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來水廠實習報告優秀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自來水廠實習報告優秀,歡迎大家分享。
自來水廠實習報告優秀1
自來水是指通過自來水處理廠凈化、消毒后生產出來的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的供人們生活、生產使用的水。它主要通過水廠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來水廠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相關衛生標準》,經過沉淀、消毒、過濾等工藝流程的處理,最后通過配水泵站輸送到各個用戶。
一、實習目的
1、熟悉本專業的工作性質,端正專業思想,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斷增強綜合素質。了解自來水廠的工作流程,加絮凝劑,沉淀,過濾,消毒等過程,弄清楚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自來水是怎么出現的,理論結合實際,進一步加強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二、自來水廠概況
2、株洲自來水廠取水于湘江經過絮凝,反應,沉淀,過濾,消毒等過程,除去水中的雜質,如懸浮物、膠體、溶解物等后,供應給株洲居民。
三、自來水廠工藝流程
1、流程示意圖
2、處理步驟
1)湘江水源取水。
2)加藥。進水處加氯,去活氯化鋁,絮凝劑,作用是讓有機物和雜質形成較大的顆粒,沉淀下來,在經過混合槽和藥劑充分接觸反應。
3)沉淀。在沉淀池中形成比重較大的絮狀體,反應池中的藻類和活性基泥定期清洗,到沉淀池是可沉淀礬花。沉淀池分為沉淀部分和出水兩部分,流速很慢,便于雜質沉降。
4)過濾。除去細小雜質。過濾池底部有單層晶質石英砂,用來除去細小雜質,水中藻類定期打撈。濾池內含1m深的沙顆粒用于過濾,過濾52個小時后開始進行曝氣,懸浮雜物通過排水槽進入到回收泵房,曝氣一定時間后靜置一段時間,上層清液流入沉淀池進行二次過濾,下層污泥進入污泥處理系統,加聚丙烯酰胺,形成固體廢物,做成泥柄。
5)消毒。加氯分為前加氯、中加氯、后加氯。水出沉淀池后加氯,綠球能穿過細菌的細胞壁,破壞細菌內部的消化酶,使其不能正常消化,從而殺死細菌。由于液氯的體積小,容易保存,故一般才用液氯。加氯方法是液氯與少量水混合后,通過管道送入水中。要注意的是,氯氣劇毒,進行加氯操作時要注意安全。若有液氯沾到身上馬上進行清水沖洗,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四、實習心得
自來水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紫外線消殺、膜法、氯氣、臭氧法等。我國水處理普遍采用氯化工藝。它具有成本低、設備簡單、運行管理方便等優點。但加氯可與水中有機物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有機囟化物,即所謂的“三致”物質,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的危害。紫外線消殺,是通過內置紫外燈發生中心輻射波長為253、7nm的短波紫外線對流經反應室的水體進行殺菌消毒,從而解決飲用水細菌指標的超標問題,使被細菌污染的水質達到并超過國家飲用水相關衛生標準。其缺點是設備成本高、運行成本和技術難度大,對水的濁度要求很高。臭氧法的原料易得易運輸,消殺效果好,缺點是效率低,耗電量的大。實習后我對水廠近期的工作情況,工作任務,水源問題,生產工藝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原水進水泵澄清池過濾池加藥池沉淀池過濾池澄清池出水泵。首先從泵房將水打到水池,經過濾,再加沉淀劑聚合、過濾得到清水,加二氧化氯消毒,將水儲入清水池備用,再經高壓泵壓出供水。尤其是對水源的突變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無法學到的知識,持著謙虛的態度,抱著求學的思想,盡可能地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做到了勤于思,勤于學,勤于問。經過這次實地實習,我將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實際應用聯系起來,從理論認識到感性認識,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有關給水廠的工藝流程,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我了解了一些新技術和新工藝,還懂得一些工作時的技巧,這在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有很大的幫助。正所謂:理論必須結合實際,理論來自于實踐。
自來水廠實習報告優秀2
曲靖市城市供排水總公司建立于1960年,主要生產、供應自來水和提供城市污水處理服務,兼營水暖配件、城市供排水管道安裝、二次供水設施清洗等公用事業,曲靖市國有資產管理機構是轉讓資產權益的唯一合法所有者,在本協議生效日期前,曲靖市城市供排水總公司已獲得曲靖市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授權且擁有完全的權利簽訂產權協議,并且有能力履行其在產權協議項下的義務。
一、項目簡介
曲靖市城市供排水總公司為中國云南省僅次于昆明市的第二大綜合性公司。現有自來水(凈水)廠三座,污水處理廠一座,基本情況如下:
第一自來水廠:
生產能力為6萬噸/日,資產7600萬元,水處理符合國家標準,可獨立對外供水。
第二自來水廠:
生產能力為4萬噸/日,資產為5500萬元,水處理符合國家標準,可獨立對外供水。
第三自來水廠:
生產能力為8萬噸/日,資產為15000萬元,水處理符合國家標準,可獨立對外供水。
污水處理廠:
日處理污水8萬噸,資產為12000萬元,污水處理達國家排放標準,其中水可再利用。
第一、第二自來水廠始建于70年代和80年代,但近年都進行了改擴建,第三自來水廠為新建,20xx年底竣工,污水處理廠為新建,20xx年底完工。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都具有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工藝。
1、項目背景
根據國家有關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的政策和曲靖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曲靖市城市供排水總公司決定,將現有的資產向社會(市場)資本開放,愿意與國內外,社會各方合作。
2、項目建設意義
促進國有資產流通,整合資源優勢,有效提高市場的規范化運作。
二、項目所屬行業:
基礎設施建設
三、項目所在地區:
云南省曲靖市
二、飲用水常用消毒方法
由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可見河水中原有的種種懸浮顆粒及膠體物質已在混凝過程中分離。而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也已在濾后消毒處理過程中被消滅。因此,在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已把原水含有的有害人體健康物質去除掉。
那么,生產過程中所加入的藥劑呢?在去除水中原有雜質的過程中不免地加入了新的雜質。這些新的雜質是否會危害到我們的健康呢?
在混凝過程中所加入的水處理劑,一般情況下都與原水的懸浮顆粒及膠體一起沉淀開來,從而不影響水出廠時的質量。那么,就只剩下氯氣了。氯氣消毒法是生產自來水的最后一個環節。往水里加氯氣經反應后即可把水輸送到市民家庭使用。如此,氯氣是否會危害到我們的健康呢?
以下我們來重點研究氯氣。
氯氣(Cl2)是一種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溶于水,常溫下1體積水能溶解2體積氯氣。在相同條件下,氯氣比同體積的空氣重,標準狀況下,它的密度3.214g/L。氯氣容易液化,當壓強為101.3kPa,冷卻到-34.6℃,氣態的氯就變成黃色油狀的液態氯。液態氯繼續冷卻到-101℃,就變成了固態氯。氯氣是一種有毒物質,對人體有強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氯氣會刺激鼻腔和喉頭粘膜,并引起胸痛和咳嗽;吸入較多氯氣會窒息致死。
把氯氣加入水中,會發生以下反應:
Cl2 + H2O = HCl + HClO
因為消毒過程中氯氣用量很小(一般在1L水中僅通入約0.005g氯氣),可以說只要出廠的自來水符合正常的國家標準,在自來水中的投入的氯氣會完全與水反應生成其他物質,故可認為出廠的水中不含Cl2。上文所謂的"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實際上應是指氯元素,而不是氯氣。
然而,雖然氯氣已完全反應,卻有其他物質生成。我們先來看次氯酸。次氯酸(HClO)具有強氧化性,因此具有很強的殺菌消毒能力,是常用的消毒劑。次氯酸是一種弱酸,很不穩定,在光照條件下易發生以下反應:
2HClO = 2HCl + O2↑
如此,水中有可能含有的雜質就只剩HCl了。 氯化氫(HCl)是無色而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它的密度比空氣大,約為空氣的1.26倍。氯化氫極易溶于水(0℃時,1體積水大約能溶解500體積的氯化氫)。氯化氫的水溶液叫氫氯酸,俗稱鹽酸,是一種強酸,具有強的氧化性及腐蝕性。
由以上的方程式,根據氯原子守恒,可知一定物質的量的氯氣與水反應后最終生成的氯化氫的物質的量是原來氯氣的兩倍。由于在生產水的過程中使用的氯氣的量很少,產生的氯化氫的量自然微乎其微。根據生理衛生常識,我們知道人體的胃液含有少量鹽酸,故可認為微量的氯化氫并不影響人體健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此外,氯化氫是易揮發氣體,基于這一性質可推知煮沸了的水幾乎不含氯化氫。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生產過程符合國家標準的自來水是不會危害人體健康的。
三、自來水廠水處理的工藝
現在人們談到飲用自來水 會“心有余悸”,主要是因為害怕自來水生產過程中未能除盡
水中的雜質及微生物,又害怕凈水過程中混入了一些有毒氣體。基于此,我組成員先到自來水廠參觀采訪,了解自來水的生產過程。
1、 自來水是如何生產的?
眾所周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原水里含有各種各樣的雜質。從給水處理角度考慮,這些雜質可分為懸浮物、膠體、溶解物三大類。城市水廠凈水處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中這些會給人類健康和工業生產帶來危害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細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凈化后的水能滿足生活飲用及工業生產的需要。市自來水總公司水廠采用常規水處理工藝,它包括混合、反應、沉淀、過濾及消毒幾個過程。
(1)混凝反應處理
原水經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經過混凝工藝處理,即:
原水 + 水處理劑 → 混合 → 反應 → 礬花水
自藥劑與水均勻混合起直到大顆粒絮凝體形成為止,整個稱混凝過程。常用的水處理劑有聚合氯化鋁、硫酸鋁、三氯化鐵等。汕頭市使用的是堿式氯化鋁。根據鋁元素的化學性質可知,投入藥劑后水中存在電離出來的鋁離子,它與水分子存在以下的可逆反應:
Al3+ + 3H2O ←→ Al(OH)3 + 3H+
氫氧化鋁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淀的膠粒及微小懸浮物脫穩、相互聚結,再被吸附架橋,從而形成較大的絮粒,以利于從水中分離、沉降下來。 混合過程要求在加藥后迅速完成。混合的目的是通過水力、機械的劇烈攪拌,使藥劑迅速均勻地散于水中。 經混凝反應處理過的水通過道管流入沉淀池,進入凈水第二階段。
(2)沉淀處理
混凝階段形成的絮狀體依靠重力作用從水中分離出來的過程稱為沉淀,這個過程在沉淀池中進行。水流入沉淀區后,沿水區整個截面進行分配,進入沉淀區,然后緩慢地流向出口區。水中的顆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斷堆積并濃縮,定期排出池外。
(3)過濾處理
過濾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狀濾料層通過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懸浮顆粒,從而進一步除去水中細小懸浮雜質、有機物、細菌、病毒等,使水澄清的'過程。
(4)濾后消毒處理
水經過濾后,濁度進一步降低,同時亦使殘留細菌、病毒等失去渾濁物保護或依附,為濾后消毒創造良好條件。消毒并非把微生物全部消滅,只要求消滅致病微生物。雖然水經混凝、沉淀和過濾,可以除去大多數細菌和病毒,但消毒則起了保證飲用達到飲用水細菌學指標的作用,同時它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以控制細菌繁殖且預防污染。消毒的加氯量(液氯)在1.0-2.5g/m3之間。主要是通過氯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在細菌內部起氧化作用,破壞細菌的酶系統而使細菌死亡。消毒后的水由清水池經送水泵房提升達到一定的水壓,在通過輸、配水管網送給千家萬戶。
四、水質分析
水中氨氮的測定(納氏試劑比色法)
一、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鉀的堿性溶液與氨反應生成淡黃棕色膠態化合物,其色度與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長410—425nm范圍內測其吸光度,計算其含量。本法最低檢出濃度為0.025mg/L(光度法),測定上限為2mg/L。
二、儀器
1.500mL全玻璃蒸餾器 。
2.50mL具塞比色管。
3.分光光度計。
4.pH計。
三、試劑配制試劑用水均應為無氨水。
1.無氨水:
可用一般純水通過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或加硫酸和高錳酸鉀后,重蒸餾得到。
2.1mol/L氫氧化鈉溶液。
3.吸收液:
①硼酸溶液:
稱取20g硼酸溶于水中,稀釋至1L。②0.01mol/L硫酸溶液。
4.納氏試劑:
稱取16g氫氧化鈉,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卻至室溫。另稱取7g碘化鉀和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將此溶液在攪拌下徐徐注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用水稀釋至100mL,貯于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5.酒石酸鉀鈉溶液:
稱取50g酒石酸鉀鈉(KNaC4H4O6·4H2O)溶于100mL水中,加熱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
6.銨標準貯備溶液:
稱取3.819g經100℃干燥過的氯化銨(NH4Cl)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標線。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氨氮。
7.銨標準使用溶液:
移取5.00mL銨標準貯備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標線。此溶液每毫升含0.010mg氨氮。
四、測定步驟
1.水樣預處理:
無色澄清的水樣可直接測定;色度、渾濁度較高和含干擾物質較多的水樣,需經過蒸餾或混凝沉淀等預處理步驟。
2.標準曲線的繪制:
吸取 0 、0.50、1.00、3.00、5.00、7.00和10.0mL銨標準使用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標線,加1.0mL酒石酸鉀鈉溶液,混勻。加1.5mL納氏試劑,混勻。放置10min后,在波長420nm處,用光程10mm比色皿,以水為參比,測定吸光度,由測得的吸光度,減去零濃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繪制以氨氮含量(mg)對校正
吸光度的標準曲線。
3.水樣的測定:
分取適量的水樣(使氨氮含量不超過0.1mg),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釋至標線,加1.0mL酒石酸鉀鈉溶液(經蒸餾預處理過的水樣,水樣及標準管中均不加此試劑),混勻,加1.5mL的納氏試劑,混勻,放置10min。
4.空白試驗:
以無氨水代替水樣,作全程序空白測定。
五、計算
由水樣測得的吸光度減去空白實驗的吸光度后,從標準曲線上查得氨氮含量(mg)。
氨氮(N,mg/L)=m×1000/V
式中:
m——由校準曲線查得樣品管的氨氮含量(mg);
V——水樣體積(mL)。
【自來水廠實習報告優秀】相關文章:
優秀實習報告03-07
優秀實習報告11-22
優秀導游實習報告11-29
審計實習報告優秀05-27
(優秀)酒店實習報告07-04
【優秀】藥店的實習報告08-29
(優秀)酒店實習報告07-06
【優秀】畢業實習報告07-06
測量的實習報告優秀07-05
[優秀]畢業的實習報告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