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物理工作計劃五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物理工作計劃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理工作計劃 篇1
活動創意:
這學期備考組主要圍繞完成學科總復習的教學工作,以提高備課質量為重點,加強集體教研活動,形成良好的教研活動氛圍,研究學習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年審的指示,深入討論和脈動——年審的方向,精心設計和完善每一節復習課,努力提高復習課的教學質量,爭取今年的考試有所突破。
活動內容:
1、突出雙基,密切聯系教材,根據教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備考小組制定的教學計劃,認真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2、從教學實踐出發,轉變教學觀念,把握教學策略和要求,認真學習鉆研《課程標準》、《教學常規管理暫行條例》及中考大綱和試題,加強集體備課和討論活動,相互學習,共同討論,取長補短。
3、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和教研室的要求,積極參與教研室圍繞課程開展的教研活動
1、研究、分析和跟蹤先進班和平行班學生的學業情況,把握“優等生發展、中學生優化、學困生預防”的原則,摒棄“一刀切、走起路來”的教學模式,在今年的總復習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堅持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原則。
2、弘揚集體力量,加強集體備課教研活動,提高備課質量,堅持每周一次備課小組教研活動,探索討論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通過“說”、“聽”、“議”、“評”等各種教研活動,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
3、根據學校要求,備考組每一位老師每學年盡量開設一個公開課(科目、班級類型、時間、班級以學科老師向教研組申請為準)。
4、配合多年做好學科興趣小組活動,幫助貧困生。除了學科老師在平時教學中給予的個別拔尖和輔導外,預備組每周擬定一兩次集體輔導,組員輪流負責輔導,這樣才有時間、地點、對象、內容和指導老師。
5、開展“一幫一”活動,通過聽、說、議、評等方式相互學習,實現優勢互補、信息交流、資源共享。
6、配合學校和年做好這個初中畢業班的一切日常工作;配合學校和教研組做好學科實驗技能的考核和各種教學套路的檢查。高三物理備考組
物理工作計劃 篇2
本學期我組立足于本校實際課改思路,結合縣教研室126策略,開展教學教研工作,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教研工作流于形式。下面我將本學期我組的主要教學教研工作計劃在此作個簡單的.匯報:
一、教學工作方面:本學期初三年的學生剛開始接觸物理,根據我校生源特點確定教學工作重點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引導學生自覺地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相關現象或解決簡單問題。而畢業班的工作我們在期初認真制定教學工作計劃:本學期扎實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過關,較好的完成初三年的教學任務,為中考總復習贏得更充分的時間,能在下學期直接進入總復習。
第二、教研方面:落實學校的每周一集備活動,準時集備,認真上課。
第三、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
第四、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做好拔優補差工作。
當然、在實際的教學教研中或許會出現各種意料之外的情況,屆時將根據具體情況作適當的調整。
物理工作計劃 篇3
本學期我校高中物理教研組工作,認真學習和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中心,狠抓教學常規的落實,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本校物理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具體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提高物理教師理論素養
1.認真學習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物理課程標準》、《學科標準解讀》和有關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等各類課程改革的材料。
2.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交流。
二、按物理課程標準,進行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設立新課程標準教學研究小組,共同研究,促使課程改革。本學期教學研究內容主要是:
、艃灮n堂教學,實施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
⑵構建教學模式,重視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和情境教學;
、情_展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重視科學探究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加強教學常規調研,做好備課教案、聽課筆記、作業批改等的檢查或抽查工作。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備課和上課的質量,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規范作業批改。
3.組織每位教師每學期上好一節示范課、教學研究課,共同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和途徑。
三、 促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
1.繼續組織青年教師學習教育理論,要求他們堅持自學教育理論,寫好學習筆記,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
2.加強對青年教師備課和上課的嚴格要求,探討課堂教學結構、模式和方法,爭取提供青年教師參加討論、參觀等學習的機會,這樣有助于幫助青年教師熟悉教學業務,提高教學業務水平。
四、加強畢業班物理教學工作,提高畢業班教學的質量
畢業班物理教學要把重點放在加強雙基和能力培養上,要求教師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注重知識形成過程教學和實驗教學,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同時積極進行復習教學研討活動,共同研究歷屆高考試卷,多與外界交流復習經驗,明確復習方向,努力提高物理高考成績。
五、其它工作
1.組織高一,高二學生參加校物理競賽,并在其中選出參加縣物理競賽名單,做好輔導高一,高二學生參加縣物理競賽工作。
2.本學期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的前提下為高一,高二學生開設物理拓展課
4.本學期備課本檢查三次,作業批改檢查三次 。
6.本學期組內最少每人聽課8節,盡量爭取多出去聽公開課的機會。
六、物理組教研活動
1 時間:單周星期一下午會后
2 地點:校長辦公室旁邊會議室
3 參加人員:橫沙中學全體物理教師
4 要求:每次應按時出席,如有特殊事情,應提前請假
5 內容:每次活動每位老師都應對近兩周工作進行總結,并盡量提出新的教學理念或新的教學方法
物理工作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選修3—1,時間允許的話,選修3—2的第一章就教。選修3—1共分三章,即第一章靜電場,第二章恒流,第三章磁場。靜電場是高中的基本內容之一,其核心是電場的概念和描述其特性的物理量。全章共9節。本文從電荷和電場的角度研究電學的基礎知識。恒流是第二章,要學習一些基本的電路知識,包括歐姆定律、焦耳定律、串并聯電路等。本章知識應以靜電場知識為基礎,在教學中要注意靜電場的相關內容。最后一章是磁場,與電場密切相關,有相似之處,通過比較可以對這一章有所幫助。
二、學生分析:
今年的高三學生基礎差,需要小部分學生提高要求。除了掌握基本概念和規律外,還要掌握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提高能力。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要著重掌握基本概念和規律,強調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三、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分析:
根據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采用強調知識和概念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能力。強調學生的課前準備,力求少講、精講、多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實踐能力,加強學生的實驗教學,加強綜合物理知識的分析討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教學要求
1、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和調整意見,實現編寫教材的意圖,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研究,了解不同學生的主要學習障礙,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教學計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特別強調知識和能力的階段,掌握基礎知識、技能和方法,這是能力訓練的基礎。課堂例題和習題要認真篩選,而不是求全,求難,求多,而是求精,求少,求活。重點應放在教學因素、對例題和習題的理解和運用上。
3、加強教學和科研,提高課堂效率。課堂教學的重點應放在讓學生科學地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上。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
4、教學改革的重點和出路在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物理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物理實驗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實驗室則是學生學習和進行實驗的主要場所,是物理探究學習的主要資源。因此,學校高度重視物理實驗室建設,配置必要的儀器和設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進行實驗探究活動,為學生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與任務是通過實驗使學生最有效地掌握進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所必需的基礎物理知識,培養初步的實踐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科學實驗能力與提高學生科學實驗素養,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學能力、運用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動手能力和設計創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義務教育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物理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其中要求學生具備的能力之一就是形成初步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做到有目的地觀察,辯明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征及其變化條件,能了解實驗目的,會正確使用儀器,會作必要的記錄,會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
實驗教學作為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實驗室工作直接關系到物理教學工作是否能順利進行。因此實驗室必須建立和健全科學、規范的管理體制,實行規范的管理。
二、具體工作計劃:
1、制訂規章制度,科學規范管理
2、按照學校各類規章制度,并認真執行。
3、制訂學期實驗計劃表、周歷表。
4、開足開齊各類實驗,并積極創造條件改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積極服務于教學。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邊的實驗器材的作用,結合實驗室條件進行分組實驗。
6、做好儀器、器材的常規維修和保養工作。
7、做好儀器的借出、歸還驗收工作。
8、有必要時,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儀器、器材的補充計劃。
10、做好各類臺帳的記錄工作。結合采用電子檔案。
11、結合學校常規管理,保持實驗室的常清潔。
三、具體實驗安排:
實驗室分組實驗計劃表
周次
年級
章節
實驗名稱
1
初二
第1章1節
聲音的傳播
2
初二
第1章3節
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2
初三
第11章3節
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3
初三
第11章4節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4
初二
第2章2節
光的反射規律
4
初二
第2章3節
平面鏡成像特點
5
初二
第2章5節
色光的混合與顏料的混合
5
初三
第12章5節
阻力對運動的影響
6
初三
第12章6節
二力平衡條件
6
初三
第13章1節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6
初三
第13章2節
重力跟質量的關系
7
初二
第3章3節
凸透鏡的成像規
7
初三
第13章3節
摩擦力與什么因素有關
8
初三
第13章4節
杠桿的平衡條件
8
初三
第13章5節
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9
初二
第4章2節
固體熔化溫度的變化規律
9
初三
第14章1節
壓強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10
初二
第4章3節
水的沸騰
11
初三
第14章4節
氣、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2
初三
第14章5節
浮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14
初二
第5.章5節
串、并聯電路電流的規律
【物理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物理組工作計劃06-09
物理工作計劃04-22
物理工作計劃03-04
物理教研工作計劃10-20
物理下冊工作計劃06-18
物理組工作計劃10-17
[薦]物理工作計劃11-01
初中物理教研工作計劃05-24
物理培優補差工作計劃12-06
物理培優補差工作計劃10-11