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藥材標準化基地項目工作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那么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藥材標準化基地項目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區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種類繁多,市場需求量逐年增大,開發前景廣闊。20xx年,按照部門預算的安排,我中心承擔中藥材標準化基地建設項目,在自治區農業廳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我中心把發展中藥材產業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增長的一項優勢產業來抓,及時落實項目建設任務,出臺項目實施方案,建立相應的項目目標管理責任制,經過一年的精心組織和實施,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本項目部門預算安排專項資金100萬元,其中:
(一)自治區本級52萬元
1、聘請醫藥專家對人工種植的中草藥作藥理研究以及中草藥原料規范化生產技術培訓6萬元;
2、舉辦廣西中藥材原料產銷銜接會、全區中藥材原料標準化生產學術交流會議6萬元;
3、自治區級中藥材原料種子種苗繁育及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40萬元,其中:
(1)種子種苗繁育基地60畝,投資30萬元。主要繁育百合、玄參、丹參、桔梗、金銀花、何首烏、吳茱萸、天冬、石斛等中藥材種子種苗。資金主要用于:①基地內道路、水利設施、水糞池等基本設施建設15萬元;②搭建遮陰棚25畝,補助5萬元;③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補助5萬元;④病蟲害防治、施肥技術試驗示范補助5萬元。
(2)利用基地果園間套種石斛等中藥材生產示范40畝,投資10萬元。
(二)市、縣級中藥材規范化生產示范基地48萬元,其中:
1、來賓市金秀縣絞股藍規范化生產基地8萬元;
2、桂林市臨桂縣羅漢果規范化生產基地8萬元;
3、百色市靖西縣首烏規范化生產基地8萬元;
4、河池市巖黃連、金銀花、扶芳藤規范化生產示范基地16萬元,其中:
(1)河池市本級巖黃連標準化基地8萬元;
(2)金城江區金銀花規范化生產基地4萬元;
(3)大化縣扶芳藤規范化生產基地4萬元;
5、玉林市石斛、雞骨草、橘紅規范化生產基地8萬元。
二、建設項目進展情況
1、以點帶面,提高中藥材農業開發向產業化、規模化開展。20xx年,是我廳首次安年,是我廳首次安排專項經費扶持中藥材生產的第一年,為了把此項工作抓好抓實,我們選擇的第一批中藥材示范基地分別安排是:金秀縣的絞股藍,臨桂縣的羅漢果,靖西縣的何首烏,金城江市的巖黃連、金銀花,大化縣的扶芳藤,玉林市的石斛、雞骨草。我們多次召開會議討論如何開展工作,制定可操作性實施方案,建立了相應的項目目標管理責任制,以風險與管理效益相掛鉤的原則,并按目標責任制與各項目承擔單位、項目責任人簽訂了項目任務書,要求項目承擔單位按時匯報項目實施情況并且不定時地到項目區進行抽檢、督促項目實施。
另外,在選定項目和落實項目實施地點時,我們特別注意與加工企業、收購商、種植大戶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如雞骨草、扶芳藤、絞股藍、羅漢果、巖黃連生產示范基地,分別為玉林制藥廠、廣西中醫院制藥廠、廣西金秀圣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桂林萊茵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廣西河豐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原材料基地;石斛、何首烏生產示范基地分別是與靖輝藥業公司、玉林洋平中草藥繁育種植場的合作開發。由于有加工企業、收購大戶作后盾,解決了項目資金不足及市場銷路的難題,為了把中藥材產業做強做大,在抓好生產示范的同時也深入地開展了中藥材標準化栽培技術研究,已成功地解決了雞骨草、扶芳藤、巖黃蓮等中藥材由“野生”變“家種”的技術難題,同時還編寫出了“雞骨草生產技術規程”、“扶芳藤生產技術規程”、“金銀花生產技術規程”等廣西地方標準,對規范中藥材生產的發展,提高產品質量,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中藥材生產示范基地平均畝獲純利1500元以上,不僅藥農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同時加工企業由于有了穩定的原材料生產基地,生產規模擴大了,成本降低了,產品價格也相應下調,同時,藥材產品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經努力,20xx年中藥材標準化基地共完成中藥材種植示范7266畝,比原計劃6890畝超額完成376畝,示范帶動周邊農戶種植中藥材46400多畝。
2、抓產銷對接暨技能培訓,提高科技含量、促進產業的健康發展。20xx年6月份,由我中心積極籌辦的“廣西(靖西)中藥材產銷對接暨科技下鄉”活動在靖西縣端午節舉辦。活動取得了園滿成功。北京大學藥學院、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中國民族醫藥學會、中國醫科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廣西分所、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廣西中醫學院藥學院、廣西科學技術協會等區內外有名的中醫藥科研專家蒞臨現場指導,并對如何發揮自然優勢,做大做強廣西中藥產業提出了極其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本次活動共發科技書籍及資料4萬份,培訓技術人員和藥農115人,科技咨詢0.75萬人(次)。參加藥市的人數達5萬人以上,成交量達32噸,成交額90多萬元,藥市的攤位達多個,其中靖西縣外攤位就有150個。在藥市上共有489個品種的中藥材參與了流通。
同時,為了提高全區農業部門及領導對中草藥農業開發的生產和管理水平,我中心在南寧舉辦了“全區中藥材規范化種植高級研修班”,全區有關部門和14個市、54個縣(市、區)農業局的主要領導、技術骨干以及區內部分中藥企業代表共99人參加了培訓。
3、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帶動中草藥農業產業的發展。由我中心引薦的湖南恒盛投資發展集團公司、湖南春光中藥超微飲片有限公司等與玉林市政府就投資建設廣西玉林中藥現代化高技術園進行商談,并基本達成協議,協議項目將在原玉林市中藥材專業市場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由中藥種植示范區、中藥生產工業園區、藥品交易區、綜合配套功能區組成的,集“市場+基地+加工”三位一體的高科技園,現在項目前期工作正在進行中。
三、項目取得的成效
(一)采取的措施
1、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為了實施好本項目的年度的工作,中心和各項目協作單位、項目責任人簽訂了項目目標責任制任務書,明確了項目建設目標任務,并把各項任務具體落實到各人。通過項目責任人交納風險抵押金、年底評優獎勵的管理模式,激勵各承擔單位認真實施項目,確保項目順利完成。
2、領導重視。今年的項目任務下達后,各項目承擔單位極為重視,紛紛成立以單位一把手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指定職能科站集中精力抓,由于組織到位、措施得力、責任到人,項目實施非常順利,超額完成了各項任務指標。
3、多渠道籌集資金。各承擔單位摒棄了“等、靠”等觀念,從多方面進行融資,除了專項經費補助外,積極爭取地方配套資金,承擔單位、協作單位也積極自籌一部分資金,發動農民自籌一部分。如玉林玉州區石斛項目,除了專項經費補助4萬元外,地方配套了12萬元,承擔單位和協作單位自籌了40萬元,農民自籌了52.6萬元,解決了項目資金不足的難題,保證項目工作順利開展。
3、推廣標準化栽培技術。為規范生產,確保產品質量,各承擔單位大力推廣標準化栽培技術進行生產,如羅漢果生產按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頒布的《羅漢果生產技術規程》組織生產;大化縣的扶芳藤基地,由于扶芳藤栽培技術研究目前在國內還是空白,主要刊物尚未見報道。該項目承擔單位組織科技人員廣泛收集資料,結合歷年栽培經驗,編寫了《扶芳藤規范化栽培技術規程》,并在基地進行試驗證,在農民中大力推廣,指導農民按規程進行種植,不僅提高了該縣扶芳藤產量,同時也確保了產品的質量。
4、加強技術培訓。為了提高農民對中藥材開發的認識,提高農業技術人員和種植戶的技術水平,規范我區中藥材種植,我中心及各項目承擔單位層層抓技術培訓工作,一年來共舉辦了各種形式培訓班30期,培訓技術人員、農戶共3540多人次,發放資料30000多份,技術咨詢9900多人次,進行現場指導25次。項目區農戶基本掌握了相應中藥材栽培技術。
5、加強與加工企業、收購商、種植大戶之間的聯系與合作。為了避免農民增產不增收,各基地加強了與加工企業、收購商的聯系和合作,發展訂單農業。如雞骨草、扶芳藤、絞股藍、羅漢果、巖黃連中藥材生產示范基地都和加工企業進行合作,分別作為玉林制藥廠、廣西中醫院制藥廠、廣西金秀圣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桂林萊茵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廣西河豐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原材料基地,為企業提供原料;石斛、何首烏生產示范基地也分別與靖輝藥業公司、玉林洋平中草藥繁育種植場進行合作開發。在20xx年11月份,廣東一品紅藥業有限公司還和金城江區簽訂巖黃連的購銷合同,并把該基地作為其GAP生產基地。
(二)項目效益顯著
1、社會效益。項目實施以來,以點帶面,促進中藥材農業開發向產業化、規模化開展,引導和帶動廣大農民進行種植中藥材,示范帶動中藥材46400多畝。對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確保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2、經濟效益。由于項目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雙方訂立生產合同,種植管理嚴格按照標準化的栽培技術進行生產,既保障了產品質量,又解決了產品銷路問題,避免農戶增產不增收的問題,經濟效益顯著。如金城江區的巖黃連種植,按照20xx年80元/公斤的市場價,其畝產值達6400元,每畝純利潤2800元;靖西的何首烏一年生平均畝產量達1320公斤,折干率42%,干貨畝產量為554.4公斤。按20xx年何首烏的收購價8元/公斤計算,畝產值可達4435.2元。
四、建設項目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
(一)存在問題
1、資金不足。投資經費有限,設備簡陋,基地的發展受到制約。
2、技術力量薄弱。生產技術力量相當薄弱,尤其在中藥材方面,由于今年是第一年組織實施中藥材項目,大多數技術人員都是首次接觸中藥材生產,在具體指導生產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如靖西對羅漢果在生產過程中授粉間隔時間為什么差異22天,這一問題還不能作出很好的解釋。
3、種植農戶認識還不到位。種植過程中,對種植的藥材缺乏管
【中藥材標準化基地項目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標準化工作總結10-23
標準化工作總結11-29
實踐基地工作總結03-30
標準化班組工作總結03-14
農業標準化工作總結07-20
企業標準化工作總結05-20
安全標準化工作總結01-01
標準化工作總結范文12-01
實訓基地工作總結04-04
中藥材收購合同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