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衛生檢查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學校衛生檢查工作總結[錦集2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校衛生檢查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衛生檢查工作總結1
為進一步加強我區學校衛生安全監督管理,確保學校師生的飲食衛生安全,預防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及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xx某衛生監督在區教育部門的配合下,于20xx年春季開學初對我區中小學、幼兒園的食品衛生安全、傳染病防治工作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專項監督檢查,同時對學校周邊食品衛生環境進行監督治理。現將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xx年初,xxxx區公共衛生監督小組根據我區的實際情況制定《xxxx區20xx年學校食品衛生和傳染病防治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據方案的有關要求,我區衛生監督小組9名衛生監督員分成三個專項監督小組,于20xx年2月19日-26日,對轄區內的學校及周邊食品經營單位展開專項監督檢查,此次專項監督檢查中,共檢查了61所學校食堂,16個學校小賣部,61所學校傳染病防治情況及學校周邊265間食品經營單位。
二、現狀及主要存在問題
(一)、檢查現狀
檢查的61間學校食堂持有效衛生許可證58個、實施量化分級的58個,無證(過期)3間,持證、量化率95.08%;從業人員526人,持有效健康證上崗514人,持證率97.72%;配備專(兼)職食品衛生管理人員,建立臺賬及索票索證制度的50間;建立實施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晨檢制度的學校有58間;檢查的16個學校小賣部持衛生許可證的13間;學校周邊的`42間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持證(衛生許可證、健康證)率為63%。
(二)、主要存在問題
1、個別學校食堂因面積較小,食堂食品加工流程不夠合理,不能進行區域劃分,硬件設施不足,不符合學校食堂衛生要求。本次檢查中我衛生監督小組對食堂布局不合理,硬件設施不足,生產經營過程不符合衛生要求學校均下達限期整改《衛生監督意見書》;
2、部分學校未配備專(兼)職食品衛生管理人員,衛生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管理上的漏洞,食堂衛生管理督查力度不足,衛生制度不落實,個別從業人員缺乏衛生意識;
3、部分學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購進貨驗收制度不落實,未落實索票索證及臺賬登記,有的食堂即使作了登記,也項目不全,應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4、個別學校存在許可證過期未及時換證,極個別從業人員未能進行健康體檢上崗,衛生監督員檢查中已對學校管理負責人進行教育并責令立即整改;
5、部分學校未完善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及消毒管理制度,缺乏專業校醫或保健教師,學校對常見病的防治知識缺乏,未及時在校內開展春季腸道傳染病防治宣傳工作,對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登記及追訪記錄不全;
6、學校周邊常見有食品流動攤販和監督人員打“游擊戰”,食品數量不多,利潤較高,屢禁不止;校外有部分餐飲單位無證經營,衛生條件較差,從業人員未經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上崗。
三、下一步工作重點及措施
1、加大監督檢查力度。認真執行學校食堂衛生規范、標準,督促衛生許可條件不達標的學校盡快完善整改,使食堂衛生硬件設施達標,食品加工流程合理,依法申辦衛生許可證;食品原材料的采購嚴格執行索票索證制度及臺賬登記,杜絕過期食品及不合格食品進入校園,防止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2、開展春季腸道傳染病防治及宣傳工作。協同教育部門,組織全區學校的校醫及保健教師開展一期腸道傳染病防治宣傳教育課。組織督促學校開展衛生知識宣傳,讓學生懂得基本的食品衛生知識,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從而減少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3、建議本學期內開展一次學校食堂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食品衛生知識及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相關知識培訓,從根本上改變由于食堂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缺乏基本的食品衛生知識而導致的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4、提高認識,加強管理,建立健全衛生管理組織和規章制度,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制度上墻,配備專(兼)職食品衛生管理人員,落實、執行各項衛生管理制度。
5、加大對學校食品衛生檢查力度,要校內校外一齊抓,要把整治校園周邊的食品衛生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落實,對無證經營者要堅決予以取締。
學校衛生檢查工作總結2
為切實加強學校教學衛生、生活衛生設施、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和傳染病防控工作衛生監督工作,有效預防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保護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法律法規,圍繞學校衛生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我所采取集中或日常巡回監督檢查的形式開展學校衛生重點監督檢查工作,確保社會的和諧穩定。現將今年的學校衛生重點監督檢查工作總結如下:
一、精心安排,認真組織實施
為了學校的衛生安全,我所制定了具體檢查工作方案,采取日常巡回監督和集中式檢查相結合的辦法,和縣教育局聯合開展學校的春、秋兩季學校衛生監督檢查,我所從分組安排、檢查方法及要求、檢查重點、時間安排、行動方向和材料匯總上作了周密細致的安排,并按照“賓陽縣學校衛生聯合監督檢查記錄”表格,按生活飲用水衛生、法定傳染病的報告管理以及學校教學衛生、生活衛生設施情況三個方面列出檢查項目共計20項,對被檢學校及學校周邊衛生狀況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檢查。今年無重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這是我們衛生監督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二、檢查結果
從今年組織的兩次學校衛生監督檢查中,我所共出動車輛50臺次,出動監督員196人次。按照檢查方案對全縣的83所中小學校、中心校檢查兩次,其中中學校及中專技校44所,小學、幼兒園23所,中心校16所。檢查過程中共對學校書寫《現場檢查筆錄》9份,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9份,責令限期整改9所學校。現將檢查結果統計如下:
(一)、生活飲用水衛生情況
檢查的83所學校及幼兒園中,使用自來水的有53所,使用自備水源學校25所,25所學校都已辦理自備水源集中供水衛生許可證,管供水人員38人已持有有效的健康證及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使用自備水源供水的學校制訂有供管水衛生管理制度的學校21所,占被使用自備水源學校的84%;有消毒設備的學校4所;對蓄水池進行定期清洗消毒的學校25所;清洗消毒水池有記錄的學校25所;安裝使用的直飲水機的`學校有35所,其中有28所學校使用的各種型號設備及部分供水管網已取得衛生部有效的衛生許可批件及批件索證備案。
(二)、法定傳染病報告管理情況
檢查的44所中專技校及中學中,有校醫室的學校有9所,占中學學校數的20.5%,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7所,無校醫室的學校35所,大多數小學及幼兒園無校醫室;學校制訂有傳染病防治預案的44所,有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的學校44所;校醫室有專門的傳染病疫情登記的學校8所,占有校醫室學校的88.9%;開展傳染病預防知識宣傳的學校43所,占被檢查學校總數的97.7%。
(三)、學校宿舍及教室衛生情況
學校教室、宿舍和閱覽室通風較好,教室、閱覽室基本上都安裝有電風扇等通風設施,采光、照明尚可,學生宿舍有消毒記錄的12所,大部分學校無宿舍消毒記錄。
三、存在問題
通過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學校衛生工作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在生活飲用水、法定傳染病報告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生活飲用水方面
1、自建集中式供水的中小學校、幼兒園均采用地下水作水源,大部分的中小學校均未設置凈化、過濾、消毒等設施,水池未進行消毒處理(未能提供清洗和消毒記錄),直接為學校師生供水。
2、少部分自建集中式供水的中小學校、幼兒園的供管水人員均未經衛生知識培訓,且無專職的供管水人員,由食堂工作人員操作。
3、相當部分自建集中式供水的中小學校、幼兒園未建立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管理制度(檢查時未能提供),無人落實制度。
4、有分持供水(直飲水)的學校,有部分學校的衛生意識淡薄,未經衛生監督部門場地審查備案而擅自開展直飲水的經營活動。有些供管水網無衛生批件,吸附過濾棒未按時更換,未起到過濾、消毒作用,管道未按規定進行清洗和消毒,學校未能進行有效的監督,對學校師生的身體健康埋下安全隱患。
5、近年來學校基本沒有開展學生健康體檢,沒有建立學生健康要案。
(二)、傳染病管理方面
1、學校對傳染病防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少學校尤其是民辦學校沒有制定傳染病防治工作方案和傳染病報告制度、衛生制度以及學生晨檢制度。部分學校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工作不扎實。大部分學校無校醫室,雖然部分中學建立有校醫室,但由于條件不符未能辦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有無證行醫的嫌疑,缺乏對校醫的管理。
2、每所學校都稱有兼職或專職的疫情報告人,但有少數學校無相關資料證明此人是疫情報告人,存在資料不完善的現象。
3、大部分學校中有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但制度內容均不完善。
4、全縣學校以不同形式開展晨檢工作,晨檢及缺課記錄有走過場的現象,但根據檢查針對項目的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晨檢有一定的差距,各學校在晨檢的理解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認識,沒有統一的晨檢的標準,是造成晨檢質量較差的根本原因。各學校雖然有缺課記錄,但對學生缺課原因追蹤未認真落實,登記不具體。
5、學校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開展了健康教育課,但在全面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有遠離檢查標準的現象,特別針對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治健康教育方面開展得不夠扎實。大部分學校雖以開展,但資料未收集整理,記錄不詳細現象特別突出。
6、部分學校無傳染病報告登記簿,雖然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登記,但均不規范,沒有使用正規傳染病報告登記簿進行登記。
7、學校常見病的防治工作沒有得到開展,未進行預防性健康檢查。
四、措施
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衛生監督員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要求學校整改和落實有關措施,以加強對傳染病的預防、學校衛生的管理及生活飲用水衛生與安全,對9月初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抽檢分質供水不合格的幾所學校,下達停止分質供水的意見書。
五、建議
1、學校領導要明確學校是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切實負起責任。
2、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學校校醫室不能從事診療活動,可改為學校的保健室,有條件的學校要申請(如有的學校有人員資質,但場所面積達不要求,可增加使用面積可能達到條件)。
3、學校要進一步重視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管理工作,增加投入,添置消毒設備,制訂完善有關供管水衛生管理制度。對自建集中式供水的水源進行有效的消毒才能供給師生飲用及定期對蓄水池進行清洗消毒并做好記錄;對分質供水供管網進行定期更換過濾器材及出水口進行清洗消毒并做好記錄,杜絕介水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4、進一步提高對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各學校要切實樹立“學校教育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思想,充分認識做好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認真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以及相關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和重視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盡快成立傳染病防治領導小組,建立完善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方案和傳染病報告制度、學校衛生制度以及學生晨檢制度,設專人及時報告疫情,扎實細致地落實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工作,把有效控制學校傳染病疫情作為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重點。
5、規范和完善學生的體檢工作。根據有關部門規定建立完善的體檢制度,及時與當地衛生機構聯系,定期對學生進行健康體檢,將學生的健康信息存檔管理。
【學校衛生檢查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學校衛生檢查工作總結05-22
單位檢查衛生工作總結03-03
衛生檢查工作總結04-14
檢查宿舍衛生工作總結范文08-29
學校安全檢查工作總結05-28
學校衛生工作總結03-08
學校衛生工作總結06-26
學校衛生工作總結06-27
衛生檢查策劃書04-28
村衛生室檢查工作總結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