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學工作計劃3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現在這個時候,你會有怎樣的計劃呢?但是要怎么樣才能避免自嗨型工作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學工作計劃3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高莊則中心小學;20xx――20xx年度下學期幼兒大班科學教學計;根據教材大綱的指導,教師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及愛;認識與探本學究;為了更加系統的促進大班幼兒的科學教學制定計劃如下;一、本班基本情況:;我班幼兒對科學方面的知識很感興趣,尤其是對于探索;歡嘗試和發現一切新鮮事物,真是興趣盎然;有些實驗不能獨立完成,必須得由別人幫助,常規性的;以下計劃:;二、科
xx中心小學
20xx――20xx年度下學期幼兒大班科學教學計劃 楊乃表
根據教材大綱的指導,教師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及愛好,引導幼兒對大自然的奧秘的認識與探本學究。
為了更加系統的促進大班幼兒的科學教學制定計劃如下:
一、本班基本情況:
我班幼兒對科學方面的知識很感興趣,尤其是對于探索科學的奧秘有著極高的興趣,喜歡嘗試和發現一切新鮮事物,真是興趣盎然。當然其中也存在一些還有待建構的東西,例如有些實驗不能獨立完成,必須得由別人幫助,常規性的東西興趣不高等,介與此,我制定了以下計劃:
二、科學的教學目標:
(一)主動參加多種形式的科學活動,愿意用普通話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或經驗。
(二)培養重點幼兒對大自然中的一些現象和動植物的生長發育的認識。提高幼兒對科學的探究能力。
(三)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使幼兒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喜歡與他人交往的習慣。
(四)使學生掌握生活中的一些科學常識。
(五)知道自然事物是相互聯系的',培養幼兒判斷事物因果關系的能力。
(六)學會初步理解晝夜交替現象,知道事物的運動變化市有規律的。
(七)培養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學會合作,做好分工。
(八)培養幼兒喜歡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在活動中積極思考,自己動手實驗,探究新事物的興趣和能力,感受成功的快樂。 上述是大班科學的教學計劃,我將嚴格按照計劃對幼兒進行培養,但在具體實施的階段如發現不足隨時進行調整,以便對使幼兒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教學措施:
(一)有計劃的教育活動與日常生活教育活動相結合。
(二)活動的設計與組織要有利于幼兒主動動手操作動腦思考。
(三)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索精神。
(四)與其他領域教育相滲透。
(五)幼兒園科學教育要與幼兒生活緊密聯系。
(六)家園密切配合。
科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可喜之處:通過上一學期的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我強調小組合作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不足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地,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壓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這現象尤為突出。
二、教材分析
新編《科學》三年級下冊是在三年級上冊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本冊教材有五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游戲里的科學,主要引導學生發現在自己所熟悉的游戲中的科學知識,知道科學就在我們身邊;第二單元:太陽與時間,主要引導學生探究太陽與時間的關系;第三單元:電的本領,學習簡單的電路的連接,知道電在生活中的應用;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了解我們的身體的結構,加強體育鍛煉,強健身體;第五單元:動物王國,主要引導學生認識昆蟲、鳥、哺乳動物等的特征。
三、實驗目標
(一)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二)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
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三)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四)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五)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四、基本措施
(一)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二)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三)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四)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五)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六)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七)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八)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五、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制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 科學游戲 信息發布會、報告會、交流會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區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
六、主要實驗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 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科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本課程開設的目的意義
科技教育應該成為每個人的終身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應進行符合其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的科技教育,而對青少年來說,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特殊時期,正處在智力開發階段,最敏感、最容易接受新知識。抓好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對增長他們的科技知識,培養他們的科技素養,養成實事求是、頑強刻苦、勤于鉆研的科學態度和習慣非常重要,對于人的一生都將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小學階段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關鍵不在于結果,而重在過程。在科技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一種習慣,形成一種意識,培養一種精神,能使一個人終生受益。從國際教育的'比較來看,在科技教育上,我們大多數亞洲國家更重視知識的傳授,而西方國家則更重視引導學生參與探索科學的過程,通過探索式學習,強化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想增強我國的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使我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重視學生的科技教育,重視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從中小學抓起,努力抓好中小學生的科技教育。
二、情況分析及自身優勢說明
任課教師以前教過科學課,現在也一直擔任《科學》課程的教學。有一定的“科學”教學的基礎和經驗,同時熟悉各種實驗及科學教學。
三、學生名單及學生情況分析
(1)學生名單
李宇涵 段涵 劉佳一 徐暢 段江濤 杜鑫瑋
學生一直對《科學》課非常喜歡,所以對這個興趣小組也很期待,積極性很高。
四、課程開始保證
書籍:購買“科學”方面的書籍,以實驗為主,輔以《科學》教科書。
時間:每周四下午第三節課
地點:教室或實驗室
可持續性:在中小學階段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關鍵不在于結果,
而重在過程。在科技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一種習慣,形成一種意識,培養一種精神,能使一個人終生受益。從國際教育的比較來看,在科技教育上,重視引導學生參與探索科學的過程,通過探索式學習,強化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五、計劃目標
1、知道科學探究是為了解決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熱愛科學,尊重科學家,喜歡看科技書籍和影視作品,感受和體驗科學不神秘,科學就在身邊。
2、知道收集證據可以有觀察、實驗等多種方法。能說出周圍常見植物、動物的名稱,能用不同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珍愛動植物的生命,感受大自然的美,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3、能清晰表述自己的問題,喜歡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的問題。
4、知道在探究過程中,要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整理加工,懂得合作,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5、能提出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能清晰表達自己的問題,能從問題中篩選出自己能夠研究的問題。
六、具體實施辦法
周次 內容
第2-3周 組建興趣小組、確定小組人員
第4-5周 閱讀科技報刊雜志
第6-7周 科技知識競賽
第8-9周 科學幻想手抄報
第10-11周 食品衛生知識
第12-13周 聲音的傳播
第14-15周 熱脹冷縮
第周 16-17第周雞蛋浮起
第18-19周 制作潛望鏡
七、注意事項
1自愿報名參加
2在活動中要有熱情,有序
3自覺的維護實驗室的衛生。
【科學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科學教學工作計劃09-30
科學教學工作計劃09-11
科學教學個人工作計劃11-07
科學的教學工作計劃05-23
下冊科學教學工作計劃10-18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08-27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05-15
小學科學教學工作計劃10-28
科學的教學工作計劃精選(15篇)05-24
下冊科學教學工作計劃五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