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管理類實習報告3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管理類實習報告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管理類實習報告 篇1
了解花鏡的種植后的養護管理措施,熟悉各種花卉的生態習性與生物學特征;ㄧR的養護,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降雨情況而定,還要根據給地不同的觀賞水平而定,這都需要養護人員對植物習性的增加了解,并對花鏡的設計意圖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完成花鏡的養護工作。
由于花境所用植物材料多為多年生花卉,故第一年栽種時整地要深翻,一般要求深達40~50厘米,若土壤過于貧瘠,要施足基肥;若種植喜酸性植物,需混入泥炭土或腐葉土。然后整平即可放樣栽種。栽種時,需先栽植株較大的花卉,再栽植株較小的花卉。先栽宿根花卉,再栽一、二年生草花和球根花卉;ň畴m不要求年年更換,但日常管理非常重要。每年早春要進行中耕、施肥和補栽。
有時還要更換部分植株,或播種一、二年生花卉。對于不需人工播種、自然繁衍的種類,也要進行定苗、間苗,不能任其生長。在生長季中,要經常注意中耕、除草、除蟲、施肥、澆水等。對于枝條柔軟或易倒伏的種類,必須及時搭架、捆綁固定,還要及時清除枯萎落葉保持花境整潔。有的需要掘起放入室內過冬,有的需要在苗床采取防寒措施越冬;ň车'養護除了拔草,主要是水、肥和修剪。在華北地區,水分比較缺乏,要勤澆水。
這次花鏡種植之后,我們只進行了拔草和澆水工作,在栽植后的每個月內進行一次除草。不用除草劑,采用純人工操作。大多數高大的開花類宿根植物,都不應該施肥太多,肥料過多容易造成營養生長過大、開花減少,如果加上水分過度,還容易造成倒伏。這樣的品種有金雞菊、大花濱菊、天人菊等。但對于一些低矮的觀葉類品種,如金葉苔草,如果土壤肥力不足,生長會受到嚴重限制,生長減弱,夏季如果收到暴曬,還容易死亡。
管理類實習報告 篇2
一、實習時間:
20xx 07 04——20xx 07 08
實習地點:校園、南京市各個公園、廣場綠地景觀植物區。
實習目的:通過對植物換盆,公園中大樹移植栽植,及后期養護管理的學習,聯系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把樹木栽培知識更好的學習與應用。
指導老師:
二、實習路線
南京林業大學樹木園——南京寶穿船廠遺址公園——樹種調查——南京濱河——南京石頭城——南京國防園
三、實習過程
為期五天的實地實習,我們學習了蒲葵植物的換盆技術,親手進行了換盆,到公園里觀看樹木的栽植養護管理是實習的重要部分,下面將會重點報告,最后還附錄一張樹木調查表,這也是實習的 一個重要內容,下面著重介紹樹木的栽植與養護。在栽培學中,常言道“種三管七”,綠化中種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單位在園林綠化時,往往規劃設計高標準,施工養護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長。所以園林施工過程中要重點抓好綠化樹種栽植及其養護管理的工作。
1、綠化苗木的載植
苗木的移植,原則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春栽宜早不宜遲;秋季起苗,一般在落葉的10月下旬開始。特殊情況應特殊對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間進行,要隨起隨栽。
移植樹木除應注重季節外,在栽植中應該注意的個問題有:
。ㄒ唬⒕氉
對土壤要求精耕細作,植樹造林用的土地往往不是熟地良田,更需要進行深翻,深度在40厘米~50厘米,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墑的能力。整地要細致,采用溝植的要求整成水平溝,以利灌溉,也比較美觀。
。ǘ、樹種的選擇
要考慮到樹木植株枝葉的色彩、形態、風韻,使之與周圍環境相協調,起到美化的作用,既要考慮到樹木的抗污、抗毒、凈化空氣的特殊功能,又要考慮到樹種是否適應土壤性質,如柳樹耐濕性強,栽培分布廣。土壤瘠薄的可栽植白榆、松、柏、杜鵑類等;土層較肥厚的可栽植楊樹、核桃楸等;鹽堿地可進行改良換土,栽種耐鹽堿樹種,如檉柳、沙棘、沙棗、榆樹、小葉楊、紫穗槐等,苗木必須健壯,無病蟲害。
。ㄈ、起苗方法
1.裸根起苗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大多數闊葉樹在休眠期的移植,其優點是保存根系比較完整,便于操作,節省人力和物力,運輸方便。
2.帶土球起苗法:栽植成活率高,但其施工費用高。大苗移植時,一般土球直徑是植株頭徑的2倍~3倍。
。ㄋ模、樹木的修剪
一般來說,起苗過程中不能帶上完好土球的,應將植株老根、爛根剪除,把裸根沾上泥漿,再用濕草和草袋包裹,在裝車前剪除枯黃枝葉,根據土球完好程度適當剪除部分莖干,甚至可截干,再結合截枝整形等方法,最大程度保其成活。
。ㄎ澹、樹木的包裝、運輸與假植
移植規格較大的帶土球樹木(胸徑一般在10厘米~15厘米之間),或對珍貴難成活的樹種要做好包裝?捎貌莅、麻袋、尼龍袋等軟質材料包裝。在包裝過程中,注意要把苗木根對根放在包裝材料上,并在根間加濕潤物。當苗木的重量達到50公斤,將苗木卷成捆,用繩子捆住,捆時不要太緊,以利于通透空氣。
苗木的運輸要迅速及時,避免風天運苗。運輸途中保持行車平穩,較長距離運輸時,中途停車應停在樹蔭下,且經常給苗木噴水;長距離運輸,大苗必須帶土坨。
苗木如不能及時定植,必須假植。假植時使苗向背風方向傾斜,用濕潤的土壤將苗木埋土并用腳踩實,埋土厚30厘米~40厘米。苗木在假植期間,應注意經常澆水、看管,一般針葉樹采用全埋法,即將苗木全埋入土中;闊葉樹一般埋全苗的2/3。
。淠镜脑灾
樹坑直徑應比樹苗的根幅大1/3,清除坑內雜物。株行距應因林木用途而定,如防護林用2米×2米;株行距盡量筆直對稱;樹身垂直;裸根苗栽植時,埋土到一定深度后,應將苗木輕輕向上提拉,埋后澆水;帶土球苗栽植時,不得砸土球。
(七)、養護管理
栽植后,一般最少澆3次水,并要澆透,澆水后根部培土;樹木發芽后,有條件的一兩天噴1次水,天氣干旱及時觀察噴藥,經常鋤草松土。挖坑時,在樹坑底部先施基肥;栽植后,可用廄肥或化肥,用溝施或穴施肥料,促其生長。
2、綠化養護的技術措施
。ㄒ唬┚G化樹木的管理
園林綠化中,樹木種植面積并不是最大,但其所占的綠化空間最大,草地、鮮花、灌木、喬木合理搭配,體現了立體綠化的效果。習話講:“綠樹成陰,鮮花盛開”,創造了良好的小氣候和優美的環境。另外,許多灌木樹種植后可以通過修剪造型,亭亭屹立在草地和景點中,甚至可產生立體動感。
1、 肥水管理
喬木樹型高大,根系發達,根深幅廣,種植時需要開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種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種類以復合肥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樹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樹是3:2:1。施肥的次數,植后三年內,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次用復合肥1-2kg,小樹少施,大樹多施。施肥的方法是:小樹結合松土施液肥,大樹在冠幅內地面均勻開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喬木原則上可不施肥。灌木樹型小,以淺穴或淺溝種植為主,叢生根系淺,視土壤和樹勢施用適量的復合肥,液施干施結合,觀花觀果灌木適當增加P、K肥,觀葉灌木適當增加N肥施用。綠化樹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樹,原則是保濕不漬,表土干而不白。高大喬木,根深葉茂,不存在因缺水影響生長,灌木矮小,根系短淺,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濕不漬,才能正常生長。
2、樹型管理
綠化林木,通過藝術設計,認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綠化成功的關鍵之一。喬木要求樹干筆直挺拔,不要過早拔掉種植時的固定拴護桿,以免引起樹桿彎曲。成年大樹及時鋸掉不規則的樹枝,對冠幅大,葉多枝小的擋風枝不鋸掉,遇大風雨會折枝斷干嚴重時連根拔起造成損失。灌木要求整齊有形有序,樹形是樹木不斷生長和通過人工不斷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園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圖案、線條、柱樁、椎樁等。并要及時清除枯枝落葉。
3、樹木的病蟲防治
綠化樹木主要的蟲害有天牛、木虱、潛葉蛾、潛葉虎、介殼蟲、金龜子等。近年來在喬木灌木中木虱為害較嚴重,其次是介殼蟲,采用常規殺蟲劑、速撲殺、介特靈等均能達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藥物有托布津、多菌靈、炭疽病等,常用濃度800-1000倍。除了藥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經常清理枯枝落葉,保持清潔,同時要排除漬水,必要時修剪后噴藥。
。ǘ┚G籬的養護管理
綠籬的養護管理原則是:保證肥水供應,茂盛生長,修剪成籬成墻成形,達到觀賞和隔離的作用。
1、 綠籬的肥水管理
綠籬要不斷修剪,肥水條件要求較高,初植綠籬,按設計要求的籬寬,挖40厘米深的溝,填上純凈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或復合肥,這樣植后生長快。施肥原則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為主,磷鉀結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時還進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濕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漬,以免引起爛根,影響生長。
2、 綠籬的修剪
平面綠籬、圖型綠籬、造案綠籬,都是為了符合設計要求通過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頂端生長優勢,促使腋芽萌發,則枝生長,墻體豐滿,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滿足設計欣賞效果。修剪的原則:從小到大,多次修剪,線條流暢,按需成型。一般的`綠籬設計高度為60-150厘米,超過150厘米的為高大綠籬(也叫綠墻),起隔離視線用。始剪修剪的技術要求是:綠籬生長至30厘米高時開始修剪。按設計類型3-5次修剪成雛型。修剪的時間:當次修剪后,清除剪下的枝葉,加強肥水管理,待新的枝葉長至4-6厘米時進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間隔時間過長,綠籬會失形,必需進行修剪。中午、雨天、強風、霧天不宜修剪。修剪的操作:目前多采用大籬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鋒利緊貼籬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長突出部分多剪,弱長凹陷部分少剪,直線平面處可拉線修剪,造型(圓型、磨茹型、扇型、長城型等)綠籬按型修剪,頂部多剪,周圍少剪。定型修剪:當綠籬生長達到設計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長的枝葉全部剪去,保持設計規格形態。
3、 綠籬的病蟲防治
山子甲綠籬,常有木虱、潛葉蛾和粉病為害,福建茶有木 、介殼蟲、粉病為害,黃心梅較抗病蟲害,偶有木虱。以上蟲病,用常規的殺蟲劑速撲殺等和殺菌劑、多托布津、多菌靈等除治均能達效。
。ㄈ┎莸氐酿B護管理
草地養護原則是:均勻一致,純凈無雜,四季常綠。據資料介紹在一般管理水平情況下綠化草地可按種植時間的長短劃分為四個階段。一是種植至長滿階段,指初植草地,種植至一年或全覆蓋(100%長滿無空地)階段,也叫長滿期。二是旺長階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長期。三是緩長階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緩長期。四是退化階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較高的養護管理水平下草地退化期可推遲5-8年。
1、 恢復長滿階段的管理
按設計和工藝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嚴格清除雜草種子和草根草莖,并填上純凈客土刮平壓實10厘米以上才能貼草皮。貼草皮有二種:一是全貼、二是稀貼。稀貼一般20×20厘米一方塊草皮等面積留空稀貼,全貼無長滿期,只有恢復期7-10天,稀貼有50%的空地需一定的時間才能長滿,春季貼和夏季貼的草皮長滿期短僅1-2個月,秋貼冬貼則長滿慢需2-3個月。
在養護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貼防漬,夏貼防曬,秋冬貼草防風保濕。一般貼草后一周內早晚噴水一次,并檢查草皮是否壓實,要求草根緊貼客土。貼后二兩周內每天傍晚噴水一次,二周后視季節和天氣情況一般二天噴水一次,以保濕為主。施肥植后一周開始到三個月內,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結合澆水噴施,前稀后濃,以后每月一次畝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長滿草高8-10厘米時,用剪草機剪草。除雜草,早則植后半月,遲則一月,雜草開始生長,要及時挖草除根,挖后壓實,以免影響主草生長。
2、 旺長階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長階段,觀賞草地以綠化為主,所以重在保綠。水分管理,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濕為原則。旺長季節,以控肥控水控制長速,否則剪草次數增加,養護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階段的工作重點,剪草次數多少和剪草質量的好壞與草地退化和養護成本有關。剪草次數一年控制在8-10次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確保不漏剪,剪后及時清凈草葉,并保濕施肥。
3、 緩長階段的管理
緩長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長期要加強,可增加進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數控制在每年7-8次為好。
4、 草地退化階段的管理
水分管理,干濕高替,嚴禁漬水,否則加劇爛根枯死,加強病蟲害的檢查防治。對局部完全枯死處可進行全貼補植。退化草地剪后復青慢,全年剪草次數不宜超過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易長雜草,需及時挖除。此期需全面加強管理,才能有效延緩草地的退化。
四、 收獲感悟
五天的工程實習結束了,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學習到的東西卻不是用數字可以衡量的,所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或用筆用心,我都記憶了下來,相信會為我今后的學習提供不可估量的作用。
管理類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時間
20xx年月7日至3月20日
二、實習地點
四川省樂山市樂山大佛景區及峨眉山市峨眉山景區
三、 實習目的
a) 通過野外實習,了解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的特點、分類、分布規律及其各組成要素;、自然條件、社會條件等在旅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b) 通過實習,以峨眉山旅游景區為主要對象,了解旅游行業運作機制;
c) 通過實習,了解旅游管理專業的研究和學習對象、內容和任務,進一步鞏固專業思想;
d) 學習野外工作方法,加強實踐技能的培養;
e) 結合社會實踐,了解國情、民情,了解社會,激發學習動力,增強競爭意識,自覺調整知識結構,迎接社會的挑戰。
四、實習內容
1.峨眉山景區環境概況
峨眉山103.48東經29.59北緯,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并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舉世聞名的普賢菩薩道場。有山峰相對如蛾眉,故名。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主峰3099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米。為褶皺斷塊山地,斷裂處河谷深切。一線天、舍身崖等絕壁高達700~850米。山勢雄偉,隘谷深幽,飛瀑如簾,云海翻涌,林木蔥蘢,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多佛教寺廟,向為著名游覽地。
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與青衣江之間,在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東距樂山市37公里,是著名的佛教名山和旅游勝地,有“峨眉天下秀”之稱,是一個集佛教文化與自然風光為一體的國家級山岳型風景名勝區。
峨眉山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全山形勢巍峨雄壯,草木植被濃郁蔥蘢,故有“雄秀”美稱。因為高度可觀、面積龐大,登山路線幾近百里,對普通攀登者形成有力挑戰。近年來建成了登山索道,游人已可輕松登臨,去極頂俯瞰萬里云海,在金頂可欣賞“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燈”四大絕景。峨眉山優美的自然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它成為人們探奇攬勝、求仙修道的理想處所。1982年,峨眉山以峨眉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1996年,峨眉山與樂山大佛共同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20xx年,峨眉山景區被國家旅游局首批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風景區。
峨眉山山區云霧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一月平均氣溫約6.9度,七月平均氣溫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較高而坡度較大,氣候帶垂直分布明顯,海拔1500米~2100米屬暖溫帶氣候;海拔 2100米~2500米屬中溫帶氣候;海拔2500米以上屬亞寒帶氣候。海拔20xx米以上地區,約有半年為冰雪覆蓋,時間為10月到次年4月。峨眉景區隨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氣候特征。清音閣以下為低山區,植被蔥郁、風爽泉清,氣溫與平原無大差異,早晚略添衣著即可。清音閣至洗象池為中山區,氣溫已較山下平原低4℃-5℃,游客需備足衣物。洗象池至金頂為高山區,人行云中,風寒雨驟,氣溫比山下報國寺等處低約10℃左右。山上為游客準備了大量棉大衣,可供游人租用。峨眉山中間有一條“界線”,山下被稱為“陽間”,山上被稱為“陰間”。積云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在峨眉山的那條界線的位置。因此,游人在金頂時時常會聽見雷聲,但只有“陽間”在下雨,“陰間”不會下雨。
峨眉山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為峨眉山的主峰,通常說的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遠望去,雙峰縹緲,猶如畫眉,這種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使唐代詩人李白發“峨眉高出西極天”、“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之贊嘆。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云霧繚繞,雨絲霏霏。彌漫山間的云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峨眉山層巒疊嶂、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詩人譚鐘岳將峨眉山佳景概括為十種:“金頂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曉雨”、“白水秋風”、“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巖疊翠”、“羅峰晴云”、“圣積晚鐘”,F在人們又不斷發現和創造了許多新景觀,如紅珠擁翠、虎溪聽泉、龍江棧道、龍門飛瀑、雷洞煙云、接引飛虹、臥云浮舟、冷杉幽林等。峨眉新十景為:金頂金佛、萬佛朝宗、小平情緣、清音平湖、幽谷靈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賓灘、名山起點。無不引人入勝。
2.峨眉山景區環境保護措施
峨眉山管理委員會在峨眉山的環境保護工作上實施了“五管其下”的治理措施:一、建立權威機構,創新管理模式,完善生態保護法律體系,依法實施保護和管理;建立科研機構,提高生態保護的科技支撐能力;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為重點,加強生態保護監管;增加投入,建立生態保護資金渠道。二、將核心景區和外圍保護區2.3萬畝耕地去不退更換林,發展有機茶葉基地,使遺產保護與生態經濟發展有機結合,其龍頭項目“峨眉雪芽”綠茶帶動景區1.2萬農民致富;三、加快實施煤改氣,避免空氣污染。將風景區全山賓館、寺廟、農民旅店全部改用氣或電作燃料,客運車輛全部改用液化氣,消除安全隱患。四、全面建設環境保護信息數據庫,完善景區環境監察信息系統、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環境衛生信息系統等,建成“電子眼”;同時,投資100多萬元購進環境監測車、汽車尾氣測試儀、負氧離子測試儀,實現景區大氣的24小時自動監測,建立健全環境監測數據傳輸處理系統,使環境監測硬軟件設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四、搬遷核心景區村民100多戶,拆除違章和有礙觀瞻的建筑物、構筑物900多平米;投資1.6億元對金頂相關設施實施拆遷整治,對金頂上有礙觀瞻的703電視臺、氣象站等進行拆遷。
為了加強對峨眉山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峨眉山景區設立了遺產研究所、植物保護檢疫站、中心林木種子園、生物資源實驗站等十多個科研機構和團體,對峨眉山的生物資源、園林等進行科學考察和研究。根據不同生態特點,分了核心保護區,劃定為一級保護區。核心景區有氛圍生態保護區、珍稀動物群落保護區等五部分。其中生態保護區、珍稀動物群落保護區、植物景觀區不允許游客進入,只有管理人員和經過批準的科研人員才能進入,以保持去自然的原生狀態。核心景區外2至7公里為二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外3至8公里的環形地帶為三級保護區,各級保護區都按其功能制訂了保護原則和措施,并將每年游客總數控制在110萬人以內。
近年來,峨眉山管理委員會為開展好遺產的青少年保護教育,峨眉山游人中心,博物館免費為樂山市境內中小學生講解達10多萬次,峨眉山上下形成了保護遺產的`共識。峨眉山管委會建立了高、中、低三片污水處理地、沼氣池,實現景區排污集中處理,并達國家一級排放標準。建立300多人的專業環衛隊伍,制定靈活機動、獎懲掛鉤的環衛管理制度。修建環保垃圾桶1000多個,做到垃圾隨產隨清,無害化處理。全山投資1000多萬元按星級標準修建了37個旅游公廁。
3.峨眉山景區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習過程中,峨眉山景區環境保護工作的無微不至讓我驚訝感嘆了好長一陣時間。但是,仍然能在其中發現許多問題。首先,峨眉山作為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廟宇自然必不可少。這些莊嚴的建筑給秀麗的峨眉山賦予了一層特殊的神秘的氣質,同時也滿足了許多香客的朝拜的愿望。但是,眾多的寺院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香客入廟禮佛必然要敬香,而香客數量一旦增加,禮佛用的香燃燒后產生的大量煙霧勢必會影響寺院附近的空氣質量。在實習中,我發現在萬年寺、清音閣和金頂三處的游客最多,空氣中香火味也格外濃重,可想而知這三處空氣中顆粒物的含量也是相當高的了。其次,從洗象池再往上,海拔超過20xx米,在低溫下幾乎道路都被冰雪覆蓋。其實對于峨眉山游客來說,使用冰爪艱難跋涉是一件不錯的旅游體驗,但這樣并不是就要忽視掉環境保護工作。我發現,厚重的雪被將道路以及道路旁的垃圾桶一起覆蓋,徒步走幾個小時都難以見到一個垃圾桶。這樣勢必會導致游客亂丟垃圾,影響景區環境美觀及環保。第三,雷洞坪是進山公路的終點,選擇坐車上山的游客都會在此下車,然后步行到達金頂。此處車輛眾多,鳴笛聲此起彼伏,在空曠安靜的山里聲音可以傳的很遠,有可能會影響山里野生動物的正常活動,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噪聲污染。而且,在雷洞坪上的生態猴區,環境被糟蹋的一塌糊涂,滿地的垃圾從小路上一直鋪到護欄外很遠,空氣中散發著各種垃圾的味道,實在是峨眉山環境保護的一大敗筆,應受到管委會的格外重視。
4.對于峨眉山景區環境保護的建議
樂山-峨眉山景區作為世界雙遺產地,又是我國重要的旅游資源及環境保護模范地,環境是其賴以生存的基礎,所以環境保護必須作為其工作重點予以格外的重視,F在,該景區面臨著兩個轉型的重要時期,即:由國內重點景區轉向國際知名景區,由觀光旅游型景區轉向休閑度假型景區,在此基礎山,更應加強環境保護的工作力度和景區環境的美化,環境的美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突出峨眉山景色的與眾不同和處理好峨眉山旅游設施的現代化與保證景色優美古樸的沖突。俗話說:“峨眉天下秀”,在實習過程中,我真真正正體會到了所謂的“秀”是怎樣的動人心魄。但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在實習中,我不止一次的看到眾多的電線橫在山腰上,架在小河上,從古色古香的廟宇上橫過,這些無疑破壞了峨眉山景色的觀賞性。所以我認為景區管理委員會應重視這方面的工作,保證給游客最完美的觀賞體驗。其次,峨眉山作為國內知名景點,想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就必須要有中國特色的品牌。雖然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但世人皆知佛教源自古印度,峨眉山的佛教文化不過是將其附上了一層中國色彩。除此之外,峨眉山便再無特色了。想要在世界眾多知名景區中樹立品牌形象,峨眉山必須要有屬于自己的品牌形象依托。其實,前往峨眉山的人們多少都有一個武俠夢――峨眉山在金庸筆下那個恢宏龐大的武林世界中有著重要的位置。管委會可以將此武俠特色賦予峨眉山,讓世界接納一個真正的有中國特色的峨眉山。
五、 實習總結
此次實習在山中的時間只有三天。三天內,我們體驗到了大詩人李白說的“蜀道之難”,也品味了登山的苦與樂。一路上風景美得嘆為觀止,令人沉醉。同時所有同學互相鼓勵與扶持,克服各種困難登上金頂,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與力量。登山時大家雖疲憊不堪,但難掩心中的興奮縱情高歌,好不痛快。同時,我們了解了本專業的研究和學習對象、內容和任務,對今后的學習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和計劃。收獲其實遠比我們看到的大。游覽途中,我們看到了國內旅游行業的繁榮與蓬勃的朝氣,各大景點游客絡繹不絕,人頭攢動,導游解說生動有趣,內涵豐富。在某種程度上,為大家注入了對本專業的無限信心。
但也必須看到問題所在。在做問卷調查時,我們常常得不到游客的配合,有時候游客對于我們提出的問題不是很清楚甚至無法回答;登山時,很多同學或因體力身體等原因沒能全程登頂;有同學在景區內不能保持公共衛生,隨手扔垃圾等等。對此,我認為一是我們并沒有得到游客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一是我們的問卷問題設置可能出現了跑題、偏離實際等等問題,還有就是個人身體和道德素質亟待提高。這些都是需要我們進行反思總結,并在今后進行改正的東西,我們需要正視。
最后,我要感謝此次陪同我們一起登山的余老師、謝老師、徐老師和單老師,感謝你們全程的照顧,也感謝你們為此次實習做的一切努力和貢獻,謝謝你們。
【管理類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管理類實習報告09-06
管理類實習報告07-16
管理類實習報告范文09-22
管理類實習報告模板10-24
[通用]管理類實習報告08-30
管理類實習報告4篇07-01
管理類實習報告【經典14篇】07-06
管理類實習報告精選15篇06-14
管理類實習報告(14篇)05-11
管理類實習報告(6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