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工作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工程工作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工程工作報告1
一、工程概況
窯街煤電集團有限公司低濃度瓦斯與油頁巖煉油尾氣發電項目為低濃度瓦斯和油頁巖煉油尾氣摻混綜合利用及節能環保項目。
本施工組織設計僅針對30臺(一期15臺)500KW低濃度瓦斯發電機組及其配套的附屬設備安裝脫硫系統。本工程于XX年2月6日開工,XX年6月30日竣工并正式交付使用。
二、工程量及工程特點
本單位工程工程量主要包括設備安裝脫硫系統一套,包括低位槽、脫硫塔、再生槽、富液槽、過濾器、硫沫槽、事故槽、水泵、風機、工藝管線600余米,電纜敷設200余米,電氣盤、屏2面,各類儀表15余塊。
本工程的特點主要是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且同時施工面積大、工程量大、施工配合和技術要求復雜、施工質量要求高等,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工程量大、配合面廣
由于本工程的安裝工程量大、工期比較緊湊,所以常常發生土建及安裝同期施工的現象,出現大面積、多專業、多人數同時進行施工的場面。針對此種狀況,我們在做好詳盡而周密的施工計劃和組織安排的同時組織足夠的人力與物力,并且認真做好內部統籌,積極加強外部協調,為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技術要求高、交叉作業多
本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多次出現大面積、多人員同時趕工、交叉施工,在搶抓工期、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針對不同的施工作業面,面對交錯復雜的各種專業管道、數目眾多的設備,我項目部施工管理人員深入現場實地查看,仔細研究科學統籌,做到了布局美觀、走向合理,體現了較高的統籌管理水平和專業技術以及施工班組過硬的技術素質和豐富的施工經驗。
3、“三邊”工程、反復修改
本工程是一個典型的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的“三邊”工程。業主在建設過程中不斷提出的新要求,使得我們很多時候只好一邊安裝一邊等圖一邊拆改。這樣繁復的工作,造成了材料計劃和施工統籌在不同時期和一定程度上的失調,增加了安裝工程設計與施工的難度,還給施工配合帶來很大的影響。為此,我們積極與甲方負責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交流、溝通,在收到甲方設計修改圖的第一時間內進行安裝工程的設計調整,同時抓緊配合各方工作,充分協調好工序的銜接過程,搶時間、爭進度、保質量、保安全,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為工程的順利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三、施工組織實施情況
接到安裝施工任務后,我公司立即組建了項目經理部,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熟悉圖紙,做好施工技術準備;同時,各職能部門(工程部、材料部、后勤保障部)馬上落實勞動力、機具、設備、材料、后勤物資的供應安排。項目經理部隨即同業主、監理一起,盡快進行施工場地的接收,并派人布置臨電、臨設,在工程開始前按安全、實用的原則搞好施工平面布置,以便施工生產工人一進場就能展開施工。臨電的布置按照便于工作開展的需要,首先布置好層間現場及加工制作場的臨電;在臨設設施方面,利用搭設臨時建筑作為臨時工具房和班組用房,以便安裝工作的盡快進行。
施工前組織有關班組進行安全及技術交底,對施工使用的材料按照規范進行材料檢驗,合格后方允許進場使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操作及每一工序,項目部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范和標準對工程質量進行嚴格把關,特別是隱蔽工程驗收項目,經業主、監理人員驗收合格后,方進行下一工序施工,從而保證了工程質量。
自開工以來,項目經理部在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合理安排、科學施工,并始終得到監理的諸多幫助和有力監督,也得到建設單位的大力支持和關心,還得到其他相關單位的相互理解和配合。在整個安裝施工過程中,我們都是按照工地的施工計劃有序施工,嚴格進行施工節點的控制,較好地完成了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
四、主要單項工程安裝內容及技術措施
本安裝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設備安裝
主要設備低位槽、脫硫塔、再生槽、富液槽、過濾器、硫沫槽、事故槽、水泵、風機,其中脫硫塔體積大、噸位大,吊裝區域雜物較多,為確保安全順利,會同甲方監理制定詳盡吊裝方案,采用大噸位吊車,加派人手,服從指揮,順利完成了大件吊裝。
2、工藝管道安裝
工藝管道系統按照介質主要有尾氣管道、生產水管道、脫硫液管道、貧液管道,其中尾氣管道管道管徑大,管線單根較長,施焊時現場采用對口器對接,確保了安裝質量。
3、電氣安裝
主要包括三相異步電動機安裝、主電纜及槽架敷設、盤柜安裝及二次回路調試。
4、儀表安裝
包括就地指示儀表,翻板液位計,PH計分析儀,COD分析儀,地磁流量計,儀表盤柜安裝和二次回路調試。
5、管道防腐
主要為設備、管道防腐,采用醇酸底漆,醇酸磁漆,面漆等涂刷,管道基層采用動力除銹,達到st2級,漆膜厚度不得低于130μm。施工時采用滾涂法施工,漆膜均勻外觀良好。
6、管道絕熱
本工程戶外管道除尾氣管道、排氣管道不做絕熱保溫,其他管道一律做保溫,采用原材料進場前嚴格審核,確保合格后方使用。
五、工程施工進度及計劃執行情況
本工程施工前制定詳盡有效的施工計劃,且在施工過程中每周制定周計劃,確保工程進度可控。在施工進程中,因為交叉作業嚴重,施工區域狹小,對不能按時完工的,加班加點進行追趕,確保關鍵工期節點。在項目部人員及甲方、監理幫助下,本工程按時進行了竣工驗收。
六、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及保證措施
1、項目部堅決貫徹執行甲方監理下發的各種質量管理文件,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
2、項目部有保證工程質量的管理機構和制度,有專人負責施工質量檢測和核驗記錄,并認真做好施工記錄和隱蔽工程驗收簽證記錄,整理完善各項技術資料,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要求。
3、進行經常性的工程質量知識教育,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術水平,在施工到關鍵性的部位時,技術員在現場進行指揮和技術指導。
4、施工現場工程質量管理必須按施工規范要求抓落實,保證每道工序和施工質量符合驗收標準。堅持做到每分項、分部工程施工自檢自查,把好質量關,不符合要求的不處理好決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5、隱蔽工程施工前,必須經過質檢員、建設單位代表或監理單位代表驗收后,方進行工程隱蔽。
6、嚴格把好材料質量關,不合格的材料不準使用,不合格的產品不準進入施工現場。工程施工前及時做好工程所需的材料化驗、試驗,材料沒有檢驗證明,不得進行隱蔽工程施工。
7、建立健全工程技術資料檔案制度,每個工地有專人負責整理工程技術資料,認真按照工程竣工驗收資料要求,要根據工程進行的進度及時做好施工記錄,自檢記錄和隱蔽工程驗收簽證記錄。將自檢資料和工程保證資料分類整理保管好,隨時接受質檢員檢查。
本工程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編制施工方案,做好技術交底,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工作,實行質量安全目標責任制,做到有計劃地進行施工,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同時密切與現場甲方和監理等部門聯系,聽取合理意見,使施工中出現的問題能及時處理,有效地控制了質量安全隱患。使工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安全質量得到了保證,工程任務順利完成。
七、合同執行情況
本工程已完成了合同約定的全部施工內容,經自查合格。
八、安全文明施工
本工程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始終把安全、文明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來抓緊、抓實。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現場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落實貫徹執行施工技術安全操作規程及有關規定,簽定施工安全責任制,健全施工班前活動,完善安全交底工作;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嚴格實行公司的工地安全評分檢查制度,工程由始至終未發生過安全事故,實現了“五無”施工;及時整理安全資料,經安環部門審核符合規定,單位工程安全評估定為合格。
九、自我評價
質量:合格
安全:無安全事故
工期:符合合同工期
資金:控制良好
盡管在施工安裝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在公司的指導以及業主、監理和各參建單位的協作下,我們始終堅持“服從監理、服務業主”的原則,抱著“大局為重、積極配合”的態度,有組織、有計劃地完成了污水處理場安裝工程的全部工作內容,我們將一如既往地以飽滿的熱情做好本工程的其他相關工作。
今后,我們將在施工中更多地學習其他兄弟單位的寶貴經驗,提高和加強施工現場管理水平,進一步重視施工安全,進一步重視文明施工,使施工水平再上新的臺階。
工程工作報告2
1.工程概況
1.1工程位置
項目區地處甘肅中部干旱區,四面環山,呈狹長的溝谷地帶。東鄰靖遠縣劉川鄉,南與市區相連,西南與皋蘭縣黑石川相鄰,北與景泰縣中泉鄉接壤。全鄉境內溝壑縱橫,常年干旱少雨,群眾居住分散。海拔2273-1640米,東西長約38公里,南北寬約21公里,包蘭鐵路和白景公路縱穿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然坡降為18‰。項目區位于白銀區西北方向30km處的武川鄉紅峴村。
1.2氣象及水文
白銀區地處大陸腹地,遠離海洋,地勢較高,屬典型溫帶大陸性氣候,具干旱~半干旱溫暖氣候特征。多受大氣環流、蒙新、青藏高原氣候和秦嶺屏障的影響,東南暖流不易到達,降水少,蒸發大,氣候干燥。區域氣候特點是:光照資源豐富,熱量較充足,氣溫日差較大,降水量少,風沙大。干旱多風是區域內的主要氣候特征。
白銀區境內自產徑流水稀少,黃河自西峽口入境,由東向西流經水川、四龍兩鄉,流長38km,年平均流量1500 m/秒,年徑流量4.7億立方米,流域面積200平方公里。農田灌溉和城區用水均以從黃河電力提水解決。區域內降水少而蒸發量大,地下水補給來源缺乏,又受地質因素影響,地下水礦化度較高,水味苦咸,加之埋藏較深,很難利用。潛水面一般在4~8米以下。除東大溝、金溝附近的水位為0~13米外,其它地區均在5米以上。全區平均年降水量為203.4mm,一般降水不能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求。武川鄉紅峴村堿臺子溝道內可見地下水分布,埋深6-10m左右,經對區域地下水取樣化驗,潛水礦物質離子含量較高,不宜用于農業灌溉和人畜飲水。
1.3水源條件
武川鄉農灌和人畜用水受益于1998年興建的引大入秦黑武分干渠,設計流量2.5m/s,設計灌溉面積3萬畝,實際灌溉面積1.3萬畝。其水量充沛,水質較好,但由于紅峴村處于灌區末端,輸水渠線長,供水成本較高。20xx年建成的甜水井塘壩位于項目區上游3.5km處,設計壩高6m,總庫容4萬m,為均質碾壓式土壩,壩內設計有臥管、涵管等取水輸水建筑物,可滿足取用水的要求。塘壩接蓄水渠道為黑武分干渠武川段武三支以下農灌斗渠,是續灌渠道,根據上游渠道供水輪灌周期,年輪灌水4次,分別為夏灌2次、秋灌和冬灌各1次。塘壩主要是用于水量的調蓄,年最大可供水量為20萬m,目前僅作為紅峴村冬季日光溫室供水水源,XX年實際供水量為2.5萬m。
1.4基礎設施條件
項目區對外交通方便,217線(景白公路)從其邊緣經過,鄉村主干道四通八達,村村通混凝土硬化道路已全面實現。且項目區處在西北大電網覆蓋之下,農村電網全部形成,供電設施齊全,電力供應有保障。工程施工用水引用灌區大通河灌溉水,水質、水量均能滿足工程施工要求。
1.5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紅峴村位于武川灌區末端,引大黑武分干渠武三支渠道為該村灌溉水來源。但項目區輸水渠道受地形條件限制,大部分環山分布,沿線險工險段多,排洪設施不足,渠基不穩,渠堤單薄,易滑塌垮堤和淤填,渠道滲漏嚴重,渠系水利用率低,灌溉成本高。農毛渠大部分為未經襯砌的土渠,灌水方式以大水漫灌為主,灌水浪費嚴重,渠系水利用率僅為0.46,灌溉水利用率不足40%。項目區山大溝深,投資渠道須投入較大財力,運行成本較高。現有以渠道輸水為主的水利工程只覆蓋全村3279畝耕地,僅為總耕地面積的27.9%。在近些年的降雨條件下,該村大量的旱地被棄荒,耕地資源浪費嚴重,極大挫傷了當地農民的種地的積極性。
項目實施后,不但可以發展水地面積980畝種植棗樹,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有限的水資源得到高效利用,提高種地的經濟效益,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項目具有廣泛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因此,該示范項目建設是十分必要的。
2.工程規劃設計要點
2.1工程設計依據:
—《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xx) —《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
—《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GB/T50363-20xx) —《微灌工程技術規范》(SL103-95)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92)
—《微灌工程技術》(周衛平、宋廣程、邵思編著)
—《白銀區堿臺子節水灌溉增效示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甘肅省水利廳XX年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安排意見及投資規模
2.2工程設計內容
工程設計節水灌溉面積980畝,年供水總量達到11.76萬m。主要設計內容:首部樞紐建筑面積62.04m,其中:凈水間1間40.92m(5.5m×7.44m),辦公室1間21.12 m2232(5.5m×3.84m)。管網工程鋪設干管1條長3598m,其中:DN200×0.6MpaPVC管1350m,DN200×0.8MpaPVC管1200m,DN200×1.0MpaPVC管504m;分干管2條長1416m,其中:分干1 DN160×1.0MpaPVC管768m;分干2長648m(其中分干2-1 DN125×1.0MpaPVC管150m;分干2-2 DN110×1.0MpaPVC管260m;分干2-3 DN90×1.0MpaPVC管238m);支管9條長8070m,直徑DN50-DN75之間,承壓等級0.8Mpa-1.0Mpa;分支管148條長7044m,規格為DN40×0.6MpaPE管。滴灌管鋪設DN16×0.4MpaPE管166600M,安裝8L補償式滴頭5.488萬個。
管道系統中布置分水井7座,排水井2座,檢查井1座,干管線路較高位置分別設置排氣井5座,6-9支管分水井內安裝減壓閥4個。
3.工程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處理情況
設計為工程服務,建設為當地群眾使用服務。因此,我院對白銀區堿臺子節水灌溉增效示范項目高度負責,組織成立了設計小組,本著經濟合理的原則,依據建設單位要求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規定設計。經審查有三個主要問題:一、設計凈水間沒有考慮過濾器清洗時的高度,導致凈水間安裝過濾器的地面改為沉箱體結構。二、支管DN50管溝土方開挖及回填沒有計量。三、田間工程量按水澆地計算,沒有按旱砂田計算,導致揭砂和鋪砂工程量沒有計入。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我院設計人員多次到施工現場進行設計回訪,與建設單位共同協商解決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工程建設的合理性和經濟性。
4.工程標準
(1)工程規模等級:
本項目規劃棗林灌溉面積980畝,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xx),本工程等別為Ⅴ等,工程規模為小(2)型,主、次要建筑物等級為5級。
(2)使用年限
干支管為地埋PVC管道,使用壽命為40年,分支管和毛管為淺埋PE管,材料使用壽命為10~20xx年,綜合考慮,確定工程使用年限為20xx年。
(3)設計標準
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規定,采用噴、微灌方式灌溉的各類作物,灌溉設計保證率為85%-95%,缺水地區以旱作物為主,灌溉設計保證率為85%,結合工程實際條件和水源地供水保證率程度的實際情況,灌溉設計保證率采用P=85%.
5.設計變更
該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沒有發生設計變更。
6.設計文件質量管理
保證工程設計質量是設計人的基本責任。針對本設計特點我院成立了設計小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加強設計全過程質量控制,由技術負責人對設計文件進行審核把關。設計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設計規范、規程、技術標準及勘察成果文件進行精心設計。對完成的階段規劃方案進行反復論證,有效保證設計文件質量。
7.設計服務
工程設計是為工程建設服務,設計質量的好壞是決定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工程開工前,到施工現場進行設計技術交底。在施工過程中,設計技術人員多次深入施工現場,進行設計回訪,并對施工中出現的技術問題進行協調處理。
8.工程評價
本工程首部樞紐凈水間、管理房和田間管網工程都按設計內容、設計要求完成,遵循了設計意圖,設計布局基本合理,達到了預期目的。
9.經驗與建議
在整個工程設計、施工過程中,得到了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使設計藍圖變為現實。經過設計回訪,骨干工程和田間配套工程都按原設計實施,設計布局基本合理。建議在以后的設計中,進一步做到設計內容與概算內容一致。應走向市場,詳細地調查材料價格,使材料的概算價格與實際價格更接近,更合理,更適用。同時工程管理單位加強工程管理工作,做到及時管理,經常維護,確保工程的正常運行。
【工程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造價工程師工作報告12-08
工程地質實習工作報告11-09
工程項目經理的工作報告03-25
技術工程師個人工作報告12-09
市政工程監理工作報告12-09
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工作報告11-18
土木工程認知實習工作報告(集合)01-14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報告范文12-18
客服工作報告12-10
防洪工作報告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