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工作計劃集合5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是時候認真思考工作計劃如何寫了。但是工作計劃要寫什么內容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綜合實踐工作計劃5篇,歡迎大家分享。
綜合實踐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課題組主要圍繞課題結題工作進行針對性研究與課題總結,為此本學期主要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研究:
一、加強課題結題前的后期調研。
在課題近兩年的研究中,我們發現課題組成員由于學校教學工作需要變換著教學年級,從而變換著研究對象,這給予他們的研究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此在本學期中,課題組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之上,對課題組成員與學生進行調研,以問卷方式進一步分析課題研究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以利用結題工作的開展,彌補課題研究中不足之處,以爭取對前階段課題研究工作進一步拓寬研究的深度及廣度。
二、加強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頁管理與更新,提供課題研究平臺。
本課題的專題網頁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有了一定的發展,但與課題研究的需要尚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發揮網頁課題研究與組內成員協作方面,網頁尚需進一步更新與改造。為此在本學期中,本課題組在將充分吸取兄弟學校課題研究網頁的長處,提升我校課題網頁的質量。同時利用網頁加強課題活動的規范性與實效性。
三、總結提煉課題研究對推動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作用
在研究基礎之上的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有了改進,但由于平時研究中對于模式總結中缺乏一定的理論總結,大部分停留在操作層面,這制約了研究成果的推廣與提高。為此本學期總結工作重點放在對于課題研究典型個案的收集與示范課的開設與研討上,以能在理論與操作兩方面總結課題研究的成果,進一步拓寬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為課題研究進一步積累資料。
四、加強課題組成員間的協作與配合。
課題結題工作不是研究的結束,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個新的研究課題的開始。因此利用課題結題加強課題組成員之間的協作,分工負責,落實到人,統一工作的進度與要求,針對工作要求加強相互間的配合,并在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出階段研究的重點與難點,就顯得尤為重要。本學期中,課題組根據課題組成員的內部分工,加強工作的指導與督促的力度,成立課題結題領導小組組統一工作計劃的制定與落實,分階段地推進結題準備工作。
五、做好課題材料的整理歸檔等課題的常規管理。
本課題組在本學期中,將嚴格按照課題結題工作要求做好課題文檔材料的整理工作,加強文檔資料整理的規范性,對前階段資料進行有針對性的梳理,以課()題研究的主題為主要標準,對材料加以整合,形成較為完整而祥實的課題研究資料。
六、寫好課題總結,力圖較完整地反映課題研究全貌。、
XX年3月前,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課題總結,并進行實驗課的開設,集中進行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分析論證,同時對存在的一些研究問題進行討論,較全面地反映課題研究的成果與存在的問題。
綜合實踐工作計劃 篇2
綜合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將知識學習同社會發展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有利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單純的接受性學習轉向積極的探究與發現式學習,有利于學生增強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為推動新課程改革的全面發展,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建設,保障和促進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正常開展和有序發展,學校專門確定分管校長負責,教務處主抓,根據課程改革的有關文件精神和上級下發的《關于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踐計劃如下:
一、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領導小組。
組長: 劉惠鑫
副組長:舒敏壽、吳永清、張宏建
成員: 寧茂水、饒明波、寧裕及班主任
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領導全校綜合實踐課開展工作,決策實施綜合實踐課相關問題,落實課程開展中一系列措施,向全校師生廣泛宣傳綜合實踐課的目的和意義,為綜合實踐課程推廣積累經驗。
二、配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新課程,需要有專門的教師,負責課程計劃的制定與實施,包括活動的設計安排,對學生進行研究方法和過程的指導,協調各方面關系,負責對學生活動的管理等等。因此,需要選擇具有一定基礎,熱心課改的教師承擔這一工作,經過培養鍛煉,逐漸建設一支適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的骨干教師隊伍。
三、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確定要依據三個方面:一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二是社會發展對中學生的基本要求;三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由此,我們確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三年循序漸進、行之有效的課程實施,使學生情感、身心、能力等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可持續發展,逐步實現“讓學生做一個完全的人”的育人目標。
具體目標可細化為五個方面:
1、讓學生獲得參與實踐的親身體驗和直接經驗;
2、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培養學生對自然的關愛、對社會關注和對自我的關心,發展學生的責任意識;
3、讓學生形成從自己周圍的生活和自身的經驗中主動發現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讓學生在活動中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從中認識到知識的價值、學習的意義;
5、讓學生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課程。
(一)信息技術教育。
教師可采用自主探究式引導和鼓勵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掌握技術流程與應用技巧,有計劃的讓每個學生體驗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在過程中理解相關概念和原理,逐步養成主動獲取信息的學習習慣和自主探究的態度,培養學生利用掌握的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
。ǘ┥鐣䦟嵺`活動。
為了讓學生親近自然,探索自然,了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養成對自然負責任的態度和行為。根據我鄉各校臨山靠水的自然環境,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引導學生自主的選擇一些問題。與此同時積極開展“保護母親河,爭做環保小衛士”的活動。組織學生做好宣傳環保知識的小展牌,標語或小旗子,到茗洋關水庫周圍宣傳環保知識,教育人們不要亂扔垃圾,隨意垂釣等,禁止污染水源。通過活動,使學生樹立從我做起,保護自然環境,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五、具體措施。
1、保護靈山宣傳活動;
2、加強信息技術教師的培訓;
3、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時間,落實課時安排;
4、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獎懲措施;
5、在經費方面給予保障。
六、課時安排。
社會實踐活動:每周3課時
綜合實踐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的生活為核心,以觀察、訪問、探索、調查、試驗等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引導他們學習簡單的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能力和必要的生活技能。
二、課程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社會考察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驗證的方法。
5、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務: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在校內和社區開辟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
3、提供綜合實踐活動備選主題及活動范圍,每個班選擇一個課題進行研究,注意活動過程中資料的積累,期末整理好資料上交。
四、具體要求:
1、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3、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并制定好實施計劃
4、整合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四大領域
5、豐富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活動的方式
6、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本學期學校將在十二月上旬舉行綜合實踐活動評比,并在期末做好實驗班級活動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評價工作
五、研究內容:
。ㄒ唬⒒顒又黝}:甘甜的自來水
(二)、活動主題:安全自護我能行
通過以上活動擬達到:
1、引導學生學會與老師、同學共同生活、熱愛集體。
2、具有主動探索身邊環境的興趣,并努力的想出辦法去研究。(通過活動使他們獲得生活的知識以及得到他人理解、友誼的技能)
3、結合“小公民道德建設”活動,教育學生學會有責任感的生活。(誠實待人、對待自己的錯誤、失敗、挫折的辦法、策略,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獨立、自理的生活。
綜合實踐工作計劃 篇4
南京市教研室綜合實踐組圍繞市教研室中心工作,以學科教研員及學科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以課程計劃實施的督查為抓手,以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根本,繼續落實區縣聯片教研活動及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著力推進基于網絡的教學研究活動。
1.課程開設與管理
1.1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與管理。加強對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管理,落實以研究性學習為主體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研究,與各區縣教研室共同指導學校開設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1.2 初中勞動與技術課程的開設與管理。聯合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辦公室繼續落實義務教育勞動與技術實踐室裝備標準的宣講及裝備實驗工作,推動全市義務教育勞動與技術課程的裝備建設工作。與各區縣教研室共同指導學校認真實施初中勞動與技術課程。
1.3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與管理。認真落實市教育局關于加強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建設與管理的文件精神,指導各學校落實通用技術課程。
1.4 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與管理。與各區縣教研室共同指導學校按照市教育局的統一要求開齊開足信息技術課程。做好蘇科版教材相關教學內容的教師培訓與教學研討活動。
1.5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與管理。聯合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辦公室共同研制高中信息技術實驗室裝備標準,并做好實驗室裝備的實驗工作。與各區縣教研室共同指導普通高中開好信息技術必修課和選修課,做好XX屆高中畢業生學業水平測試的總結工作。
2.教師隊伍建設
2.1 市、區縣教研員隊伍的建設與管理。落實區縣教研員例會,引導教研員發展,修煉教研員內功,為廣大教師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
2.2 學科教研中心組建設工作。加強市中小學信息技術、初中勞動與技術、高中通用技術教研中心組建設,擴大交流與合作,強化教研活動的參與性,提升南京市信息技術教研的水平和地位。
2.3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活動。下發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活動通知,各區縣完成本區縣信息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活動,并向市教研室報送參加市級評比活動的教師名單。研究制定市級競賽活動的評比方案。
2.4 初中勞動與技術教師、高中通用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活動。下發初中勞動與技術教師、高中通用技術教師基本功競賽活動通知,各區縣完成本區縣基本功競賽活動,并向市教研室報送參加市級評比活動的教師名單。研究制定市級競賽活動的評比方案。
2.5 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論文評比活動。對各區縣及市直屬中學上報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論文(案例)進行初評,并向省教研室報送南京市參加省級評審的教學論文(案例)。
2.6 信息技術教師優秀課評比優勝者展示活動。組織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優秀課評比優勝者在全市開設匯報課。
2.7全國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優秀課評比活動。在省教研室的指導下,做好我市承辦下半年全國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優秀課評比活動的籌備工作,落實具體承辦的區縣的學校。
3.教學專題研究
3.1 機器人教學的研究與實驗。與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信息技術專委會(南師大教科院)共同組建機器人教學研究與實驗項目研究組,就機器人教學內容、教材編寫、教師培訓、教學實踐等開展研究與實驗工作。
3.2 普通高中技術課程評價課題研究工作。根據省教研室普通高中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課程評價的省級重點教研課題研究工作的具體安排,落實市教研室承擔的各項研究工作,做好課題結題的相關準備工作。
3.3 《新課改背景下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研訓與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課題研究工作。繼續落實省立項教研課題《新課改背景下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研訓與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的研究工作。
3.4 學科教學專題研究。繼續落實有關學科教學專題的研究工作,主要有:①農村學校整體推進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實踐研究。②義務教育信息技術logo語言、簡易機器人、vb程序設計語言專題研究及教師網絡培訓的實施。③義務教育信息技術學生上機實踐內容的研究與實驗。④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銜接教學研究。⑤江蘇省義務教育勞動與技術課程指導綱要(初中階段)相關內容的.研究與實驗。⑥高中通用技術課程評價研究,成立學業測試評價研究小組,開展命題及實施策略研究。
3.5 通用技術課程管理與實踐室檢查與評估工作。與市教育局相關處室和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辦公室共同做好XX年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管理及實踐室建設綜合評估的總結工作,為XX年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管理及實踐室建設的評估做好準備工作。
3.6 高中通用技術教師專業技能培訓。研究制定XX年暑期通用技術教師專業技能培訓方案,落實培訓的各項準備工作。
3.7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專業技術培訓。做好新課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專業技術的培訓與評價的研究,落實XX年暑假教師培訓方案。
3.8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研修班(第二期)。組建第二期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研修班,落實研修任務。
3.9高中信息技術教研組長研修班。制定高中信息技術教研組長研修班培訓方案,組建高中信息技術教研組長研修班,落實研修任務。
3.10初中勞動與技術教師技能培訓。研究初中勞動與技術教師基本技能培訓的要求,落實XX年暑期初中勞動與技術教師培訓工作。
4.學生競賽(評比)活動
4.1 南京市信息學奧林匹克培訓班教學與管理工作。做好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培訓的管理與服務工作。
4.2 信息學奧林匹克活動的研究。加強信息學奧林匹克活動的研究,提高全市信息學奧林匹克活動的水平。
4.3 學生作品評比活動。與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辦公室共同研究、落實高中通用技術、初中勞動與技術學生作品評比活動。
4.4 “全國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競賽活動。落實“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競賽的輔導工作,把“探索與創新”的活動主題融合到平時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
5.其他工作
5.1 學科教研組的建設與管理。與區縣教研室共同指導學校落實學科教研組建設工作,積極推行校本教研。積極探索利用網絡開展區縣聯片教研活動。
5.2 學科教學視導及調研活動。根據學科教研工作的需要,合理安排學科隨機教學視導和調研活動。
綜合實踐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有關要求,結合學?萍继厣胤教厣1咎厣;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塑造“學校文化”為主線,以探究“校本綜合實踐活動特色”為目標,貫徹新課程理念,結合學校班級文化建設活動,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組織各種研究性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探究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求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主要工作任務:
1、構建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信息技術教育為載體,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以非指定領域為拓展”的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模式。
2、從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的教師要虛心請教各學科的教師,教導處會通過有效的方式將所有教師的智慧集中起來,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協同指導。
3、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地方特色資源結合起來,也要與學校課題的研究結合起來,辦出學校特色。
四、具體工作安排:
1、內容:
本學期學校將開設19門課程,17個班級;七年級全年級校本課程“手語”。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安排在每周三下午第二節課。
另外,指導老師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時間資源和豐富的校外資源指導學生以活動小組的形式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期間也可發揮校外輔導員和家長的指導作用,以保證活動的質量和學生的安全。
3、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并制定好實施計劃。
綜合實踐活動要有計劃,有安排。在活動的方案設計上,應以“研究性學習”的大方向為原則,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要學生感興趣的有地域特征,學校特色的,要以身邊的小問題加以開展。各班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確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并圍繞主題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以保證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F結合我?萍继厣逃吧鐓^文化特色,制定好相應的活動計劃或方案。
五、規范管理,提高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水平。
1、扎實細致落實各位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的行為要求:第一:要理解、尊重、信任學生,傾聽學生心聲;第二:要培養學生的各項自控能力,教會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做事有序;第三:大膽而又真誠地指導學生,及時給他們真誠的鼓勵和幫助;第四:遇到問題,學會冷靜,善于引導,運用最利于見效、最人道、最科學的方法去解決!
2、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不可隨意擠占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時間。
3、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
擔任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老師,其指導任務貫穿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對學生活動主題、項目確定的指導、活動過程中的指導、總結和交流階段的指導。
4、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采用書面考試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勞技、科技作品、調查報告、研究性學習小論文等)評價、展示與交流、成果匯報活動、技能比賽等多種方法進行。評價以一學年為一個單位,每學期進行初評,并在第二學期做好活動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評價工作。希望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老師要多學習、多反思,不斷提高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水準。
【綜合實踐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綜合實踐工作計劃05-25
小學綜合實踐工作計劃【優】05-29
小學綜合實踐室工作計劃10-09
小學綜合實踐教研工作計劃02-14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06-08
綜合實踐教研組工作計劃11-23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09-09
綜合實踐學校總結01-31
小學綜合實踐工作計劃[匯總15篇]05-29
綜合實踐活動課教研工作計劃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