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業病蟲防治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那么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業病蟲防治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農業病蟲防治工作總結1
在省、市站業務部門的精心安排和大力指導下,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全縣廣大農戶積極主動配合下,20xx年農業病蟲防控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較好的成效,在水稻病蟲防治工作中,我站緊緊圍繞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生產安全這一主題,突出重大病蟲、重點區域和重要時期的病蟲害防治,著力提高病蟲防治的效果和效率,著力提高病蟲災害防治能力,為實現全縣糧食生產目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出了自己應有貢獻;現將本年度植保植檢工作總體情況簡結于后:
一、農作物病蟲測報
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是我站業務工作的重心,抓好病蟲測報是我站的首要任務,圍繞這一主題,我站克服了在人力、資金、環境等各方面困難,做了大量的力所能及的、艱苦細致的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我站全年共編印《病蟲情報》24期,《情況反映》30期,農業病蟲可視化宣傳材料12期,合計66期,10000余份。
長期預報準確率達80%以上,短期預報準確率達90%以上,較好地為我縣開展病蟲防控,為領導決策提供了可靠依據和技術保證。為指導農戶適時用藥、對路防治、減輕污染和損失等方面,提供了技術支持,以致于今年多種病蟲害發生嚴重的情況下,未造成大面積重大損失,為今年糧食生產全面豐收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情況
我縣今年水稻播種面積36萬余畝,全縣今年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總面積萬畝,防治總面積萬畝次,通過全縣廣大農戶的共同努力,積極主動開展防治,全年共挽回糧食損失萬公斤,因病蟲危害損失萬公斤,年均實際損失率,比20xx年降低,實現了把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3%以下的經濟目標。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切實抓好組織領導,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農業病蟲防控工作,牽涉千家萬戶,關系到廣大農戶的切身利益。為此,縣委、縣政府對該項工作,十分重視并從財政資金中列支幾萬元用于水稻病蟲防控,為我縣病蟲防治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其次,按照上級的批示精神,成立了“縣農業病蟲害防控指揮部”,為加強協調各相關單位的聯合,防控重大疫情的發生,減輕病蟲危害損失,保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提供了組織保障。
第三、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鄉(鎮)植保隊伍。目前,各鄉(鎮)農綜站都配備了一名專職植保員,60%來自大中專院校畢業人員,100%達到中專文化程度,并且從事多年植保工作,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
第四、為抓好稻飛虱等水稻重大病蟲的防控工作,以局文件形式及時地轉發了“農業部關于做好稻飛虱等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進一步明確了責任,加強了組織領導,提高了各級政府對水稻病蟲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二)加強田間病蟲監測預警,提高病蟲防控能力
為切實做好農作物病蟲的防治工作,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按照省、市站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站把病蟲害的.監測預警工作作為植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重點抓好田間病蟲調查和分析,及時掌握病蟲發生動態。為做好這項工作,從螟蟲越冬調查開始,到二晚收割結束,我站堅持每周2-5天到田間調查數據,收集信息,提高“情報”的準確率,以及信息的可靠性,做了大量細致、艱苦的工作。
四、存在問題及20xx年工作打算
(一)存在問題
1、縣站專職人員嚴重不足,年齡老化,面臨青黃不接的狀態;鄉(鎮)植保站雖已備齊,但專職的很少,還存在管理體系沒有理順等問題。
2、植保經費不足,以致于有些工作難以實施和開展。
3、植保人員工作環境艱苦,待遇差,責任重。
4、創新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20xx年工作打算
1、緊緊圍繞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新理念,抓好農業病蟲防控工作。
2、繼續抓好以水稻病蟲為主的病蟲監測預警工作,適當擴展柑桔等經濟作物的測報。
3、繼續抓好農業病蟲可視化宣傳,要求在質量和次數上走上一個新臺階。
4、繼續抓好疫情普查和防控工作;抓好調運、產地和市場的檢疫,嚴防檢疫性病蟲的傳入和輸出。
5、抓好植保相關條例、法規的宣傳以及技術培訓工作。
農業病蟲防治工作總結2
一、種植情況
全縣種植小麥11.7萬畝,主要集中種植在我縣北部海拔700米以下地區,平均畝產200公斤,油菜種植面積3.65萬畝,主要種植在我縣南部地區,平均畝產135公斤。馬鈴薯種植面積7萬畝(春洋芋),主要集中在半山以上地區,平均畝產1200公斤。
二、主要病蟲害發生防治情況
今年小麥、油菜病蟲整體屬輕發生年,輕于常年。小麥主要病蟲共發生30.1萬畝次,防治14.3萬畝次,換回損失955噸,實際損失15噸。油菜主要病蟲發生8.6萬畝次,防治3.5萬畝次,換回損失250噸,實際損失6噸。主要病蟲發生情況如下。
1、小麥蚜蟲
發生11萬畝,防治面積5萬畝(次),屬偏輕發生(2級),高峰期平均百株蚜量185頭,與去年相當。
2、油菜蚜蟲
發生3.5萬畝,防治面積1.5萬畝(次),雖然發生面大,但達防治指標面積少。
3、油菜菌核病和霜霉病
油菜菌核病發生1萬畝,發生程度2級,防治面積0.2萬畝(次),挽回損失10噸,未損失,平均病株率1.8%。油菜霜霉病發生2萬畝,防治面積1萬畝(次),挽回損失20噸,實際損失2噸發生程度2級,與去年相當。
4、小麥紋枯病
發生3萬畝,防治面積1萬畝(次),挽回損失50噸,實際損失1噸,發生程度2級。高峰期平均病叢率12.5%,比去年減少1.5個百分點。
5、小麥白粉病
發生6萬畝,防治面積3萬畝(次),挽回損失150噸,實際損失2噸。平均病株率13.2%,略輕于去年。
6、小麥赤霉病
發生2萬畝,防治面積1。5萬畝(次),主要是預防,挽回損失100噸,實際損失2噸,發生程度2級。
7、馬鈴薯早、晚疫病
早疫病發生1萬畝,發生程度2級,防治0.5萬畝,挽回損失100噸,實際損失20噸,晚疫病發生2萬畝,發生程度2級,挽回損失200噸,實際損失30噸。
三、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
1、加強病蟲監測預報。
開展了以小麥穗期主要病蟲害系統調查,發布《病蟲情報》,制定防治技術方案。
2、抓示范帶動,指導農戶及時開展防治工作。
重點抓了永新萬畝小麥高產示范片創建設,在病蟲防治關鍵時期(小麥穗期病蟲防治)全部實行機防,做到統一藥劑配方,統一時間,統一防治。另外,通過“百千萬”工程,技術人員包鎮負責開展技術指導,以及縣、鎮兩級農技人員通過指導科技術示范戶,帶動周邊農戶及時開展病蟲防治工作。
3、防治效果。
通過技術人員和廣大農戶共同努力,病蟲危害損失控制在1%以內,小麥萬畝高產示范片畝產220公斤,比示范區外增產15%。
xx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農業病蟲防治工作總結3
由于今年氣候異常,導致應城市農作物病蟲發生種類多,發生面積廣,發生程度重。在上級業務部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的思想,切實加強病蟲防治工作領導,認真落實植保工作責任狀,加強檢查督辦,大打病蟲防治攻堅戰,有效地控制了病蟲為害,把病蟲危害造成的損失壓低到了最小程度。現將應城市病蟲防治工作的具體作法總結如下:
一、加大領導力度,突出一個“早”字
對病蟲防治工作,應城市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堅持治早、治了的原則。一是早安排、早部署。5月10日、7月29日市委、市政府分別在市農業局召開了防治一代二化螟、稻棉菜“七蟲一病”的緊急動員會,市委副書記涂少維在會上親自安排部署了病蟲的防治工作;8月2日、8月19日市委、市政府給各鄉鎮分別發了《關于切實抓好當前農作物病蟲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的傳真,認真安排部署了當前的病蟲防治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病蟲防治工作的全面開展,使病蟲防治工作井然有序;二是市政府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拿出6萬元資金支持病蟲防治工作,保證了病蟲測報和防治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加大監測力度,突出一個“準”字
為了把病蟲測報搞準,今年他們一是堅持系統觀察,把握病蟲發生趨勢。市植保站設立了二個水稻病蟲系統觀察點(城北張當、四里棚孫熊)和一個棉花病蟲系統觀察點(城中國光)。另外還在楊河、三合、田店、城北、楊嶺設立了五個水稻病蟲測報點和黃灘、義和、南垸三個棉花測報點;二是開展病蟲普查,掌握面上蟲情;三是堅持會商制度,提高測報質量,今年市植保站對中等程度以上發生的'病蟲,堅持科學分析、集中會商,提高了病蟲預報的準確率,全年發布病蟲情報18期,病蟲預報準確率達100%。
三、加大宣傳力度,突出一個“廣”字
為了把病蟲防治技術送到千家萬戶農民手中,應城市采取了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真正把病蟲防治工作做到家喻戶曉。一是和市電視臺通力合作,市電視臺每晚在黃金時段播放病蟲的發生情況和防治技術,從7月15日至8月30日每晚播放二次,從不間斷;二是市農業局組織動員120多名農技干部深入村、組、田間,及時指導農民開展病蟲防治;三是印發技術資料萬份,分發到各鄉鎮農民手中;四是出動病蟲綜合防治宣傳車2輛,從7月15日至8月30日每天下鄉趕集、巡回宣傳、檢查、指導、督辦病蟲防治工作;五是開辦農民田間學校10所,培訓農民300人,輻射農民3000人,提高了農民的病蟲綜合防治水平;六是開展拉橫幅、貼標語、出黑板報、印發病蟲防治通知單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將病蟲防治技術交給農民,提高了病蟲防治技術的入戶率。
四、加大防治力度,突出一個“統”字
對病蟲防治工作,市委、市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在病蟲防治的關鍵時期,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時間、統一藥劑、統一施藥的“五統”辦法,打人民戰爭,開展群防群治,提高病蟲的防治效果。農業局充分利用優質米基地項目,投資60多萬元,在田店、楊河優質稻區安裝高壓汞燈、佳多頻振燈400盞,覆蓋稻田面積3萬畝。南垸、黃灘兩鄉鎮自籌資金安裝高壓汞燈250盞,覆蓋棉田面積2萬畝,提高了病蟲防治效果。
五、加大督辦力度,突出一個“嚴”字
今年應城市對病蟲防治實行領導掛帥,包片責任制,全市共分16個責任區,對重大病蟲防治實行考核記分制,本著公正、公平和客觀的原則,采取隨機抽查和訪問農戶相結合的辦法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通報全市。在病蟲防治的關鍵時期,市委、市政府抽調農技干部駐點督辦指導,并組織4個巡回督辦組,進行巡回檢查,確保各項綜合防治措施落實到位。從目前的防治情況來看,應城市基本上遏制了病蟲大暴發的勢頭,有效地控制了病蟲的為害。
【農業病蟲防治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農業工作總結01-25
近視防治工作總結03-28
醫院防治工作總結10-26
村級農業工作總結12-31
農業普查工作總結03-05
農業站工作總結05-16
鎮農業工作總結05-17
農業推廣工作總結05-19
慢病防治工作總結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