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建筑技術實習報告三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建筑技術實習報告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建筑技術實習報告 篇1
20xx年11月至20xx年5月,我和同學(共4位)來到了珠海,在珠海斗門區(qū)江蘇省第一建筑安裝有限公司鴻泰半山花園項目部實習,從事測量員工作。
在學校時已對測量學以及cad繪圖、儀器的使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這里讓我又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及熟悉的掌握。并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積累了不少的經(jīng)驗。不實踐很多問題都考慮不到,實踐后才知道什么情況都可能遇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像剛剛走出校門的實習生實踐經(jīng)驗還很不豐富,但理論中的東西要是也什么都不會,那在實習過程中就吃不開了。到了施工現(xiàn)場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習,才體會到并不是課本中學的東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會不會用,懂不懂得變通和舉一反三的道理。只有這樣才能全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事不要眼高手低要腳踏實地。事無巨細,我學會了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記得有一次在進行承臺直線放樣時,圖紙上有兩軸線相差了11cm,結果看圖時沒仔細看誤以為是一條軸線。后來檢查發(fā)現(xiàn)不對,而柱鋼筋已綁扎好了。只得進行移位了。更可悲的是有一個承臺已經(jīng)澆筑完成,檢查發(fā)現(xiàn)移位了30cm,原來在計算尺寸時少加了30cm。后來只得進行承臺加大,柱鋼筋植筋。費時費神啊!
在建筑物施工過程中,隨著上部結構的逐步建成、地基荷載的逐步增加,將使建筑物產(chǎn)生下沉現(xiàn)象。建筑物的下沉是逐漸產(chǎn)生的',并將延續(xù)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因此建筑物的沉降觀測應按照沉降的規(guī)律進行。沉降觀測在高程控制網(wǎng)的基礎上進行。
觀測點的制作
水準基點利用工程標高定位進使用的水準點作為沉降觀測點的不準基點。并在建筑物附近設置二個淺埋式水準基點,水準點帽頭采用銅制。
用φ18鋼筋彎成“┗━”的形狀彎頭,上部磨成半球形狀。在底支柱子澆搗時埋入,彎頭與墻保持的距離為7厘米,以保證工程裝飾后能在標志上安放標尺。
沉降觀測的次數(shù)和時間
沉降觀測第一次應在觀測點安設完成后及時進行,并主體工程每加高一層觀測一次建筑物竣工驗收前觀測一次。根據(jù)有關要求建筑物竣工后的觀測次數(shù)為:第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至下沉穩(wěn)定為止。沉降觀測精度要求
工程沉降觀測精度要求為三等,標高中誤差為±1、0mm,相鄰點高差誤差為±0、5mm,觀測方法采用二等觀測,往返較差、附合或環(huán)線閉合差為0、6mm。
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確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點位的科學。既然是要測量就離不開實踐。實踐是對測量學知識的最好檢驗,只憑在課堂上的聽課,我并沒有掌握很多具體知識,尤其是對儀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當動手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難,聽別人一說或者翻閱一下課本,然后自己動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測量精度,還要經(jīng)常練習,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
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細致,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特別是在使用水準儀,經(jīng)緯儀這樣精密的儀器時,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為稍有差錯就可能導致數(shù)據(jù)的偏差很大,更會導致以后其它量的測量出錯,最終導致數(shù)據(jù)計算的錯誤,比如我們剛開始測量角度時,一個基準點沒有瞄準,導致一個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閉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經(jīng)過校驗,才發(fā)現(xiàn)問題出在哪兒。
在本次實習中,讓我清楚地認識到只有通過實踐后才能找到問題發(fā)生的原因,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為我今后就業(yè)尊定了基礎,我們通過觀察問詢等方式了解到了很多我們不曾知道的東西。除了建筑知識,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安全問題。每個施工單位都有標語“安全第一”,作為工程人員,應盡力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不但要嚴格規(guī)章制度,還要為員工們灌輸安全知識,對他們的生命安全負責。
我認識到了課本知識和實踐結合的重要性,也對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工作能力進行了評估,明確了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通過實際的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實驗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制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同事的交際、合作的能力。一次測量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工作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協(xié)作是相當重要的,如果要是互相配合的話,就會如同一盤散沙一樣潰不成軍,尤其是在配合如此重要的測量學中。
建筑技術實習報告 篇2
1 實習目的
1.實習目的
1.1 通過實習,對—般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整個施工過程的基本知識體系有較清晰的了解。
1.2 理論聯(lián)系實際,鞏固和深入理解已學的理論知識(如測量、建筑材料、建筑制圖、建筑結構、建筑施工等),并為后續(xù)工作學習積累感性知識。
1.3 通過親身參加施工實踐,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為將來參加工作打下基礎。
1.4 通過工作和勞動,了解房屋施工的基本生產(chǎn)工藝過程(樁基礎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中的施工質量控制和施工工藝標準。
2 實習內容
2.1 熟悉建筑、結構施工圖紙,了解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具體做法并做好記錄。
2.2參加施工會議,分析施工過程中的重點、難點,認真學習對施工關鍵部位的質量控制要求及安全防護知識。
2.3 在項目經(jīng)理及施工主管的指導下,學習總結綜合樓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中的土方開挖、模板安裝與拆除、鋼筋加工與安裝、混凝土澆筑分項工程的施工組織與管理以及相關技術措施。
2.4向各班組長下達施工作業(yè)任務書,向作業(yè)工人講解施工技術交底。3 實習過程
3.1、生產(chǎn)實驗綜合樓項目概況
3.1.1建筑設計方面
本工程為鋼筋砼結構,其中報告廳天面采用鋼桁架結構,建筑工程等級:一級綜合樓;設計使用年限:50年;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設計烈度:6度;防火分類:一級高層建筑;耐火等級:一級;人防高層類別和防護等級:甲級防空地下室;抗力等級:核6級;人防面積:1730㎡;屋面防水等級:一級;地下室防水等級:一級。
3.1.2結構設計方面
該工程管樁安全等級為二級,分別采用PHC-AB型φ600、φ400靜壓預應力管樁基礎,總樁數(shù)226根(其中φ600共216根,φ400共10根),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φ600=20xxKN、φ400=800KN,以強風化巖作為樁端持力層;多樁承臺26個,三樁承臺4個,單樁承臺10個(均為車道φ400樁徑)。地下室(基坑)尺寸:基坑大致呈矩形,擬建地下室南北長度約103米,東西寬度約21.6米,擬建工程地下室底板(板底)相對深度約為-4.7米。基坑南北側兩側有放坡位置,采用1:1.5放坡,面層噴射混凝土護面,基坑出土口與設計地下室車道重合,采用放坡支護;東西面采用土釘墻支護。地下室底板厚500mm,頂板150 mm厚,外墻350 mm厚,水池壁厚500 mm,地下室底頂板、外墻、水池均采用C35+P6級混凝土。防水材料采用自粘式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3.1.3建設地點特征與施工條件
本工程主要施工通道按現(xiàn)場情況,由于一期基地道路南面、西面、東面已建且綠化已施工完成,故從現(xiàn)場綠化的外邊線為本次施工區(qū)域可用場地,項目西側距已建電纜溝外邊為1.73m、東側距已建廠區(qū)道路邊為4.5m。項目場地離周邊村莊較近,給施工作業(yè)及管理人員的住宿帶來了方便。場地地下水主要為松散巖類孔隙型地下水,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及地表水。地下水位為0.50~0.8m,埋深較淺。地下水位隨季節(jié)性氣候變化,地下水位基本處于同一層面。
3.2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
3.2.1、土方開挖
3.2.1.1基坑共分三個剖面,基坑西側與東側周邊有電纜溝及道路,南北側兩側有放坡位置,采用1:1.5放坡,面層噴射混凝土護面。基坑出土口與設計地下室車道重合,采用放坡支護。土方開挖工程是本項目工作一大重點,配合程度影響到整個工程是否按時完成。解決辦法:土方開挖方投入足夠的土方機械設備,合理安排土方出土口,辦理余泥排放證及夜間施工許可證爭取更多的出土時間。
3.2.1.2對基坑進行場地平整,首先施工排水溝,然后進行基坑支護工作,總體施工流程:測量放線—坑頂排水系統(tǒng)—土方開挖—噴錨施工—基底排水系統(tǒng)—交工驗收
3.2.1.3主要材料及半成品在使用前考慮材料的生產(chǎn)、運輸及送審檢驗提前訂貨,在使用過程中根據(jù)堆放場地情況分批進場,以保證施工需要。
3.2.2基坑邊坡掛網(wǎng)及噴射混凝土
3.2.2.1鋼筋網(wǎng)采用φ[emailprotected]×200;加強筋采用Ф16鋼筋,井字型布置,鋼筋網(wǎng)之間及水平向網(wǎng)筋采用綁扎搭接,搭接長度為300mm,鋼筋網(wǎng)片的綁扎采用梅花形布點用鐵絲扎牢。加強筋的連接采用單面焊接的方法,焊接長度為10d。加強筋應緊密地壓在鋼筋網(wǎng)片上或與鋼筋網(wǎng)用鐵絲綁扎在一起。插筋與縱、橫兩向的加強筋通過兩個彎成直角的Ф25或Ф16長80mm的鋼筋焊接在一起,焊接時嚴格控制焊接質量,避免燒傷鋼筋或錨桿,以及焊接不牢固的情況發(fā)生。
3.2.2.2埋設噴層厚度標記,最后在坡面上按2×2m的'間距打設短鋼筋作為噴射砼面10㎝的厚度控制標記,要求打設較為牢固。砼噴射前應對機械設備、水管、電線等進行全面檢查及試運轉,確保運行正常后方可施工。噴層厚度為10cm,砼強度
為C20。噴射混凝土按兩層噴射,第一層厚度為50mm,第二層噴射厚度為50mm,噴射作業(yè)應分段分片進行,同一分段內噴射順序自下而上,分兩次噴射,噴射時,噴頭應與受噴面垂直,并保持0.6~1.2m的距離,噴射手應控制好水灰比,力保砼面平整,呈濕潤光澤,無干斑式滑移流淌現(xiàn)象。
3.2.3基坑排水系統(tǒng)施工
基坑頂排水溝、基坑底排水溝、集水井應采取人工開挖(集水井每20米設置一個),如局部為松土應進行人工夯實。該排水溝的設計斷面為300×300,排水溝采用砌磚,水泥砂漿抹面。
3.2.4、地下室鋼筋工程質量控制
3.2.4.1本工程框架梁縱向主筋采用Ⅲ級鋼,其余采用Ⅰ、Ⅱ級鋼筋,按規(guī)范要求Ⅲ級鋼采用直螺紋連接的方式,標準施工段鋼筋施工采用流水作業(yè)方式,鋼筋加工、安裝分為兩個施工段進行施工(1-6軸、6-13軸),每段施工工期計劃4天完成。。
3.2.4.2、縱向鋼筋錨固長度La(非抗震)LaE(抗震)取值總說明。且應滿足規(guī)范要求,鋼筋伸入支座除應滿足錨固長度外,尚應越過支座中線,且長度應≥5d;支座為鋼筋混凝土梁或磚墻時伸入長度面筋為La,底筋LaS=15d。
3.2.4.3、凡底、面縱筋伸入支座后向上(下)的彎折,以及柱上獨立懸臂梁筋伸入柱內的彎折,應將鋼筋伸至支座的遠邊才彎折,如確因該位置的鋼筋(如柱之豎筋)過度密集,影響灌混凝土質量時,可內移至第二排位置彎折,但以盡量靠近支座的遠邊為原則。
3.2.4.4、框架梁中的貫通面筋應在梁跨中焊接。當梁支座處沒標注支座面筋時,應由跨中面筋或架立筋伸入支座錨固。凡框梁底與次梁底在同一標高時(包括懸臂梁端之次梁),在其交點處,次梁底部直筋應放在框梁底筋之上。無主次梁之分的井式樓面之交叉梁交點處長梁縱筋放在短跨梁上面。
3.2.4.5、全部箍筋為閉合式,當箍筋是四肢以上時,必須要有一個雙肢箍沿截面周邊閉合,以確保整個鋼筋骨架截面的幾何形狀,梁的箍筋除為閉合式外,兩端的彎鉤必須是135°和帶有不少于10倍箍筋直徑的直段。
3.2.5、地下室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
3.2.5.1本工程采用商品預拌砼,地下室混凝土施工采用48m長車載泵進行砼的澆筑。砼澆筑前,除對材料供應、道路、機具設備、勞動力組織安排就緒外,還應該認真檢查模板的標高、位置、尺寸、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是否符合要求,接縫是否嚴密平整,鋼筋的規(guī)格、形狀、尺寸、數(shù)量、間距、錨固長度、接頭位置、保護層厚度以及埋件的埋設、預留孔洞等是否符合要求及施工規(guī)范,辦理好隱蔽驗收后方能進行砼澆筑。
3.2.5.2柱砼的施工,以地下室底板面為工作平臺。在澆筑柱砼前,應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與砼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在柱砼澆搗時,如有位置可放入串筒的則用串筒插入,串筒底距砼澆搗面的距離小于20xxmm,預防混凝土產(chǎn)生離析。先澆筑柱的砼,待梁板鋼筋綁扎好后,再澆梁板砼。梁與柱水平施工縫留置在梁底下50mm位置處。層高大于3000mm,柱和側壁墻澆筑盡量采用串筒或軟管插入進行下料,避免砼離析。梁板澆筑按劃分的施工縫施工,除特殊情況,其施工縫按規(guī)范留置在次梁跨中三分之一的范圍內,并留垂直縫。
建筑技術實習報告 篇3
俗語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沒有把理論用于實踐是學得不深刻的。當今大學教育是以理論為主,能有機會走進設計公司去實習,對我來說是受益非淺的。我就快畢業(yè)走向社會了,相信這次實習對我日后參加工作有幫助。
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和同事們都給了我莫大的幫助,教會我怎樣用快捷鍵,作圖的過程中如果使用幾個小技巧,確實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我在學習中少走彎路。
通過這次實習,在設計方面我感覺自己有了一定的收獲。實習主要是為了我們今后在工作及業(yè)務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增強了我們今后的競爭力,為我們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塊基石。工作室的老師們也給了我很多機會參與他們的設計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難以解決的問題,將來從事設計工作所要面對的問題。這次實習豐富了我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向更深的層次邁進,對我在今后的社會當中立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我也認識到,要想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單靠這短短幾個月的實習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不斷豐富自己的經(jīng)驗才行。
我面前的路還是很漫長的,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奮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堅信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jīng)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yè)后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xiàn)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感謝前輩們對我的教誨,這次實習除了在專業(yè)方面得到了非常大的收獲之外,我還學會了怎樣和同事們友好相處,虛心向他們請教,怎樣與結構、水電專業(yè)的人溝通協(xié)調。親身經(jīng)歷和熟悉了工作室的工作程序,開闊了眼界。和工作室的同事在一起,我感覺到非常的快樂和滿足。他們就像是朋友、老師和長輩一樣的幫助和指導我,我內心非常地感謝他們。總之,經(jīng)過這次實習之后,我從專業(yè)技能到為人處事,都真真切切的在現(xiàn)實之中得到了提高。
七個月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這段短暫而充實的實習經(jīng)歷中,我不斷磨練自己,在設計練習時增加實踐經(jīng)驗,從實踐生活中找出自己不足之處,虛心學習關于建筑設計繪圖方面的知識,在實習工作中不斷學習,反復推敲,事事總結,從中積累了一些自己認為的實用經(jīng)驗,同時,也帶給了我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其實,七個月下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大學三年學的知識太少太少了,專業(yè)性的知識只接觸個皮毛,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的未來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容易實現(xiàn),所以我更要努力學習,馬上畢業(yè)了,我要更加完善自己,去單位鍛煉自己,充實每一天,要自己每一天都有新的收獲,每一天都有進步!
【建筑技術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工程建筑技術實習報告08-28
工程建筑技術實習報告(熱門)07-23
建筑工程技術實習報告08-24
建筑工程技術實習報告09-24
工程建筑技術實習報告(15篇)08-03
建筑工程技術實習報告06-08
工程建筑技術實習報告15篇06-04
建筑工程技術畢業(yè)實習報告05-26
建筑工程技術實習報告(通用)06-23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實習報告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