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二地理工作計劃錦集6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又解鎖了新的工作,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工作計劃了。估計許多人是想得很多,但不會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二地理工作計劃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二地理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加強集體備課,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學情分析
經過七年級的地理教學,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閱讀地圖并通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學大綱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這對于學生學習八年級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進一步提高閱讀地圖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繪圖的能力。同時,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中國地理概況,包括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布特點,了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掌握中國的自然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與影響。了解中國自然資源分布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認識祖國各地風土人情和地區差異。
四、教學措施
1、強化基本技能訓練,通過識圖、繪圖、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等方式,提高學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閱讀、分析、理解能力。
2、強化學生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現象和解釋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的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3、加強課后的練習,注重學以致用,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并提高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4、搞好單元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以確保所授知識的準確性,同時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品質。
初二地理工作計劃 篇2
為了更好地做好本學期地理教學工作,完成本學期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八年級共有兩個班xx人,本屆學生基礎較,上進心不夠,甚至有部分學生厭學。但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較為理想,上學期期末考試參考人數xx人,其中xx人及格,及格率為xx%左右;優生只有xx人,優生率為xx%左右,這個成績相對于同類鄉鎮來說應該很好了。這期要參加瀘州市會考,因此教學內容較為繁重,這學期我將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教學成績。
二、本學期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共五章內容,針對每章內容具體分析如下: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本章學習是以區域為單位,將中國大致按方位分為四大地理單元,在已學的地形、氣候及經濟等方面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方法認識我國四大地理單元各自的特征和不同地理單元之間的差異。在本章的最后設計了綜合歸納和比較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學習活動,在各大地理單元中,也對認識區域部分未能涉及的一些具有較大意義的地理知識,進行了簡介,意圖通過這些設計和活動,在整體知識背景和區域學習方法方面為后續認識區域部分的學習打下基礎。
本章重難點:
1、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2、能填表比較四大地理單元的特征。
3、能說出各地理單元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第六章、認識不同區域
在學習了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了解中國整體概況之后,本章轉入中國分區地理的學習。本章是中國地理“認識區域”部分的主體,課本選擇了東北、首都北京、長江流域、西部地區和五個不同內型的區域構成本章的五節內容(另外還有第七章專門講珠江三角洲地區)。課本選擇的區域,縱貫南北,橫聯東西,有利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由部分到整體地認識祖國,并學會不同類型區域的學習方法。
本章重難點:
1、“運用地圖資料說出區域產業的結構與空間分布特點”,為本章重點之一。
2、“舉例說明區域內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3、“舉例說出區際聯系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為本章重點之一。
第七章、改革開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起步最早、經濟發展創造的奇跡最多的前沿地帶,是我國一個富有特色的地理區域。因此,本教材選擇珠江三角洲地區這一典型區域作為學生學習區域的基本內容,還同時介紹了與珠江三角洲毗鄰并聯系密切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本章重點:
1、“運用地圖說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圍,并對區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簡要評價”,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2、舉例說出影響珠江三角洲農業和工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3、舉例說明祖國內地對香港、澳門經濟繁榮所起的作用。
本章難點:
1、外向型經濟對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鎮化發展的特點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礎上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周邊地區的聯系和影響。
第八章、繼往開來的天府之國——四川省
通過本章的學習,讓學生從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經濟、旅游、交通運輸等方面認識我們的家鄉——四川。本章的學習內容多,但需要記憶的知識并不多。
本章重難點:
1、據歷史資料說明四川名稱的由來;用地圖呈現四川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差異大,從而激發學生探究差異巨大的自然環境。
2、在自然環境差異巨大的四川,如何搞好經濟建設。
第九章、走向世界
三、教學目標:
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希望這期的地理成績在全縣同類鄉鎮學校排名中提升兩至三名。轉變學困生對地理的畏難情緒,讓每個學生以飽滿的熱情來學習地理。
四、教學措施:
l、鉆研教學大綱,訂好教學計劃。
2、精心選擇作業,認真批改作業。
3、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
4、認真寫好教案。
5、教學目標明確,每節課要緊緊盤繞目標進行。
6、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觀點,正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
7、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點,分離難點,抓住關鍵,詳略得當,快慢適中。
8、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9、注意教學要領得當。對不同的內容靈活選用恰當的教法,在教學中要斗膽探索,勇于立異。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課時為38課時,每周2課時,教學內容及參考課時如下: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第一節:北方地區——黑土地和黃土地1課時
第二節:南方地區——濕熱的紅土地1課時
第三節: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1課時
第四節:西北地區——廣袤的土地1課時
第五節:青藏地區——高寒的土地1課時
第六章、認識不同區域
第一節:環境獨特的地理區域——東北3課時
第二節:首都北京3課時
第三節:長江流域地區3課時
第四節:西部地區3課時
第五節:祖國的寶島
第七章、改革開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一節:珠江三角洲——黃金三角1課時
第二節:快速發展的經濟2課時
第三節: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1課時
第八章、繼往開來的天府之國——四川省
第一節:多彩的四川1課時
第二節:崛起的四川1課時
第九章、走向世界2課時
復習初一的會考內容4課時
檢測、復習:
本學期共38課時,新課結束共需31課時,剩下7課時用于平時的復習和檢測。本期一共有5個章節的內容需要檢測。利用晚自習時間進行作業評講。
以上是本期八年級下冊地理教學計劃,若有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初二地理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和教學目標
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本學期初一地理要發揮教育功能,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以認真完成學校工作任務為己任。
二、學生情況分析
總體上講,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低,課堂紀律松散,普遍自覺性不夠,求知欲不高。但課堂氣氛有待改善,學生思維靈活性不夠強,部分學生學習缺乏興趣,目的不明確。
三、教材分析
本期教學內容有六章,實授課時數16節,課程安排較緊奏,主要學習中國地理知識和運用常見地圖、地理圖表,以及填繪簡單地圖和圖表能力,培養學生對地理事物的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等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一些地理問題的能力并初步具有地理自學能力,初步樹立正確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懂得更協調人類發展與環境關系。
本期教學內容有:中國的礦產資源、交通、貿易、鄉村城市等中國發展知識點。
四、具體措施與要求
在教學在采取精講多練的方法、教師作適當引導、學生思考解決、教師再進行總結、要課文、圖像作業三系統有機結合、起直觀形象,激發興趣、幫助理解記憶作用、各種形式的作業、練習分設“想一想”、“活動”、“思考與練習”三個欄目穿插在教學過程中,把地理知識的理解、運用和鞏固滲透于動手、動腦的'趣味活動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歸納、記憶等能力、并及時強化鞏固、懂得應用,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二地理工作計劃 篇4
本學期我在八年級地理教研組的統帥下,努力貫徹學校辦學思路,立足課堂,抓教學質量,并加強了學校社團活動、拓展型課程的開設,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本學期教研工作總結
一.認真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能夠認真抓好教學常規,能認真備課,認真組織教學,認真批改作業。作業批改能夠認真處理,針對學生現實情況,本學期我加強了作業的評講。
2.本學期我注意利用地理教具、圖片,特別是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組織教學。
3.加強組內教師的相互交流,互相聽課,圓滿完成了本學期聽課任務,并通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促進了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教育教學科研以日常教學活動為基礎,并貫穿在日常教研工作中。
1我能夠利用教研活動學習相關課題材料,并爭取機會與校外、區外進行交流學習。
2.貫徹科研落實課堂的原則,繼續推進科研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使我組的課題《地理課堂常規教學與研究性學習整合的探索》獲得較大的`進展,并進行了中期匯報。
3.我積極撰寫教學經驗文章、論文以及相關案例并獲得了較高的獎項。
三.抓好社團活動、拓展型課程及校本課程建設。
1認真組織好學校天文知識方面的社團活動,豐富了學生視野,提高了學生探索宇宙奧妙的興趣。
2.能結合研究課題,進行校本課程的建設,但相關方面的理論與經驗相對不足,需要今后認真學習。
初二地理工作計劃 篇5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八年級共有兩個班83人,本屆學生基礎較,上進心不夠,甚至有部分學生厭學。但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較為理想,上學期期末考試參考人數92人,其中67人及格,及格率為72%左右;優生只有26人,優生率為28%左右,這個成績相對于同類鄉鎮來說應該很好了。這期要參加瀘州市會考,因此教學內容較為繁重,這學期我將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教學成績。
二、本學期教學內容分析: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本章學習是以區域為單位,將中國大致按方位分為四大地理單元,在已學的地形、氣候及經濟等方面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方法認識我國四大地理單元各自的特征和不同地理單元之間的差異。在本章的最后設計了綜合歸納和比較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學習活動,在各大地理單元中,也對認識區域部分未能涉及的一些具有較大意義的地理知識,進行了簡介,意圖通過這些設計和活動,在整體知識背景和區域學習方法方面為后續認識區域部分的學習打下基礎。
本章重難點:
1、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2、能填表比較四大地理單元的特征。
3、能說出各地理單元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第六章、認識不同區域
在學習了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了解中國整體概況之后,本章轉入中國分區地理的學習。本章是中國地理“認識區域”部分的主體,課本選擇了東北、首都北京、長江流域、西部地區不同內型的區域構成本章的五節內容(另外還有第七章專門講珠江三角洲地區)。課本選擇的區域,縱貫南北,橫聯東西,有利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由部分到整體地認識祖國,并學會不同類型區域的學習方法。
本章重難點:
1、“運用地圖資料說出區域產業的結構與空間分布特點”,為本章重點之一。
2、“舉例說明區域內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3、“舉例說出區際聯系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為本章重點之一。
第七章、改革開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起步最早、經濟發展創造的奇跡最多的前沿地帶,是我國一個富有特色的地理區域。因此,本教材選擇珠江三角洲地區這一典型區域作為學生學習區域的基本內容,還同時介紹了與珠江三角洲毗鄰并聯系密切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本章重點:
1、“運用地圖說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圍,并對區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簡要評價”,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2、舉例說出影響珠江三角洲農業和工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3、舉例說明祖國內地對香港、澳門經濟繁榮所起的作用。
本章難點:
1、外向型經濟對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鎮化發展的'特點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礎上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周邊地區的聯系和影響。
第八章、繼往開來的天府之國——四川省
通過本章的學習,讓學生從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經濟、旅游、交通運輸等方面認識我們的家鄉——四川。本章的學習內容多,但需要記憶的知識并不多。
本章重難點:
1、據歷史資料說明四川名稱的由來;用地圖呈現四川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差異大,從而激發學生探究差異巨大的自然環境。
2、在自然環境差異巨大的四川,如何搞好經濟建設。
三、教學目標:
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希望這期的地理成績在全縣同類鄉鎮學校排名中提升兩至三名。轉變學困生對地理的畏難情緒,讓每個學生以飽滿的熱情來學習地理。
四、教學措施:
1、鉆研教學大綱,訂好教學計劃。
2、精心選擇作業,認真批改作業。
3、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
4、認真寫好教案。
5、教學目標明確,每節課要緊緊盤繞目標進行。
6、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觀點,正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
7、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點,分離難點,抓住關鍵,詳略得當,快慢適中。
8、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9、注意教學要領得當。對不同的內容靈活選用恰當的教法,在教學中要斗膽探索,勇于立異。
初二地理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世紀精神為指針,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盡快適應網絡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基本情況:
復習七年級上一學期內容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感性認識,具備了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的。但也有一少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知識還系統,應。我將本著,嚴謹的教學本期教學工作,在新的學期里希望揚長避短,學生,力爭更的教學。
三、教學
教完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使學生必要的.地理知識,讓學生具備必要的技能,對所處的世界有明晰的,對世界的和地區有著較為詳盡的知識。
四、本期教材、難點: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氣候特征;
2、幾個大國的人文特征;
3、會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強化學生的技能,學會讀圖、填圖、從客觀上了 解地理單元的知識。地圖冊來教學和要求。
2、地理基礎知識和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必要的儲備。,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穿插回憶上學期的世界地理知識,讓學生對世界地理能有系統的和,也為今后地理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3、強化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多種教學,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學生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4、 培養學生關注自然,社會,時事的自覺性。關注熱點問題生活問題,專題復習和綜合復習。
六、教學課時與進程:
1、二月份復習第六章、生活的大洲——亞洲七、臨近的和地區
2、三月份復習第八章、東半球的其它和地區 九、西半球的 十、極地地區
3、四、五月份綜合復習市的綜合訓練題
6、六月份考前訓練
【初二地理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初二地理教學工作計劃12-12
初二地理工作計劃范文集合八篇11-23
地理組工作計劃06-03
地理教研工作計劃05-29
地理工作計劃10-19
地理工作計劃10-12
(經典)初二地理教師工作總結07-27
初二地理教師的工作總結11-14
初二地理老師工作總結02-23
初二地理教師工作總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