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眼科進修醫師工作總結4篇【熱門】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眼科進修醫師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眼科進修醫師工作總結1
尊敬的院領導:
您好!
感謝領導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本人在寧海縣第一醫院眼科的進修即將告一段落,在這三個月的時間內,我學會了很多以前不曾接觸過的眼科專業知識,比如:角膜剔除異物,淚道沖洗,表粒腫切排等一些眼科常見病的處理。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又深深地體會到做好一個眼科專業醫生,僅僅知道一些皮毛是不夠的,必須再進行深入的學習,比如在觀察眼底病這一方面,我覺得自己學的'還不夠熟練,這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為了以后能夠更好的為病人服務,能夠更好的勝任這份工作,不辜負院領導的期望,特此申請延長眼科進修時間三個月,望院領導同意批準。
申請人:
20xx年4月28日
眼科進修醫師工作總結2
一年來,眼科全體醫護人員在院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充分發揚主人翁責任感、發揮自身優勢,使“老百姓自己的醫院”這一意識深入人心。這一年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提高醫療質量,促進醫患和諧
醫療質量是醫院的生命線,同時也是搞好醫患關系的基礎。提高醫療護理質量是醫療工作的不變主題,它關系到病人的安危,關系到科室的生存,更關系到醫院的發展。而且,醫生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病人,每例都是從未知而起,需要對手術,用藥進行個性化的分析和指導,就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品德和求真務實的精神。目前,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開展,病人已把優質服務放在就醫的首位。所以,我科全體醫護人員本著高度的責任心,有效的拉近了醫患雙方的距離,尤其對手術患者,重點把握術前術中術后三個環節,做到術前全面交代,術中認真處理,術后周到護理。在這里,“愛崗敬業,以院為家”不再是一句空話,而是醫務人員的真實寫照。
二、加強日常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今年,在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醫務科市場開發辦的帶領下,我們多次下鄉宣傳我院的優惠扶貧政策,并對白內障患者做了大量篩查工作,是老百姓了解區醫院,了解眼科。全年共完成白內障手術40多例,青光眼及其他手術幾十例,術后效果均很理想,擴大了社會效益,做到了醫院和患者的雙贏。在醫院“績效核算”的大環境下,在嚴格要求自己的良好服務中,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堅持帶領科室同志開展業務學習,認真學習新理論新技術,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會議,了解先進眼科的發展方向,并用于指導臨床工作,在做好病房手術的同時抓好門診的各項工作。
三、抓好精神文明,控制藥占比例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號召,明確自己所肩負的治病救人的責任,帶領科室人員進行醫德醫風學習,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改進服務態度,轉變服務觀念,堅持因病施治,杜絕過度醫療行為,并使每位醫護人員認識到他并不代表個人,同時也代表區醫院,每個人都有責任為科室的發展而樹立良好形象。
四、存在的問題
眼科的基礎設備落后,人員梯隊斷檔在醫療行勢快速發展的今天已成為當務之急,十幾年前的顯微鏡已無法滿足目前的手術需要,人員緊缺也制約著科室的發展。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誠然,不足與成績是永遠相依先伴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提高自身素質,提高組織協調能力和業務水平,帶
領全科人員搞好科室發展,搞好退隊建設和人才培養,積極開展優質服務,用實際行動履行“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的服務宗旨,爭取在新的一年中帶領科室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眼科韓禹華
20xx.12.15
眼科進修醫師工作總結3
美好的時光總讓人感覺如此短暫,為期三個月的進修生活已結束,這次我應醫院和科室的安排赴浙二眼科中心學習,使我開拓了眼界、增強了自己的業務能力,現將自己的感想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崗前培訓
剛到醫院的幾天,我們集體被安排了崗前培訓課程,除了一些醫院的規章制度和進修人員管理條例外,還有就是介紹浙二醫院的光榮歷史和輝煌業績、知名專家和部分院領導,介紹的專家教授都是國內頂尖水平的,讓我們不由得對該院產生由衷的敬佩和信任。
二、病房環境:
獨立病房樓層,開放床位數100張,分為兩個病區,南區和北區,病區非常干凈、整潔,舒適,明亮,不同需求病房設置雙人房、三人房以及普通床位,每間病房都配備齊全的衛生設備。該中心采用先進的數字化管理系統,筆記本電腦等先進設施讓各項醫療工作更加便捷和高效。墻上掛了很多的油畫,做了很好的裝飾,讓人眼前一亮,感覺很溫馨。所有護理用具標識醒目、放置規范有序、方便快捷。醫院病房很清潔,兩個病區100張床配有8個工友,每個病區均有護工和清潔工的詳細工作流程安排,他們負責手術病人接送、負責床單、被套更換和補充、保管等,負責病房衛生(要求達到一塵不染的效果)。這些工友通過周密安排和分工,各司其職,使病人感到入院后即有一種安全感,一切盡在醫護人員的呵護之中,每個空床或患者請假回家后的床均鋪上一層防塵罩,上面溫醒提醒:“該床已消毒”
三、制度化建設:
醫院各項規章制度集均裝訂成冊,每位醫務人員都熟悉,均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實行逐級負責制,只要有特殊情況,行政管理人員一定會在最快時間內逐級上報,上級向下級負責。后勤會為一線工作人員提供最好的服務。
四、病房流程清晰明確:
病區各項工作(包括醫療及護理工作)均有詳細的工作流程,包括圍手術期患者管理流程,輸血制度及輸血流程,停電停水應急流程等等,流程均統一裝訂成冊,使用時一目了然。科室還根據科室常見的`一些藥物的用法等做成小冊,人手一冊,達到一致統一化,在護士工作站里,懸掛有近日工作安排及每日警示語,提醒護士時刻記住自己的職責,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
五、人性化管理:
眼科病房采用護士團隊化合作,建立多元的護理人員梯隊,病房設有護士長、責任組長及臨床護士,其中護士32人,文秘2人。大家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又互相協作,確保病房的護理質量。責任護士給夜班護士帶早飯已成為一自覺習慣。可以提出特殊時期人性化排班,(如申請免上夜班、短時上班等等)婦女姐妹自己保護自己,科室設有排班需求登記表,大家可以把需要排休的時間寫在本子上,護士長基本滿足大家的需求,很溫馨。
六、業務綜合
(1)病原病種:浙二醫院病人數量多,科室疾病涉及白內障、玻璃體視網膜病、青光眼、屈光手術、小兒與斜視弱視、腫瘤及眼整形、眼表及角膜病、眼視光等8大專業學組,開展全方位的眼科診療和手術。病種數多,3個月來眼科的常見病基本護理過,雖然少見病也不多,但對常見病卻要求做到最好。
(2)護理:強調“團隊合作”和“效率”,儀表美一點,問候多一點,巡視勤一點,觀察細一點,業務精一點。患者從入院到出院,整個在院期間護士認真負責地照顧病人,健康教育非常到位,不僅有口頭和書面教育,還有視頻教育介紹如(入院須知、住院流程、疼痛評分、如何點眼水)等。告知制度非常完善如住院須知、兒童患者安全告知、預防患者墜床跌倒告知、外出請假制度等等。
(3)掛床模式:浙二眼科中心每日患者人數眾多,經常預約要等候1-2個月左右才能排上手術,為了能縮短病人的等候時間,每天都掛床(相當于我們醫院的加鋪)。做法是門診醫生給患者看好病,患者在門診部血、眼科專科檢查全部做好后,在收費窗口預約,并與患者溝通好住院掛床,窗口安排手術時間,住院當日病人來繳納住院費進入掛床模式(掛床當日不收住院床位費),當日不住在醫院,患者次日清晨7點即趕到醫院病房等候區,進行術前準備工作(包括修剪睫毛、擴瞳散瞳、點眼水等),上班后由當日門診看診醫生親自主刀手術,手術后回病房安排床位,手術好后若無特殊情況第二天即可辦理出院手續,采用掛床模式后病房不顯擁擠,很大程度增加了床位使用率、周轉率、又減少了患者住院日。
(4)DAY模式:現在開展起來的是白內障病人,只需要留觀數小時,就可以出院。門診醫生給患者看好病,患者在門診部血、眼科專科檢查全部做好后,在收費窗口預約,并與患者溝通好day模式,窗口安排手術時間,由病房醫護人員負責管理,術前談話等完成后病人就回家等待,手術頭一天通知病人次日幾點過來手術,手術當日也由門診看診醫生親自主刀手術,手術好后在DAY接待區休息兩小時即可辦理出院手續,次日再到門診找該主刀醫生復查。這種模式大幅度的增加了病人的周轉率,減少了患者住院日也有效地減少了成本支出和護理的工作量。
短短的3個月,讓我還來不及學習更多,所學知識回來后還要慢慢消化,我會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細心閱讀筆記,再次總結。
最后,感謝院領導,感謝護理部,感謝護士長,是你們給了我充電和提高的機會,我將在日后的護理工作中努力實踐所學知識和技能。
眼科進修醫師工作總結4
人生尚有夢,勤學日不輟。臨床如履冰,求索無寒暑。幾度風雨,幾度春秋,自從開始學醫,學習工作,工作學習,轉眼之間已歷時26年。26年前懷著對醫學的好奇和神秘感,開始踏上學醫的漫漫長路,通過一年的跟師學習,懸壺行醫于僻靜鄉村。2年后因父親被癌癥奪去了生命,深感自己知識貧乏,熱切希望深造。恰逢恢復高考,一邊行醫,一邊復習,于九月進入溫州醫學院學習。
通過五年的勤奮學習、系統訓練,扎實地掌握了醫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于八四年以全校第四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帶著醫學生的夢幻,懷著對醫學的虔誠,踏上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臨床工作一線。畢業以后從事危重病搶救工作,危重病醫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才象其他專業一樣,登上醫學神圣的殿堂。這門學科有許多還沒有開墾的處女地。本人在危重病醫學領域里摸石子過河,不斷求索,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積累了一些臨床經驗,尤其在人工氣道建立與維護、機械通氣、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綜和征、頑固性心力衰竭、心肺復蘇、腦血栓溶栓、DIC、各種頑固性休克等方面有一定的創新。
被評為副主任醫師以來,最近五年的工作、科研、著作等情況如下:
一、人工氣道創新所在於無路處創出路,於有路處辟新路。人工氣道的建立和維護是危重病搶救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圍手術期麻醉病人保持呼吸道通暢的基本措施之一,人工氣道技術廣泛應用于ICU、急診室、麻醉科以及臨床其他各科。如何進行人工氣道的'建立和維護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在人工氣道建立過程,醫務人員稍有不慎,造成人工氣道痰液阻塞、氣管插管或氣管套管脫出等,致使病人窒息死亡;假如氣管套管套囊維護不當,往往會造成氣管糜爛、潰破,甚至穿孔等。因此,人工氣道的維護方法不同,療效千差萬別。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深感有一本專著指導人工氣道的建立和維護的必要性。所以,一邊臨床工作,一邊著手收集有關人工氣道的建立和維護國內外最新資料,集百家之長,匯臨床精華,歷時三年,規范了人工氣道操作規程,編著《人工氣道建立與維護》專著一部,近40萬字,已由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這本書是我國第一本這方面的專著,對推動我國危重病搶救工作起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辛勤耕耘科教并舉注重臨床科研并舉,近三年承擔市科委課題二項、市衛生局課題一項,其中一項已結題,正在進行成果鑒定。五年來在省級以上雜志上共發表論文12余篇;除出版專著一部之外,還參與編寫專著一部,6萬字,由第二軍醫大出版;編寫講義40萬字,--省衛生廳醫學繼續教育項目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