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志實習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雜志實習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雜志實習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暑假的實習主要是在雜志社的助理任務的見習,在這次的實習中,由于是初出茅廬,對于雜志社的編輯工作流程不是很熟悉,主要工作是負責助理工作,幫助編輯們篩選稿件,校對文稿以及修改工作,這也是最基本的常見的一種實習工作。或許這次簡單的實習工作對于我來說不一定起到真正的幫助,或許雜志社的實習并沒有實現我發表文章的愿望,但是盡力過一段時間的實習,我可以問心無愧的說我也有了收獲。每天上班的感覺也讓我的生活變得忙碌而充實,雖然實習中也或多或少會碰到一些問題,但是在老師和同事們的幫助下還是解決了。本次的實踐旨在通過這次經歷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為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好基礎,在這一個月中,我深刻體會到了期刊雜志的文化氛圍,以及專業上學不到的東西,這對于我來說受益匪淺。
一、實習目的
雜志社工作策劃流程的熟悉,充分了解一套刊物,從約稿到出版發行的全過程。充分了解相應的理論知識,實際操作知識,以期達到或是說基本具有編輯的能力。
二、實習單位及崗位介紹
該單位是一家地方級的雜志機構,專門針對社會現實以及社會大眾思想的普及,其口號是“新銳,實在”類似于《青年文摘》的綜合鋅文摘出版社。由于員工人手有限,以及大量的讀者來信和投稿的篩選需要,該雜志社通過各地的高校大學生組成的一支“校園特約編輯”小組,以便給各個編輯篩選各種投稿和一些標準要求,一邊各位編輯們的工作效率的提高。而我所負責的主要是收發信件和改稿校對工作,主要回復一些讀者的來信,兼顧稿件的篩選,以及文字的校對工作。
三、實習內容及過程
當第一次進入雜志社的時候,我的心里充滿了好奇與敬意,作為一名學生,雜志文摘社對與我們都是在熟悉不過的一個名字了,因為從小到大我們所接觸到的課外讀物也基本上是這些,這次能有幸來到這個雜志社感到很幸運。我的實習職責是“自由論壇”欄目的助理編輯。這樣的實習工作雖然讓我的日語專業無從用起,雖然,之前的我對勵志類的書籍幾乎“聞所不聞,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實習機會。因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讓我們在校園不曾接觸的東西;任何一位在公司的前輩身上,都有我們可以學習的亮點。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們實習情況是不是順利,但是,我的實習生活在最初的階段,可以用“迷茫”兩個字來概括。實習的第二天,單位就給我配備了一臺電腦,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初來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應該做些什么。同在一個辦公室的前輩們,似乎各有各的事情。報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靈活性和獨立性更強。因此,這個時候得我更無助。我就這么無所事事的上上網,聊聊天,把所有的新聞看一個遍?這樣清閑的日子,讓我心慌。我反復問自己,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甚至對于所有坐辦公室的工作開始排斥,這樣的清閑,我會崩潰。
經歷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訴自己,我不能就這樣碌碌無為下去。如果僅僅是為了實習鑒定,如果僅僅是為了幾句評語,如果僅僅是想要一個拿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來到廣州。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獲。于是,我開始主動翻閱各類暢銷類的勵志書籍,總結這類書的共同規律,然后嘗試策劃一個選題,并向老師尋求指導和意見。經過三個星期,我策劃了一本叫《一句話點燃你的智慧》,并列出整本書的提綱。最后在暑期即將結束時成功地完成這項在開始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種成就感不是言語能表達出來的,我想,這就是實踐的經歷所獨具的吸引力吧。雜志的發行,第一步當然是約稿。沒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雜志是沒辦法發行的,一個雜志社也是辦不起來的。之后才能對約來的稿件進行分類處理,進行編輯。再經過排版、繪圖、彩編等才被最終發行。因此,我的第一項工作,即第一個實習項目便是約稿。
之后便是協助那些編輯老師們的工作,這項工作,不再像約稿那樣繁瑣,但對專業知識的要求相應高許多。因此我要學的東西也很多。一件稿件在手,先要篩選,看它合不合適運用。如合適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工作。處理即編輯,它的主要內容是:將篇幅長度編輯成所需的長度;詞語的應用、文章的趣味性等方面也要附和刊物的特色。之后,細細校正文章格式、錯字標點等。編輯工作,并不是簡單的技術工作,有其自身的規律。要在選題、組稿、審稿、加工整理、整體設計等編輯實踐中總結探索它的規律性,并以此指導實踐活動。如此循環往復,逐步建立和完善編輯學理論,才能使編輯工作不致成為盲目的實踐,而成為自覺的創造性勞動。
編輯工作猶如一項系統工程。各環節相互聯系、制約和促進,具有嚴密的整體性,而每一環節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各環節中有許多工序,相互之間同樣具有制約性和相對獨立性。一個環節、工序的工作影響著另一個或幾個環節、工序乃至全部編輯工作。這就既要從宏觀上把握編輯工作的整體性,又要在微觀上抓好每一個環節、工序的工作,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的關系。要用嚴密的制度規范各自的職責和相互關系,使整個編輯工作協調一致,高效率運轉。
都說好稿子是編出來的,記者上交的稿件往往是半成品,需要編輯的在加工才能出版。編輯對稿件進行在加工時。有時也需要記者參與,比如補采訪,寫重點等,對一個新手來說,頭幾篇的稿件往往是不合格的,需要多次的改寫才能發表。這是我在雜志社的最后一項實習內容,也是較難的一項實習內容。這些具體工作說起來容易,可實際操作起來卻不太簡單。在編輯過程中,我也曾出現過一些錯誤,但在老師的幫助下,都已一一改正,并順利完成編輯任務,在此過程中也學習許多知識。
在沒有實習之前就有所耳聞:實習無非就是做做衛生端端水,如果進報社就是看報紙看新聞。這并不完全正確,首先,服務產業發展到現在,衛生已經不需要實習生代為操勞,其次,看新聞不僅是實習記者的事,每位記者編輯在開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瀏覽新聞,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應該是做這些事時的角色定位和心態。比如看新聞,職業記者看的不是新聞,更不是寂寞,而是新聞后的新聞。我實習的媒體是雜志,因此更注重記者思考事件的角度與深度。
四、實習總結及體會
歷經了一個由不熟悉到熟悉,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過程,以至于自己都驚奇起來,我對某些問題居然也專業了。實踐結束了,收信、回信、篩選稿件,日復一日,無數瑣碎平凡的事構成的我實踐的主旋律。有機會參與到實踐中,這樣理論結合實踐,給我帶來很大的幫助。在編輯部的時間過得很快,從開始工作的新鮮好奇到后來的得心應手,讓我看到了自己這一個月的轉變,不僅業務上越來熟練,積累了經驗,而且心態也和平了很多。以前總覺得畢業后要做點兒大事,心氣高,不務實,單通過這次的實習,我知道了踏實的做好每件事,從基礎做起,才能為以后打下堅實的根基,才更能得到更大的發展。感謝這次實習的鍛煉,感謝實習中的每一位老師的指導,感謝新解釋的朋友們的幫助。我想等我走上了工作崗位的某一天,回憶起這次畢業前的實習,也依然會覺得很溫暖的。
通過在出版社的暑期實習,我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實踐能力得到增強,能夠把學到的理論與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過程中我了解到許多關于選題,策劃,編輯,校對,排版,彩編等方面的知識,逐漸熟悉了文化傳媒方面的一些知識,并進一步了解圖書出版和市場需求之間的緊密關系。同時,我學會了怎樣同公司的其他同事建立融洽的合作關系,在和諧的氛圍中共同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收到良好的經濟效果。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我也強烈地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編輯必須具備各方面的素質,不僅要有廣博得知識,高超的技能,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較高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而且要有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
【雜志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雜志實習報告六篇01-20
雜志編輯辭職報告06-10
雜志編輯辭職報告11篇11-03
雜志的合同03-18
雜志郵發合同03-19
2023雜志合同04-17
雜志廣告合同03-11
刊物雜志試銷合同11-07
雜志廣告刊登合同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