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會禮儀部工作計劃【推薦】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讓我們對今后的工作做個計劃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會禮儀部工作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合理定位,明晰對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
文明禮儀教育具有獨特的價值。我們將其作為中小學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德育的基礎工程和增強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首先,文明禮儀教育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培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是素質教育的任務之一。禮儀素質是人文素質的重要方面。我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知書達禮”、“彬彬有禮”、“禮賢讓人”,歷來被視為做人的高尚情操和美德,作為素質培養的重要目標。現代西方各國普遍將禮儀素質作為重要的人文素質,納入教育的培養目標體系。禮儀教育自然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
其次,文明禮儀教育是德育的基礎工程。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它以文明禮儀作為教育內容,目標是使青少年學生掌握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具有現代文明內涵的社會生活規范,包括養成良好的儀容儀表和禮貌修養、大方得體的禮節行為習慣以及文明語言習慣等,歸根結底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因此,文明禮儀教育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整體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是德育的基礎工程。
第三,文明禮儀教育是增強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徑。文明禮儀教育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的道德教育工程。通過文明禮儀教育,不但可以直接培養學生優雅的氣質、優美的儀表風度、得體的言談舉止,進而促使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其道德自覺意識以及自我約束能力,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而且,將品德修養與禮儀修養結合起來,能夠增強道德教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同時,將禮儀文化融入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積極營造濃厚的人人學禮儀、人人懂禮儀、人人踐行禮儀的氛圍,能夠取得事半功倍、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二、多措并舉,落實對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
為組織開展好全省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我們認真謀劃,周密部署,多措并舉,扎實推進。
第一,健全組織保障,強化隊伍建設。強有力的領導和組織機構、高素質的師資和教研隊伍,是搞好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的基本前提。為此,我們把領導機構、師資和教研隊伍建設,放在推進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工作的第一位。
一是建立健全領導和組織機構。各學校的文明禮儀教育工作,在校長領導下,由一名主管副校長具體負責。各學校明確文明禮儀教育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文明禮儀教育管理工作;同時,成立文明禮儀教育教研組(教研室),負責學校文明禮儀教育的具體實施。
二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按照培養、培訓相結合的原則,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文明禮儀教育師資隊伍。省教育廳統籌規劃全省中小學禮儀教育師資隊伍的培訓工作。各市、縣、校逐級培訓,不斷提高禮儀教育教師的理論水平、專業素質和教學技能。
三是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全省各設區市及縣(市、區)教育局配備或明確專(兼)職的禮儀教育教研員,負責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的理論研究、業務指導及決策咨詢。
四是建立和完善保障體系,為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工作提供經費支持、設施保障等必要的物質基礎。
第二,分解目標任務,細化推進措施。開展一項全新的工作,有必要細化推進措施,分解目標任務。我們將推進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工作分解為若干環節和方面,逐一突破。
一是落實文明禮儀教育計劃。要求各地、各學校把文明禮儀教育列入教育計劃,制定學年、學期的教育計劃,以保證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工作方向明確、目標具體、措施到位、成效顯著。
二是合理配備禮儀教育師資。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教師由班主任老師及熱心禮儀教育、具有一定文明禮儀教育素養的學科專任教師組成。有條件的學校,要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教師。
三是保證文明禮儀教育的活動時間。各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利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班(團、隊)會活動或綜合實踐活動時間合理安排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原則上每兩周不少于一次,并計入教師工作量,納入學校考核范圍。
四是強化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要求各地、各學校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在學校、家庭、社區及社會生活其他領域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實踐幫助學生養成、強化符合禮儀規范的行為習慣,促進其把社會道德要求內化為自身的道德品質。
五是使用好文明禮儀教育讀本。組織編寫教師和學生用書,要求學校根據教育教學需要配備讀本。基于教育教學實際,要求禮儀教師人手一冊,學校圖書館(室)存放一定數量的讀本供學生使用。
第三,注重力量整合,堅持整體推進。禮儀教育是一項獨立的工作,但也是一項系統工程。為此,我們加強力量整合,注重整體推進。
一是堅持科研為先導。發揮教育科研對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通過研究指導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深化研究,實現實踐與研究的良性循環。通過實施課題帶動戰略,發揮教育科研對文明禮儀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不斷提高學校德育工作水平。
二是堅持內涵與外延并重。既充分挖掘禮儀文化的精神內涵,引導學生通過塑造良好的禮儀形象,逐步把社會道德規范內化為自身的道德品質,又注重文明行為養成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做到知與行的統一。
三是堅持教師的禮儀示范作用先行。教師的言行直接感染和影響著學生。我們重視教師的榜樣和表率作用,引導教師在日常生活及學科教學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以取得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同時。從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高度進一步加強教師禮儀修養。
四是堅持與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將禮儀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制定必要的規章制度,發展健康的輿論,不拘一格創設有特色的教育活動,使校園文化建設與文明禮儀教育相互促t進、共同發展。
四是注重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德育網絡建設。發揮學校作為文化高地的作用,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優質、高效的社會化德育網絡。同時,要堅持“小手拉大手”,通過學生把文明禮儀教育由學校延伸到家庭、社會,發揮學校教育對學生家庭和社會的輻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