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區創衛工作總結(精品)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并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了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區創衛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社區創衛工作總結1
開展創衛以來,在街道辦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緊緊以創立省級衛生城市為契機,周密籌劃、主動參謀、廣泛宣傳、積極協調,著力形成一個政府領導、全民參與的創立工作局面,有效地推動了創衛工作。現將我社區創衛的這幾年工作總結如下:這幾年來,建立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領導分工、工作人員的責任。明確了創立工作目標,制定了創立省級衛生城市活動實施方案,將創衛工作重點任務分解落實到社區。
為使社區環境衛生工作做的更細更好,年初,我們社區與志愿者一起,開展了社區環境衛生的管理,嚴格對社區衛生死角進行清理,社區每天對居民院落的環境衛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此期間我們社區先后屢次全面積極組織發動轄區居民進行了衛生大掃除,積極響應創立省級衛生城市的活動,廣闊居民都能積極行動起來,通過此次活動,徹底消除了積存的垃圾,消除了白色污染、清理了電線桿上的張貼物。
為了營造創立省級衛生城市的良好氣氛,我們在社區范圍內全面開展了創衛的宣傳和發開工作。同時,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展板、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開展了創衛宣傳教育。我們共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多塊,并發放創衛宣傳資料600余份。
根據創立省級衛生城市標準要求和創立工作進程,全面開展了分層、分類、分期的相關資料收集工作。一是對有關創衛工作組織情況的資料進行收集,如各類會議、檢查等資料的收集、和歸檔。二是對創衛的資料收集工作,通過走訪了解、相互核對等方法,逐項逐條對照、分析、匯總。三是對社區相關資料的收集、、建檔。通過社區干部的共同努力,收集了各項工作的相應資料。
在滅蚊方面,我們因地制宜、集中人力、物力對相關區域進行徹底消殺,采用噴霧器藥物消殺方法,藥物統一采購,專人管理,統一時間對社區各個區域的居民院落、公共廁所、下水口、垃圾桶等場所統一的進行消殺;在滅鼠工作中進行統一組織、統一時間、統一投藥,并詳盡的進行記錄,同時在社區范圍內去除居民院落的雜物、堆放物,封堵了居民院落房前、屋后,下水道周圍的縫隙,對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杜絕老鼠的食源、水源;在滅蠅工作中我們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展板、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引導社區居民們共同參與,真抓實干。重點抓好環境清理,好水溝、垃圾桶附近的衛生,從根頭上消滅病媒生物的孳生源。
這幾年來,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今后,我們相信在街道辦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在廣闊居民的全力支持下,社區的創衛工作會更加扎實,效果更加明顯。為廣闊居民營造出一個干凈、整潔、舒適、優美的`人居和工作環境,加快和諧社區建設步伐。
通過一年的努力,我社區的愛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轄區的環境正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綠色多了,街道亮了,積存垃圾少了,亂扔亂倒的少了,居民的公共衛生意識強了。但是我們不能放松愛國衛生工作,要始終堅持、長抓不懈,要進一步加大在衛生教育工作的宣傳力度,加強健康教育陣地建設,以提高轄區居民衛生健康意識;要在除四害工作中完善重點單位場所的防制設施,進一步探索有效消殺方法;要繼續做好衛生整治工作,擴大整治戰果,要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改良工作方法,與時俱進,努力創造我社區愛國衛生工作的新局面。
社區創衛工作總結2
區街道社區,東起晉安河,西至新洋巷,南臨古田路,面積0.28平方公里,綠化率面積達49.1%。社區內新村樓院78座,以機關、企事業單位宿舍及新開發的物業管理住宅為主,現有常住居民2297戶,人口6989人。商業網點120多個,公司、法人單位500多家。目前轄區有企事業單位共10個共建單位,20個居民小區,78幢樓,常住居民6190戶、總人口10031人。社區在區委區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區愛衛辦“創衛”的具體要求,認真貫徹落實《愛國衛生工作條例》,團結帶著黨員、群眾積極推進愛國衛生工作,著力加強社區衛生長效管理,積極開展除“四害”、健康教育和社區環境衛生工作,有力的促進了四個文明建設。現將社區創衛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為了加大創衛工作組織領導力度,社區成立了以書記、主任為組長,副主任及分管衛生工作的同志任副組長,轄區物管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創衛工作領導小組。創衛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小組成員會議,專題研討和解決衛生工作中的問題,布置總結創衛工作,并負責每月對轄區駐區單位及各小區的衛生狀況進行檢查、評比。同時,根據社區具體情況,制定了“衛生檢查評比制度”、“門前衛生責任制度”等多項創衛工作制度。從而制度化地、標準化地、系統化地確保社區創衛工作的順利開展。
社區從教育引導著手,把宣傳衛生知識放在首位,提高廣闊居民講衛生、愛衛生的思想意識。一是社區兩委把愛衛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利用居民代表大會、小區樓棟長會及每月一次的黨組織生活會對創衛工作進行深入宣傳、學習。二是充分利用社區宣傳欄、公示欄、黑板報及社區博客、定期刊出創衛動態;在居民樓棟門前懸掛標牌,在小區花園內設置插牌等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發動,提高居民的文明衛生意識。三是不定期地開展衛生知識專題講座,創衛主題活動。以講座宣傳健康衛生知識,糾正居民不衛生的行為和習慣;以開展活動鼓勵廣闊居民切實參與到創衛活動中來,主動承當起責任,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共同抓好環境衛生工作,并做好交通維護、文明勸導工作,從而做到創衛工作人人皆知,深入人心。
(一)責任明確,細化工作,有評比有反響
為確保社區創衛工作有秩序地開展,我社區對衛生工作實行精細化管理,全面落實各項衛生工作要求。對各個小區及駐區單位實行嚴格的衛生管理目標責任制,量化衛生責任區,做到了任務明、范圍清、標準高、責任強。并根據嚴格、細致的檢查評比制度,成立了衛生檢查小組,堅持每周檢查,并公布檢查結果,責令限期整改,每月結合家庭、單位衛生檢查情況,進行總結評比,真正做到了全過程有紀錄、有評比、有反響,極大地調動了居民群眾參與創衛的積極性。
(二)去除“四害”,滅絕衛生死角
除“四害”是創衛工作的重要環節。社區采取多項環境治理措施,從源頭上遏制了“四害”的滋生。一是委托消殺站統一組織、統一時間、統一投藥,采用噴霧機藥物消殺方法,對下水道、地下車庫、垃圾池等地進行徹底消殺。二是對生活垃圾,實行日產日清,杜絕老鼠、蟑螂的食源、水源。預防和減少疾病的發生,從而提高居民的健康生活水除“四害”是創衛工作的重要環節。社區采取多項環境治理措施,從源頭上遏制了“四害”的滋生。一是委托消殺站統一組織、統一時間、統一投藥,采用噴霧機藥物消殺方法,對下水道、地下車庫、垃圾池等地進行徹底消殺。二是對生活垃圾,實行日產日清,杜絕老鼠、蟑螂的食源、水源。預防和減少疾病的發生,從而提高居民的'健康生活水平。采取了自行投藥和專業消殺相結合的方法,徹底消滅“四害”。
(三)加大環境衛生整治,改善市容市貌
社區嚴格按照上級的部署開展環境衛生工作,以創立重慶市衛生社區為目標,全面發動轄區居民深入開展創衛活動。一是屢次組織轄區居民對轄區內的重點路段、衛生死角、綠化帶、牛皮癬等進行徹底清理。一年來共清理牛皮癬500余處,去除積存垃圾、暴露垃圾近10噸,發動居民參與1000余人次。二是對轄區內占道經營現象進行集中整治。社區兩委成員成立了專項整治行開工作領導小組,緊密配合街道城管開展整治工作,實行“四定”監控原那么,即定時、定崗、定員、定位,堅持巡查清理,引導商販到市場內指定位置擺賣,對占道經營的攤點和亂吊掛等違章現象及時進行糾正和勸導。自配合街道城管開展整治工作以來,社區組織行動100余次,配合城管取締占道經營20幾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經過集中整治,轄區內商鋪經營有序,占道經營、亂擺攤設點現象明顯減少。為創立國家級衛生城市,打下良好根底。(四)加強居民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在健康教育活動中,社區根據實際,充分利用各種形式,深入廣泛地進行健康教育活動。一是開展“科普入戶”活動;二是利用各種時機走門串戶,宣傳教育;三是充分利用板報、櫥窗、宣傳欄等形式向廣闊居民宣傳,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四是以活動為載體,全民發動拉動全民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通過聘請專業人士為廣闊居民定期開展講解健康教育知識,增強居民的防病、治病知識等健康教育講座。使廣闊居民從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的環境做起,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在區委區政府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領導下,社區發動轄區共建單位和廣闊居民積極參與創立衛生社區活動,社區的衛生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居民公共衛生意識得到了強化,社區衛生面貌得到了改善,環境衛生質量和人民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的生存環境更加和諧美好。在今后的社區建設過程中,我們一定總結經驗,查找缺乏,結合實際,使我社區的衛生工作再上新臺階,為群眾創造一個更加舒適的宜居環境。
社區創衛工作總結3
自創衛以來,社區積極主動,落實干部責任制,以硬件設施建設為重點,以解決民生實事為切入口,以實效出宣傳效應為手段,抓好了創衛硬件設施建設,提高轄區居民創國衛意識。現總結如下:
1、加強組織領導。社區成立了創衛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工作網格化管理,將任務落實到單位、到人。同時,加強與責任單位、上級部門的銜接,主動尋求支持,確保了創衛工作得到有力推動。
2、強化創衛宣傳。及時召開創衛工作發動會、推進工作會等,制作創衛宣傳欄,健康教育宣傳專欄7塊,懸掛標語10條,派發創衛宣傳資料4950余份,張貼海報100余份,做到了家喻戶曉。
3、加強創衛難點問題整治。對社區進行了全面摸排,加強根底設施的建設,清理垃圾、雜草、余泥以及衛生死角,對污水溝進行明改暗工程。在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的親自過問和重視下,社區、街道與責任單位自行組織力量,對疏理出來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逐步整治,并取得成效。創衛以來,共平整硬底化道、硬化場地7638平方米,砌圍墻585米,明改暗水溝2770米,安裝防蚊閘150個,清理垃圾、余泥、雜草等17360噸,清理牛皮癬600平方米。通過硬件設施建設以解決排水老大難問題為重點,獲得明顯成效。天馬社區創國衛的重點難點在西圍、船塘、上洞3條城中村。由于列入“三舊”改造方案的原因,3條城中村已多年沒有進行改造建設,硬件設施底子薄弱。如船塘村,有近80%的村主次道未硬底化;又如上洞村和西圍村,盡管原有征地單位對主排渠道進行修建,但由于年久失修和淤塞,雨天必水浸,晴天臭氣熏天,民眾怨聲載道。由此,天馬社區結合本次創國衛硬件設施的建設,對這些突出問題作為重點考慮。
首先,在春節前,社區在牽頭單位和街道辦的協助下,籌集了一定的資金,首先對上洞村的原有露天的100米主排溝進行清淤覆蓋,使到原來的臭水溝,臭水氹全部蓋上蓋板;春節后,隨著創國衛硬件設施的整體推進深入,天馬社區也把西圍、船塘兩條村的多年來民意見,影響創衛工作最突出兩條主排渠,既作為民生工程,又作為硬件設施建設的首要重點進行整治和建設。通過這些排水硬件設施的建設,3條城中村的老大難問題得到了解決,居民對此贊口不絕,認為創國衛確實實是為民辦實事,共同創國衛意識大大提高。
統籌考慮,公共設施硬件建設與個別黑點居民戶整治相結合,村中衛生環境大大改善。天馬社區的城中村是創國衛的重中之重。創國衛前,船塘村村中污水橫流,化糞水露天排放積聚成衛生黑點。甚至有居民的化糞池沒有外排出口,只靠人工清理的現象。這些居民戶本身也因村中排污布管的`規劃無序而無可奈何,平時長期忍受化糞池的臭氣,鄰居也因惡臭難聞而掩鼻而過。
為此,在創國衛硬件設施建設期間,天馬社區的創衛干部,屢次深入到各居民戶,不厭其煩的在惡臭環境附近調查摸底,并決定在道路硬底化前,首先通過整體布局、協調用地和埋管截污等措施,理順了整個村的排污體系,同時還為船塘村里6家無化糞池排污口的居民戶接通了村里的排污管道,整治了一個30多平方米的污水積聚黑點,使到整村的衛生環境大大改善。
通過整治,使一些歷年來久拖不決或反復出現的環境衛生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改善了環境衛生條件,解決了居民生活中的一些現實困難。
4、開展清掃活動,累計組織人員7000余人次清掃道路、場地,整治衛生死角,清運裸露垃圾近60噸。
5、認真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制作健康教育專欄7塊,標語10幅;舉辦各類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參加居民300余人次;組織并協助醫療機構開展義診2場,現場為近400余名居民提供測血壓、體重針等,為居民現場提供健康咨詢,并發放健康知識宣傳冊300余份。通過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了健康知識及科學生活方式,提高了居民健康保健意識。
1、城中村環境衛生還未到達目標。
2、居民環境衛生意識還比擬差,存在亂拋垃圾現象。
3、寶馬路存在占道擺賣現象。
4、風情街局部商鋪未落實門前垃圾“三包”制度。
1、繼續利用會議、專欄、標語等各種形式,加強創衛宣傳,提高居民創衛知曉率,參與率。
2、加強對新增暴露垃圾、牛皮癬、衛生死角等整治,切實改善公共環境衛生。
3、協助執法局開展寶馬路占道經營,亂擺攤設點的問題進行整治,保障道路暢通、整潔。
4、繼續發動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真正形成全民動手,共同營造良好的公共衛生環境。
5、對照創衛工作目標,查找問題和差距,及時整改,做好創衛工作。
總之,社區下一步將繼續深化落實各項創衛工作措施,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和日常管護,確保創衛各項指標到達預期目標。
社區創衛工作總結4
20xx年,在市及街道創衛辦的指導下,社區切實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強化督察,采取廣泛發動、完善設施、建章立制、加強管理的創衛工作方法,使社區創衛工作順利進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組織機構逐步健全。
社區迅速行動,把創衛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并成立了創衛領導小組。同時,對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工作高度重視。(二)廣泛宣傳,營造創衛濃厚氣氛。
創衛工作開展以來,社區全方位發動宣傳,把宣傳工作貫穿于創衛工作始終。一是社區領導屢次召開創衛發動會和創衛促進會議,安排部署當前創衛工作。二是充分利用橫幅、固定標語、宣傳資料、制作創衛板報等形式,有針對性的對當前創衛知識,階段工作安排進行大力宣傳,努力構建“全民動手、人人參與、共建創衛”的良好格局。并制作宣傳展板,發放健康教育知識宣傳單等各類資料500余張。
三是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努力提高廣闊群眾健康意識。設立了健康教育宣傳專欄,及時為群眾提供健康教育效勞。同時,小學開設了健康教育課。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使得創衛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三)突出重點,整治效果比擬明顯。
一是垃圾清理較為徹底。通過反復催促檢查,社區加大對重點區域的整治力度,對于人力無法清理的垃圾,均雇用垃圾清理車進行推平和填埋。對社區兩側的路沿草進行徹底去除,效果明顯。二是社區環境衛生明顯改善。加大對垃圾車輛、亂倒垃圾的.戶和門店進行整治。采取專項治理和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相結合的方法,并組織轄區內小學生,對主要街道環境衛生及死角垃圾進行了全面清理,增強了各行業的創衛意識。街區路面整潔,綠化、硬化、亮化效果明顯。
(四)完善措施,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自創衛工作開展以來,努力改變社區根底設施和環境衛生狀況。一是全面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社區普遍要求道路兩側所有責任單位,對責任區包綠化美化、包整潔衛生、包無亂停亂放、包無亂貼亂畫、包無店外經營,做到了有責任,有監督,有標準,有獎懲。二是進一步健全完善了社區管理長效機制。普遍出臺了各類管理制度,保證了各項制度的落實,促進了環境衛生管理的有序推進。
社區創衛工作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整改。
(一)根底設施相對滯后且開展不平衡,必須加大投入。
(二)群眾的廣泛參與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受農村生活習慣和生活條件的影響,居民的環境衛生意識欠缺。一方面,局部居民主動維護環境衛生的積極性不高,抱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另一方面,極少數居民亂扔、亂倒、亂堆垃圾和破壞公共環境衛生設施的行為時有發生。
(四)是亂涂亂畫亂貼整治不徹底,電線桿、沿街墻面小廣告、特別是廣告依然可見。
一要提高認識,強化措施。從講政治的高度,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做到目標不變,措施不軟,力度不減,勁頭不松,堅決不移地推進創衛工作順利進行。同時,要認真總結前一階段工作,查找問題,尋找差距、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把創衛工作不斷推向深入,確保按期完成整治任務。
二要明確職責,合力推進。要積極履行職責,密切配合,相互協作,發動居民廣泛參與,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提升人民群眾環境衛生意識,共同推進創衛工作深入開展。
三要搶抓機遇,健全機制。要從群眾最關心的地方抓起,從最關鍵的地方突破,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推進創衛工作制度化、常態化,持續改善人居環境,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創衛工作是一項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項任重道遠的“艱巨工程”,我們將進一步穩固成果,攻堅克難,努力實現創衛工作標準、和諧,促進社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開展。
自創立國家衛生城市工作以來,社區按照市、區創衛辦的總體要求,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指導下,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依靠社區廣闊黨員、干部和全體居民的共同努力,結合優秀社區的實際經驗,規劃創衛,分步實施工作步聚,社區在創衛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為使創衛工作有組織、有步聚進行,社區把創衛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做到有規劃、有措施、有行動、有效果,成立創衛領導小組。同時吸收各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保潔人員及樓棟長為工作成員,具體負責創衛活動,組建長效的保潔隊伍,建立長效保潔機制,工作組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確保創衛工作不走過場,真正落實到實處。
社區充分利用播送、宣傳單、宣傳車等一切可利用的宣傳工具,全天在各小區宣傳創衛工作,突出對居民的思想教育,宣傳改善環境的重要性,使社區居民充分了解創衛活動的重大意義,并積極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參與到創衛活動中。
社區將創衛工作任務細化,將創衛工作分為小區日常保潔、去除小廣告、勸阻“六亂行為”、清理流動攤點等,同時將創衛工作細化到具體工作人員,每位工作人員針對自己的任務對3個小區存在的創衛問題輪回清理,遇到問題及時上報社區,集體研究處理。在此次創衛工作中,涌現了一批責任感強、吃苦耐勞,工作積極的先進創衛工作者。
社區前后組織創衛工作人員、志愿者、黨員干部970人次,對小區環境衛生集中清理35余次,清理垃圾、雜物100余車,300噸,各小區在短期內環境衛生有了明顯改善,受到小區住戶支持與好評。配備垃圾箱220個、保潔車10輛,確保了環境衛生長效保潔,保證集中清理效果。
社區充分發揮人力優勢,組織社區志愿者、黨員同志及大學生到各小區開展義務勞動11次、創衛宣傳7次、分發創衛宣傳冊、創衛撲克、創衛手搖扇等5000余份。志愿者們創衛工作熱情高漲、吃苦耐勞,營造了濃厚的創衛氣氛,使小區住戶自覺投入到創衛的熱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