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大公共衛生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大公共衛生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重大公共衛生工作計劃1
一、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措施
為了更好的提高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水平,實現公共基本衛生均等化,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只有這樣做才能更好的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1、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機制
在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過程中,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應該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職能作用,促進工作人員的優化配置,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質量以及處理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例如,建立職責明確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機制,可以明確機構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提高機構的工作效率。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通過建立完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機制,加強了部門間的信息溝通和協調互助的能力,提高了機構整體服務水平,加快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步伐。
2、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通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醫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為廣大社會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以,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應該加強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醫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合作,提高基層衛生服務單位的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例如增強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衛生監督的能力,疾病預防控制的能力等。有利于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快速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3、培養公共衛生技術人才和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人才
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為了早日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應該加強對基層公共衛生技術人才和公共衛生服務管理人才的培養。機構通過舉辦公共衛生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培訓班,對公共衛生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可以有效的提高公共衛生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綜合能力。機構還可以招聘一些高素質和專業性強的大學畢業生和社會人才,有利于提高機構組成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所以,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通過加強對公共衛生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提高了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增強了公共衛生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意義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教文衛等公共服務機構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社會居民開始重視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所以,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對于提升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是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重要保障
中國是人口大國,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非常重視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但是,為了控制人口增長,提高計劃生育工作質量,國家首先應該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由于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在于基層社區和廣大農村,尤其是農村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由于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夠發達,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比較低以及農村居民對于計劃生育的意識觀念較弱導致中國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面臨很大的困難。所以,為了順利完成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做到人口合理統籌,穩定計劃生育低水平就必須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只有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才能保障新時期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順利完成。
2、是實現農民工市民化的關鍵
從中國的具體實際情況看中國有2.3億農民工,由于受到城鄉分割體制的阻礙使很多農民工徘徊于城市和農村中,不僅影響了農民工的發展機會而且危及到社會穩定和經濟的發展,阻礙城市化發展進程。所以,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能夠使農民工像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使農民工真正融入城市之中,有助于實現農民工市民化。
3、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健康保障
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助于城鄉人口與計劃生育保障體系建立,提高社會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保障社會居民的身體健康,進而完善了社會基本保障體系,對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重要的健康保障。
三、總結:
本文通過對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進行分析與研究,深刻的認識到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性。通過分析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措施,有助于快速實現人口與計劃生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通過研究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意義了解到人口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對中國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重大公共衛生工作計劃2
一、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明確政府責任,對城鄉居民健康問題實施干預措施,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主要傳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使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20xx年,鞏固和提高城市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做好為農村地區居民提供服務的準備工作并逐步展開。到20xx年,省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得到普及,城鄉居民免費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城鄉和地區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差距明顯縮小。到20xx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機制基本完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鄉居民健康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主要任務
各基層衛生機構要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做好實施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組織協調、人員培訓等工作,確保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順利實施。我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由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等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免費為全體居民提供。區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和區醫院要加強對基層醫療單位的業務指導。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精神衛生、應急救治、采供血、衛生監督、計劃生育等專業公共衛生服務網絡,在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院之間建立分工明確、功能互補、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工作機制。同時,進一步調整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精神衛生等預防保健機構的職能,促使婦幼保健、規劃免疫、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下沉到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形成貫穿區、鎮(街)、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逐步完善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為基礎的醫療服務體系的公共衛生服務功能。
(二)不斷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大力培養公共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強化全科醫師、社區護士、鄉村醫生的公共衛生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切實提高其理論水平和公共衛生事件預測預警、處置能力,為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供人力保障。
城鄉基層醫療單位要采取靈活的工作方式,運用健康體檢、深入居民家庭走訪等形式,全面掌握轄區居民主要健康問題,建立真實可靠的動態的居民健康檔案,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與基本醫療服務相結合,主動采取有效的健康干預措施,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公共衛生部門要轉變公共衛生服務模式,定期深入工作場所、學校、社區和家庭,開展衛生學監測評價,研究制定公共衛生防治策略,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繼續組織開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主要包括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科普宣傳,避孕方法咨詢指導,發放避孕藥具,實施避孕節育和恢復生育力手術,隨訪服務,開展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及避孕藥具不良反應診治等。
(三)規范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我區執行《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公布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服務規范,按要求為居民提供服務。對已經實施的政府購買城市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市定項目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梳理,做好對接,確保全面涵蓋。
(四)健全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區政府將根據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目標,完善政府對公共衛生的投入機制,逐步增加公共衛生投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按項目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經費標準按單位服務綜合成本核定,所需經費由政府預算安排。20xx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不低于15元,20xx年不低于2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按照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據鎮村兩級衛生服務機構所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進行分配,村衛生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由鄉鎮衛生院發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擠占和挪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專項資金。
(五)強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區財政局、衛生局等部門將組織專家,按照《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標準》(見附件3),每半年對轄區內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考核評估。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季度對所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按績效考核標準進行自查評估,并將結果上報區衛生局,由區衛生局組織有關專家進行抽查。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包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情況、項目資金和財務管理情況、項目實施效果等。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要求,農村基層衛生機構考核參照城市的考核標準和流程進行,實現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一體化考核。我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考核結果作為撥付各級財政補助資金的主要參考依據。考核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全額撥付;80(含80分)-90分之間的,撥付70%;60(含60分)-80分之間的,撥付50%;60分以下的為不合格,不予撥付。同時,考核結果將與經費補助以及單位主要領導的年度考核和任免掛鉤,作為人員獎懲及核定績效工資的依據。要注重群眾參與考核評價,將政府考核與社會監督結合起來。
四、項目進度
(一)20xx年2月(摸底準備階段)。認真學習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關文件,制定我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和績效考核標準;統一印制《居民健康檔案》,分層組織檔案管理相關人員的培訓;做好各部門的協調工作,分解安排工作任務,落實項目補助經費;積極向廣大群眾宣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政策,為項目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二)20xx年3–6月(試點階段)。在張格莊鎮挑選2–3個鎮村一體化的村衛生室,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行工作。以鎮街衛生院為單位,有計劃地組織轄區適齡居民健康查體,掌握第一手健康信息,填寫《居民健康檔案》,并做好檔案管理。區衛生局組織專家定期對各單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情況進行現場指導,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人群為重點,開展健康教育、家庭訪視等系統化管理工作,降低發病率,提高重點人群保健水平。同時,要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機制。
(三)20xx年7–11月(全面實施階段)。根據試點經驗,以鎮街為單位全面啟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同時,做好基層衛生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培訓,逐步實行信息化管理。到20xx年底,全區農村居民建檔率達到60%。到20xx年底,全區農村居民建檔率達到90%以上。
(四)20xx年12月(檢查驗收階段)。區衛生局、財政局組織專家對各單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情況進行考核驗收,并將考核結果與經費撥付直接掛鉤。
五、組織領導
(一)提高認識,精心組織。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各鎮街要把深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實施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和關注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各地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標,加強組織領導,保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項任務的落實,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增強全民健康素質。衛生、財政、計生等部門要根據本方案的要求做好調查研究,認真組織落實。要加強統籌協調,落實各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確保財政投入足額按時到位,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重大公共衛生工作計劃3
就做好全縣2010年人口和計劃生育、衛生工作講幾點意見。根據會議布置。
一、關于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在全縣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遜色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全市黨政和計生業務目標考核中獲得一等獎,榮獲全省“十五”期間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縣和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先進縣。2010年要乘勢而上,爭取更大的成果。這里我著重強調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認真學習貫徹《決定》切實加強領導
指導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決定》明確要求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領會《決定》精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分布,保證人口平安,促進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要把農村作為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重中之重,將農村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納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部署。各級各部門要組織認真學習,加大宣傳力度,把《決定》精神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
縣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近年來。但是目前在局部干部中存在著麻痹松勁、盲目樂觀的思想,一些地方違法生育抬頭,人口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老齡化等問題日益凸顯。各級黨委、政府必需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把人口問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新農村建設范疇,擺在重要的議事日程,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健全經常性的協調溝通機制。各級計生部門要主動為廣大育齡群眾提供政策法規、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的優質服務。
(二)認真開展“雙創”活動。
加強和提高我縣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創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和全省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先進縣是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工作目標。各級各部門必需高度重視,依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切實抓緊抓好,確保創建勝利。加強計生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建設。依照縣城服務站為龍頭、中心服務站為骨干、鄉鎮服務站為依托、村服務室為基礎、流動服務車為紐帶的服務體系建設思路,加快縣站建設,力爭年內投入使用。整合計生技術服務資源,引進技術人才,做強中心服務站。不時改善鄉村服務站室的條件,增強服務能力。全面規范技術服務管理,落實“零距離、溫馨化、個性化”為主的滲透式”服務,努力提高各級服務站室的技術服務水平和質量。建立和完善人口計劃生育的利益導向機制。認真落實農村局部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政策,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措施,使符合條件的農村家庭都能享受到國家的獎勵政策。加強協調和督促,落實計劃生育家庭在就業培訓、合作醫療、生態新村建設等方面的優先優惠政策。繼續深入開展計劃生育“三結合”工作,把計劃生育“三結合”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政策、資金、項目、技術、培訓、信息等方面向計劃生育戶傾斜。
落實公民妊娠期間的權利義務行政告知規定。大力開展計劃生育便民維權活動,嚴格依法行政和管理工作。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法》依法解決社會撫養費征收難的問題。嚴格再生育的審批順序。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嚴格執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管理方法》相關規定,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納入經常性工作范圍,健全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演講、反饋制度。完善和改進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制度和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執法監督檢查。
各鄉鎮要摸清家底,認真實施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依照創建全省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先進縣的統一部署。制定外鄉鎮創建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案。落實工作機構、人員、經費和工作任務,實行計劃生育層級包干責任制。抓好計生協會工作,增強協會的凝聚力,形成縣領導、鄉鎮負責、村為主、組配合、戶落實的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新格局。
法定經費,完善計生投入保證機制。人口計生工作經費支出是公共財政的支出范疇。各級財政要予以保證。計生部門要切實加強財務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效益。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要加強監管,年內要開展一次自查活動,及時發現和糾正經費管理中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完善管理制度。
(三)堅持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縣已進入了低生育水平時期,經過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但是縣仍然是廣元市的人口大縣,人口數量、人口質量、人口結構等問題給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帶來的壓力在不時增加。科學編制和認真實施人口發展規劃。加強教育,大力建議新的生育觀,改變重男輕女的激進觀念。全面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聯合開展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活動,嚴肅查處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選擇性別終止妊娠等違法行為。探索和實施多種形式的計劃生育家庭養老保證體系,建設多種形式的養老服務機構、老年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二、關于衛生工作
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2011年。全縣衛生系統堅持科學發展,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重大疾病防控、鄉鎮衛生院建設、衛生監督執法和行風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關于2010年的衛生工作,強調四點。
(一)深化認識。
與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發展衛生事業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醫療衛生事業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老病死。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年來,縣衛生事業得到較快發展,但是也還存在著突出問題和矛盾。主要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效應急處置機制還不完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差、基礎單薄,投入與發展需求還有較大的差異,人才缺乏與人員過剩并存,醫療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和醫患關系和睦諧問題依然存在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衛生事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強做好衛生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大投入,加快改革發展步伐,切實解決突出問題,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和保健需求。
(二)堅持以預防為主。
拓展領域,扎實開展維護國家利益衛生工作。2010年全縣的維護國家利益衛生工作要突出重點。綜合治理,建設優美環境。縣城區,重點對縣城公共場所、進出口道路、城鄉結合地帶、鄉村內衛生死角的環境進行整治,根除四害孳生場所,認真組織開展維護國家利益衛生月活動,依照統一組織、統一時間、統一方法、統一藥物、統一規范的要求,開展好春季滅鼠活動和夏季滅蚊蠅滅蟑螂活動。農村,依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集中半年時間開展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突出整治重點,一是完全整治衛生死角;二是完全整治場鎮街道亂堆、亂放和私搭亂建;三是完全整治污水亂排亂放;四是完全整治亂倒垃圾現象;五是完全整治場鎮和學校、飲食店、單位食堂衛生;六是完全根除四害孳生場所,搞好四害滅殺,完全改變我縣農村環境衛生“臟、亂、差”現狀。加強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突出重點污染病的防治。切實做好艾滋病、結核病、乙肝等重大污染病的防治工作;對污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鼠疫、霍亂等急性污染病要加大監測力度,宣傳防治知識,完善應急預案,落實防治措施。突出學校衛生安全。重點要監督、檢查學校食堂、小賣部、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狀況,嚴格落實疾病預防控制措施,確保學校不發生污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突出流動人口的疾病控制。高度重視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天然氣勘探開發等國家重大項目建設工地的疾病防控。著力抓好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建立覆蓋城鄉、功能完善、反應靈敏、運轉協調、繼續發展的公共衛生設施體系是縣公共衛生工作的重點。改善和加強縣城公共衛生設施的同時,要更加注重農村居民的公共衛生工作。著力完善基層網絡,把公共衛生的觸覺延伸到村組。認真實施好“降消”項目,完善農村三級婦幼衛生保健網絡。各級公共衛生機構要進一步明確職責,建立問責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轉變服務模式和服務作風,主動到基層開展工作,變主動為主動。加快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步伐,依照職責明確、行為規范、執法有力、保證到位要求健全衛生監督體系。加強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等公共衛生的監督執法,維護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和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提升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工作規范和技術方案,加強物資貯藏和隊伍演練。各鄉鎮要建立符合外地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做到組織、制度、人員、經費四落實。
(三)加強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
完善服務設施,提升服務能力。認真實施好國債和省財政支持農村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加大監督力度,加快建設進度,確保按期驗收合格投入使用。認真搞好村級衛生室的規范化建設,繼續加強醫療衛生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縣人民醫院的建設力度。建立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扎實推進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建設。社區衛生服務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廣,難度大,衛生部門要加強統籌和協調,各有關部門要共同參與,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加強對縣城區醫療衛生資源的綜合利用,落實社區衛生配套政策,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質量。努力發展中醫藥事業。進一步鞏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創立的效果。切實加強中醫三級網絡建設與發展,加強縣中醫院建設,發揮好帶動作用。鄉鎮衛生院要建好12個中醫科室,推廣農村中醫適宜技術,為群眾防病治病服務。扎實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2005年試點以來,完善管理體制、強化制度建設、加強監督指導、實施配套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收到得了政府得民心、農民得實惠、衛生得發展的初步效果。今年,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溝通,加大宣傳力度,動員農民自愿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擴大參合面,力求參合率達到80%穩定資金籌措渠道,加強資金監管,依照惠民、便民的要求,完善報銷方法,合理確定報銷比例,讓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探索建立農村醫療救助體系的新路子,對貧困農民實施優惠照顧政策,解決特困人群的看病就醫問題。
【重大公共衛生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公共衛生工作計劃05-16
公共衛生工作計劃02-16
社區公共衛生工作計劃05-15
基本公共衛生工作計劃06-04
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計劃12-06
學校公共衛生工作計劃秋季01-20
公共衛生科工作計劃10-10
公共衛生工作計劃3篇(精選)02-10
公共衛生工作計劃15篇02-23
基本公共衛生工作計劃【集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