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工程的實習報告范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工程的實習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工程的實習報告范文1
1概述
1.1實習目的
實習是深入建筑工程企業一線,結合所學課程知識,在實踐中進一步理解、掌握和鞏固所學內容,增強動手操作技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工程實際,學以致用,提高分析實際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發現不足并認真學習彌補,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
同時了解行業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拓寬視野;與工程企業單位接觸交流,逐漸建立人際交往能力,了解基本社會知識,為就業工作和今后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1.2實習時間
20xx年12月20日
1.3實習地點
xx電站項目部
1.4實習單位
1.5實習部門
xx經營管理部
2實習項目簡介
2.1單位概況
2.2單位人員組成
2.3工程概況
xx位于四川省域下游河段,屬CC流域水電規劃一庫四級方案中的第四級梯級電站,為引水式開發。首部樞紐位于DD縣革什扎鄉獨狼溝口下游約0.7km,地面廠房位于CC與大金川河交匯口附近的一級階地上,工程區內有縣級簡易公路(DD~丹東)通過,在CC口處與省道S211線相連,廠區距DD縣城約2.8km,經瀘定、雅安至成都約452km,經小金、映秀至成都約361km,對外交通較為方便。
xx由首部樞紐、引水系統、廠房樞紐組成。
引水隧洞位于CC左岸,全長約22.377km,隧洞進口底板高程2361.0m。隧洞斷面為城門洞形,開挖斷面尺寸為5.9~6.8m×5.95~6.8m(寬×高);Ⅱ、Ⅲ類圍巖洞段采用錨噴支護,Ⅳ、Ⅴ類圍巖洞段采用鋼筋混凝土襯砌。Ⅱ類圍巖,底寬5.7m,上部圓弧半徑2.85m,洞高5.65m,邊、頂拱采用素噴混凝土支護,噴厚10cm,底板采用素混凝土襯砌,厚20cm;Ⅲ類圍巖,底寬5.6m,上部圓弧半徑2.8m,洞高5.6m,邊、頂拱采用掛網錨噴混凝土支護,噴厚15cm,底板采用素混凝土襯砌,厚20cm;Ⅳ類圍巖,斷面為底寬5.6m,上部圓弧半徑2.8m,洞高5.6m,采用50cm厚鋼筋混凝土襯砌;Ⅴ類圍巖,斷面為底寬5.6m,上部圓弧半徑2.8m,洞高5.6m,采用60cm厚鋼筋混凝土襯砌;Ⅳ、Ⅴ類圍巖段并進行頂拱回填灌漿及周邊固結灌漿。
隧洞沿線設置10條施工支洞,其中,2#、4#、7#、10#施工支洞設檢修進人門。為防止巖石掉塊進入機組,在引水隧洞4#、7#、10#施工支洞附近共設置三個集石坑。
本標段引水隧洞GJJS-09-002-Ⅲ標主要為引水隧洞(引)11+150.00m~(引)15+150.00m段及5#、6#施工支洞的項目施工。
2.4建設地點的特征
2.4.1水文、氣象特征
CC流域屬青藏高原型季風氣候,就緯度帶而言,本屬于北亞熱帶氣候,但由于高山峽谷影響了緯度氣候的演變順序,只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區保持著北亞熱帶的'氣候特征,總的情況則是垂直氣候代替了緯度氣候(水平)氣候。立體氣候特征表現明顯。流域氣候的主要特點是:雨熱同季,降雨集中,干濕季分明;氣溫日較差大,年變幅小;日照、光輻射充足,干季多大風
CC匯口緊鄰DD縣城,據DD縣氣象站1952~1991年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氣溫14.3℃,極端最高氣溫和極端最低氣溫分別為39.0℃、-10.6℃,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593.8mm,歷年一日最大降水量43.4mm,多年平均相對濕度52%,歷年最小相對濕度為零。多年平均風速為3.5m/s。
2.4.2地質條件
工程區位于小金弧形構造的西翼,地震危險性主要受外圍鮮水河地震帶的波及影響,地震基本烈度為Ⅶ度。
引水隧洞沿線山體雄厚,谷坡陡峻,山勢海拔一般4700~4800m,嶺谷高差1200~1800m,屬典型高山峽谷地貌,谷坡自然坡度一般50~75。沿線范圍內分別發育有簡歷溝、繞拉溝、東方紅溝、大水溝、大雪溝、柯爾金溝等沖溝,各溝一般為常年流水溝,除簡歷溝規模相對較大、切割較深、溝內第四系松散堆積物深厚外,其余各沖溝均規模較小,切割較淺。
沿線出露地層主要有震旦系下統(Za)厚~巨厚層變粒巖偶夾中~薄層二云英片巖;震旦系上統(Zbdn)中~薄層二云英片巖、二云片巖(兩種巖石因石英含量的增減呈漸變過渡關系);志留系第一巖組(Smx1)中~厚層柘榴二云英片巖;志留系第二巖組(Smx2)中~厚層大理巖、二云英片巖、石英巖等;志留系第三巖組(Smx3)中~厚層石英巖夾二云英片巖;志留系第四巖組(Smx4)中~薄層二云片巖、二云英片巖夾石英及大理巖等。除簡歷溝以上洞段主要為較堅硬的厚~巨厚層變粒巖外,其余洞段巖性一般軟硬相間,具互層狀結構。
引水隧洞沿線褶皺及斷裂構造較發育,除小斷層及層間擠壓破碎帶較發育外,尚有燕窩溝斷層、大桑斷層(含大桑分支斷層)和水子斷層共三條區域性斷層通過,分述如下:
燕窩溝斷層:產狀為N40E/SE∠60,主斷帶寬約10m,主要由碎塊巖、片狀巖、角礫巖、糜棱巖、石英脈或石英團塊等組成;
大桑斷層:產狀N10~30W/NE∠60~80,破碎帶寬約75~90m,由碎塊巖、碎裂巖、片狀巖及石英脈(或團塊)和角礫巖等組成。
大桑分支斷層:產狀N10~30W/NE∠60~80,破碎帶寬約20m,由碎塊巖、碎裂巖、片狀巖及石英脈(或團塊)和角礫巖等組成。
水子斷層:斷層產狀N20~40W/NE∠60~70,主斷帶寬約300m,主要由碎塊巖、碎裂巖、角礫巖、糜棱巖以及不規則分布的石英脈和石英團塊組成,擠壓較緊密。兩盤影響帶分別寬約200~420m,帶內巖層揉皺強烈,次級小斷層或層間擠壓帶較發育。
此外,巖體中還發育多組構造裂隙。
沿線物理地質現象主要表現為巖體風化、卸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變粒巖、二云英片巖、石英巖、大理巖等抗風化能力較強,風化作用主要沿裂隙面弱風化,二云片巖巖性相對較軟弱,抗風化能力較弱,其風化深度較大。
引水線路大多數洞段埋深較大,地應力較高,局部洞段存在產生巖爆的可能。此外,洞室圍巖在高地應力作用下,具持續松弛變形的現象,故開挖后應及時支護。
沿線地下水基本類型主要為基巖裂隙水和孔隙水,由大氣降水和沖溝溝水補給?紫端嗉杏谒矶囱鼐沖溝溝床深厚覆蓋層中,而基巖裂隙水的賦存運移主要受構造控制,斷層破碎帶及影響帶、節理密集帶含水相對較豐。巖體淺部卸荷帶一般具有中等~強透水性。對CC及隧洞沿線溝水取水樣分析,河水、溝水對混凝土不具腐蝕性,可作為砼拌和用水。
有關工程的實習報告范文2
實習目的:
1。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系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
2。了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3。學習運用羅盤儀測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系。
實習內容:
根據教學安排,學校 為我們路橋專業安排了為期1天的臥虎山水庫地質實習。主要學習羅盤的使用及對各種地質構造的認識。
1。排除干擾,專心聽。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觀察,勤測量,勤記錄,勤追蹤。
3。熟練操作羅盤。對地質羅盤,要求了解其結構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4。積極參加現場討論和及時整理野外記錄。
(一)。臥虎山水庫及其概況:
臥虎山水庫 歷城南部山區,山環水繞,名川有三,曰錦繡川、錦陽川、錦云川。三川風景秀麗,為歷代所稱贊。三條大川經仲宮鎮并渡口村匯入臥虎山、黃花山狹長地帶,稱為玉符河,北注黃河。1958年于臥虎山、黃花山之間,筑起一條長985米,高37米的大壩,攔截玉符河水,落成臥虎山水庫。因湖水清亮如鏡,人稱“鏡兒湖”。水面面積270多公頃,蓄水量1。1億立方米。湖中盛產魚蝦,珍貴飛禽天鵝也落戶于此。站在壩上,舉目遠眺,波光浩淼,清澈蔚藍。臥虎山水庫 這里,景色綺麗。山坡除天然山花叢林之外,還植有蘋果、柿子、梨樹等,秋季一片金黃。周圍群山連綿,蔥蘢疊翠,山村炊煙,若隱若現,構成一幅美妙的山水村野畫圖。水庫北為臥虎山,形似猛虎雄踞,翹首東望。清人鐘廷瑛在《詠臥虎山》詩中描寫道:“山上白鳥盤空煙,山下陰穴流春泉。何年老虎屹不去,蹲成萬古蛟龍淵。”水庫大壩南首西側,為黃花山。因山上多產野黃菊,故名。山姿奇偉,松柏青翠。山腰有一溶洞,曰“黃花洞”,坐東朝西,深約7米,寬3米余,高4米。洞壁上,鐫刻佛像、羅漢等造像25尊,題記19則,其中一則年代為金承安二年(1197年)。洞前,有明弘治元年(1488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碑記各一通。石窟造像神采各異,雕刻精細,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東北側,有清代觀音堂一座,以石筑成,券門四角攢尖,內有壁畫,保存尚好。觀音堂北又有方形鐘樓一座。
黃花山南側相鄰一山,名“瓢兒峰”,俗稱“瓢葫蘆峰”。相傳,唐堯時期隱士許由曾于此避水,將瓢忘在這里,故名。石巖上留有金明昌年間鐫刻的釋迦、羅漢像。臥虎山西北,為石固寨山。此山形勢險峻,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東晉末,劉裕率師北伐,與在這里屯有重兵的南燕慕容德相戰,至今山上廢壘猶存。
。ǘ┝_盤的使用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也學到了如何運用羅盤儀測量巖層產狀要素(走向,傾向和傾角):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巖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巖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等。因此必須學會使用地質羅盤儀。
1。巖層走向的測定:巖層走向是巖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巖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后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之走向。因為走向是代表一條直線的方向,它可以兩邊延伸,指南針或指北針所讀數正是該直線之兩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與sw210度均可代表該巖層之走向。
2。巖層傾向的測定:
巖層傾向——是指巖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與巖層走向垂直。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并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的傾向。
假若在巖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困難,也可以在巖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巖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巖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3。巖層傾角的測定:將儀器上蓋開啟到極限位置,并用羅盤側邊緊靠地質界面且垂直于界面走向線,讓長水準泡居于下方,旋動測角旋鈕,調長水準氣泡居中,此時傾角指示盤在下刻度盤指示的數值即為該地質界面的傾角。在實際測量時,如果傾角較大,則可只用測傾向和傾角,如果傾角較小,為了提高精度,則要首先測走向且標記走向線,然后再測傾向和傾角。
在此處我們主要是學了一下羅盤的使用。
。ㄈ⿺鄬蛹捌湫纬稍
地殼巖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地殼中的一個裂口或破裂帶,而且沿著它相鄰的巖體發生了運動。斷層長度變化很大,從幾厘米至幾百公里不等,兩盤之間的位移量也可有這樣大的變化。
斷層是構造運動中廣泛發育的構造形態。它大小不一、規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數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壞了巖層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在斷層帶上往往巖石破碎,易被風化侵蝕。沿斷層線常常發育為溝谷,有時出現泉或湖泊。
實習總結:
一天的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欣賞臥虎山水庫美麗環境的同時,看到因修水庫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滑坡是我認識到了工程前期論證的重要性,而后期對滑坡的修治雖然存在瑕疵但整體上還是成功的。
一天的.實習最重要的是使我進一步學習和掌握了地質羅盤儀的使用和對巖層走向、傾向及傾角的測量工作,是我們在實踐中學習了如何對滑坡和邊坡進行治理,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
此次實習還培養和鍛煉了我們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的精神,為以后的實際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心得體會 :
為期一天的地質實習,雖然很短,讓我充分的認識到人類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和地質環境對工程建設的影響,同時也鞏固了校內所學的理論知識,理論是建立在實踐之上的,只有通過實踐,理論才能得以充分發揮,這次實習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它結合了理論,讓我們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為今后的理論學習劃上一個逗號,這次實習另一感受,就是覺得時間太短,如能再長一點,我想理解得會更透徹,掌握的將更加牢固。
【工程的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工程實習報告10-19
工程的實習報告02-14
工程實習報告06-13
工程的實習報告11-15
工程測量實習報告(經典)07-16
測量工程實習報告07-16
工程專業實習報告05-27
工程類實習報告11-30
有關工程的實習報告12-11
工程畢業實習報告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