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化領域 群眾 滿意度 自查整改 工作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化領域 群眾 滿意度 自查整改 工作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針對群眾滿意度“微調研”反饋的活動組織、基礎設施、加強宣傳、活動場地等4大類問題,區文旅局第一時間進行細化梳理,圍繞存在問題立查立改,不斷健全市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市北文化品質。
一、主客觀原因分析
1.主觀原因分析:
一是公共文化陣地利用率不高。目前街道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因服務項目單一、場地條件受限、宣傳力度不足等原因,導致市民參與興趣不高,進而產生場地利用率不高的現象。
二是文化陣地宣傳方式有待創新。調查反饋的問題中,不少百姓反映身邊無娛樂活動場所。分析原因,一是部分居民對公共文體設施概念不清;二是現有陣地知曉率不高。今年以來雖然開發了文化交互圈地圖、開展了一次線下打卡活動,但文化陣地宣傳方式仍然相對單一,部分居民無法免費參與或使用公共文化設施或場地,導致調查反饋滿意度不高。
三是文化活動宣傳渠道廣度不夠。今年以來,我局通過雙微平臺,各街道官微、社區微信群等加大了文化活動宣傳力度,因受眾群體相對固定,存在宣傳“到達盲區”,宣傳廣度仍然不夠,居民對身邊的公共文化活動知曉率不足,參與率不高,導致調查問卷出現不清楚、不了解的情況。
三是文化活動精準服務力度不足。目前開展的群眾文化藝術節、夏季納涼藝術季等群眾文化活動,受眾仍以兒童、老年群眾居多。年輕人忙于工作,喜好更加時尚前衛,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務對年輕群體的吸引力不足,導致其活動參與度不高。
2.客觀原因分析:
一是文化陣地硬件條件不足。我區作為老城區,街道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受場地限制,文化設施相對落后、可打造空間有限,不少老城區的街道、社區無單獨活動場地,存在“一室多用”的現象,無法滿足居民日常公共文化活動需求。
二是文化活動資金投入不足。文化活動作為民生工程,資金投入決定活動開展數量及品質,但近年來,區財政在文化方面投入連年大幅下降,客觀上也造成了我區文化工作整體發展水平滯后,弱化了文化工作正面的吸引力、影響力和傳播力,限制了文化活動質量的提高。
二、整改情況
1、明確導向,逐一進行整改。認真研判反饋問題,全面剖析,以問題為導向,明確下步工作方向,對能立即整改提升的第一時間整改,對需要分步實施、長期堅持的列入計劃,爭取逐步整改到位。
2、優化資源,做好陣地開放。啟動圖書館改擴建項目,新增“中泰信職工之家”、“綏寧路書房”2處城市書房,建設11處閱讀漂流點,為市民提供全域性的、優質便捷的閱讀場所;結合文化強省示范區創建工作,督導各街道、社區做好文化陣地免費開放工作;聯動商務樓宇、街道社區、特色里院等打造音樂角、文化驛站、庭院演藝和城市書房等新型文化陣地40余處,補充市北區文化陣地資源。
3、開展活動,拓展文化空間。一是創新開展非遺進社區、電影進社區、x時光公益培訓等基層文化服務活動,打通基層服務壁壘;優化群眾文化藝術節、讀書節等性節會內容,導入才藝海選、x音樂演出等各類文化演出資源,實現老、中、青、幼全年齡段覆蓋,上半年舉辦各類文化活動20xx余場次。
二是積極推進樂藝市北文旅嘉年華惠民工程,開展藝術大師課、夏季藝術季、兒童話劇季、惠民消費等項目,舉辦“藝海弘文”百姓課堂,開設聲樂等21門課程,惠及市民6300余人次,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借助新型文化陣地開展文化微服務。上半年開展各類庭院演藝活動600余場次,營造文化在身邊的氛圍,提高活動的知曉率和參與度。
4、聚力宣傳,提升文化影響。加大文化宣傳矩陣建設,繼續聯動區委宣傳部、各個街道(社區)以及合作媒體,進行線上線下全方位宣傳,擦亮“家門口的文化陣地”品牌。用好新媒體平臺,上半年區文旅局微信、微博平臺發布各類稿件1187余篇,其中原創稿件55篇,閱讀量36.5萬人次。加大文化活動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宣傳,尤其是預熱宣傳力度,豐富宣傳形式,擴大我區文旅活動的宣傳面,提高文化活動、文化陣地的知曉率和參與度,提升文化生活滿意度。
三、下步措施
1、分級管理,強化巡查,抓好基層陣地建設
建立巡查督導小組,更新公共文化陣地臺賬,開展定期督導巡查,確保現有陣地有專人負責、能正式使用、有活動開展;根據文化陣地硬件條件分級管理,對硬件條件不達標的陣地,借助文化驛站、庭院演藝、音樂角等形式,導入文化活動,提升文化活動數量和質量。
2、線上線下,共同發力,織密公共文化生活圈
制化手繪地圖、優化文化電子交互圈地圖,通過活動聯動,派發地圖物料、提升電子交互圈地圖使用頻率,拓展基層文化陣地知曉率;開啟“訂單式”文化惠民服務模式,通過文化驛站、公益電影等新型文化服務內容向基層傾斜,構建“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廣大居民在“街角巷口、房前屋后”便能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文化福利”,培養不同年齡段市民參與文化活動習慣,提升市民與陣地的粘合度;發揮公眾號網絡平臺優勢,結合局內各科室資源,定期發布網上文化資源包,提升文化“數字”服務水平。
3、加大宣傳,全局聯動,形成群眾文化宣傳新矩陣
一是推進各項品牌活動實施,同時加大活動鏈條式宣傳,增強視頻宣傳力度,擴大傳播力;
二是拓展宣傳渠道,借助區局街公眾號以及宣傳海報等形式,構建線上線下宣傳矩陣,發布活動預告、文化陣地宣傳等內容,打通宣傳壁壘,提升公共文化設施、活動的知曉率和參與度。
【文化領域 群眾 滿意度 自查整改 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群眾滿意度測評工作總結06-04
幼兒園群眾滿意度工作總結06-07
網絡安全整改工作報告01-06
自查工作報告11-07
自查整改工作總結05-19
食品安全專項整改工作報告12-20
自查工作報告范文03-08
檔案自查工作報告07-18
個人自查工作報告12-07
企業自查工作報告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