)。
18 6.8—6.14 學期教學總結。
19 6.15—6.21 備課、作業檢查。
20 6.22—6.28 期末考試、結束教學。
小學六年級年級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認識、體驗、發現、探究、操作等多種學習和活動方式,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進而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具體為: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3、培養學生的樂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6、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研究性學習是對傳統的接受式學習的一種變革,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根本目的和價值不在于讓學生獲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讓他們在研究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的`學習體驗,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從而改變長期以來習慣的偏重知識接受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
2、強調知識的聯系和綜合運用。由于研究性學習涉及的學習內容大多來自學生周圍的現實生活,許多問題自身帶有很強的綜合性,這些問題的解決自然要求學生調動多方面的知識,并綜合運用這些知識于問題解決過程中。
3、注重過程。淡化知識目標,強調對過程的參與、理解與體驗,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大特色。從課程的實施與評價兩方面來看,注重學習者對過程的參與和在過程中的表現,都應是研究性學習堅持的一條基本原則。在這個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對研究性學習而言,學生的廣泛參與就是目的,在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體驗就是成功。
4、強調開放。從課程建設的角度看,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類正規課程,必須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標、內容、實施規范和可依據的相對穩定的學習材料。但綜合實踐活動自身的課程性質在本質上又決定了它有著不同于其他類型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開放性。因此,綜合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過程、評價諸環節都呈現出很強的開放性,為師生自主選擇活動和創造性地設計、組織、實施、評價活動留下了必要的空間。
5、重視師生互動。正因為研究性學習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因此實施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研究性學習要求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新的關系:教師不再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將預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不再作為被動的接受者接受教師發出的指令。在開放的情境中,師生將共同作為課程的開發者、創造者和實施主體,依賴自己的智慧和創意,在交互過程中共同構建課程的內容,設計實施的方案,完成課程的評價。
四、活動重點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綜合程度最高的課程形態,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形態,它與其他課程領域具有等價性與互補性。為了增強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本學期,活動重點是:
1、與電子制作活動整合
2、與語文教材的實踐活動結合
3、走進鄉土文化
五、活動安排
十月:
1、制定教學計劃,安排與勞動技術相關的綜合實踐活動。
2、活動《我學蒸饅頭》。
十一月:
圍繞校本課程教育,開展符合高年級學生特點的綜合實踐活動。
十二月:
1、綜合實踐課展示活動。
2、學生自擬主題,開展活動
小學六年級年級工作計劃 篇3
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它貫穿于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與其它各育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起著主導作用。為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特制定六年級德育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和黨的教育方針,按照“高標準謀劃、精教育管理、強特色發展”的總體思路,根據遷安市教育局關于德育的發展目標和措施,與時俱進,樹魂立根,堅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結合,對教師重點進行“師德行風”教育,對學生重點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以及養成教育。
將學校德育工作貫穿于學校各方面工作之中,樹立“全員育人”的德育觀,堅持以課堂教育為主渠道,以豐富多采的課內外活動為載體,積極開拓德育基地和實施途徑,豐富德育內容和方法,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從而進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開創德育工作新局面,培養志向遠大、人格健全的陽光少年。
二、工作目標
1.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為抓手,進一步強化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和自我管理能力;學生的養成教育要取得顯著成效,學生在儀表、語言、行為、學習等方面養成良好的習慣;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特別要為學生保護視力健康想辦法,盡責任。
(1)正確掌握讀書、寫字、握筆的姿勢。
(2)從語言行為上教育:說話要文明,不說臟話、流話,要誠實,不說謊,不打架。要學會用禮貌用語,如:“您好”“對不起”“沒關系”“謝謝”等。要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熱愛勞動,做一個文明、禮貌、誠實的好學生。
(3)在學生中開展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三管住”——管住口、管住手、管住腳;“四彎腰”“五做到”“六節約”——糧、水、電、紙、筆、錢。
2.大以建設優良的班風、教風、學風為核心,利用好校園廣播、櫥窗、黑板報等校園文化設施,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引領作用。進一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全力打造團結、奮進、活潑、具有濃厚學習氛圍和文化氛圍的校園。
3.實施節日活動與德育主題“雙輪驅動”,扎實有效地開展德育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和綜合素質。
4.強化衛生工作的考評考核機制,打造靚麗校園。
5.認真抓實抓牢安全工作,做好學生安全教育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杜絕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做到安全責任事故零紀錄;規范建立安全工作檔案。
6.扎實推進精細化管理,做到常規教育序列化;德育活動特色化;評價體系科學化;德育網絡立體化;安全工作具體化。
三、班級概況
本班有學生42人,過了一個假期,看起來比以前懂事多了,他們都活潑可愛,有著很強的上進心和集體榮譽感。但多數男孩養成習慣不夠好,課間經常打鬧。有的同學勞動不積極,有個別同學還會有偷別人的東西的不好習慣,有的遇見師長不會問聲好。所以要從語言行為習慣上慢慢地培養。
四、存在問題
回顧上學期,本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學生在教室內大聲喧嘩、瘋打鬧,經常你追我趕。
2、放學路隊不好,時有罵人的`現象。
3、衛生保持得不好。
4、老師不在時學生紀律不好。
5、不愛護公物。
五、具體措施
(一)抓養成訓練,營造良好班風
1、強化日常行為規范管理。把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基礎工程,進一步強化學生日常行為管理,切實抓好以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基本道德素質為主要內容的養成教育。各班要重點開展講文明、講禮貌、愛勞動、愛集體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深化、強化“學生行為規范養成訓練月”(每學期的第一個月)活動,狠抓學生一日常規管理與教育,開展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量化考評,把考評結果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2、學生的養成訓練用制度強化進行。從晨讀到課上紀律、作業習慣,以及桌椅擺放,排隊集合,做操活動等,都用制度約束,落實檢查。促使學生盡快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懂得制度和規章是不能碰的紅線,培養孩子們從小遵章守紀、長大遵紀守法的公民意識和自覺行為。
3、抓好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進行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內容的規范教育,以落實《小學生在校一日常規》為切入點,結合學校禮儀教育要求,逐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小干部責任落實。對每個小干部進行具體的管理工作分配,每月一次小干部工作例會,研究班風建設,教給工作方法,落實班隊活動準備。抓好班級核心力量的培養。
5、衛生關系健康,關系班級風貌的展示,也關系文明的程度,是民族素質體現的一個標志。抓好衛生習慣的養成,從抓好抽屜無垃圾抓起。圍繞培養學生“十個好習慣”,加強班級管理,經常性地進行班容班貌檢查,將小學生日常規范教育抓細、抓嚴、抓實,努力達到的日常行為規范的“五無”、“五有”要求,(即地上無痰跡紙屑、墻上無污痕、桌面無刻畫、門窗無破損、衛生無死角;課堂有紀律、課間有秩序、言行有禮貌、心中有他人、學困生有進步
6、充分發揮少先隊在學生行為規范教育中的作用,積極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自理能力的運行機制。把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會,引導學生做到在校是個好學生、在家是個好孩子、在社會是個好公民。
(二)重視安全,落實措施
1、繼續利用好班隊會,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教育。
2、要求學生課間不到臺階上玩耍,不往地上扔東西。
3、引導學生課間文明的、有意義地玩耍。減少無所事事時的追逐打鬧現象。
4、本學期安排一次以安全為教育主題的班隊活動,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5、舉辦安全知識講座、開展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全面系統地加強學生防摔到、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震、防擁擠踩踏、防食物中毒、用電安全等教育。加強學生安全自救技能訓練,形成學校安全演練的長效機制,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
1、通過校園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對文明禮貌重要性的認識,從而自覺地規范自己平時的言行,并逐漸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教育和培養學生繼承和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道德。
2、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積極實施“生態德育”工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全面開展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等;以“堅持人人共成長”為教育主題,以道德教育為核心,切實開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愛心教育、誠信教育;以“堅持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為教育主題,以環保教育為核心,積極開展熱愛自然教育、愛護動物教育、學校文化傳統教育和審美教育。
3.結合學好傳統文化,踐行公民道德,弘揚孝、誠、愛和感恩教育。充分利用各種法定節日、傳統節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紀念日,以及入學、入隊等重要時機,舉行各種慶祝、紀念活動和必要的儀式;開展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與公民道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納入教育的全過程。
(四)心理健康教育、誠信品質教育
繼續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誠信品質教育。將生命教育與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有機結合,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人生。
小學六年級年級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為了深化“書香校園”活動的開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高品味,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通過開展“和書交朋友,與好書共成長”系列讀書活動,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學生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的良好品德。本著吸收中華文明之精華,同時起到發展學生智力、陶治情操的目的。在積極參與學校層面的書香系列活動的同時,根據小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制定六年級的課外閱讀計劃。此計劃作為學校閱讀活動的延伸與補充,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閱讀實踐活動,提高閱讀能力與水平。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喜歡讀書,和書成為好朋友,讓書成為學生的終身伴侶。
2、通過引導學生誦讀經典美文,積累優秀范文,有了較豐富的生活積累之后,形成良好的語感。
3、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豐富精神世界,提高綜合語文素養。
4、讓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三、讀書內容:
1、新課標指定要求背誦的部分古詩詞。
2、教師根據教學及學生實際情況推介一些文章或書籍。
四、指導措施:
1、采用閱讀指導課、讀物推薦課、閱讀研討課、閱讀欣賞課、讀書匯報課等多種課型進行閱讀指導,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2、經常范讀,教師以深情并茂的朗讀感染學生,延續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促進他們的情感發育,從而激發學生自愿地去閱讀。
3、保證學生有時間讀書,利用好每周的閱讀課以及每天中午的閱讀時間,確保學生每天閱讀時間不少于半小時。
4、傳授有效讀書方法,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教給學生簡單的讀書方法,列出自讀提綱,如:1)看見了題目你想到些什么?2)讀后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3)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要求學生做到眼到、心到。另外,強化“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1)圈點勾畫2)做批注3)寫讀書筆記。
5、與學生一起讀書,及時交流讀書心得。
6、開展多彩的活動,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在讀書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優秀讀后感評選、精彩片段朗誦比賽等,以激發興趣,鞏固成果。
7、有計劃地安排作好讀書筆記。
附本學期推薦學生閱讀書目:
1、《夏洛的網》[美國]E·B·懷特/著
2、《帥狗杜明尼克》[美國]威廉·史代格/著
3、《西頓動物文學經典》[加拿大]厄尼斯特·湯·西頓/著
4、《小河男孩》[英國]蒂姆·鮑勒/著
5、《小王子》[法國]安·德·圣—埃克絮佩利/著
6、《米歐,我的米歐》[瑞典]林格倫/著
7、《屋頂上的小孩》[美國]奧黛莉·克倫畢斯/著
8、《城南舊事》林海音/著
9、《青銅葵花》曹文軒/著
10、《草房子》曹文軒/著
11、《西游記》吳承恩
12、《愛的教育》亞米契斯
13、《綠野仙蹤》萊曼·弗蘭克·鮑姆
14、《冰心兒童文學全集》冰心
15、《稻草人》葉圣陶
16、《XX傳》鄭淵潔
17、《老人與海》海明威
18、《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
19、《張天翼童話》張天翼
20、《湯姆·索婭歷險記》馬克·吐溫
小學六年級年級工作計劃 篇5
家訪是班主任的一項常規工作,是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成功的家訪有利于促進教師因材施教,有利于家庭教育優化,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這個學期里我將家訪班級里每一個孩子的家,這樣可以深入到孩子的家庭生活。我感覺到作為一名班主任僅僅把教育的目光放在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的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學生的家庭是教育的起始,也是每一個孩子一生離不開的學校。因此,要做一名成功的班主任老師,應該讓每一個孩子的家長成為我“教育事業的同伴”,共同努力,才會使教育邁向成功。
我班的學生都是農村,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母每天為了生計奔波,晚上回家往往以筋疲力盡,想管孩子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不能說與老師主動溝通了,因此家訪成了我們學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
由于我們班家庭教育與家庭關系的復雜,我在每次家訪前我都要充分準備好資料,實事求是,以表揚為主,關愛為本。在與家長交流中多講學生的閃光點,多講增強學生信心、激發學生上進的話。對學生的缺點盡量委婉、客觀的指出來,并有針對性地指出各個學生在假期中應做的事情。如:我班的田德順積極性高,上課愛發言,但一寫字就丟筆畫,而且自己潦草,很難辨認。為此,我將在家訪中表揚他的`積極的學習態度,也將提出希望他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好好練字的意見。家長也會與我交換教育孩子的方法等,這樣收效會很好。再如:我班的李綜紅由于家庭困難,父親過世,母親每天早早要上班給人做飯,為此,他每天都臟兮兮的上學,而且經常遲到,平時與家長溝通,家長也不是很理解,我將利用家訪活動,使我更深地了解了他的家庭,我相信他母親對我
們學校工作也會深深的理解,并會對我們的工作給與一定的支持,盡力做到不讓孩子遲到。又如:針對班里幾個學習好的孩子,我將在家訪過程中,談的最多的將是孩子將來發展的問題,及能力的培養。家長也能夠把他們的觀點及要求及時的反饋給我。
通過家訪許多家長不僅會談到自己孩子的情況,也會對學校建設,班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寶貴建議,使我重新認識我們的家長,吸取寶貴的經驗。
【小學六年級年級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六年級年級工作計劃9篇10-23
小學六年級年級工作計劃3篇11-05
精選小學六年級年級工作計劃4篇05-23
【精選】小學六年級年級工作計劃三篇09-19
精選小學六年級年級工作計劃四篇11-07
小學六年級教研工作計劃05-27
小學六年級班級工作計劃06-24
小學六年級班級工作計劃(精選)06-24
小學六年級班級的工作計劃05-19
小學六年級班級工作計劃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