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加勒比无码人妻系列|日韩精品无码av中文无码版|久久99久国产精品66|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職場范文
當前位置:聘大網>職場范文>工作計劃>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2025-03-13 07:29:46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有關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匯編10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匯編10篇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學內容

  兩部分內容:11~20各數的認識,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20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2.使學生初步認識“十位”、“個位”,初步了解十進制;能夠正確地、迅速地讀、寫11~20各數。

  3.使學生能夠熟練地口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三)教材說明

  整體結構與義務教材相同,數數――讀數――數的順序――――寫數――通過操作教學不進位加減法。

  教科書第84頁,從實際生活中學生非常熟悉的“過馬路”的情境引入,讓學生觀察情境圖,數一數有多少人,為正式教學數20以內的數做好準備。同時老師可對學生進行遵守交通規則等的教育。

  教科書第85頁,例1教學數數。通過讓學生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接著數出另外的10根單根的小棒捆成一捆,突出把十作為一個計數單位,使學生不僅能在10的基礎上一個一個地數到20,而且直觀地了解到11~20各數都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還可以為進一步學習數的讀法和寫法做準備。

  例2教學數的讀法。通過操作在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在用小棒擺數時,突出10根小棒1捆就是1個十,還有幾根小棒,與前面的1捆小棒放在一起就是十幾;2捆小棒就是二十。

  例3教學數的順序。通過讓學生讀出直尺上的數,理解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教科書第86頁,例4是利用小棒圖和計數器教學數的寫法。通過讓學生觀察計數器十位和個位上每個珠子表示的數的不同,使學生初步了解進制。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11~20各數的組成,對每個數左邊的1表示1個十能夠理解。老師們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第一次介紹數位,但只是讓學生知道,不是正式教學數位,要到百以內數的認識才正式教學數位。這里所強調和突出的是十幾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科書第88頁,例5教學十加幾及相應的減法,一方面可以鞏固11~20各數的認識,同時也為后面學習進位加法做準備。老師一定都有印象,義務教材是通過看圖,一圖四式來進行教學的,現在與原來不同的是加強了操作,通過操作幫助學生計算。

  例6,通過操作幫助學生掌握和在15以內的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為以后學習進位加和退位減做準備。在這里第一次給出“加數”“和”“被減數”“減數”“差”等名稱,只是讓學生認一認,不要求學生背下來,隨著老師逐漸使用,學生會越來越熟悉。

  這一單元的內容與義務教材相比一個突出的變化是加強數感的教學,注意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例如教科書第89頁第3題,“你能看出圖中大約有多少個辣椒嗎?”就是一道不用數而是通過觀察來估計一堆辣椒有多少個的題目。老師在教學中也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例如遇到數一數有多少的題目都可以先讓學生先估一估,再數一數。

  重點課時:

  11-----20各數的認識

  教學內容:第84頁―――85頁的內容(11-----20各數的認識)

  完成“做一做”及87 第1―――3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并且知道這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并能夠正確地迅速地讀出11―――20各數。

  3、培養學生操作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應用意識。

  4、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向學生進行遵守交通規則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識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1―――20各數的認識以及組成

  教學準備:小棒、蘋果教具、尺子、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放錄音,歌曲《快樂的星期天》

  (同時)師:快樂的周末來到了,老師領著假日小隊的同學去軍屬李奶奶家幫好事,這時他們正穿過一條喧鬧的馬路。(出示主題圖)

  2、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有什么?

  數一數,他們的數量各是多少?

  (各小組討論,討論后,各小組派代表匯報結果,教師選擇性地板書)

  3、師:同學們觀察地很仔細,想像很豐富,那你們再觀察黑板上這些數,你們能發現什么?

  生:這些數都沒有超過20。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和11―――20各數

  (板書課題:11―――20各數的認識)

  二、操作觀察、探索新知

  1、數小棒,感知滿十

  師: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滿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邊,繼續數,又滿十根,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嗎?(學生數小棒,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一學生上臺跟全班同學一起數。

  數完后,師問:通過剛才數小棒,想一想,1捆小棒就是幾個十?2捆呢?

  2、擺小棒,學習數的組成:

  (1)認識15

  請小朋友拿出15根小棒擺一擺,看誰擺得又對又快。

  (學生擺,教師巡視,發現不同的擺法,把不同的擺法指名學生展示在黑板上。

  問:這幾種擺法你最喜歡哪種擺法?

  看你擺好的15,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是由一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板書:15

  教師領讀

  (2)認識11和20

  問:誰能用你喜歡的好方法一下擺出11和20,并悄悄地告訴同桌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獨立操作,并說理由)

  反饋匯報,問:11和20是由 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指名回答,教師板書:11 20)

  同時領讀

  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十幾就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并且今后在擺小棒時,就可用較簡便的方法擺了。

  3、看直尺,感知數的順序、大小

  1)、拿出已經準備好的直尺,找出我們已經學過的數,并讀一讀。(先學生自由的讀,再同桌互讀,然后指名讀)

  2)問:看著尺子上的數,你能提出些數學問題?

  三、有趣練習,鞏固新知

  1、比一比,擺一擺

  用小棒擺下面的數:12 16 17 20

  (要求:擺每一個數時,指名一位同學上臺演示)

  2、連一連,猜一猜(出示練習十四的第2題的點子圖)

  出示要求:從1到20。按順序把點子連起來

  師:這是一個隱形小動物,這很想和大家成為好朋友,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請同學們打開書第87頁完成第2題。

  3、讀一讀,排一排

  (出示小狗汪汪并配音)

  小狗汪汪:同學們,你們愛吃蘋果嗎?今天,我帶來一大蘋果送緞帶你們,但是你們必須解決了所有的問題才行,你們愿意嗎?

  這時,老師拿出小狗汪汪帶來和上面有數字的紅蘋果教具,把它發給大家,讓學生大聲讀出來,并說出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最后所有拿蘋果的同學上臺來按順序排好隊,找自己的位置站好,全班同學進行評價。

  4、找一找生活中的數

  師: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許多我們今天學習的這些數,你們能找一找,說一說嗎?說給你的同桌聽?

  第八單元 認識鐘表

  (一)教學內容

  這一單元包括兩部分內容:讓學生認識鐘面(分針和時針)和電子表;會讀寫整時和半時(在教學時都是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的,而且都是鐘面與電子表對照出現)。老師們都有印象:義務教材一冊是在練習中出現了認識整時(第82頁第8題“讀鐘面上的數。說出各是幾時。”),并不做要求。現在的“認識鐘表”這一單元與義務教材相比,內容擴展了,在認識整時的基礎上,增加了認識半時,但要求并不高,只要學生知道就可以了。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和半時。

  2.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教材說明

  1.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認識時間。

  教科書第91頁,因為時間看不到、摸不著,不具有直觀、形象性,兒童感知時間比較困難,所以需要把時間的認識與兒童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才比較容易掌握。因此在這一單元的開始,我們設計了一個“母親叫孩子起床”的情境圖,幫助學生認識鐘面(分針和時針)和電子表及早晨7時。學生每天都會經歷媽媽叫他起床的'過程,一看到這幅圖,就會聯想到早晨起床的情景,比如說很不想起床,很想再睡一會兒等等許多的感受。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里,很自然去認識鐘表并感受那時是早晨7時。

  2.會讀寫整時。

  教科書第91頁下半部,將鐘面與電子表表示時間的方式對照出現,使學生認識整時。

  教科書第92頁教材結合兒童的生活實際,舉出一天中的六個時刻所做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時間與生活的聯系,幫助學生認識整時,會讀寫整時,并使學生初步了解一天鐘表上的時針要轉兩圈。

  有兩點需要說明:一教材中釆用12時記時法,不用24時記時法,老師在教學時可引導學生用熟悉的日常生活用語來表述,說出上午、下午、晚上幾時,幫助學生鞏固認識。二關于時間的寫法,根據新聞出版署的規定不能再寫居中的“比號”,要寫在下部的“冒號”,老師們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3.會讀寫半時。

  教科書第93頁,與整時的教學相似,也是先用鐘面與電子表表示時間的方式對照出現,使學生認識半時。再結合兒童的生活實際,舉出一天中的四個時刻所做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時間與生活的聯系,幫助學生認識半時,會讀寫半時。

  有的老師提出來學生沒有學過1時=60分,在用電子表顯示半時的時候,學生對點右邊的“30”表示半時不好理解。在教學中,老師不用過多解釋,也不用讓學生遷移類推,只要告訴他們“30”表示半時并知道怎么寫就行了,在以后學習1時=60分時學生還要進一步認識半時。

  4.老師們可以看一下,在這一單元中我們選擇不同的鐘面設計,吸引學生興趣。

  5.我們還設計了很多練習的形式,教科書第54頁,有讓學生認一認時間連線的,有讓學生根據老師撥的鐘面認時間的,還有老師說時刻讓學生撥鐘表的,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

  第95頁第4題“快樂的周末”。我們先按時間順序呈現了一個小學生周末活動的四幅插圖,起床、玩耍、回家、吃飯的情境,下面給出的時間不是按順序排列的,讓學生連線。如果老師們認為這個順序不合適,可以進行調整。有的老師還讓學生自己動手,用圖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的周末活動,如起床、游戲、吃飯等活動并標上時間。

  (四)教學建議

  1.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認識時間。

  因為時間不具有直觀、形象性,所以要把時間的認識與兒童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才比較容易掌握。例如,有的老師讓學生在課前調查一下自己身邊的父母、叔叔、阿姨的上下班時間,或者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調查一下周圍的商店、郵局、醫院的開門關門時間,在課上說一說,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時間。

  在教學第92頁和93頁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說一說每幅圖的內容,寫出相應的時間;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與圖中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學習,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來學習。

  由于時間和時刻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還要結合大量的操作活動來學習。老師和學生都要準備鐘表模型,以便在課堂上進行操作和演示。

  重點課時:

  認識鐘表(整時)

  教學內容:認識鐘表(整時)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學會看整時。

  2、建立時間觀念,培養學生養成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能用所學的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正確、迅速說出鐘面時間。

  教具準備:主題圖,每個學生自備鬧鐘一個,小燈籠12個,制作鐘表的工具和材料6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我來自于外國語實驗小學,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學校的同學們一天的學習生活情況?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一起看主題圖)

  問:你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誰愿意說給大家聽?你是怎么知道的?(板書:認識鐘表)

  師:說起鐘表,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不知道有多少精致美觀、造型獨特的鐘表。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部分鐘表作品,好不好?(出示圖片,學生欣賞)

  二、主動探索

  1、制作鐘表

  (1)欣賞完了這么多美麗的鐘表,你想對大家說點什么?

  (2)在平時,你們也見過許多鐘表,現在,就請你們閉上你們的眼睛,靜靜地想一想:鐘面上都有些什么?(放音樂伴奏)

  (3)在每個小組的桌上,有一些制作鐘表的工具和材料,你們能用這些工具和材料做一個鐘面嗎?

  要求:先小組合作進行制作,做完后,同組的同學認真觀察鐘面,看一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并相互說一說。

  (4)有哪個同學愿意代表你們組給大家說說。(指2人------3人)

  教師根據的回答進行板書:

  數字:1、2、3、4、5、6、7、8、……11、12

  針:分針(長)時針(短)

  (5):把你們制作好的鐘面舉起來給大家看一看,再拿出你們自己的小鬧鐘互相說一說哪是時針、哪是分針。

  2、認識鐘表

  (1)電腦出示一個鐘面時刻:2時

  問:有誰認識這個時刻?你是怎么認識的?請把你的方法說給大家聽。(指2-----3人)

  (2)再電腦出示四個鐘表,請每個小朋友先認一認,再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認的?最后指名起來認一認,說一說。

  (3)象這樣的時刻還有一種更簡單的寫法,有誰見過?指名學生上臺試著寫一寫。那這四個鐘面的簡單時刻誰會寫?(指名寫,全班齊寫)

  3、每個小組在你們制作的鐘面上撥一個整點時刻,先撥好就先貼在黑板上。(指名認,指名寫簡單寫法)

  三、游戲鞏固:

  1、教師說時刻,學生撥

  2、同桌互撥,互認

  3、師:圣誕節快到了,我們學校的燈籠還沒有掛好,想請你們幫忙掛,你們愿意嗎?請把你的燈籠掛到應該掛的地方?(學生活動)

  師:你為什么把這個掛在這個地方?

  圣誕節那天的這個時刻,你最想做什么?

  這么多的時刻中,你最喜歡哪個時刻?為什么?

  四:設計請每個小朋友做一個小小鐘表設計師,設計一個自己最得意的鐘表作品。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1、深入細致的備好每一節課。在備課中,認真研究教材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要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力求準確把握難重點,難點.注重參閱各種雜志,制定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注意弱化難點強調重點。教案編寫要認真,不斷歸納總結提高教學水平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上課時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揮,發散學生的思維,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教學質量。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覺得愉快,注意精神,培養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保證每一節課的質量.

  3、認真及時批改作業,布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講評,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聽取學生的意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輔導。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單元教學內容:第6-13頁(比一比)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包括比多少、比長短、比高矮這幾個部分,按知識間具有的內在聯系,將第二單元分為丙個部分: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長短和比高矮,這樣化分是為了突出長短和高矮之間的內在聯系,比長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們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數學思想在不同情況下的應用。可以說,比高矮是比長短教學的延續。本單元體現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為全冊教材開了個好頭,因為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社會生活的的密切聯系,知道數學是有用的知識,對產生親切感,另一方面,也激發了剛入學兒童對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并且本單元在編排上還具有開放性和創造性的特點。通過本單元的學習,還要給學生創造合作與交流的機會,給了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權,同時還體現了比較方法多樣化的特點,鼓勵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比較。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比多少、比長短和比高矮,掌握自己認為適用的比較方法,知道多少,長短和高矮是比出來的`。

  2、通過學生操作、觀察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語言表達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在與他人合作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識。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感受數學與曰常生活的聯系

  單元重、難點

  1、學會運用自己認為適用的比較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語言表達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體驗合作與交流的快樂。

  單元課時安排:約2課時

  1、比多少………………………………1課時

  2、比長短、比高矮………………………………1課時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情況分析

  (一)班級情況分析:

  略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的數、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六、教學進度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周次

  日 期

  教學內容

  1

  2.9-2.15

  位置3

  11

  4.20-4.26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5

  2

  2.16-2.22

  位置1退位減4

  12

  4.27-5.3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1

  整理復習2考查1

  五一休息一天

  3

  2.23-3.1

  退位減5

  13

  5.4-5.10

  運動會三天

  認識時間2

  4

  3.2-3.8

  整理復習3考查1

  14

  5.11-5.17

  認識時間1

  小小商店1考查1

  5

  3.9-3.15

  圖形拼組2

  數數、數的組成2

  15

  5.18-5.24

  找規律4

  6

  3.16-3.22

  讀書、寫數2

  數的順序 比較大小3

  16

  5.25-5.31

  統計3端午休息一天

  7

  3.23-3.29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減法1

  擺一擺、想一想1

  復習 考查1春游一天

  17

  6.1-6.7

  總復習

  8

  3.30-4.5

  認識人民幣2簡單計算2

  清明休息一天

  18

  6.8-6.14

  總復習

  9

  4.6-4.12

  考查1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3

  19

  6.15-6.21

  總復習

  10

  4.13-4.19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4

  20

  6.22-6.28

  總復習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全冊教材分析

  班上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學生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況,在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讓學生愛教師、愛數學,并通過以后的學習,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和作用。

  二、全冊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和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柱、球、長方體、正方體、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各單元重點、難點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本冊的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1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數概念的建立。

  四、完成教學任務具體措施

  (一)共同措施

  1.聯系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3.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4.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各班措施

  1.一(1)、一(2)班重視基本口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A.學會看圖數數。

  B.加強基本訓練,抓好計算基礎。

  C.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2.一(3)、一(4)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好習慣。

  A.會數1-20以內的數,并能夠口、手同步。

  B.重視口算能力的培養,能夠靈活運用組成和分解進行計算。

  C.重視作業質量,抓好書寫格式。

  3.一(5)班

  A.加強基礎訓練。

  B.充分樹立學生的自信,多表揚、少批評。

  C.設計多種形式的聯系。

  4.一(6)班

  A.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說完整話。

  B.要尊重學生、注意學生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C.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某些內柔的理解。

  D.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與代數

  1、經歷數物體個數的活動,認識20以內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知道幾和第幾;認識數0,知道一個物體也沒有要用0表示,直尺上刻度的起點是0,知道0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應用;結合計數器初步認識個位、十位,初步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個位上的幾表示幾個一,知道10個一是1個十;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或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

  2、在分與合的活動中理解并受氣10以內數的組成;聯系把兩部分物體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和從總數里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實際問題,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聯系實際問題理解連加、連減和回頭混合兩步計算。

  4、結合鐘面認識時針、分針,會正確說出鐘面上的整時時間,會說出鐘面上接近整時時間大約是幾時。

  空間與圖形

  1、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狀的物體。2、在堆、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活動中,初步感受“平面”和“曲面”。3、初步認識并會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統計與概率1、經歷把物體按種類、形狀、顏色、用途或其他特征分類的過程,初步感受“分一分”是整理、統計數據時的重要方法。

  2、會用簡單的象形統計圖表示分類的結果,會把統計得到的數據填入相減的表格,會利用象形統計圖和表格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

  二、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的過程中建立數感和發展思維能力。在數物體個數的活動中抽象出數,理解數的含義;在操作學具活動中,感受并概括出數的組成,具有初步的“分”與“合”的思想;在比較兩類物體個數、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活動中,具有初步的對應思想和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描述關系的能力。

  (2)在理解加、減法含義和學習加、減法計算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在對實際問題進行數量關系分析的'基礎上,選用恰當的數學方法計算;通過對一位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索、交流,發展計算策略,在多樣化算法中選擇適宜自己的算法;在計算練習中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在認識常見的幾何形體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活動,在物體的形狀、大小、相互位置等方面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4)在把物體分一分、理一理、數一數的過程中,感受到統計是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表達統計結果的能力。

  (5)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觀察、分析;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實際情境或問題,具有初步的發散思維;在教師幫助下進行有條理的思考,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1)在教師的組織下,應用20以內的數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

  (2)在教師的組織下,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并聯系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大致表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情產生好奇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喜歡觀察并提出問題。

  (2)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具有經過獨立思考認識數學知識的體驗。

  (3)在觀察、操作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知道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教學措施

  1.把解決問題寓于認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內容的教學過程中。

  2.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提出并解決數學問題。

  3.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

  4.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

  5.聯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較多的用實物、圖形、小棒、數字表示數的內容,引導學生用學到的數描述身邊的事情并用數交流信息。

  6.通過交流算法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相互評價,為學生保留較大的探索算法、交流算法、選用算法的空間。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準確把握《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各項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注意參透教學思想和方法,針對學生實際,不斷研究數學教學,改進教法,指導學法。

  數學目標要求

  1、理解集合及充要條件的有關知識,掌握不等式的性質,一元二次不等式、絕對值不等的解法,掌握函數的概念及指數函數,對函數和幕函數的性質和圖象。

  2、理解角的概念的推廣和三角函數的定義,掌握基本的三角函數公式和三角函數巔峰性質、圖像,理解三角函數的周期性

  3、理解數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性質,并會求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前n項的和。

  4、掌握平面向量時有關概念和運算,掌握直線和圓的方程的求法。

  5、掌握空間幾何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及其判定方法。

  6、掌握概率與統計初步里的計數原理,理解三種抽樣方法,會求簡單問題的概率。

  二、教學建議

  1、深入鉆研教材。以教材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節知識的內外結構,熟練掌握知識和邏輯體系,細致領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確教材教學形式,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影響。

  2、準確吧握新大綱。新大綱修改了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求層次,把握新大綱對知識點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覺不自覺地對教材加深加寬。同時,在整體上要重視數學應用;重視教學思想方法的參透。

  3、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學生的發展是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材,以學生為賬戶提,構建新的認識體系,營造有利于學生的氛圍。

  4、發揮教材的多種教學功能。用好章頭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閱讀材料的功能,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組織好研究性課題的教學,讓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之所需;小結和復習是培養學生自學的好材料。

  5、加強課堂研究,科學設計教學方法。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特征,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發揚教學民主,師生雙方親切合作,交流互動,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根據材料個章節的重難點制定教學專題,積累教學經驗。

  6、落實課外活動內容,組織和加強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內容,加強對高層次學生的競賽輔導,培養拔尖人才。

  三、教學進度

  高一上學期

  高一下學期

  周次內容

  周次內容

  1-4復習初中知識和集合1-3數列

  5充要條件

  4-6平面向量

  6-7不等式7-9直線的方程

  8-10

  函數10期中考試

  11

  期中考試11-12圓的方程

  12-14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13-15

  立體幾何

  15-18三角函數16-18概率與統計初步

  19-20期末、總復習、考試19-20

  總復習與期末考試

  總結:制定教學計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表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

  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

  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于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于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并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

  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征,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并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并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

  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系,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表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

  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系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并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

  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系的過程式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系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信息并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五、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學措施

  1、教者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于創新,堅持教學六認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9

  涼風習習,在這乍冷還暖的金秋時分,我們又開始了新的征程。新的教育方針促使我們在新的學期里要用全新的理念去培育人才。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特擬定初一年級上冊數學第二章教學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新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2.2節,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后,在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單項式、多項式以及有理數運算的基礎上,對同類項進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個課題。合并同類項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其法則的應用是整式加減的基礎,也是以后學習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礎。另一方面,這節課與前面所學的知識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合并同類項的法則是建立在數的運算的基礎之上;在合并同類項過程中,要不斷運用數的運算。可以說合并同類項是有理數加減運算的延伸與拓廣。因此,這節課是一節承上啟下的課。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理解多項式中同類項的概念,會識別同類項。

  (2)使學生掌握合并同類項法則。

  (3)利用合并同類項法則來化簡整式。

  2.能力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中,通過觀察、比較、交流等活動認識同類項,了解數學分類的思想;

  并且能在多項式中準確判斷出同類項。

  (2)、在具體情景中,通過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合并同類項的法則,體驗探求規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練運用法則進行合并同類項的運算,體驗化繁為簡的數學思想。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同類項的概念、合并同類項的法則及應用。

  難點:正確判斷同類項;準確合并同類項。

  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1)教法分析:

  基于本節課內容的特點和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學中選擇互助式學習模式,與學生建立平等融洽的關系,營造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氛圍,共同在實驗、演示、操作、觀察、練習等活動中運用多媒體來提高教學效率,驗證結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學法分析:

  教學過程是師生互相交流的過程,教師起引導作用,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充分發揮主體性作用。七年級的學生,從認知的特點來看,學生愛問好動、求知欲強,想象力豐富,對實際操作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對直觀的事物感知欲較強,是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逐步過渡的階段,他們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現,因此,在學習上,應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能動作用,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類比、活動、猜想、驗證、歸納,共同探討,進行小組間的討論和交流、利用課件和實物自主探索等方式,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應用意識和發散思維。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通過學生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樹立數學到處可見的觀念。

  二、教學內容:

  1、數一數

  2、比一比

  3、1—10的認識和加減法

  4、認識物體和圖形

  5、分類

  6、11—20的認識

  7、認識鐘表

  8、20以內的進位加法

  9、數學樂園

  10、我們的校園

  三、教學內容分析: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主體性原則,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教學目標: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組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表,會人士證實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6—10的加減法

  2、20以內的進位加法。

  難點:

  1、10以內數的組成

  2、湊10法。這是學生學習20以內僅為加法的計算方法之一,學好這部分內容將對學生計栓產生積極影響。

  六、主要教學策略:

  1、加強直觀教學,增強操作、觀察、時間等教學手段的應用。

  2、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方法,讓學生了解數的組成,以 及20以內的家法的計算方法。

  3、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知識的遷移作用,降低難度,分散難點,減小教學步子

  七、教學進度:

  周次時間內容

  18.25-9.2數一數比一比

  29.3-9.91—5的認識和加減法

  39.10-9.161—5的認識和加減法

  49.17-9.23認識物體和圖形

  59.24-9.30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

  610.1-10.7分類

  710.8—10.144的認識和加減法

  810.15-10.21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910.22-10.28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1010.29-11.4期中復習以及期中測試

  1111.5-11.11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1211.12-11.18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1311.19-11.2511—20各數的認識

  1411.26-12.211—20各數的認識

  1512.3-12.9認識鐘表

  1612.10-12.16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712.17-12.23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812.24-12.30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912.31-1.6期末復習

  201.7-1.13期末考試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教學培優工作計劃10-27

數學教學的工作計劃09-23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6-09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9-14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0-15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5-15

(集合)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6-09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6-09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10-17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的工作計劃05-24

Copyright©1998-2024pinda.com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真实的和子乱拍在线观看| 欧美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av国产三级 | 国产毛片毛多水多的特级毛片 | 亚洲熟妇丰满大屁股熟妇| 少妇肥臀一区二区三区| 末成年女av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东京热人妻无码人av|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国产午夜成人久久无码一区二区 |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图片|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1| 成人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 一区二区| 任你干在线精品视频网2|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中文字幕欧美一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被遭强扒开双腿| 亚洲最新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奇米在线7777在线精品|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 四库影院永久四虎精品国产 |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最新| ā片在线观看免费看无码| 欧美黑人视频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丝袜制服 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 | 四虎亚洲精品无码| 欧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性欧美暴力猛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